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练习人民版选修42.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6019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练习人民版选修4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练习人民版选修4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练习人民版选修4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练习人民版选修42.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答案:A2.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解析:民权主义是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

2、产阶级共和国。以此来衡量四个选项,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A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故选A项。中华民国沿袭清朝的地方制度省制,不是联邦制国家;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西化”方面没有超越

3、日本,B、C两项错误;D项表述绝对,袁世凯没有西方民主观念。答案:A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武昌”“新军”“推倒”等信息,表明叶圣陶所记的事件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所要推翻的政府是清政府,故选A项。答案:A5.(图文探究)阅读图文材料:1894年1月,孙中山回到翠亨村,闭门写了一篇上书李鸿章的文稿。这年6月,孙中山手持盛宣怀、郑观应所写的介绍信到达天津,去见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希

4、望能得到引见,以便向李鸿章面陈国事。当时中日战事一触即发,李鸿章收到“上书”后,以军务匆忙为借口,未予接见。在这份近万言的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提出了富国强民的四项纲领性意见:“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这其实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李鸿章傲慢不屑的态度使孙中山苦心筹划的上书求强行动归于失败。探究:(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的救国主张?(2)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答案:(1)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

5、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评价:19世纪末,在中国面临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学习西方变法图强,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挽救国家危亡,是一种进步的爱国行动。(2)转而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二、能力提升1.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强调的是各地分散的斗争迫切需要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根据这一理解,本题就很容易判断选B项。答案:

6、B2.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核心是()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B.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核定全国地价,解决土地问题解析: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民权主义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而民权主义指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答案:C3.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实力强大解析:图片中的“川”是指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鄂”是指四川保路运动为湖北

7、的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葫芦尚未捺下”说明原有的矛盾尚未解决,“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新的危机又产生了,这充分说明当时的清政府已危机四伏。综合以上分析,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A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解析:本题属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次革命,有很多封建王朝被推翻,所以A、B两项都不符合“有史以来所未有”“破天荒之创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变局”。

8、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国”,开创了共和政体,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与1894年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些显著的变化?(2)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孙中山的早

9、年经历,指出其转变的原因。参考答案:(1)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2)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早年到国外学习,接受西式教育;民族责任心的驱使;上书李鸿章失败,使他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有甲、乙、丙三位学者开出了三种“药方”:甲:每一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依照他自己认为最好的途径发展。个人在经济上获得的利益,整个社会必将同受其利。所以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乙

10、:民族国家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个人仅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个人的经济活动,应以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为前提。应该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丙: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1)中国近代的一位政治家对以上三种学说进行了调和,开出了救亡图存的“药方”。这位政治家是谁?他开出的“药方”是什么?运用之后的结果如何?(2)世界上是否有制度建设的“万灵丹”?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政治家:孙中山。药方:三民主义。结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也可

11、答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等),但未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民族独立、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2)没有。认识:制度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任何制度都有优缺点,要相互借鉴,弥补不足。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孙中山在1895年说:“某也农家子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且国中人口,甲于五洲,倘不于农务大加整顿,举行新法,必至民食日艰,哀鸿遍野,其毙可预决也。故于去春,孑身数万里,重历各国,亲查(察)治田垦地新法,以增见识,决意出己所学,以提倡斯民。”孙中山在1906年说:“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

12、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在1906年解决土地问题的设想。解析:第(1)问,“主要问题”可根据材料“倘不于农务大加整顿,举行新法,必至民食日艰”“治田垦地新法”总结,即重视农业与土地的耕作。至于“原因”可根据材料“某也农家子弟”“国中人口”“甲于五洲”“民食日艰”“哀鸿遍野”“重历各国”等信息分析。第(2)问,“设想”可根据材料信息“定地价的法子”分析回答。参考答案:(1)农业与土地问题(民生问题)。原因:出身农民;人口众多、农民贫困;海外所学,报效祖国。(任答两点即可)(2)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