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商鞅变法检测人民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商鞅变法检测人民版选修1.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二 商鞅变法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包括()A.土地国有制度逐渐形成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加强C.新的阶级关系逐渐形成D.旧贵族势力不断加强答案:C2.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解析:战国时期,通过各国的变法,封建制度相继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
2、力的发展。答案:A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材料反映出甘龙的政治态度是()A.趋时而变B.因循守旧C.努力进取D.加强集权解析:材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说明甘龙不主张改革,反对变法,因循守旧。故答案为B项。答案:B4.春秋战国时期,是旧制度瓦解和新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商鞅变法首创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A.是导致古代中国商品经济长期落后的根源B.在封建时代对社会发展始终起促进作用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以保证政府赋税收入D.是对商周时期政府传统经济政策的继承解析:在古代中国,小农经济是封建
3、政府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关系封建政权的安危。重农抑商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也是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举措。答案:C5.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商鞅变法的下列措施中,从根本上为封建制的确立奠定基础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普遍推行县制C.废除世卿世禄制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这就为封建制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答案:A6.某地出土了一件重要的文物方升(如右图),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二字。底部刻
4、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从方升所刻铭文中我们能够断定()A.商鞅是我国古代方升的发明者B.秦统一后仍用商鞅规定的度量衡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C.秦始皇对商鞅变法进行了修正D.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又在全国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标准解析:解答本题,要对材料中的“铭文”进行准确的理解。“大良造鞅为升”和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中的“皆明壹之”,证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度量衡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答案:B7.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
5、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解析: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建立争霸战争的经济基础。因此,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答案:B8.史学界普遍认为,经过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冲击,血缘宗法制度不复存在。商鞅变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直接否定了血缘宗法制度的措施是()A.废除井田制B.实行二十级爵制C.普遍推行县制D.“燔诗书而明法令”解析:实行二十级爵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否定了世卿世禄制,是对血缘宗法制度的直接冲击。答案:B9.战国策记载: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6、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代表了当时()A.没落贵族的利益B.立功将士的利益C.新兴地主的利益D.富裕农民的利益解析: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去世后,保守势力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谋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答案:A10.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战国初期
7、,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尽地力”,并提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实行“平籴法”,设“常平仓”,以平衡粮食价格。李悝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囚捕二篇。(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李悝变法与商鞅变法相似的内容。(6分)(2)根据材料,分析李悝作法经的意图。(6分)参考答案:(1)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废除井田制;鼓励农业生产。(2)意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者利益。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8、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级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
9、结果;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战国中叶,楚国的“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简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6分
10、)解析:第(1)问,比较两次改革的主要不同之处: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可得出吴起变法主要是政治改革;联系所学知识并分析,可知商鞅变法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第(2)问,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的背景、目的、性质都相同,而且措施也类似,但结果却一成一败,这就要从两次变法的策略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办法,历时长,并能采取措施取信于民,阻力相对较小;而吴起变法则急于求成,时间短、树敌多、阻力大。参考答案:(1)不同之处: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原因:商鞅变法历时18年,分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
11、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14.(2018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
12、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6分)参考答案:(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索貌阅是严密清查户口的一项措施。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阅,核点户口。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
13、目的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隋文帝还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此次检查新增户口164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国力。唐代继承隋法,把貌阅加以完善及制度化。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大索貌阅”措施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推行“大索貌阅”所产生的影响。(6分)参考答案:(1)特点:全国范围清查;据相貌核查户籍;堂兄弟必须分户。(2)影响:核实了全国人口;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打击了豪强势力;对后世的户籍制度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