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培训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培训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培训资料指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 ; 1) 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2) 基本病理变化:虫卵所引起的虫卵肉芽肿 ;3) 病变主要部位:肝脏、结肠;4) 急性期: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肿大与压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5) 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或慢性腹泻为主;6) 晚期: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腹水。【病原学】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成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门静脉系统血管内,雌雄合抱,移至肠壁小静脉末端产卵,部分虫卵穿破肠壁,随大便排出体外,其余虫卵或留在肠壁组织或随门静脉血流入肝内。虫卵在水中于适宜的温度下经数小时至24小时孵
2、化出毛蚴,侵入钉螺体内则继续发育为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最长可存活3日;当人或牲畜与疫水接触,尾蚴由皮肤侵入发育成童虫,童虫在门静脉系统血管内发育成成虫。【流行病学】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病有5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1) 传染源 主要是排出血吸虫虫卵的患者和患病的哺乳类动物如牛,钉螺是唯一的中间宿主。2) 传播途径 通过皮肤与疫水接触而感染。若饮用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经口腔粘膜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夏秋季因接触疫水机会多而多发。【发病机制和病理】 (1) .发病机制:尾蚴、幼虫、成虫、虫卵对宿主均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虫卵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和病
3、理变化的主要因素。 1) 卵内毛蚴释放SEAT细胞致敏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聚集于虫卵周围虫卵肉芽肿(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2) 卵内毛蚴释放SEA浆细胞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环绕虫卵周围,形成放射状嗜酸性棒状体何博礼现象(Hoeppli)3) 可溶性虫卵因子、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干线型纤维化(pipestem fibrosis)何博礼现象(Hoeppli)虫卵周围又是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称之。血吸虫病免疫学特点:V1 急性: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嗜异抗体阳性率高,是体液与细胞免疫的混合表现。
4、2 慢性与晚期:免疫病理变化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3 逃避免疫:血吸虫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由于抗原伪装,可逃避机体免疫攻击。4 伴随免疫: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即病人门静 脉血管内仍有成虫寄生,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对新入侵的幼虫有作用),但这 种免疫力无损于 体内的成虫。血吸虫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由于其抗原伪装,可逃避机体免疫的攻击而长期寄生。(2) 病理过程:基本病理改变:虫卵肉芽肿1) 第一阶段:尾蚴性皮炎:红色丘疹,瘙痒。尾蚴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和其死亡后的崩解产物引起组织局部周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侵润。持续13d消退。2) 第二阶段:幼虫随血流入右
5、心而达肺,穿破毛细血管引起组织点状出血及白细胞浸润,可导致“出血性肺炎”。3) 第三阶段:成虫及其代谢产物引起局部轻微静脉内膜炎,虫体死后引起轻微血管壁坏死和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性脉管炎。虫卵引起主要病理损害,形成肉芽肿和纤维化变。(3) 病理改变:寄生部位: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病变显著部位:肝、结肠(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最重)1. 结肠 早期:粘膜充血水肿、片状出血、浅表溃疡。慢性:纤维组织增生、肠息肉、肠狭窄。2. 肝脏 早期:充血、肿胀、有黄褐色粟粒样虫卵结节 晚期:干线状纤维化、表面凹凸不平,门静脉血管壁增厚,门静脉细支发生窦前阻塞,引起门脉高压,致腹壁、食管、胃底静曲张破裂,
6、引起上消化道出血。3. 脾脏 早期:轻度充血、水肿、质软。晚期:巨脾、继发脾功能亢进。4. 异位损害 V 虫卵或(和)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肺、脑多见。肺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侵润。脑以顶叶与颞叶虫卵肉芽肿为多。多发生感染后6个月至一年内。【临床表现】 1) 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于夏秋季,有明确疫水接触史,约半数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尾蚴性皮炎,23d内自行消退),潜伏期平均40d。1. 发热:热度、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一般23周,重者数月。间歇型、弛张型多见。2. 过敏反应:除皮炎外还可出现寻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哮喘等。血中嗜酸性粒细
7、胞显著增多,具有重要诊断价值。3.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轻微腹痛、腹泻、呕吐。初为稀水便,继则出现脓血、粘液。重者可出现高度腹胀、腹水。4. 肝脾肿大:肝大伴压痛.肝左叶肿大显著,轻度脾大。5. 其他:咳嗽、胸痛,重者咳血痰、气促、心肌受损。2) 慢性血吸虫病流行区占大多数,急性未经治疗或疫区反复感染,病程半年以上。1. 无症状型:多无症状,仅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体检时肝大,B超呈网络样改变。2. 有症状型:主要表现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愈。常见症状为慢性腹泻、脓血粘液便。病程长者可出现肠梗阻、贫血。重者可有内分泌紊乱。早期肝大、表面光滑、质中等硬;随病
8、程延长进入肝硬化阶段:肝大、质硬、表面不平、有结节,脾脏逐渐增大。3) 晚期血吸虫病反复或大量感染尾蚴,未及时抗病原治疗,发展成肝硬化。有门静脉高压、脾显著肿大、临床并发症。病程多在515年以上。 1. 巨脾型:是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脾肿大可达盆腔、质硬,常伴脾功能亢进征。肝因硬化逐渐缩小。因门脉高压,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腹水。 2. 腹水型:严重肝硬化的重要标志 3. 结肠肉芽肿型:结肠病变为突出表现,经常腹痛、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左下腹可触及肿块,有压痛、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苍白、增厚、充血、水肿,溃疡或息肉,易癌变。 4. 侏儒型:极少见,幼年慢性反复感染所致,内分泌
9、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和性功能不全最常见。除有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的表现外,身材 矮小、面容苍老、性器官与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智力正常。4) 异位血吸虫病1 . 肺型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患者,为虫卵沉积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轻咳、胸部隐痛、痰少。体征不明显。重型可有肺部广泛病变,X线检查:弥漫云雾状、点片状、粟粒样阴影,边缘模糊,中下肺较多。2.脑型血吸虫病: 急性表现酷似脑膜炎: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抽搐、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蛋白质与白细胞轻度增多。 慢性表现:癫痫发作。 颅脑CT扫描病变常位于顶叶,单侧多发性高密度结节阴影。【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 血象:急性期:嗜酸性
10、粒细胞显著增多,占20%40%,最多达90%, WBC 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20%以内 晚期:脾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2 肝功能:急性期 : 球蛋白增高,ALT、AST轻度增高;慢性期 :无症状者多正常 晚期:白蛋白减少、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粪便检查: 检查出虫卵和孵出 毛蚴是确诊的依据。急性期阳性率高,慢性晚期阳性率不高3 直肠活检: 方法:直肠或乙状结肠镜自病变处取米粒大小粘膜置光镜下压片检查有无虫卵(多是远期变性虫卵)4 免疫学检查:特点:敏感性与特异性高、采血微量、操作简便;不能区别过去与现症病人、有假阳性与假阴性。1. 皮内试验:原理:体内相应抗体+皮内注射少量血吸
11、虫 抗原出现红、肿、痒即阳性。意义:过筛2. 环卵沉淀试验(COPT):原理:已知含虫卵悬液+患者血清混合,虫卵周围出现特异性沉淀物,3%5%即阳性反应意义:诊断及疗效考核3. 间接血凝试验(IHA):原理:可溶性血吸虫卵抗原吸附于红 细胞表面 成为致敏红细胞+患者血清,红细胞被动凝集即阳性。过筛,综合普查。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原理: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抗体,使之成为抗原抗体复合 物,与特殊的酶结合后显色。意义:诊断、疗效考核。5. 循环抗原酶免疫法(EIA):循环抗原阳性,表明有活动性感染。敏感、特异、简便、快速。诊断、疗效、防治效果评定。5 肝影像学检查:1. B型超声波检
12、查:肝、脾体积大小改变,门脉血管增粗呈网织改变。2. CT扫描:肝包膜增厚钙化,重度肝纤维化可呈龟背样图象。【并发症】(一)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左右,部位多为食管下端和胃底冠状静脉。表现呕血、黑大便、量大(二)肝昏迷(三)感染(四)肠道并发症:肠腔狭窄、结肠肉芽肿并发结肠癌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 1.流行病史: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2.临床特点:有急性或慢性、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皮炎、荨麻疹、腹痛、腹泻、肝脾大。 3.实验室检查:粪便检出活卵或孵出毛蚴,有局限性,需反复检查。血液循环抗原阳性提是体内有活的成虫寄生,其他血清免疫检查阳性表示已感染过血吸虫。注意假阳性
13、与假阴性。(二)鉴别诊断 1 . 急性血吸虫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伤寒、阿米巴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 2. 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 3. 晚期血吸虫病应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鉴别。急性血吸虫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鉴别价值。【治疗】(1) 病原治疗吡喹酮: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1. 原理:兴奋、挛缩、影响虫体蛋白和糖代谢,使虫体皮层空泡变性,达到杀灭成虫作用。经肝代谢,门静脉血浓度较外周血高数至数十倍以上,主要分布在肝,80%由肾排出。2. 毒副反应:治疗量对人心血管、神经、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致畸、致癌变发生。少数出
14、现心脏早搏,偶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胸闷,神经肌肉反应:头昏、头痛、乏力,消化道反应轻微。 3. 用法和疗效: 急性:总量 120mg/kg 6d分次服完 其中50%必须在前两日服完 体重60kg按60kg计 慢性: 总量60mg/kg 2d内分4次服完 儿童30kg按70mg/kg,30kg同成人 晚期:总量4060mg/kg 2d分次服完 严重感染者:90mg/kg 分6d内服完 预防性服药:接触疫水后15天口服蒿甲醚或接触疫水后7天口服青蒿琥酯(2) 对症治疗1. 急性期血吸虫病: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疗法2. 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治疗并发症、改善体质、加强营养。巨脾、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适当时机手术治疗。【预防】1. 控制传染源:对病人、病畜普查普治。2.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钉螺、改善用水、保护水源。3. 保护易感人群: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