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预案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应急预案两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环境应急预案两篇本文名目环境应急预案我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一、基本概况 (一)行政区划 我县位于*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东南陲,古长城外侧。周邻*市、万全、尚义、康保、沽源、*县,又与内蒙古*县接壤。东西109公里,南北67公里,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现有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1189个自然村,总人口37.1万人。 (二)自然资源 境内地下矿藏丰富,现已发觉和探明有金、银、铅、锌、硫铁、硅藻土、浮石、大理石、萤石、橄榄石、石灰石、褐煤、专用粘土等20余种。蔡家营铅锌矿属全国大型综合矿床,富含铅、锌、金、银,矿石储量达8000万吨。 森林掩盖率达
2、到22%,自然植被以耐寒、旱生、半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披硷草、羊草等。人工植被为人造林木和人工种草,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落叶松,主要人工种草种类有:沙打旺、苜蓿等。 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有:兔、鼠、蝙蝠、狼、狐等野生动物,禽类有大雁、野鸽、喜鹊、野鸡等。 (三)自然气候 我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397毫米,无霜期95110天,年平均气温2.6,年平均日照时数2841.8小时,全年活动积温2448,年平均7级以上大风日数53天。气温低、无霜期短、光照充分、平均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少雨是主要气候特点。 (四)主要河流 境内有25条河流,主要是内陆河水系,分三个流域,包
3、括安固里淖流域、九连城流域、西盐淖流域,河流主要汇合处为安固里淖。安固里淖等10条主要河流年产水量7261万立方米。地下水年补给量2.755亿立方米。现有中小型水库10座,掌握面积7.13万亩。 (五)交通状况 张北雄距要位,背靠内蒙,南临京津,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著名世界的古张(张家口)库(库伦)大道必经之地。县城距北京240公里,距张家口和京包铁路45公里,207国道、张化、张尚、张沽、东商、张三等大路干线和正在建设的张石高速大路于此聚集辐射,构成了以县城为枢纽,连接内蒙、辐射京津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沟通华北内地与*坝上及内蒙古的咽喉要道。大路交通四通八达,危急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的危急
4、性增大。 (六)污染物排放状况 *年,全县共有重点工业企业19家,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604万元;主要污染物有cod、氨氮、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固体废物等六项污染掌握指标;全年总用水量450万吨,其中:工业用水总量189.94万吨,共排废水282.8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60.88万吨;cod排放量379吨,氨氮排放量1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70吨,烟尘排放量123吨,粉尘排放量53吨,固体废物排放量1.09万吨。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有:皮毛加工行业、马利、天露等企业,危急源主要有:铅锌矿、东华公司。 4567 二、总 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理论、党的*大、*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
5、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平安,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环境权益,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大事,切实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进展。 (二)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环境大事的意识和应急力量,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事的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准时掌握和消退突发环境大事的危害,爱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平安。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
6、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危急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电磁辐射环境爱护管理方法、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方法、国家环保总局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源监测管理方法、国家环境爱护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省环境爱护条例、*省农业环境爱护条例、*省环境监测管理方法、*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方法、国家突发公共大事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省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和*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应急预
7、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人为或不行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危急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破坏大事;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污染大事;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环境污染大事等。 突发环境污染大事主要包括: (1)辖区内使用、经营、贮存、运输危急化学物品的单位和企业发生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2)城镇水源患病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 (3)重点污染源和排污企业超标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4)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等导致的环境污染; (5)战斗、破坏、恐怖活动等突发大事导致的环
8、境污染; (6)其它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突发大事。 (五)工作原则 根据政府统一指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原则,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理,提高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理力量,做好环境污染大事的应急处置工作。 1、统一领导,明确职责 我县环境污染与破坏突发大事应急处理工作由*县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2、统筹规划,协调协作 县环境质量平安保障体系纳入本县公共平安检查保障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在统一的平安保障体系中,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协调、亲密协作,实现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的共享。 3、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在应急突发环境大事中,要高度重视人
9、的生命权,把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平安防护工作,建立环境大事风险防范体系,乐观预防、掌握并消退隐患,减轻环境污染大事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4、依靠科学,提高素养 配备先进的监测、猜测、预警设施,乐观做好环境污染大事应急处理、处置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环境大事的科技水平和指挥力量。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并做好对公众的宣扬训练工作,提高公众对突发环境大事的自救、互救力量。 4567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部与职责 1、领导机构 成立*县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指挥部。在发生突发环境大事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负责
10、本辖区内突发环境大事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指挥。应急指挥部由县政府主管环境爱护工作的副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主管副主任*县环保局局长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县环境爱护局、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卫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农牧局、林业局、建设局、气象局、进展改革局、监察局、广播电视局、民政局、财政局、交通局、供电公司、各通讯公司、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依据环境污染大事的态势和处理状况随时召开会议,讨论打算突发环境大事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 (2)进行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制定掌握措施; (3)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大事调查处置、后
11、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等工作; (4)督促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依据各自行业特点,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监督其贯彻执行; (5)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各项突发环境大事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预备工作。必要时,组织指挥重点防控单位进行应急处理的演练。 2、工作机构 县突发环境大事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大事救治组、大事监察组、大事监测组、大事监控组、大事信息组、后勤保障组和宣扬报导组,详细职能如下: (1)应急指挥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工作;完*县突发环境大事应急处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县环保局等部门组成,该组由县政府办牵头。
12、(2)大事救治组:制订救治方案;指导医疗机构诊断、治疗抢救工作,督促检查医疗机构落实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提出医疗卫生资源调配方案,并组织实施。成员由县卫生局、防疫站和各医疗单位组成,该组由县卫生局牵头。 (3)大事调查组:负责污染大事的现场调查、取证;调查清晰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缘由以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调查清晰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调查清晰大事危害程度、进展趋势、可控性;对环境恢复、生态修复提出建议措施等;帮助有关单位做好人员撤离、隔离和警戒工作 我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2) | 返回名目 11总则 111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特殊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
13、发生,快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故,全面掌握和消退污染,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环境平安,特指定本预案。 112工作原则 1121预防为主。通过宣扬训练,增加全市人民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预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市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危急因素进行监测、分析、猜测、预警,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理。 1122全面掩盖。对区域范围的污染源、水系河流、城镇居民点、水源爱护区、生态示范区、特别生态爱护区,以及大气、水体、固废、危废、噪声、辐射等各环境要素全面掩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1
14、123突出重点。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重点水域、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1124公众参加。建立环境新闻发布机制,确定新闻发言人;建立环境公示、听证机制,为公众参加制造条件;建立举报制度,健全“12369”投诉系统,确保公民的环保知情权、参加和监督权。 1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方法 四川省饮用水源爱护管理条理 成都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14适用范围。 凡属我市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掌握
15、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141因自然灾难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 1142危急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 11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峻污染事故; 11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145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21应急领导小组与职责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我市人民政府突发环境大事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市人民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担当总指挥,负责全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统一决策
16、、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市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猜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学问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进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把握动态,适时分析,为领导决策供应依据;组织专家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策略和预防掌握措施,开展效果评价;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掌握措施,对落实状况进行督查;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准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应急防治、物资保障、信息宣扬、治安、督查等五个工作组。各组根据以下
17、职责分工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防治组: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掌握措施,包括污染源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监督指导、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依据突发环境事故进展形势和预防掌握工作中消失的问题,准时提出调整全市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物资保障组:由市经贸局牵头,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生产和调度保证供应;负责应急设施的建设和应急设备的选购。 信息宣扬组:由市委宣扬部牵头,负责收集分析突发环境事故的有关信息,报道应急工作动态。 治安工作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准时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区域的隔离封锁、治安管理和平安保卫工作;负责交通管制、保障运输;帮助污染现场处置等。 督查
18、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目督办牵头,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应急措施的状况进行督查,准时发觉应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解决订正,对违法违纪和渎职行为进行处理等。 122环境应急专家询问委员会 成立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家询问小组,由聘请的水、气、固废、生态等方面的专家组 成。负责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备和处理提出询问和建议;指导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担当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支配的其它技术工作。 13猜测、预警 131监测与信息收集 市环境监测 、环境监察部门为环境监督与信息收集机构,担当所辖区内水、大气、危急废
19、物的日常监测,收集本行政区域内外和境内外对本行政区域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其它突发环境事故信息。 132报送制度 根据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市环保局应当根据职责范围,做好本辖区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工作,准时、精确地向市人民政府和成都市环保局报告辖区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信息。 1321在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市环保局应当马上派人赶赴现场调查了解状况,实行措施努力掌握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连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状况准时报送市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紧急状况下,可直接向省环保局报告,并同时报送市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 1322一般(级)
20、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在发觉或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向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并报市应急办。 1323较大(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当在发觉或者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和成都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1324严峻(级)和特殊严峻(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在依照本条前两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向省环保局报告 133报告方式与类型 133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传真报告、电子邮件报告、书面报告等。 1332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在发觉和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纳电话或传真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
21、括: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缘由、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状况、自然爱护区受害面积和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程度、大事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状况。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状况后随时上报。通常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进展状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关准确数据、发生的缘由、过程、进展状况、危害程度及实行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状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通常采纳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
22、、责任追究等具体状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马上送报。 1333核与辐射事故的信息报告在根据本方法规定报告的同时,还须根据有关核平安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 134猜测、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平安管理体系,定期对体系网络进行维护,逐步实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猜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135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标准 1351特殊重大环境事故(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污染事故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峻丢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峻污染; (4)因环境
23、污染事故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峻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故,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峻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急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峻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界的环境污染事故。 135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丢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4)1、2类放射源丢失、
24、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库大面积污染。 1353较大污染事故(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354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级) (1)造成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4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 141基本响应程序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在尚未确定突发公共大事级别,实施分级响应之前,应急处置指
25、挥部要马上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可依据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实行如下应对措施: (1)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辖区内的应急处置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3)划定警戒区域,实行必要管制措施;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5)向社会发出危急或避险警告; (6)波及其他区(市)县的,要准时相互通报; (7)其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在实行先期处置的同时,应急处置指挥部要对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早向市相关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办报告,进入分级响应程序。 142协调指挥的分类 应急指挥部依据需要设
26、立若干专业工作组,完成现场抢险救援、医疗抢救、卫生防疫、交通管制、治安警戒、人员疏散安置、平安防护、社会动员、物资经费保障、应急通信、信息综合、新闻报道、涉外处置、损失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 143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1)提消失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 (2)发布启动市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气实施应急处置行动,指派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工作; (4)准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有关状况; (5)组织事故发生区域人员的疏散或转移; (6)组织现场警戒和道路、水域等交通管制; (7)组织对伤员的急救; (8)组织周边危急源的监控工作;
27、 (9)组织应急救援通信、物资征调及其运输等保障工作; (10)协调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处置行动; (11)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及恢复重建工作等。 15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 151信息通报 依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状况,市环保局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状况;必要时由市人民政府向当地驻军通报,并准时向毗邻、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的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环保行政部门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状况。 152新闻报道 应急响应期间,与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有关的信息由市委宣扬部统一发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阔市民宣扬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基本的自救互救学问,提高群众自我爱护力量,消退疑虑和恐慌心理,稳定人
28、心,大力宣扬突发公共事故救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 153应急结束 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依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猜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准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事故污染影响,隐患或相关危急因素消逝,警报解除。 154后期评估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结束后,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状况、所实行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阅历,并将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环保行政部门。 1
29、6保障措施 依据污染事故的级别,确立相应的保障。 161技术保障 1611环境平安管理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平安管理体系,开展污染源现状、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建立专家应急预案库,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猜测、预警、决策供应依据。 1612应急专业队伍的建设 市环保行政部门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专业技术队伍,由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专家等专业人员组成。应急队伍依据突发污染事故种类和出动的先后挨次进行分组,并配置相应装备;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考核、使用制度,定期开展应急处理相关学问和技能的培训、演练和考核。 1613开展科研和学术沟通 鼓舞、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突
30、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科学讨论,加强沟通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全市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技术水平。 162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涉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全部机构及人员通讯录,保障有关机构及人员通信畅通。 163物资保障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本地环保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应急工作需要,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应急所需技术装备(器材)等物资的第一时间供应。 164经费保障 市人民政府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预备适量的应急资金,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资金使用制度,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 1
31、65专家保障 根据“属地保障”的原则,由各部门分专业建立专家档案,确立联系方式方法,保证专家成员能准时到达事发地点。 166医疗保障 由各部门或主管业务部门,与有关医疗机构共同制定医疗保障方案。 167协同保障 由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牵头,各部门派员参与,主要与有关部门建立询问、参加、协作等关系,确保各种行动的畅通。 168社会动员保障 新闻媒体有组织有方案地开展宣扬训练和应急工作新闻报道,供应信息查询服务,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全市人民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力量,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协作和参加政府的应急工作,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制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7附
32、则 本预案由我市环境爱护局负责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我市环境爱护局 : 道路运输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篇2:学校平安应急预案三篇 本文名目学校平安应急预案学校平安应急预案学校平安工作总体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平安工作,保障街道辖区内各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内,防范师生平安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准时、妥当处理突发的平安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平安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街道实际动身,特制定本预案。 一、平安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1、平安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朱井余 副指挥:孙登臣、张洪霞、 成
33、员:马文海、王志刚、李文昌、孙海艳 郑善子 2、平安事故应急队伍: (1)、各班主任 (2)、各科任老师 二、平安事故应急预案: (一)、防火平安预案: 1、防范预案: (1)、严禁同学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学校。 (2)、严禁同学在教室里使用用电设备等。 (3)、严禁在校内内存放或燃放烟花爆竹。 (4)、严禁在校内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5)、组织师生听取消防平安学问讲座。 (6)、进行同学自护疏散、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等学习、演练。 (7)、训练同学不私自上山,必需有家长伴随上山,严禁携带火种上山。 2、应急预案: (1)、消失火警:马上组织有效扑救,切断电源、燃气源等
34、火源,防止火势扩散。 (2)、快速组织同学从最靠近的平安通道疏散(不得组织同学扑救)。 (3)、在实施第一、其次条款同时,马上向学校领导报告,严峻的直接向街道领导报告,必要时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救济(火警电话必需讲清晰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 (4)、准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排查事故缘由,准时处理并上报。 (二)、用电平安预案: 1、防范预案: (1)、组织对同学及老师进行用电平安学问辅导。 (2)、老师宿舍内严禁人不在场的状况下使用电炉、电水壶、电热毯等高度危急用电设备。 (3)、师生不得在学校内私自拆、卸电器及开关、插座等。 (4)、同学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
35、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 (5)、组织同学进行用电平安防范学问学习。 (6)、定期检测学校线路是否正常。 2、应急预案: (1)、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马上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2)、遇有紧急状况马上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3)、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准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急救中心求援。 (4)、准时向平安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5)、排查事故缘由,准时处理上报。 (三)、食品卫生平安预案: 、防范预案: (1)、定期组织人员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平安学问辅导。 (2)、训练同学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无
36、生产厂家、无商标、无出厂日期)。 (3)、训练同学养成良好的一日三餐的用餐习惯,不挑食,少吃零食。 2、应急预案: (1)、发觉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马上送往医院诊疗。 (2)、一旦发生三人以上同时消失腹胀、腹泻、出疹等症状,马上向平安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准时实行有效措施,以防意外。 (3)、发生上述其次条款状况,即与同学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讨论对策。 (4)、调查事故缘由,准时处理上报,追究责任。 (四)、体育课及活动课平安预案: 1、防范预案: (1)、要求老师坚固确立平安第一的意识,把同学上课及活动平安放在首要位置。 (2)、体育课、活动课前必需充分做好预备活动,然后才实施活动项目
37、。 (3)、按规定开展同学跳高、长跑等课程项目,事前必需做好防护工作。 (4)、高温时段同学体育课因地制宜,或支配到室内,以防同学中暑。 2、应急预案: (1)、遇有同学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或发生其它平安意外时,马上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2)、遇有同学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马上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并赐予补充水份。 (3)、发生上述第一、其次条款状况马上向学校领导报告。 (4)、分析缘由,准时作出处理看法。 (五)、教室课间活动平安预案: 1、防范预案: (1)、训练同学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2)、同学在教学区,不得在走廊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栏,以免发生
38、坠楼事故。 (3)、严格禁止同学攀爬教室窗台。 (4)、要求同学在教室活动或打扫卫生时留意平安,不要碰电源插座。 (5)、要求门卫到点锁好大门,落实来人、车辆登记制度。 (6)、定期检查教室内各种设施,准时排解平安隐患。 2、应急预案: (1)、遇有发生平安损害事故,伤情严峻的马上送往医院诊治。 (2)、一旦发生同学平安严峻损害事故,马上向平安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拨打120急救电话,准时实行相应措施。 (3)、分析事故缘由,准时处理上报。 (六)、交通平安预案: 1、防范预案: (1)、对同学加强交通平安学问训练,提高同学的交通平安防患意识。 (2)、在校门四周树立好交通平安提示牌,提示来往
39、车辆留意行人平安。 2、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准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 (2)、爱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 (3)、快速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街道、学校、家庭、其它相关部门报告。 (4)、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5)、协作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七)、流行传染病平安预案: 1、防范预案: (1)、加强流行传染病预防训练。 (2)、加强个人卫生训练。 2、应急预案: (1)、学校发觉有传染病症状的同学,应马上通知家长将患病同学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老师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解传染后才能返校。 (
40、2)、学校发生特别传染病,要快速利用学校隔离室对患病师生进行隔离观看,准时报警110、120电话恳求救济,通知患病师生的家长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准时消毒,对与传染病人亲密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看,防止疫情集中。 (4)、准时将发觉的疫情上报街道及相关训练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并作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八)、外出大型活动平安预案: 1、防范预案: 外出前仔细做好平安防患训练。 2、应急预案: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需先向上级训练主管部门申报,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订平安应急预案。 (2)、事故发生后,学校快速
41、抢救受伤师生,准时将事故信息报上一级训练主管部门。 (3)、准时报警110、120恳求救济,爱护好事故现场。 (4)、实行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分析事故缘由,准时处理上报。 (九)、外来暴力侵害事故预案: 1、防范预案: (1)、加强文明礼貌训练,杜绝师生在外滋事。 (2)、加强门卫保安工作,外来未经允许人员,学校门卫(保安人员)不得放行。 2、应急预案: (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内者,学校门卫(保安人员)应准时将闯入者驱除出学校,并由门卫(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2)、学校内发觉不良分子攻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准时报110、120恳求救济。
42、 (3)、对受伤师生准时救治。 (4)、分析事故缘由,准时处理上报。 (十)、其它损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损害时,应准时送损害者到医院诊治。 (2)、准时向街道、学校、家庭、训练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3)、留意事故现场爱护,调查事故发生的缘由,并做好有关材料。 (4)、妥当处理事故 学校平安应急预案学校平安应急预案(2) | 返回名目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平安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内,防范师生平安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准时、妥当处理突发的平安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平安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动身,特制定本预案。 一、平安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大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大事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平安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老师马上到达规定岗位,实行相应的应对措施 (2)、支配老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依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依据大事性质,报请上级部门快速依法实行紧急措施 (4)、依据需要对大事现场实行掌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