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0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讲义人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0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讲义人民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0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光荣革命”代议制形成的背景1背景(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2)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2过程: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议会之邀,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3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政治基础。二、限制王权的法案代议制的法律基础1条件 (1)“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来自于议会。 (
2、2)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控制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2主要法案 (1)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王位继承法:议会掌握了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3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4结果: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三、小密室的演变代议制的完善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为枢密院。(2)“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3)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4)1721年,沃波尔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
3、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5)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2形成的惯例 (1)内阁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2)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3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代议制的发展1背景(1)英国旧的议会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存在弊端。 (2)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3)群众斗争的高涨。 (4)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而积极进行斗争。微题助学材料16
4、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思考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提示“光荣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误区警示不能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虽然它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但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英国国情的。误区警示权利法案并没有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
5、最终确立。误区警示中国在明朝时也建立了内阁,但它只是皇帝的助理机构,权力有限,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而英国的内阁是国王通过任命议会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由此可见,英国的责任内阁与中国明朝的内阁有本质的不同。2.1832年议会改革的表现 (1)对城市和农村选民资格的财产限制做了重新规定。 (2)取消“衰败选区”,减少小选区的选举名额,将空出的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3评价: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权力的演变1议会的“黄金时代” (1)
6、时间:“光荣革命”到19世纪70年代。 (2)表现: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除立法、财政大权外,还行使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2内阁权力的上升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2)政治发展趋向:内阁权力膨胀,形成“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3)表现:19世纪70年代后,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通过制定重大问题的具体的实行细则,内阁掌握了部分立法权;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规律总结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的国家权力重心经历了由国王到议会、由议会到内阁的转变过程,但是,整个政治制度一直是以代议制为基础的。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
7、主立宪制确立。2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英国成为典型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3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扩大了选民的范围,进一步完善了代议制度。4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英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道路,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材料探究材料一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法令。”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
8、为非法。1689年权利法案材料三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因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1714年以后,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1)据材料一分析,17世纪初英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有何特点。(2)据材料二,思考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对比材料一,分析其政治意义。(3)内阁行使何种权力?材料三表明英国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1)议会权力来源于国王,王权至上。(2)精神:限制王权。目的: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意义: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使英国的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使英国的政治制度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3)内阁行使行政权。
9、特点:国王逐步放弃行政权,真正处于“统而不治”。要点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1特点 (1)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2)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由内阁和议会行使。2作用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3)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进行,对社会的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从国际上看,
10、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新的统治模式。跟踪训练1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这表明()A国王将由议会选举产生B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C内阁首相开始取代王权D英国首创了议会制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议会至上,故B项正确。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世袭的,故排除A项;首任内阁首相出现于1721年,而权利法案是1689年颁布的,故排除C项;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知识点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探究材料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
11、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权利请愿书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19世纪晚期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2)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
12、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提示:(1)重要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2)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责任内阁
13、制的形成与完善等。要点归纳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1)连续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无不体现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连续性特点。(2)渐进性: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3)创新性:英国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多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对旧的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政治体制日益完善。2趋势(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2)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跟踪训练2“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
14、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英国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答案B解析“光荣革命”“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表明其采用和平的方式,“此后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表明英国代议制的渐进性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1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B宣告
15、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答案A解析“光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故A项正确。B、C两项指的是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于19世纪,排除D项。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答案B解析注意“17世纪末”这一时间信息,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等于给国王
16、戴上了“紧箍咒”。故选B项。3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内阁成员由国王提名决定国王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有提请国王解散议会的权力A BC D答案C解析由课本所学英国责任内阁制特点可知,错误,答案为C项。4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A工人阶级取得更多的议席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答案C解析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于是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渐
17、入政权中心,故C项正确;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人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几年后,英国工人阶级又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排除A项;B项对应“光荣革命”,D项发生在19世纪末,B、D两项均排除。5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权力的膨胀表现在()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变长几乎垄断全部立法提案权逐渐掌控议会的财政权议会被内阁完全取代A BC 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议会并未被内阁完全取代,错误;皆是内阁权力膨胀的表现。故选B项。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史学家约翰在谈到古希腊政治文明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的源头。”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
18、,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民主制的标志,请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什么?(2)材料二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列举其确立和成熟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或现象。(3)在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问题上,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看法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人民主权(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少数人的民主。(2)君主立宪制。光荣革命,权利法案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3)不同:材料一认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是古希腊,而材料二认为是英国。看法:略。(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全新的政体”即指英国君主立宪制,其确立和成熟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或现象结合所学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可知材料一认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是古希腊,材料二则认为是英国;第二小问回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