2022年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96517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复习重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定义1流行病学:是争论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争论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争论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损害和健康),任务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范畴(揭示现象- 描述性,找出缘由- 分析性,供应措施- 试验性),争论的三种基本方法(观看法、试验法、数理法),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和应用);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1基本原理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病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就;疾病防制的原就和策略;疾病进展的数学模型;2实际应

2、用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急因素的争论;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预防的成效评判;三、流行病学争论方法1流行病学观看 是流行病学争论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争论和分析性争论;其特点是在观看时不施加任何人为因素,也不转变体内外环境的任何条件;2流行病学试验 又称现场流行病学试验,主要是在人群中进行;可分为人群现场试验、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种;其特点是需要人为地掌握某些处理因素,故又称为干预性争论;3理论流行病学争论 又称数学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争论即用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公式,显示疾病流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流行病学理论争论;四、流行病学的特点

3、1群体特点 2对比的特点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 4社会医学特点5预防为主的特点 6进展的特点其次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流行病学争论可通过观看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进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争论疾病分布的意义:为阐明病因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进展机理供应线索;为制定疾病预防掌握策略和措施供应科学依据;为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临床诊断供应依据;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指标1发病率 在肯定期间内,肯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显现的频率;(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罹患率 疾病在某一局限范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也是人群新

4、发病例数的指标;3患病率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肯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4续发率 在该传染病最短埋伏期到最长埋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5感染率 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6病残率 某一人群中,在肯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二)死亡指标1死亡率在肯定期间内,肯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全部缘由)的频率;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2病死率在肯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3生存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如干年随访(通常为数所占的比例;

5、二、疾病流行强度1散发 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2暴发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显现;1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4大流行 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肯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的水平;三、疾病分布的形式(一)人群分布特点1年龄 一般可分为儿童多发、青壮年多发、老年人多发以及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四种情形;年龄分布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宿主免疫力;感染机会;疾病埋伏期;预防措施;2性别 一

6、般分为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二者无明显差别三种;与其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为男女性本身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及接触病因的机会;3职业 主要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多少有关,反映了劳动条件、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位置和卫生文化水平,以及劳动强度和精神紧急程度;4民族 反映了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二)时间分布特点1短期波动 含义与爆发相像,区分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短期波动多是由于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一样病因素所致;2季节性 疾病每年在肯定季节内出现发病率上升的现象;可分为三种情形: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

7、性、无明显季节性;导致季节性上升的缘由可从几个方面争论:病原体情形、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人类易感性、劳动、生活情形,接触病缘由子的机会;3周期性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出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常见缘由:存在传染源和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的大中城市;传播机制简单实现;病后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易感者积存的速度;病原体变异的速度;4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为几年或几十年),观看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形;长期变异的缘由主要有:病因发生变化;抗原变异;诊治条件和才能的转变;人口资料的变化;登记报告制度转变;(三)地区分布特

8、点1疾病在国家间分布 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或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各有特点;2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 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也有差别,主要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地理特点,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有关;3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多见:呼吸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农村多见:肠道传染病、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4地方性疾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固并常常发生的疾病;判定地方性疾病的依据: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均高;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像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样;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者症状减轻或自愈;除人之

9、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第三章 描述性争论描述性争论包括历史常规资料的分析、现况争论、生态学争论和随访争论;其中现况争论是最常用的方法;一、现况争论的概念和目的1概念 它是依据事先设计的要求对肯定人群或人群样本在某一短时间内的患病或健康情形及其影响因素所进行的调查2目的:把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供应疾病病因争论的线索,确定高危人群,评判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成效;3类型2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

10、)均为争论对象的调查;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 统计量来估量总体参数所在范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争论对象的调查争论,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形;二、设计与实施1. 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2. 确定争论对象3. 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4. 资料的收集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三、抽样方法 1. 单纯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 n/ N);2.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依据肯定次序,机械地每隔如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3. 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点分为如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11、;4.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如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看单位组成样本;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 5多阶段抽样:用;第四章 队列争论 一、队列争论: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 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看性争论方 法;二、类型 : 前瞻性收集资料 前瞻性队列争论 历史性队列争论:回忆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双向性队列争论:连续前瞻性收集资料 三常用术语 结局:争论者预期的结果大事,包括发病、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观看终点:观看对

12、象显现了预期的结果;观看终止时间:整个争论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四、设计与实施 1确定争论因素 2确定争论结局 3确定争论现场与争论人群 基本原就:暴露组有较高的暴露率;具有可比性;争论人群稳固,能够满意需要;暴露人群的挑选: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对比人群的挑选:内对比;外对比;总人口对比;多重对比;4确定样本量(1)考虑问题:抽样方法;暴露组与对比组的比例;失访率;( 2)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一般人群中所争论疾病的发病率;暴露组与对比组人群发病率之差;要求的显 著性水平;效力;5.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6. 质量掌握 五、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资料牢靠,一般不存在回

13、忆偏倚;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比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检验病因 假说的才能较强,一般可证明病因联系;可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局限性: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争论;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简单产生失 访偏倚;争论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难;3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五章 病例对比争论 一基本原理 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比,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形,以争论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

14、关系;这是一种回忆性从果查因的争论方法;二类型 病例与对比不匹配 病例与对比匹配 三常用术语 暴露:指争论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点,或处于某种状态;比值: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行能性之比;OR: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比组的暴露比值之比;四设计与实施 1. 争论对象的挑选与来源 基本原就:有代表性;有可比性;基原来源: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医院为基础的);社区、社区的监测资 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社区为基础的);病例的挑选要求:诊断牢靠;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尽量挑选新确诊的病例;对比的挑选要求: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不患有与所争论的疾病有共

15、同已知病因的疾病;2. 样本含量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包括:争论因素在对比组中的暴露率;OR;估量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急度 RR或暴露的比值比 期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 );期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 );3. 调查表的设计 一般可分为一般情形、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三部分;留意调查的工程要全而精,每 个工程都有明确的含义,留意调查时的艺术;五、数据的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均衡性检验;描述争论对象的一般特点;2. 统计性推断:运算2值、 OR、OR的可信区间、病因分值;六偏倚及其掌握 1. 常见偏倚挑选偏倚: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 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混杂偏倚:混杂所带来的偏倚;2. 偏

16、倚掌握- 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等;依据随机、多中心、新等原就挑选病例;诊断方法统一、标准;收集病例时间可适当延长;留意指标挑选,提高调查员技能,采纳盲法调查;限制、配比、分层、多因素分析;七、优点和局限性 1. 优点:特殊适用于罕见病的争论;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样本较小;一次调查可 同时争论某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2. 局限性: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定;简单显现挑选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第六章 试验流行病学 一、概念4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以人

17、为争论对象,将争论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试验组人为地赐予或掌握某种争论因素,对比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随访观看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判定试验效应;二、基本特点1属于前瞻性争论2随机分组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比组4有干预措施三、主要类型1临床试验 以病人为争论对象的试验争论;2现场试验 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争论对象;3社区试验 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的试验争论;四、设计与实施1基本原就 随机、对比、盲法、重复;2争论对象 依据争论目的按以下原就挑选:对干预措施有效;发病率较高;依从性好;能将试验坚持究竟;干预对其无害;3数据的分析 均衡性检验;率的运算;显著性检验

18、;偏倚的估量与分析;五、留意问题1医德问题 试验前必需先做毒性试验、三致试验和人体安全试验;2可行性 先做预试验,评判与论证该争论的可行性;3掌握偏倚 整个试验过程都必需实行措施掌握各种偏倚的发生;六、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 与队列争论比较论证强度大;2局限性 应用范畴受限制;较难实施;有时涉及医德问题;第七章 筛检(一)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二)筛检试验评判基本方法诊断试验的评判是把待评判的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诊断相比较,然后评判试验的敏锐性、特异性、牢靠性;(三)评判指标敏锐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

19、阴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三)提高诊断效能的方法平行试验、系列试验第九章 偏倚及其掌握1争论结果的变异性:争论结果包括描述性和分析性数据(指标)的变动或波动2争论的真实性:指争论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实际的符合程度;内部真实性:指争论结果与实际争论对象真实情形的符合程度外部真实性:指争论结果与推论对象真实情形的符合程度3偏倚:争论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挑选偏倚:在争论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信息偏倚(测量偏倚或观看偏倚),是来自于测量或资料收集方法的问题,使得猎取的资料存在系统误差;混杂偏倚:指暴露因素

20、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1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5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因果推断的规律方法:Mill准就: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的推理形式;因果性试验中的对比法就 3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关联;虚假关联、因果关联;整个因果关联的判定进程;关联的分类 4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一、预防掌握的策略和措施(一)制定策略的依据 1基线争论 2应对分析(二

21、)全球卫生策略 1目标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2初级卫生保健:健康训练和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基本治疗、社区康复;二、措施(一)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实行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毁灭疾病的 根本措施;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爱护两个方面;2二级预防 又称“ 三早” 预防,即早发觉、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的进展而实行的措 施;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削减疾病的危害而实行的措施;包 3三级预防 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二)针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措施 1治理传染源 早发觉、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疫;2切

22、断传播途径 消毒、杀虫、灭鼠 3爱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三、疾病监测: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 给全部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准时实行干预措施并评判其成效;传染病监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疾病:流感、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来热;我国规定国际监测疾病:上述5 种,加登革热;国内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37种;非传染病监测 症状监测( 4)大事监测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过程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扩散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肯定传播途 径,侵入易感者机体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进展

23、的过程;(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衍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 物; ?埋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1)依据埋伏期的长短判定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进一步追查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2 )依据埋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看期限;一般以平均埋伏期增加1-2 天;危害严峻的传染病可按最长埋伏期予以留验或检疫; 3 )依据埋伏期的长短可确定免疫接种时间;4)依据埋伏期可评判预防措施的成效;一项预防措施实施后经过一个埋伏期,假如发病数下降就认为该预防措施可能有效; 5 )埋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点;一般埋伏期较短的传染

24、病流行常呈暴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埋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时间较长6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受的全过程;( 1)类型:经空气传播(经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经水传播(饮用水和接触疫水)、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接触)、经节肢动物传播(机械携带和生物性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 播、垂直传播(经胎盘、上行性、分娩时传播);(2)各传播途径的流行病学特点 3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影响人群

25、易感性的因素上升:1新生儿增加2易感人口迁入3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4 免疫人口死亡 (二)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地区;范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较大范畴的疫源地或如干疫源地连成片称为疫区;1形成疫源地的条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存在;2毁灭疫源地的必备条件:1 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2 通过各种措施毁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3全部的易感者经过了该病最长埋伏期未显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和地理因素;2社会因素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二、传染病预防和掌握(一)策略1预防为主2加强传染病的监

26、测 3. 传染病的全球化掌握(二)措施一传染病报告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M 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 2疫情报告的原就M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3网络直报:责任

27、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 小时内、农村应于6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 6 小时内、农村应于 12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 24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对病人的措施:“ 五早” (早发觉、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治理和随访至病原体检测 23

28、 次阴性后;对接触者的措施: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检疫;(4)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视感染动物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实行不同的处理措施,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完全毁灭;对危害大的病畜和野生动物予以捕杀、焚烧或深埋;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以隔离治疗;三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1.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排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2杀虫三、方案免疫及其评判年(月)龄 接种疫苗(针次)诞生24小时内 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 1 1 月龄 乙型肝炎疫苗 2 7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29、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疫苗: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理化因素处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1 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2 、百白破 1 1 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3 、百白破 2 5 月龄百白破 3 制成的疫苗;如麻疹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6 月龄乙型肝炎疫苗 3 2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8 月龄麻疹疫苗人工大量培育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后所制成的疫苗,如霍1.5-2 岁百白破(加强)乱、百日咳、伤寒等疫苗;4 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复服)3

30、 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的甲醛处7 岁卡介苗(复种),麻疹疫苗、乙型肝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制成的疫苗;如破伤风类炎疫苗、白破二联(加强)毒、白喉类毒素等;2方案免疫(四苗防六病”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乙肝疫苗,乙型 肝炎)3冷链:就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发出,经冷藏储存并逐级冷藏运输到基层卫生气构,直到进行接种,全程 都按疫苗储存要求妥当冷藏,以保持疫苗的效价不受损害;第十三章 损害流行病学损害: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耗或

31、 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损害的测量指标:损害发生率、损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损害发生的缘由:致病因子、宿主、环境损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四项“E” 干预):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训练干预第十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峻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 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峻影响公众健康的大事;1特点:突发性、时间分布各异、地点分布各异、群体性、社会危害严峻、应急处理的综合性2. 分期:间期、前期、打击期、处理期、复原期第十九章 恶性肿瘤一、危急因素1. 环境理化因素: 1 物理因素:以电离辐射(X 线、 射

32、线)最为主要2 化学因素:吸烟、膳食、药物因素、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空气污染物、职业因素;2. 生物学危急因素:病毒、霉菌、寄生虫3. 社会心理因素4. 遗传易感性因素二、预防措施:一级预防(针对危急因素),二级预防(着重于早期发觉,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级 预防(主要是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民质量和预后等)其次十章 心血管疾病一、高血压危急因素:超重和肥胖、饮酒、膳食高盐和低钾、遗传因素二、冠心病危急因素:疾病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缺乏运动、高脂和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焦虑和人格类型);遗传因素;其次十二章 流行性感冒

33、一、病原学特点8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抗原漂移: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常常发生的小幅度的变异;抗原转变: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的新亚型即新毒株的 的质变;HA和 / 或 NA与前次流行株不同,是抗原二、流行环节: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婴幼儿和老年人易感性较高;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具有季节性、周期性,易发生爆发、流行和大流行;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温度和湿度、自然灾难)2社会因素(人口密度、居住环境)五、预防措施1疫

34、情监测 包括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两部分;2预防接种 常用疫苗有灭活疫苗、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流感病毒变异快,疫苗一般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掌握流行;3药物预防 常用金刚烷胺,200mg/天,对甲型流行有效,对乙型无效;4疫情掌握 早发觉、早诊断、早报告,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加强消毒措施,防止传染源的输入;其次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一、病原学: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等二、流行环节: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慢性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途径为粪 婴)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肠道外(血液、体液

35、、母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但不同型别的肝炎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别;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明显的季节 性;四、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有明确的预防成效,甲型肝炎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 也有肯定的成效;2切断传播途径3治理传染源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比较工程甲肝单股负链病原学病毒核酸单股正链 RNA 双股环状DNA 单股正链RNA RNA,为缺陷单股正链 RNA 病毒流行过抗击力较一般肠道病毒强较强弱弱强病人和病毒携病人和病毒携病人和病毒携急性期病人和传染源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带者带者带者亚临床感染者主要传播经血传播、母经血传播、性经血传播,与粪- 口途径粪 -口途径婴传

36、播、性接接触传播、母途径乙肝同程触传播等婴传播等我国人群易感普遍易感,免普遍易感,部普遍易感,无免普遍易感,无免普遍易感,免分人群免疫力疫力连续时间性疫力长久疫力疫力长久短地区性高流行区高流行区低流行区高流行区高流行区农村明显高于城乡差异农村高于城市无差别城市高于农村农村高于城市城市流 行 特季节性明显无无无有征高发年龄以婴幼儿为青少年和3015 岁人群,青无差异1535 岁人多, 514 岁40 岁的成人壮年高发群,孕产妇发病率高9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预防策性别无显著差异男高于女女略高于

37、男无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家庭集合存在明显存在无存在性原就切断传播途径免疫预防为切断传播途径通过防制乙肝切断传播途径主、防治兼顾为主的综合措为主的综合措为主的综合措实现的综合措施施施施略主动免疫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无乙肝疫苗无与措施被动免疫人血免疫球蛋HBIG 无无无白其次十五章感染性腹泻一、概念:是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腹泻;二、流行环节: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方式是粪- 口- 粪,主要传播途径为经水、经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三、分布特点:为世界性分布,以卫生状况差的地区高发;有发病的季节高峰;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

38、高;四、防制措施1切断传播途径:1 “ 三管一灭” (治理水源、粪便、饮食,毁灭苍蝇),2 留意个人卫生, 3 改善饮食;2对传染源的措施:1 建立防治门诊; 2 开展疫情监测; 3 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五早一就”(早发觉、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地卫生处理);3爱护易感人群: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其次十六章 性传播疾病性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日常生活接触也较常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呈世界性分布,但有明显地区差异;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流行因素主要与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生物因

39、素有关;预防措施强调社会、医疗单位和个人的综合作用;健康训练是重要预防措施;其次十七章 结核病一、肺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痰涂片镜检和 / 或胸部 X 线摄片显示肺结核征象;1. 涂阳肺结核病人(凡符合以下三项之一者):1 初诊肺结核病人,直接痰涂片镜检 2 次痰菌阳性;2 1 次涂片阳性加 1 次培育阳性;3 虽一次涂片阳性,但经病案争论会或主管专业医师确认,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阴影;2. 涂阴肺结核病人1 初诊肺结核病人,直接痰涂片镜检 3 次痰菌阴性;2 X 线胸片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病相符的病变;3 具有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胸痛、胸闷气短、低烧等症状;4 5 个单位结核菌素(P

40、PD)试验阳性;5 肺部病理标本(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检、肺穿刺等)经病理诊断为肺结核性病变;诊断涂阴肺结核病以 1 2 为主要指征, 3 5 为参考指征;二、结核病化疗原就: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三、导致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恶化的缘由:1HIV 和 AIDS 的扩散和流行;10 / 1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进展中国家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加速流淌;3 耐多药结核病的产生;4 掌握结核病在全球公共卫生政策中被忽视;其次十八章 地方病1地方病的判定依据1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41、;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像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样;4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5 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2我国纳入重点防治的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鼠疫、布鲁氏杆菌病和血吸虫病等 8 种;流行病学名词说明1 流行病学 : 争论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争论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以. 2 观看性争论 : 是一种非试验性争论, 检查结局与危急性之间的联系, 包括描述性争论, 描述疾病的频率和模式及分析性

42、争论 , 争论疾病的打算因素和危急性, 它是流行病学争论的基本方法. 3 生态学争论 : 又叫相关性争论, 是描述性争论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的水平上争论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看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该争论在收集疾病和健康状态以及某因素的资料时,不是以个体为观看、分析的单位而是以群体为单位的 如国家、城市、学校等 ,这是其最基本特点;4 试验性争论 : 又称干预争论 , 争论者在肯定程度上把握着试验的条件 , 主动给与争论对象某种干预措施 . 5 理论流行病学 : 也叫数学流行病学 , 是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 , 活用电子运算机仿真进行理论争论 . 6 描述性争论 : 依据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不同的人群 , 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形争论疾病和健康状况的规律 ,从而发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 11 疾病的分布 : 是指通过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进展和消退的表现,描述疾病在什么时间发病多、发病少,在什么地区发病多、发病少及在哪些人群中发病多或发病少的现象,即疾病的人群现象;12 发病率:表示在肯定期间内,肯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显现的频率;发病率 =肯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