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docx(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第1篇:解读学校数学课程标准语文 解读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解读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一、义务阶段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狭窄,难以适应同学的进展需求。 (1)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的目标成为数学学习目标的主体。 (2)课程目标难以适应同学进展的要求。 (3)数学力量的进展不全面,尤其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关注。 (4)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共性品质的关注。 2.数学学习与社会实际相脱离。 3.反映在学习内容上的问题。 (1)过分追求规律严谨和体系形式化。 (2)学习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繁、难、偏、旧”的状况。
2、(3)数学教材类型贫乏,选择余地很小。 4.学习方式上反映出来的问题。 (1)同学学习数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 (2)对主动猎取学问以及学会学习的力量、态度、习惯、方式的培育重视不够。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试验和多样化的探究或学习,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方面。 第 1 页 5.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1)同学对数学考试的态度值得我们反思。 (2)日常考试过频、过难、重量过重。 (3)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善。 (4)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5)考试对整个训练过程的影响有待改善。 二、数学课标理念解读。 (一)为了每一位同学的进展-熟悉数学
3、课程 标准指出:义务训练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进展性,使数学训练面对全体同学,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为了每一位同学的进展”含义 1.课程要着眼于同学的进展。 2.面对每一位同学,认清每个同学的优势,开发其技能,培育其特长,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技之长。 3.关注同学全面、和谐的进展。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作为训练内容的数学,应满意于同学将来社会生活的 需要,能适应同学共性进展的要求,并益于启迪思维、开 发智力。 B.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指“有价值”应当,也能够为 第 2 页 每一个同学所把握。 C.
4、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进展。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同学的不同进展需要。 (二)走向生活-熟悉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必不行少的工具,能够关心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供应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进展的基础;数学是提高人的推理力量、抽象力量、想象力量和制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把数学作为一项人类的活动来对待。 (2)数学要面对同学、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5、 (3)数学要成为同学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page- (4)数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三)为了孩子美妙的明天-熟悉数学学习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纳不同的表达方式,满意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 第 3 页 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同学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共性的过程。 (1)数学学习内容不仅要包括一些现成的结果,还要包括
6、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2)数学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共性的过程。 a.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b.让同学乐观参加数学学习。 (四)让课堂教学布满创新活力-熟悉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老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向同学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仆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1.教学必需敬重同学已有的学问与阅历。 (1)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2)同学的个人学问、直接阅历、生活世
7、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3)教学要敬重同学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4)把新学问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第 4 页 2.老师角色的转变。 (1)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2)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参加者。 (4)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 (5)老师是课程的制造者和开发者。 (五)进展才是硬道理-熟悉数学训练评估、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同学的数学历程,激励同学的学习和改进老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同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心同学熟悉自我、建立信念。 1.评价标准应当多维。 2
8、.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3.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4.给同学制造胜利的机会。 5.突出对同学探究、创新和实践力量的评价。 6.以同学的“学”评价老师的教,促进老师改进教学。 (六)迎接信息时代-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展对数学训练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 第 5 页 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殊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同学供应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同学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使同学愿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9、 1、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观念。 2、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 第 6 页 第2篇:义务训练数学课程标准(版)解读【学校数学】 义务训练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学校数学 2022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精确、规范、明白和全面。详细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22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22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22年版: 数学是人
10、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制造价值。 2022年版: 数学是讨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22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2022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训练,不
11、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1 / 11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22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熟悉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熟悉,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22年版: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22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育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意启发式 正确看待老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留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12、2022年版:“双基”:基础学问、基本技能 2022年版:“四基”: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阅历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育进行整合:把握数学基础学问,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阅历。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22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22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留意内容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 2 / 11 加了熟悉小括号,能进行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
13、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同学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同学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训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2、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乐观参加、交往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有效的
14、数学教学活动是同学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二、“设计思路”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2、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力量”、“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力量”、“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关键词,并给出详细描述。并特地阐述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目标”的修改 1、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 3 / 11 阅历。
15、2、提出了发觉和提出问题的力量: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育同学发觉和提出问题的力量。 3、完善了一些详细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访同学养成“仔细勤奋、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4、规范了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并在学段目标中使用这些术语。 四、“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用规定的课程目标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2、从总体结构上看,“几何与图形”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三个领域的结构基本没变。“几何与图形”结构的变化表
16、现在:将试验稿中分四个方面对内容进行的要求(即“图形的熟悉”、“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改为从三个方面绽开内容要求,即“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这三部分中的“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试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而成,而其他两个部分与原来的两部分对应。 3、四个领域中一些详细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其次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详细如下。 (1)、删除的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 对“大数”的熟悉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
17、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试验稿P31) 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试验稿P32) 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依据详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洁的问题”(试验稿P33) 4 / 11 在“图形与几何”(试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 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试验稿P 39、P43) 探究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试验稿P39) 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观赏等(试验稿P40) 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试验稿P41) “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 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 (2)、新增加的内容
18、 “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 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能进行简洁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详细如下: *解简洁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 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了解
19、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 / 11 会根据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始终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 *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探究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探究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了解相像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试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受从实际问题抽象为
20、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详细的要求,如:反思参加活动的全过程,将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沟通成果,总结参加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阅历。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五、“实施建议”的修改 “实施建议”由原来按学段表述,改为三个学段整体表述,避开不必要的重复。 六、“实例”的修改 增加了一些关心老师理解、澄清困惑的实例。并且,对大部分实例不仅仅呈现了实例要求本身,而且提出了实例的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建议,有利于老师理解课程内容、体会数学思想、实施教学。 七、增加附录 将课程目标中的“术语解释”和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
21、实例统一放在附录中,分别成为附录1和附录2。对实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 6 / 11 训练部就印发义务训练课程标准(2022年版)答问 就印发义务训练课程标准(2022年版)答记者问 2022年12月28 日,训练部印发了义务训练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训练部基础训练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记者:义务训练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答: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学问经济的挑战、全面提高国民素养、提升综合国力,做出全面实施素养训练、进行基础训练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次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训练课程
22、体系,讨论制定基础训练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2022年印发的义务训练各学科课程标准(试验稿),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训练工训练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育方式转变,得到中学校老师的广泛认同。随着改革的深化推动,也发觉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有些学科详细内容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不够;相关学科、学段间的连接有待加强等。课程标准有待修改完善。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训练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动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基于上述背景,训练部托付基础训练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
23、会组织开展了此次义务训练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 记者: 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是如何组织开展的?经受了哪些过程? 答:义务训练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应在仔细总结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必需坚持“三个面对”的方针,根据民主、科学的程序进行。为此,训练部特殊设计了以下工作程序。 一是开展试验状况的调研。2022年和2022年,先后组织对各省级训练行政部门和来自国家级试验区的校长、老师、同学和家长约11.7万人的大 7 / 11 规模调查,全面了解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试验状况。 二是确定修订的原则和重点。明确提出课程标准修订要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要坚持推动素养训练,德智体美全面进展;要坚持
24、力量为重,注意知行结合;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要坚持减轻负担,掌握课程容量和难度。 三是加强力气,建立机制。训练部成立了基础训练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基础训练课程教材专家询问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共遴选了172位专家,组建了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 四是组织开展修订工作。2022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看法,组织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重点加强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德育内容。2022年依据大规模调查的结果,开头对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修订。2022年训练规划纲要颁布后,为贯彻落实有关任务要求,再一次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
25、是广泛征求看法。修订过程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深化教学一线跟踪讨论,召开近千场(次)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一线老师的看法。修订工作基本结束后,向全国32个省级训练行政部门、16个高校基础训练课程中心、11家出版社及教科书主编征求关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看法,得到反馈看法两万余条。同时还向近三年对课程建设提过建议的89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了看法;就语文、历史、思想品德以及地理课程标准向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党史讨论室分别征求看法;就有关学科课程标准向国家训练询问委员会的委员征求了看法。 记者:看来各学科课程标准经受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请问最终对修订结果是如何把关的? 答:为保证课程标
26、准修订结果的科学、相宜,特殊支配了审议环节。审议工作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参与审议工作。另行组织了包括课程、学科训练、学科、德育等学术领域的专家和来自中学校一线的优秀 8 / 11 教研人员、老师、校长以及训练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审议组,共154位。其中,两院院士和闻名学者20余人,一线特级老师36人,保证了审议工作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其次,严格审议程序。设计了综合审议、学科审议、再综合审议、投票表决的基本程序,并严格根据这一程序开展审议工作。与以往仅重视学科审议不同的是,这次特殊强调了综合审议,对各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学科和学段间的连接、课程内容容
27、量和难度、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培育等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整体把关。 第三,加强专业询问,提升审议质量。审议中,训练部特殊提请基础训练课程教材专家询问委员会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进行了专业询问,参会的24位院士和闻名学者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询问看法和建议。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训练课程标准如何进一步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 答:全面实施素养训练,必需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修订后的义务训练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同学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进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8、传统训练。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加了民族团结训练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依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训练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沟通、交融”和“共同进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训练的内容。 记者:训练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力量为重”。修订后的义务训练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 答:我国基础训练有重视“双基”(“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培育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 9 / 11 修订特殊强调力量培育。一是进一步丰富了力量培育的基
29、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进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阅历、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力量培育的基本要求。如针对老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力量培育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试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同学必做的20个试验,化学要求同学独立完成8个试验,以加强动手力量的培育。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训练课程标准如何与时俱进,反映社会进展和科技进展的新成果的? 答:增加课程的时代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进展以及同学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修订在注意各学科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
30、俱进,准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究”“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学问。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进展中消失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同学进行科学推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爱护”等有关学问列入了课程内容。 记者:据了解,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校不同班级同学的写字量做了调整。请您介绍一下调整的缘由和考虑。 答:母语训练特别重要,但其训练的内容与要求必需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依据学校阶段不同年龄同学语言进展特点和学校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状况调查
31、结果,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校不同班级同学写字量做了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调整之后,低、中班级适当削减了写字量,高班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学校阶段识字 10 / 11 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旧要求熟悉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记者:课程标准修订后课程容量与难度上有没有变化? 答: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乐观回应社会各界对训练问题的关切,努力从儿童身心进展的特点和需要动身,科学合理地支配课程容量和难度。 在课程容量掌握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削减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掌握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学问点的学习要求,从“熟
32、悉”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掌握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根据同学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楚,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训练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下一步如何落实课程标准? 答:训练部对落实2022年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特殊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和培训,全面理解、精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二是依据修订后印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科书的修订和审查工作。三是要指导广阔老师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引导同学主动学习、独立思索、动手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
33、水平。四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五是结合本地区实际,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老师深化开展教学改革制造有利条件。六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宣扬、培训和教研工作,切实解决好师资、试验仪器设施设备配备等条件保障问题,确保义务训练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11 / 11 第3篇:版义务训练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学校数学 2022年版义务训练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学校数学 与2022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精确、规范、明白和全面。详细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22年版分四
34、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22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22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制造价值。 2022年版:数学是讨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
35、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改“5条” 2022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2022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训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1“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22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熟悉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熟悉,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22年版: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22年版: 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
36、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育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意启发式 正确看待老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留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2022年版 “双基”:基础学问、基本技能; 2022年版 “四基”: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阅历。 并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育进行整合: 把握数学基础学问,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阅历。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22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22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37、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留意内容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熟悉小括号,能进行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同学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九、详细内容修改状况如下: 数与代数 第一学段: 增加“能进行简洁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其次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量”。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
38、位数。 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方程,改为“能解简洁的方程 (如3x+25,2x-x3)。” 图形与几何 第一学段: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其次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其次学段。 (3)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 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洁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其次学段 (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
39、确定一个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 1.统计 (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舞同学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同学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其次学段)。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同学年龄特征,要求同学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洁方法,不要求同学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猎取数据信息。 (2)其次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同学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同学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2.概率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
40、: (1)第一学段、其次学段的要求降低。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其次学段,只要求同学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洁随机大事: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第三学段,同学通过列出简洁随机现象全部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大事发生的全部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殊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具体的阐述,盼望对老师有所启发。 综合与实践 在标准的修改中,依据课程试验积累的阅历,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主要变化为: 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
41、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同学主动参加的学习活动,是关心同学积累数学活动阅历、培育同学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同学综合所学的学问和生活阅历,独立思索或与他人合作,经受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 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觉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
42、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 第一学段: 内容支配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洁、生动好玩、同学简单参加,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同学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同学多动手、多思索、多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同学获得胜利的体验,鼓舞同学之间的合作沟通。 详细目标 1经受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阅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方法解决简洁问题。 其次学段: 同学将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受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阅历。通过应
43、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通过探究,引发学习的爱好和培育思索的习惯;通过沟通,进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老师应通过问题设计、求解过程的引导,鼓舞同学多动手、多思索;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克服困难、乐观进取;主动与同伴合作、乐观与他人沟通。 详细目标 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于所用学问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过学问之 间的联系。 2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阅历。 3结合实际背景,初步体验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4篇:版学校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全 解读义务训练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一 【新旧课标比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
44、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精确、规范、明白和全面。详细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22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22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22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制造价值。 2022年版: 数学是讨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
45、观现象抽象概括而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改“5条” 2022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2022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训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22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熟悉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熟悉,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22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22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