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知识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法知识材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汉语语法(一)古代汉语的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
2、一起充当判断谓语。)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
3、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4、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每月”之类的意思。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日”充当形容词或变化意义比较突出的动词的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相当于“一天天”、“一天比一天”。如: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楚辞涉江) “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充当全句的修饰语,往往含有追溯过去的含义,相当于“往日”、“以前”。如: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左传昭公七年)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如:走、趋、
5、伐、见、为、有、欲、能、可。动词的主要特点是:能受副词修饰,大多数动词能带宾语。动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能在句子中作谓语,也能作主语。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动词“伐”,前有副词“将”修饰,后有宾语“颛臾”。按能否带宾语,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前者如:患、使、见、伐、问、助、哀等;后者如:走、行、活、止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悦、忿恚、喜、惊等,它们能受“甚”这类副词修饰。有的动词表示主观意愿或客观可能,一般称为助动词,如:欲、能、可、愿等。它们能独立作谓语,但经常是作其他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修饰成分,如“臣愿奉璧往使”、 “壮士!能复饮乎”、“欲诛有功之人”等。动
6、词有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如:廉、勇、强、老、壮、大、恂恂、融融等。形容词能受一般副词的修饰或少数副词的补充,但不能受副词“勿”等的修饰。如:“城非不高也”、“君美甚”。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也能作宾语等成分。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良”作定语)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同上)(“倨”作谓语)今杀相如而绝秦赵之欢。(同上)(“欢”为宾语中心语)古代汉语的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并带上使动、意动意义,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
7、:一、二、三、十、百、千、万等。表示数目的是基数词。基数词又包括系数(零、一、二、十等)与位数(十、百、千等)。系数放在位数前,二者是相乘的关系;位数放在系数前,二者是相加或分数的关系,如:“十八九”可能是“十”加“八”或“九”,也可能是“十分之八九”;系数与系数放在一起,常常是相乘的关系,如:“年方二八”即十六岁,“三五之夜”即农历十五的晚上。表示次序的数词是序数词,古汉语的序数词经常以基数词的形式出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数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名词或动词,表示物量或动量,在句中作定语、谓语、状语。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数词后不加量词,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盖一岁
8、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二”即“两次”,作谓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前出师表)(“三”即“三次”,作状语。)五、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叫量词。古汉语中没有像现代汉语那样丰富的量词。有的量词是度量衡制度规定的计量单位,实际上也就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名词,如:丈、尺、寸、仞、斗、升、斛、斤、两、钧等。有的量词是借用盛器名词来充当,如“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与“瓢”。这些量词都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叫作名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量词是动量词。在古汉语中,动量词起源很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中的“回”便是一个专用动量词。量词一般要与数词组成数量结构使用,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如
9、: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量结构“一介”作定语,其后以“之”与被修饰的名词“使”隔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数量结构“三匝”作补语)六、代词代词是指具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代词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它的指代作用,跟它所指代的词语的语法特点大致相同,其句法功能也跟它所指代的词基本相同。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种,分别介绍如下:(一)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一般分为下面三类:1第一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朕、余、予、吾、我。它们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2第二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女)、尔、而、乃、若。“汝(女)
10、”、“若”主要作主语、宾语;“而”、“乃”多作定语;“尔”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3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厥、彼、夫。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其中,“之”多作宾语,“其”主要作定语,“厥”作定语,“彼”、“夫”可以作主语。除以上三种人称代词外,古代汉语中还有两个反身代词“自”、“己”。这两个代词相当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加“自己”,即“我(们)自己”或“他(们)自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最初既没有性的区别,男性女性通用,也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若表多数,便在代词下加数量词。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
11、后来,逐渐有了类似于表示复数的“侪”、“等”、“曹”、“属”、“辈”、“徒”等,它们黏附在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部分尊称与谦称以及人名之后,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二)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1代人的主要有“谁”、“孰”。二者都可以作主语,“谁”还可以作宾语、谓语和定语。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2代事物的主要有“何”、“胡”、“奚”、“曷”。“何”主要代事物,有时也代人,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相当于“什么”;“胡”、“奚”、“曷”一般只用于代事物,
12、多充当状语,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代处所的主要有“安”、“焉”、“恶”。它们通常作状语,用于反问,相当于“哪里”、“在哪里”、“怎么”等;也可以充当宾语,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等。如:“若不厥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将焉取之”即“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三)指示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分工较细,分别表示近指、远指、泛指、他指、虚指、无指、分指和逐指等。1近指代词近指代词
13、有:是、此、斯、兹。它们大致相当于“这”或“这些”。例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2远指代词远指代词有:彼、匪、夫。相当于“那”、“那些”。如:“匪鹑匪鸢,翰飞戾天。”(诗小雅四月)“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荀子接弊3泛指代词泛指代词指有所指代,但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确定的对象,读者需要从上下文中去体会。泛指代词有:之、焉。如:“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4他指代词他指代词有:他(它、佗)、馀。相当于“其他(的)”。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史记高祖本纪)5虚指代词有些人或
14、事物,说话人不知道,或者不愿、不屑于说出,常常用“某”代替,这叫做虚指。如:“欲作一屏风,张于某所。”(汉书孝成许皇后传)注:有时候,“某”是谦称,常用在对话或书信中,指自己。如:“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王安石答曾公立书)6无指代词无指代词表示没有人或事物,排除一切对象。常见的无指代词有:无(毋)、莫、靡。如:“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史记高祖本纪)(“季”,刘邦字。)7分指代词在一定的范围里,仅指其中的一部分人或事,即为分指。常见的分指代词有“或”、“有”,意思是“有人”或“有的”。如:“书曰: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孟子梁惠王下)8逐指代词
15、指同一范围中的全体或每一个,即逐指。常用“每”、“各”,如:“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府藏之积。”(史记大宛列传)七、副词 副词是表示行为和状态的各种特征的词。古汉语中,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作它们的状语,有时也能作补语。在名词谓语句中,副词也能修饰谓语名词。古汉语中的副词是一个很大的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时间副词时间副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有“过去”、“以前”之类意思的,如:昔、向、乡、初、故;有“已经”或“已完”的意思的,如:已、既、毕;有“现在”的意思的,如:今、而今、今朝;有“将”、“将来”、“将要”等意思
16、的,如:其、将、今、欲、要。2表示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时间的状态。略举几例如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早晚,如:早(蚤)、始、方、方始、才、纔、晚。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有间隔,如:须臾、俄顷、寻、顷、顷之、少、间。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急遽、突然,如:忽、倏、猝(卒)、疾、匆、顿、乍、遽。表示动作行为或者状态的持续或正在进行,如:方、正、犹、仍、永、久之、长、恒;表示动作行为恰值某时或在某时发生,如:适、会、属、恰、一时、时、随时。(二)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类:1表示程度高,如:至、极、最;大、太;重、甚、痛、颇、酷、特。2
17、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如:愈、益、弥、尤、又(有)、增。这类副词主要表示程度的加深,有“(比较起来)更加”或“(比现在)越来越”的意思。 3表示程度轻微,如:少(音sh)、稍、差、略、微、仅。这类副词有“稍微”、“稍稍”等意思。4表示程度正合适,如:恰、恰恰、正。5表示程度差不多,如:庶、庶几、殆、几。这类副词大都有“几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意思。(三)状态副词状态副词的共同特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或方式。此类副词很多,这里略举几例如下:表隐秘,即动作行为是在暗地里或私下秘密进行。如:窃,间,潜,阴,暗,私,偷。表坚决、认真,即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的态度是坚决的,或认真从事的。如:固,决
18、,期,坚,断,誓,死,苦。表徒劳、枉然。如:徒,空,虚,枉,素,白。表轮流交替地进行。如:递,迭,相,更、更相,互,交、交相。(四)范围副词范围副词是指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还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时是共同发出或各自分别发出的。范围副词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表全体,总括,共同,多数。表全体,总括。如:胜,悉,举,咸,皆,毕,都,殚。表共同,即强调动作行为是若干主体共同发出的。如:偕,齐,胥,佥。表数量多,即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广,但不强调是全体、全部,有“广泛地”、“大致”、“大都”等意思。如:广,率,多,相。2表单独,个别、分头。表单独、仅仅,即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表示与
19、谓语有关的人或物范围之小,有“仅”、“只”“才”等意思。如:徒,鲜,仅,唯(惟、维),啻,止,特,独,才,只。表个别、分头,即动作行为是各自或分头进行的。如:各,单,别。(五)否定副词表示否定或禁止,按作用可分为以下四类:表叙述的否定。它们大多表示对行为或状态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不是”、“没有”等。如:不,非,匪,弗,靡,末,墨,罔,未,亡(音“无”),无,否,毋,勿。表禁戒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如:莫,不,无,毋,勿,休,别。表疑问的否定。如:不,否,未,无。它们大多位于句末,且构成选择问句。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
20、假设的否定。如:非、否。常用于表条件的假设从句中,有“如果没有”、“如果不这样”等意思。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六)推度副词用以对事态、情况等的估计与测度。可以分为大约推度与肯定推度两类。表示对事态、情况的大约推度。其中不少是表示一种模糊概念,含有“大约”、“大概”、“或许”、“可能”等意思。如:其,虑,略,约,大抵、大凡,将,可,盖。表示对事态、行为的肯定推度或判断。大致有“一定”、“确实”之类的意思。如:必,实,信,诚,判,定,真。(七)判断副词判断副词用在名词谓语前。它们出现在判断句中,判断句的系词就常不出现,因而兼有系词的作用。它们也可用在系
21、词“为”、“是”前,起加强判断的作用。如:皆,诚,即,固,乃,必。(八)连接副词这类副词常在单、复句中表示前后两项的连接,但主要起修饰谓语的作用,一般不用在主语前,也不起并列的作用,因此是副词而不是连词。分为两类:在连接之中表示顺承,有“就”、“便”等意思,如:乃,则,盖。在连接之中表示转折,有“但”、“却”一类的意思,如:乃,顾,还,但,却,反。(九)劝令副词这类副词主要是配合上下文义表示劝戒、祈求或命令语气。如:尚(要、希望等义),但(尽管、只管义),第(尽管、只管义),千万。(十)谦敬副词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
22、用表谦副词。表敬副词如:幸,辱,惠,蒙,试,垂。它们一般用来修饰动词谓语,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由别人发出的,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动作行为的感激和尊重之情。表谦副词如:敢,请,窃,备,恭,谬,忝,伏,猥,敬,谨。它们所修饰的动词大都代表说话者本人的动作行为。八、介词介词的作用是介绍,即把表示人、事物的结构介绍给表示活动变化、性质状态的结构,进行修饰、限制。从语法上看,介词跟它介绍的成分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有三种功能:用在谓语前作状语,用在谓语后作补语,少数介词结构还可以作定语。按照介词所介绍的不同内容可以将介词分为以下几类:1引进与动作相关的时间。如:自,从;于,在,向;迄,至,到。2
23、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如:为、与、于、向、及、因、依、被。3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如:于、於、乎、自、向、在、往、循。4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条件、依据等。如:以、将、用、因、缘、循、凭。5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含有“因为”或“为了” 等意思。如:於、用、坐、因、为、以。6引进训告或言谈的内容。这类用法的介词有“以”、“于”,其所在句的动词多为“告”、“语”、“言”、“训”等。这些介词可以译为“把”或“用”等。7引进动作行为处置的对象。如:将、把。九、连词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子、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连词自身不独立作句子的任何成分,也没有修饰作用
24、。连词所连接的各部分一般是同性质的,不连接不同性质的两个部分,这是连词和介词的主要区别。常见的连词有:并列连词,如:与、及、又、而、和、兼、且;顺承连词,其作用在于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在时间上的先后顺承,动作与目的、结果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等,如:而、以、然后、既而、则、于是;转折连词,如:而、则、乃、顾、抑、然、但、却;选择连词,如:与、且、若、抑、宁;递进连词,如:更、又、还、而且、况;让步连词,如:虽、虽则、即、纵;因果连词,如:则、以、故、是以、用、由、由是、所以;假设连词,如:若、如、如若、苟、假、设、使、倘、令。十、助词古汉语的助词不多,主要分为作用不同的两类。一类主要有“之”
25、。助词“之”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联系定语与中心语,使它们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二是用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另一类有“所”、“者”,它们分别附在非名词词语的前面和后面,使它们变为名词性词语。“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使它们变成以“者”结尾的名词性短语者字词组,表示特定的人、事、物。整个词组可译为“的”、“的人(事、物)”、“的原因”等。如:“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所”总是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前面,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只要有了“所”,就不在是动词性的了。“所+动词(短语)”常常指该动作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
26、象,即动作的受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所”和介词结合也可以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方法、原因、处所、时间、手段或对象等。最常见的是“所”与“以”结合,可译为“的原因”、“用来的(东西)”等。如:“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李斯谏逐客书)所字词组又常和“者”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所者”的者字词组。如:“所欲忠者,国与主耳。”(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十一、语气词语气词是附着于某一句子、配合语调表示语气的重要的语法手段。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相应的,语气词也可以分为四类: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有:
27、也、矣、耳、而已、焉、其等。表疑问语气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耶)、哉、岂、其、何、焉等。表祈使语气的语气词有:唯(惟、维)、请、其、来。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有:哉、夫。汉语不仅能表达各种各样的单一语气,而且还能够表达各种语气的复合。语气复合的外在形式就是语气词的连用。古汉语的语气词连用有两种情况:各类语气内部的语气词连用;各类语气之间的语气词连用。前者如:也已、也已矣、而已矣、耳矣、焉耳。后者如:也与、也乎、矣乎、也哉、也夫、矣哉、矣夫、乎哉、也乎哉、也与哉。语气词连用时,其重点在最后的语气上。十二、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应或首肯之声的词。它们总是单独成句,从不与其他词组合。常见的叹词有
28、:嗟、嗟乎、噫、嘻、呜呼、俞、诺。十三、拟声词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它具有形容词的许多功能,但不受副词的修饰。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词类的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有些词类改变了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词类的活用。古汉语中,词类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一定的语法条件,比如:两个名词连用,排除并列、偏正、同位和主谓关系后,那么,其中一个便是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时,一般活用
29、作动词;名词出现在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前,而其前又没有紧接动词,便活用作动词;副词“不”后面的名词。当名词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活用作动词,就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同时产生相应的适合特定语境的行动性联想意义。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族”在此为“灭族”,作谓语。秦师遂东。(殽之战)“东”在此为“向东进”之意,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髓”意思为“挖地道”。2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有:出现在名词之前,但不构成修饰性的偏正关系;助动词“可”、“能”、“足”、“欲”等后面的形容词;助词“所”后面的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
30、就临时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而且在形容词原有的表性质、状态的意义之外临时产生出切合具体语境的行动性意义。如: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韩非子说林下)“小”为“削小”,“大”为“变大”。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墨子兼爱上)“慈”为“对慈爱”的意思。3数词活用作动词代词前面的数词经常活用作动词,助词“所”、助动词“能”、“可”、“欲”等后面的数词活用作动词。能活用为动词的数词通常是指表数目多少的基数词。数词动化后,可带宾语,也有不带宾语的。如: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百”、“千”意思分别是“一百次地做”、“一千次地做”。举所佩玉玦以示
31、之者三。(鸿门宴)“三”意思是“有三次”。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动词、形容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为名词,叫做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动词、形容词名物化后,除具有名词的功能外,意义也有相应的变化。如: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形容词“小”、“大”分指“小处”、“大处”。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动词“出”、“入”意思分别是“出产”、“收入”。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形容词“坚”、“锐”意思分别为“(坚硬的)铁甲”、“(锐利的)武器”。 古代汉语语法(二)常 见 句 法 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常见句式,从今天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去,变成了一些特殊句式。掌握
32、这些“特殊句式”,也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都不用判断词“是”,而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构成的,因此,又叫做名词谓语句。常见的判断句句型有以下几种:1名词谓语句的基本形式是用“也”字煞尾,即在名词谓语后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构成“,也”式。如: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主语后还可以用“者”提顿,谓语后用“也”煞尾,构成“者,也”式。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纪)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3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句末不用“也”,构成“者,”式。如:夫礼者,民之纪。(晏子
33、春秋内篇谏下)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4有时候,“者”、“也”都可以不用。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赵,秦之深仇。(战国策秦策二)5也有在谓语后,以“者也”连用的形式表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项羽本纪)(主语因对话而省略)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7名词和名词性结构充当谓语,可以接受副词“即”、“乃”、“皆”、“亦”、“必”、“则”等的修饰,并借助它们来加强判断的语气。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
34、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此二人者,皆圣人也。(韩非子说难)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8古汉语中,还可以用“为”表肯定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9古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有时也出现“是”字,应注意这个“是”字大都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一般来说,先秦文献中的“是”是个代词,充当主语;秦汉以后的这样的用例,大多也还是个代词。如:广曰:“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5、同上)秦汉以后,已可以见到用“是”作判断词的用例。如: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注:古代汉语中的名词谓语句有时也不一定是判断句。主语和谓语所标示的人或事物,如果既不相同,又不相容,便构成了判断句的活用。有的表示隐喻,有的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联系,有的用于表示原因。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表隐喻)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表曲折的联系)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韩非子功名)(表原因)二、被动句古汉语的被动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无标志被动句。无标志被动句又叫做意念被动句。这是古汉
36、语中最早出现的被动句形式。它没有特殊的外在语法标志,其外在结构形式与主动句没有区别。这类句子表示的被动意义只能靠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判别出来。如: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谏逐客书)(前一句为主动,后一句是被动)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列传)2在动词谓语后,使用介词“于”或“乎”引进施动者。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实际是意念被动句的一种形式。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代史伶官传序)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答李翊书)3用“为”、“为所”、“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在动词前面加“为”表示被动,即“为+
37、动词”。如: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史记李将军列传) 如果句中出现施事者,则将施事者放在“为”和动词之间,构成“为+施事者+动词”的形式。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在“为+施事者+动词”句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为+施事者+所+动词”的形式,如果不出现施事者,则变形为“为所+动词”式。如:为虏所生得。(李将军列传)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李将军列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4用助动词“见”和“见于”式表被动。 在动词前用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即“见+动词”式。如: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8、 “见”字式如果要引进施事者,一般要借助“于”得帮助,构成“见+动词+于+施事者”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注:有一种“见”位于动词前,但不表示被动意义,而是表示主动意义。其中的“见”大约起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经常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如: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见恕”即“原谅我”)鄙人甚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闻命矣。(上林赋)(“见教”即“教我”)5用“被”表示被动。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被”表示被动,即“被+动词”式。后来,“被”后面出现了施事者,构成“被+施事者+动词”式,此时,“被”是介词。由于受到“为所”式的类化,还
39、产生了“被所”的格式。如: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举体如被刀刺,呼叫而终。(颜氏家训归心)晋惠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三、倒装句汉语的句子一般都是按照“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这样一个顺序构成。但是,在古汉语中,宾语、定语和状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它们惯常的位置,和一般句子的顺序不同,我们称其为倒装句。古汉语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安”“何”“焉”“胡”“奚”“曷”等作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
40、或介词前。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不然,籍何以至此?(同上)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多前置,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涉江)有些宾语可以依靠“是”、“之”、“焉”等提前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是”、“之”、“焉”是提前宾语的标志。这种提前的宾语,在表达上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之”、“焉”是宾语的复指代词,即宾语有这些复指代词时,宾语连同它的复指成分都位于动词前。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宾语的前面还
41、用“唯(惟、维)”进一步表示强调。比如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的“唯才是举”、“惟利是图”、“唯你是问”等。 介词“以”的宾语,不论是名词、代词或其他词都可前置。如: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桓伐楚盟屈完)2定语后置。常见的定语后置句式有以下几种: “中心词+定语+者”式。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中心词+之+定语”式。如: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中心词+数词或数量词定语”式。如: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十二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3状语后置
42、。古汉语中,一些介宾词组作状语时,常放在动词后边。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良曰:“长于臣。”(同上)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四、使动句、意动句、为动句古汉语中实词的活用,除了我们在前面的古代汉语语法常识(一)中所说的以外,还包括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便于理解,我们把这些相关的句子分别称为使动句、意动句和为动句。1使动句所谓使动,是指动词对它的宾语有“致使性”。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直接出自主语,而是主语使宾语发生这种动作行为,即“使(宾语)怎么样”。能构成使动句的主要是不及物动词,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以及少量的及物
43、动词。如: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来之”即“使之来”)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同上)(“愚黔首”即“使黔首变愚”)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业诸侯”即“使诸侯成就功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之”即“使让他为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封郑”即“使郑国成为疆界”)2意动句所谓意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形容词和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用作意动时,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以(宾语)为什么”、“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名词用作意动时,对它的宾语含有“处置性”,即“把
44、(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成以其小,劣之。(促织)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战国策齐策)(“子万民”即“把万民当子女”)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鄙远”即“把远地当作边邑”)3为动句有些动词所带的宾语,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我们把这种动词的用法叫做为动用法,相关的句子就叫做为动句。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国”即“为国死”)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丧死”即“为死者办丧事”)大叔将袭郑。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启之”即“为之大叔开启城门”)若死君命,
45、将谁雠?(左传定公四年)(“死君命”即“因君命死”)五、省略句语言的省略现象,古今汉语都存在,但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更为突出。古汉语中,省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承前省略。如:“广出猎,( )见草中石,( )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后面几句承前省略主语“广”。蒙后省略。如:“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 )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前面几句蒙后省略主语“蟋蟀”。省略的成分只有通过上下文意推断出来。如:“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石没镞”前省略主语“矢”,这种情况便只有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出来。古汉语中,句子里常见的被省略的部分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蹇叔之子与师,( )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主语承前定语“蹇叔”而省)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论语微子)(主语承前兼语“子路”而省)2省略谓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承前省略谓语“为乐”)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 )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谓语动词“恐”蒙后省略)3省略动词宾语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上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