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礼记大同》.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7529143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礼记大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讲:《礼记大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礼记大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礼记大同》.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讲 礼记礼运大同一、题介 1、“经书”历来有五经、七经、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十三经、十四经等许多条目。凡是可以列入“经”类的,大抵不外乎“五常之道”和“六艺”之文。2、十三经: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3、三礼:礼经三书(1)周礼:记述“周官”之职。它详于周朝的“制度”,而不及于“道化”;严于百官的“职守”,而阙略人主的“本身”。(2)仪礼,所记皆为“五礼威仪”之事。(3)礼记。并不记载当年文王、周公的制度。它大概出自孔子门徒,属于一部杂记作品。吕大临曰:“仪礼所载,谓之礼者,礼之“经”也;礼记所载

2、,谓之“义”者,训其经之义尔。”也被称之为“礼之传”。礼记共49篇。东汉郑玄为礼记作注,言其49篇为汉人戴圣纂辑。唐孔颖达礼记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均采用此说。学界认为,该书虽为戴圣纂辑,但各篇文章应出自于“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为“七十子后学”所记。所以,它是一部出自于先秦至汉代诸儒之手的著作,广泛汇集了研究礼学、传讲礼经的诸多儒者的思想观点和主张,记载了夏、商特别是周代的礼制,阐述了礼制的精神和意义。4、该文选自礼记礼运第九,是该文中的一部分。二、原文注译昔者仲尼与于蜡宾,(昔者;从前,当初。仲尼: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与:动词,参与。蜡:因zha,,古代天子或诸侯于年终举行的一种祭祀鬼神的

3、仪式。宾:指祭祀时由有贤德的人担任的助祭者。全句意为:从前仲尼(孔子)以贵宾的身份参加了鲁国年终聚合百神的蜡祭。)事毕,(祭祀完毕以后)出游于观之上,(观,音guan,四声,古代宗庙正门外两侧相对的建筑,又叫“阙”,上面悬有国家典章法律,使民观之,故称“观”。全句意为:出来游览于鲁宗庙的门阙之上。)喟然而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仲尼之叹,盖叹鲁也。(仲尼叹气,大概是慨叹鲁国的祭礼不完备。)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5岁。全句意为:孔子弟子言偃(正)跟随在孔子的身边,便问道:“请问老师为什么叹气?”)”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4、,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大道运行的时代,也就是广大无私的时代。大道,实则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等五帝时期治理天下之道。三代之英:指夏、商、周三代英俊杰出的人物,一般指的是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等,他们是后世儒家宣奉的圣人。全句意为:大道通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精英执政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但我有志于他们那样的业绩。对于“而有志焉”,王文锦在礼记译解中将其翻译为:“而有些文字记载可以看到。”这两种译法皆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体人民所公有。)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的意思。全句意为:选择有贤德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这里指的是

5、上古时期禅让的美政,当政者选举贤能之人将王位禅让给他,而不是传位给自己的子孙。)讲信修睦(讲求诚信,致力友爱。),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所以。前一个“亲”是“敬爱”的意思,后一个“亲”指的是父母。不独:不只。前一个“子”是疼爱,后一个“子”是子女。全句意为: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双亲,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指的是无妻之夫。寡:指无夫之妇。孤:孤儿。独:无子女的老人。废:残废的人。疾:生疾病的人。皆有所养:都能够得到供养和保障。全句意为:(更能博爱世人),使老人们能安度终生,壮年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才用,儿童们

6、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残废病疾者都能得到赡养。)男有分,女有归。(男子都有自己的职业,安于自己的职分,女子都有自己的夫家,安于自己的家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动词,开发货材。力:动词,出力劳作。全句意为:开发货材,只是担心它丢弃在地上得不到合理使用,并不一定是要收藏在自己的家里。出力劳作,只是担心自己的智力与体力不能从自己身上发挥出来,并不一定是要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开发材货,出力劳作,都出自公心,所以奸诈机谋的念头都会自然关闭而不兴起,盗窃掠夺的行为也不会发生,所以关上外门只是为了挡风寒,

7、而无须上栓紧闭。这就叫做“大同”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隐:隐藏,消逝。全句意为:现在“大道”既已消逝,天下的一切都为一个家族所私有。)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各自敬爱自己的双亲,各自疼爱自己的子女,开发材货,出力劳作,也都是为了自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天子诸侯。世及以为礼:以世及为礼。世:父传位给子。及:兄传位给弟。全句意为:天子诸侯把父传位于子,兄传位于弟的血缘世袭当作礼法制度)城郭沟池以为固,(为了维护个人的财富、权利,修建了城郭沟池来维护自己。)礼义以为纪,(纪:纲纪,指纪律纲常。礼义以为纪:以礼义为纪律纲常,)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

8、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以”之后均省略了“之”。“正”,使动动词,“使规范”,下同。全句意为:以“礼”来使君臣名分端正,父子关系笃厚,兄弟情谊和睦,夫妇关系和谐,用“礼”来设置制度,建立田里,尊重勇士、智士,一切事功都是为了自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用:由。兵:兵戈争斗。全句意为:所以机谋奸诈由此而发生,兵戈争斗由此而兴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大禹、成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这样的时代里产生的杰出人物。)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这六位杰出人物,没有一位不是谨慎地据“礼”行事的。)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

9、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以著其义:即以“礼”著其义,用礼来彰明合乎道义的事。“著”,彰显的意思。全句意为:他们当政时期,用礼来表明道义,考查诚信,辨明过错,效法仁爱,讲求谦让,向民众显示做人行事的常规。如果有不尊重这种礼法常规的人,即使有权有势的,也要撤职去位,民众视之为祸害。这就叫做“小康”社会。)三、论证特征:第一段:观点提出之由,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 为下文的分段论述做铺垫第二段:何为“大同”社会: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10、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第三段:何为“小康”社会: 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作品的论证特征是:以对比论证贯穿全篇。在每一时代情况论证中,先说其社会基础(公有制私有制),次说其社会具体特征,再说其带来的不同效果,两种时代的不同历历在目。对比中,作者又经常使用排比句式,语气连贯,语势逼人,颇具感染力。整体行文立论明确,思路清晰严谨,论证充分有力。四、内容主旨:旨在说明:“大道之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只能取其次的“小康”社会。在“天下为家”的根本状态下,为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礼”是不可或缺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人的“私欲”决定的。在礼记礼运中,同时论述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