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学生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总结召公谏厉王弭谤文学常识国语是中国最早的( )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 )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 )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注音召公( ) 弭谤( )川壅而溃( ) 彘( )瞽献曲( ) 瞍赋( ) 矇诵( ) 耆( )隰( ) 阜( )虚词1、以告( ) 2、道路以目( ) 3、国人莫敢言(
2、 )4、乃不敢言( ) 5、是障之也( )6、防民之口( )7、为川者、为民者:( )( )8、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 )9、财用于是乎出( )( )( )10、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11、胡可壅也( )12、若壅其口( ) 13、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重点实词1. 召公谏厉王弭谤( )( ) 虐( )2. 民不堪命( )( ) 是障之也( )3. 川壅则溃( )4. 为川者决之使导( )( )为民者宣之使言( )5. 耆、艾修之( ) 不悖:不违背事理( )6.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 )( )( )7. 善败于是乎兴( )( )行善而备败( )( )8.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3、( )( )9. 其与能几何( )词类活用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2、师箴( )( )3、道路以目( )( )特殊句式是障之也(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 )三年,乃流王于彘( )使监谤者( )是以事行而不悖( )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口( )古今异义亲戚古义:今义: 成语道路以目: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常识积累1、古书体例: ( )体春秋、左传 ( )体史记、二十四史 ( )体论语 ( )体国语、战国策2、年龄特殊称谓:襁褓( )孩提( )总角、垂髫( )豆蔻( )及笄【j】(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天命、艾( )花甲、耆( )古稀( )耋【di】( )耄【mo】
4、( )期颐【y】( )3、盲人称谓: 瞽- 瞍- 朦- 4、关于谥号: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明、睿、康、庄、宣、懿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
5、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
6、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主旨:周厉王是个暴君,他采用禁止、杀戮的镇压手段堵塞言路,对邵公的劝谏置若罔闻,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举奋起,把他流放到彘地去,拥戴周公、邵公执政,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共和政治。说明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不让人民说话的暴君最终只会自食其果。邵公能够重视人民的意见,体现了中国古代就已有民本思想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