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条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条件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三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条件及考核要求部分条款解释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 年第 72 号公告,以下简称管理规则 )自 2007 年 11 月 1 日实施以来,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为进一步明确管理规则附件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条件及考核要求 (以下简称考核要求)中的内容,统一和规范生产准入审查中的具体技术要求,并指导企业生产准入的准备工作,现对考核要求中的部分内容解释如下:一、 考核要求第 4 条原文:建立适于本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工作流程和指导具体设计工作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内容至少应当覆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及整车设计全过程、技术文件管理、标准化等内容,
2、且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解释:1、申请企业应建立适于本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的流程管理文件,包括从设计输入、 设计输出、设计评审、 验证和确认、设计更改的整个过程;如果某种产品的部分设计工作委托给其它企业完成,程序文件也必须完整地覆盖整个流程。2、申请企业还应建立指导具体设计工作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这些文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对于自主研发及合作研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应建立完善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合作研发的部分,完善程度要求可适当放宽)。可能包括:整车及系统、总成、关键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开发;整车总布置、车身设计、底盘总布置、车架设计;关键系统及总成的匹配和选型 (尤
3、其是车载能源系统、 驱动系统与传动系统的匹配和选型);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关键系统和总成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开发;各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内容的开发;机电耦合装置和变速装置设计;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时应注意的事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技术文件管理;标准化等方面的内容。(2)购买技术和委托开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也要求建立相应的设计规范及作业
4、指导书, 但完善程度要求可适当放宽, 不要求能指导具体的设计工作;但在设计输入、 设计验证、 确认和设计更改环节以及与它相关系统和总成的匹配、数据交换及控制等方面,仍应建立完善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可能包括:系统和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参数要求的提出;与其它相关系统和总成的匹配、通讯和控制;产品测试和评价;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评审、 验证和更改时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的内容。(3)直接购买的系统、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只要求在设计输入、设计验证和确认时应注意的事项, 以及与它相关系统和总成的匹配、通讯和控制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4)要求建立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环节,申
5、请企业应能提供这些文件的应用实例。二、 考核要求第 5 条原文: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解释:1、 “掌握”的含义对于“掌握”的含义,应从以下方面理解:(1)了解整车、关键系统或总成的技术原理、控制方法、通讯、结构、功能、主要技术特性、失效模式和测试评价方法;(2)了解各系统的边界划分与接口定义,包括各系统之间接口定义、逻辑关系图、技术特征参数等;(3)了解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及主要环节的加工参数;(4)了解产品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5)了解出现问题的基本解决措施和方法;(6)具有完全或部分知识产权;(7)具备一定程度的检测能力;(8)具备一定程度的
6、故障诊断能力和维修服务能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2、对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种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应按不同的要求处理:(1) 对于控制系统的技术, 企业应能深入了解。 在满足第 1 条中(1)(5)项要求的基础上,申请企业应能够提供: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控制原理图、控制策略框架、总成图、装配尺寸图和详细的检验文件;应能够提供控制系统与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之间及控制
7、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内容;应具有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检验能力;应具有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维修服务能力;应具有自主研发部分的完全知识产权;非完全自主研发(包括购买技术、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的部分,企业应具有部分知识产权, 包括使用权和自主的设计更改权,不要求具有独立自主的设计转让权;直接购买的控制系统,除知识产权方面不做要求外,其它要求均应满足。(2)对于车载能源系统和驱动系统,允许采购其它企业开发的产品,但申请企业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应能满足第 1 条中( 1)(5)项要求;能够提出车载能源系统和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评价方法;能供
8、提供车载能源系统和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结构原理图、电路原理图、控制原理图、控制策略框架、总成图、装配尺寸图;应能提供车载能源系统、 驱动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内容;具备简单的电性能(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高压电安全、危险气体浓度、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具备车载能源系统和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基本故障诊断能力和更换能力;不要求具有知识产权。三、对生产条件的要求申请企业的生产条件在满足常规汽车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应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必须的专用夹辅具、绝缘的安装工具、 完善的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保证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动力蓄电池隔离存放的场地等;申请企业如生产具有可充电功能
9、的新能源汽车,还需有充电设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如申请企业自身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系统、总成或零部件, 生产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能力应当与产品特性要求相适合。四、对检验能力的要求申请企业的检验能力在满足常规汽车检验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具备:1、整车主要功能、性能的检验能力,至少包括动力性路试、经济性路试等检验设备以及整车安全检测线;2、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检验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3、车载能源系统和
10、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基本故障诊断能力;4、简单的电性能(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高压电安全、危险气体浓度、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5、上述检验项目均应有完善的检验规范和能熟练操作的技术人员。五、对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的要求申请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除能完成与常规汽车相同的售后服务项目外,还应能按照售后服务承诺的内容要求完成特定的服务项目(如维修和备件供应的时限及动力蓄电池的回收等 ) ;申请企业应具备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和维修服务能力;应具备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基本故障诊断能力和更换能力;其它故障诊断和维修服务可由相应的供方协助完成;售后服务人员应配备维修手册、 专用工具、防护装置、检测电脑和其它设备;应能及时得到维修备件(必要时包括控制程序)。申请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如可外接充电,必要时需配备装有充电设备的服务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