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828933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信息技术促进现代化教学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大环境的逐渐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日渐普及,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成为制约教学现代化的关键元素。为推进信息化教学,从教师本身和学校方面进行讨论,寻求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发展的良好途径。关键字:信息技术整合 现代化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作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是个复杂的过程。融合的方法也有多种,比如 :以资源为中心的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融合等。教师们也认为信息技术融入教学需要很多技巧,无法将由网络搜集的资源编辑成适合的教材 ;认为准备教材使用信息技术相关软硬件比较耗时,且教学

2、工作繁重。目前国内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相互间的融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整合课程现阶段只能是局部有收成,还看不到大片丰收景象。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应该“生产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普用型” 、 “方便型”、 “大众型”模式并得以应用与推广。二、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乃是时代向前发展的产物,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分析存在下列难点:(一)教师存在的因素(1)思想观念未改变思想观念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一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都伴随着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如今 ,由于部分教师思想观念不到位和媒体运用技术与能力的不具备,除了对新媒体的技术性

3、能不掌握、不会用、不好用之外,总觉得使用起来麻烦,不如传统手段。另外,使用时还要提前联系 ,教师还要负责设备的安全,这些也是导致教学环境建设大投入,而教学媒体使用率过低的原因之一。或新媒体老办法将“人灌”变为“机灌”,将黑板变为白板,将教科书搬到电脑里 ,将黑板显示变为电子显示。新媒体老做法 ,穿新鞋走老路 ,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看起来一片丰产景象,但却没有获得丰收的效益。这都已经成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向前发展的重大障碍。(2)信息素养不高所谓信息素养就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美国图书馆协会1992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 。信息化社会,教师需要更

4、高层次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比如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媒体技能 ) 、熟练的网络运用技能、特别的软件处理技能、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专业的学科整合与研究能力。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教师们的负担一下多了起来,也难免力不从心,再加上自身不自觉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深刻认识 ,所以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并不高。(3)适应能力不强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是个新的事物,这要求教师们要有新的思想认识。传统的教育,教学科目分得很清楚,教什么科目就做什么事情。如今多了一个信息技术,不管是教什么科目的教师都要去学它,在教学的使用上要有“新理解力” ,这使得有些教师在心理上不适应,想去学 ,但好像又总学不好,心里没底 ,特别是

5、对上了年纪的教师而言。(4)动手能力不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大部分教师很少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教师面对多媒体时心里会产生恐慌,看着操作指南也不能顺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使用 ,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尴尬局面。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信息技术应用也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二)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1)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开发不尽人意目前 ,教学资

6、源建设不够完善,使用不够合理,教学软件开发不能适应教学需要,许多学校采用了购买教学资源库的方法。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库产品,确实是“资源丰富”,但是这些产品大部分是“垃圾资源” ,实用性很弱 ,效果很差 ,而且教育资源得不到共享,重复开发情况十分严重。各种各样的资源库令人“目不暇接”,很多资源是同出一处,使得资源过于重复与烦琐 ,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应用的不协调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是个复杂的过程。融合的方法也有多种,比如 :以资源为中心的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融合等。教师们也认为信息技术融入教学需要很多技巧 ,

7、无法将由网络搜集的资源编辑成适合的教材;认为准备教材使用信息技术相关软硬件比较耗时 ,且教学工作繁重。目前国内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相互间的融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整合课程现阶段只能是局部有收成,还看不到大片丰收景象。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应该“生产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普用型”、 “方便型”、 “大众型”模式并得以应用与推广。(3)信息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本身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信息技术到底是做什么的? 它的自身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 信息技术姓“技”还是姓“教”? 信息技术人员是“教育者”还是“技术工人”?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其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

8、产生的新理论和新思想也层出不穷。 “旧”的还没弄清楚,“新”的又出现了。所以信息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也使它在教育教学应用中并非一帆风顺。(4)信息技术建设过程中的体制问题在实施信息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各教育部门与单位还属于国家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因素。如果没有一套适应时代变化的管理体制,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很快会走到一个死角。三、加快现代化教学进程(一)教师转变自身角色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发掘自身因素,提高自我意识,发挥主动作用。只有变被动为主动,有了强烈的现代教育意识时,教师才会主动地去转变角色,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更好地运用现代信

9、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要明确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实现从单纯的讲授者和灌输者到多面的组织者、启发者、 实施者等的角色转换。同时,教师应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服务。(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学和课程应由“教师中心”转为“学生中心”。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课程、教学与技术的整合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批判地占有和使用信息,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 是信息时代教师的一个极其神圣的任务。教师必须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

10、、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教师需加强理论学习。克服信息化教学的形式化和低效现象, 在备课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师必须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通过

11、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发挥技术优势,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二)领导要加强重视并给予实际支持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教育,关注本校信息化教育的情况,鼓励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在环境建设的硬件设施上,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做好对硬件设施的维护,此外也能引进一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三)加大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并设置一定的考核制度,一能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二能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掌握一些制作课件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制作一些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提高学习兴趣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课件,从而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学校设立一些奖励制度,鼓励学科教师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