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知识点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1)产生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2)特征: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3)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
2、界。2亚洲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2)表现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3欧洲策源地的形成(1)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4)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5)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深化拓展绥靖政策的含
3、义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知识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3)德国闪击波兰: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4)苏德战争: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
4、场。(5)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2世界人民的抵抗(1)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2)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在以后近三年半时间里,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3结果: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提醒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中,美国显得特别重要。因此要注意梳理美国在大战爆发
5、后态度及行动的变化。尤其注意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分析美国新中立法租借法的出台背景及实际作用。知识点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内容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3)评价
6、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消极: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2联合国(1)成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3)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4)作用: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3二战的影响(1)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2)对美国:美国
7、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3)对苏联: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4)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深化拓展四次国际会议会议名称时间内容作用开罗会议(美、英、中)1943年11月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德黑兰会议(苏、美、英)开罗会议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加速德国走向灭亡雅尔塔会议(苏、美、英)1945年2月
8、商谈对德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奠定基础波茨坦会议(苏、美、英)1945年7月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史料一让该死的凡尔赛和约见鬼去吧!我们强大的德国军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80万,我们的武器现在世界一流,这是欧洲和世界第一流的军队,德意志已经真正复兴了,万岁!从耻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仅仅20年啊,德意志重新站起来了!让世界看看吧,德意志是永远打不倒的汉子!(全体欢呼,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希特勒演说词史
9、料二经济危机却沉重打击了日本的进出口贸易。1929年的外贸总额为43.6亿日元,1930年降至30.1亿日元,1931年又降至23.8亿日元。进口额1931年比1929年下降44%,出品额下降47%。1930年破产企业达823家,减资的有310家,1931年3月,陷于破产和停业状态的银行达58家。史料三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的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本国策纲要思考(1)史料一中希特勒为什么利用凡尔赛和约向德国人进行宣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危机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3)史料三中日本制定了
10、什么国策?解读(1)史料一第一句“让该死的凡尔赛和约见鬼去吧”说明德国上下对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的处置极为不满,利用民族复仇情绪有利于法西斯分子发展壮大。(2)史料二的数据对比是解题关键,然后再联系所学内容,分析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的打击和对社会的影响。(3)注意从史料三中“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即可作答。尝试解答(1)因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以此进行宣传,比较容易引起德国人的共鸣。(2)影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3)制定了“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
11、向南方海洋发展”的基本国策。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1)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比较强大;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2)现实原因:经济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3)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妄图建立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骗取了人民、垄断资产阶级和军方的广泛支持。联合国家宣言与雅尔塔会议史料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联合国
12、家宣言史料二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雅尔塔会议公报思考(1)从史料一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2)根据史料二,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解读(1)史料一的第一句是关键语句,根据“保卫生命、自由、独立”等信息归纳概括即可。(2)史料二的关键词是“确保”“防止”,根据确保、防止的内容作答即可。尝试解答(1)要求:联合起来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以及保全各国的人权和正义
13、。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主要精神: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战后继续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雅尔塔会议的背景及影响(1)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2)影响: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一、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方式的异同点1同: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都受到军国主义传统和国际关系
14、中不利地位的影响(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2异:德国是由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和拉拢社会各阶层,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进而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则是在天皇体制下,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通过暗杀、政变、扩张等方式扩大势力,由军部控制内阁来建立法西斯专政。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了威胁。(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特点(1)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3)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是主流。3影
15、响(1)改变了法西斯国家与被侵略国家的力量对比。(2)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胜利的信心。(3)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留下的启示1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人民,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2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反对霸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各国共同的任务。课堂小结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1.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使大战的阴霾再次笼罩世界。2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
16、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3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现了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美苏的崛起,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1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60%50%2/3失业人数1 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 000万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D由材料数据可知,德国相对其他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三个方面都不是最大的,由此不能说明德国遭到
17、的破坏最严重,故A项错误;材料仅呈现五个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不能由此说明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1933年的情况,不能说明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五个主要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D项正确。2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A由材料可知,德国人自己选择了纳粹的暴政,是因为纳粹党通过正常的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从而确立了统治,故选A项。3二战之
18、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下列对这一结局出现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力量弱,且各自为战B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C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同盟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DA、C两项是从双方力量对比角度得出的原因;B项纵容侵略也是这一结局出现的原因;而D项错误,符合题干要求。4下图为20世纪美国画家亨利科纳设计的宣传海报。下列各项对这一海报的理解,错误的是()A其创作不可能早于1941年B反映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C描述的是阿拉曼战役D坚信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胜利C根据图片美、英、苏、中等国的国旗可知为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阿拉曼战役是英国对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的攻击,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联合国家宣言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