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基础篇 车非圆弧直线回转面训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篇基础篇 车非圆弧直线回转面训练.ppt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 车非圆曲线成型面训练 12.1 实训程式 12.2 实训技术指导第1页/共43页12.1 实训程式 12.1.1 实训目的 12.1.2 实训内容 12.1.3 实训步骤 12.1.4 注意事项 12.1.5 实训思考题 12.1.6 实训报告要求第2页/共43页12.1.1 实训目的 熟悉非圆曲线的参数方程,掌握数控车非圆曲线成型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第3页/共43页12.1.2 实训内容 编制如图12-1、12-2所示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材料为45钢,毛坯为50mm107mm和50mm56mm。按照数控车床的加工步骤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逐步完成整个操作,实训时间为8
2、小时。第4页/共43页12.1.2 实训内容图12-1 椭圆轴套零件图样(件一)第5页/共43页12.1.2 实训内容图12-2 椭圆轴零件图样(件二)第6页/共43页12.1.3 实训步骤 (1)分析工件图样,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刀具和装夹方法,确定各切削用量参数,填写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卡。 (2)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使用数控车床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 (3)根据零件图要求,选择合适的量具对工件进行检测,并对零件进行质量分析。第7页/共43页12.1.4 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学生的实训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有步骤的进行。 (
3、2)注意非圆曲线方程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3)合理给定相关参数编程的数值,提高非圆曲线的加工精度。 (4)确定编程零点后,注意非圆曲线相关点的坐标计算。 (5)机床在试运行前必须进行图形模拟加工,避免程序错误、刀具碰撞工件或卡盘。第8页/共43页12.1.5 实训思考题 (1)宏程序在编程中有何作用? (2)宏程序变量有几种赋值方法? (3)如何使用宏程序简化编程?第9页/共43页12.1.6 实训报告要求 (1)实训目的 (2)实训设备 (3)实训内容(如图12-1、12-2所示,材料由指导教师指定)。 (4)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单。 (5)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6)
4、对零件尺寸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7)分析总结在数控车床上的调试程序的方法。第10页/共43页12.2 实训技术指导 12.2.1 宏程序编制的方法 12.2.2 编程实例第11页/共43页12.2.1 宏程序编制的方法 12.2.1.1 概述 12.2.1.2 变量 12.2.1.3 运算指令 12.2.1.4 控制指令第12页/共43页12.2.1.1 概述 在一般的程序编制中程序字为一常量,一个程序只能描述一个几何形状,缺乏灵活性与适用性,针对这种情况,数控机床提供了另一种编程方式,即宏编程。 在程序中使用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赋值及处理的方法达到程序功能,这种有变量的程序叫宏程序。第13
5、页/共43页12.2.1.1 概述 (1)宏程序使用格式。O0001;(主程序)G65 P8000(引数和引数值);宏程序体M30;O8000;(宏程序)变量运算指令控制指令M99;第14页/共43页12.2.1.1 概述 (2)宏程序调用方法。 a.非模态调用(单纯调用) 非模态调用指一次性调用宏主体,即宏程序只在一个程序段内有效。 格式: G65 P (宏程序号) L 重复次数 一个引数是一个字母,对应于宏程序中变量的地址,引数后边的数值赋给宏程序中对应的变量,同一语句可以有多个引数。第15页/共43页12.2.1.1 概述 O0001;(主程序) G65 P7000 L2 X100.0
6、Y100.0 Z-12.0 R-7.0 F80.0; G00 X-200.0 Y100.0; M30; O7000;(子程序) G91 G00 X#24 Y#25 Z#18; G01 Z#26 F#9; #100=#18+#26; G00 Z-#100; M99;第16页/共43页12.2.1.1 概述 b.模态调用 模态调用功能近似固定循环的续效作用,在调用宏程序的语句后,机床在指定的多个位置循环执行宏程序。宏程序的模态调用G67指令取消 格式: G66 P (宏程序号) L 重复次数;此时机床不动 X_Y_;机床在这些点开始加工 X_Y_; G67; (停止宏程序调用)第17页/共43页1
7、2.2.1.1 概述 例12-1:宏程序模态调用。(见图12-3) O0001;(主程序) G66 P8000 Z-12.0 R-2.0 F100.0;(机床不动) X100.0 Y-50.0;(机床开始动作) X100.0 Y-80.0; G67; M30; O8000;(宏程序) G91 G00Z#18; G01 Z#26 F#9; #100=#18+#26; G00 Z-#100; M99;图12-3 宏程序模态调用第18页/共43页12.2.1.1 概述 c.子程序调用 格式: M98 P(宏程序号);第19页/共43页12.2.1.2 变量 (1)变量的表示 一个变量由符号“#”和变
8、量号组成,如#1、#2、#3等;也可用表达式来表示变量,如#,例如#50、#200l-1、#4/2。 (2)变量的使用 在地址号后可使用变量,如: F#9 若#9=100.0F100 Z-#26 若#26=10.0Z-10.0第20页/共43页12.2.1.2 变量 (3)变量的赋值 a.直接赋值 变量可在操作面板MACRO内容处直接输入,也可在程序内用以下方式赋值,但等号左边不能用表达式: #i=数值(或表达式) 例如,#1=100、#1=#2。 b.引数赋值 宏程序体以子程序方式出现,所用变量可在宏程序调用时赋值。 例如,“G65 P9120 X100.0 Y20.0 F20.0;”其中,
9、X、Y、F对应于宏程序中的变量号,变量的具体数值由引数后数值决定。引数与宏程序体中变量的对应关系如表12-1所示。 c.间接赋值 例如,#1=50,#2=30,#3=#1+#2。第21页/共43页12.2.1.2 变量表12-1 变量赋值方法第22页/共43页12.2.1.3 运算指令 宏程序具有赋值、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函数运算等功能,如表12-2所示。表12-2 变量的各种运算第23页/共43页12.2.1.3 运算指令第24页/共43页12.2.1.4 控制指令 (1)分支语句(GOTO)。该语句格式为: IF GOTO n 若条件表达式为成立,则程序转向程序号为n的程序段,若条件不满足
10、就继续执行下一句程序。条件表达式种类如表12-3所示。表12-3 条件式种类第25页/共43页12.2.1.4 控制指令 例12-2:用分支语句(GOTO)编写如图12-2所示椭圆AB的精加工程序。 直角坐标参数方程: X=80cos Y=50sin 机床坐标加工方程: Z=80cos X=250sin O0001;(主程序) G65 P0002 A50.0 B80.0 C0 D0.1 F0.15; M30; O0002;(宏程序) N5 IF #3 GT 90.0 GOTO 10; #5 = #2*cos#3 #6 = 2*#1*sin#3 G 01 X#6 Z#5 F#9; #3 = #3
11、+#7; GOTO 5; N10 M99;第26页/共43页12.2.1.4 控制指令 (2)循环指令 格式: WHILE DO m (m=1、2、3) END m;第27页/共43页12.2.1.4 控制指令 例12-3:用循环指令(WHILE)编写如图12-2所示椭圆AB的精加工程序。 O0001;(主程序) G65 P0002 A50.0 B80.0 C0 D0.1 F0.15; M30; O0002;(宏程序) WHILE #3 LE 90.0 DO 2; N2#5= #2*cos#3 #6= 2*#1*sin#3 G01 X#6 Z#5 F#9; #3= #3+#7 END 2; M
12、99;第28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编制如图12-1、12-2所示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材料为45钢,毛坯为50mm107mm和50mm56mm。第29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1)工艺分析 本例工件是一个两件组合件。加工时先加工件二的左端,然后在件一毛坯钻出直径为20mm、深30mm的底孔,调头以毛坯表面作为装夹表面,加工件一的左端及梯形槽达图纸要求,工件调头后以已加工的35mm外圆作为装夹表面,加工右端内轮廓及螺纹等图纸要求,不拆除工件,将件二与件一进行配合,保证配合精度。最后加工件一与件二外轮廓达图纸要求。第30页/共43页12.2.2
13、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2)确定装夹方案、定位基准和刀位点 a.装夹方案 椭圆轴(件二)右端面加工:用三爪卡盘夹持(件二)毛坯外圆,伸出长约30mm; 椭圆轴套(件一)左端面加工:调头夹(件一)毛坯外圆,伸出长约65mm; 椭圆轴套(件一)右端面加工:调头夹(件一)38mm外圆; 件一和件二配合后加工:不拆除件一,将件二与件一进行配合。第31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b.设定程序原点 以工件右端面与轴线交点处建立工件坐标系(采用试切对刀法建立)。 c.换刀点设置 在工件坐标系X100.0 Z100.0处。第32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d.加工起点设
14、置 螺纹轴(件二)工件左端:粗、精加工设定在X52.0 Z2.0处;退刀槽设定在X35.0 Z-9.0处;外螺纹设定在X32.0 Z3.0处。 螺纹轴套(件一)工件左端:粗、精加工设定在X52.0 Z2.0处;梯形槽设定在X50.0 Z-50.91处; 螺纹轴套(件一)工件右端内轮廓:粗、精加工设定在X18.0 Z2.0处;内沟槽设定在X19.0 Z2.0处;内孔螺纹设定在X26.0 Z3.0处; 件一与件二配合后加工:粗、精加工设定在X80.0 Z2.0处。第33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3)刀具选择、加工方案制定和切削用量确定 分别见表12-4、12-5。第34页/
15、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表12-4 刀具卡第35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表12-5a 数控加工工序卡(椭圆轴(件二)右端面加工)第36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表12-5b 数控加工工序卡(椭圆轴套(件一)左端面加工:)第37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表12-5c 数控加工工序卡(椭圆轴套(件一)右端面加工)第38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表12-5d 数控加工工序卡(件一和件二配合后加工)第39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4)工、量具的确定 见表12-6表12-6 工、量具表第40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5)数值计算 外螺纹总切深:h=0.6495P=0.64951.50.975mm。 内螺纹总切深:h=0.5413P=0.54131.50.812mm。 椭圆方程计算式:根据椭圆方程 得到 梯形槽底距槽顶Z向增量: 其余各基点坐标值可通过标注尺寸识读或换算出来。140242222ZX401600242ZX91. 220tan23248a第41页/共43页12.2.2 数控车床加工操作实例 (6)编程 略第42页/共43页谢谢您的观看!第43页/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