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人教版选修2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历史人教版选修2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詹姆士一世在议会中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这充分说明()A.他是教会组织的统治者B.国王权力必须在神权之上C.他在极力贬低神的地位D.他在借助神权强化王权解析:詹姆士一世本身并非教会组织的统治者,排除A项。他虽然极力强化王权,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权力置于神权之上,更没有贬低神的地位,故排除B、C两项。答案:D2詹姆士一世入主英格兰后,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指使亲信大肆卖官鬻爵。在其即位后仅四个月的时间内,
2、不列颠就增加了906名骑士,全国骑士总数陡然增加了2倍。这些举措()A.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危机B.为资产阶级进入政治领域提供了机遇C.遏制了新贵族力量的增长D.遭到了英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解析:詹姆士一世卖官鬻爵,使得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购买爵位成为新贵族而进入议会。答案:B3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A.拥有教育权B.获得劳动权C.争取人身自由权D.享有政治参与权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查卢梭思想主张的局限性,关键是明确“公共集会”的含
3、义。卢梭主张妇女“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实际上是反对妇女参加政治活动。答案:D4 1649年1月,在法庭进行最后宣判前,最高裁判所主席布拉德肖在发言中说:“法律高于国王,而议会高于法律,因为法律是代表人民的议会所制定的,从而法官根据法律审判国王是合法的。”英国通过审判和处死国王维护了()A.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尊严B.王权的尊严C.法律和人民的尊严D.新贵族的尊严解析:判处国王死刑是根据法律进行的,法律是由议会制定的,而议会又代表着英国人民。因此,C项正确。答案:C5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
4、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析:材料说明了法国人权宣言的巨大影响。它的颁布既是法国大革命的重大成果,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故D项说法准确。答案:D6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写出人权宣言与独立宣言的异同点。某同学对它们的相同点作出了以下回答,正确的说法是()A.都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法律文件B.都体现了反抗殖民压迫的要求C.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都标志着一个新国家的诞生解析:A、B、D三项体现的是独立宣言的特点,不符合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5、。答案:C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A.都是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C.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D8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约翰威尔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剥夺其议员资格的决议。英王的做法()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答案:B9“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之间围绕权力问题多次较量。
6、经过多次改革,权力不断由上院转移到下院。时至今日,上院已经沦为下院的辅助工具。这一过程体现了英国政治进程中的什么特点()A.法制化B.制约化C.民主化D.集权化解析:英国上院是由一些贵族和元老组成,不是由选举产生;下院是由资产阶级和人民代表组成,由选举产生。下院逐渐成为英国权力的核心,体现了民主化的趋势。答案:C10由政治实践开创的某些宪法惯例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46年,首相佩勒姆要求国王任命一位重要内阁大臣,遭到国王拒绝。佩勒姆带领内阁成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最后,国王不得不向佩勒姆让步。该事件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一事件还()A.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B.强化了国王对政府的
7、干预C.进一步显示了议会的力量D.严重破坏了英国的民主传统解析:国王向首相让步,批准首相要提名的内阁大臣,这极大地削弱了国王任免首相及大臣的权力,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答案:A11观察下面反映中国唐朝时期政治体制与美国政治体制的图示,最能体现其本质异同的是()A.相同的是都属于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解析: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制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特点,但不同的是前者主权在君,后者主权在民。答案:B1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
8、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任何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和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各州必须服从中央政府和国会的领导B.美国的军事力量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C.美国各州不能与其他州或国家自行缔结盟约D.1787年宪法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答案:D13 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上,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词:“诸位先生们,你们要愤然摒弃这些危险的改革,公众利益的敌人想要把这些东西和好的、必要的改变混为一谈”文中所说的“公众利益的敌人”和“危险的改革”分别是指()A.特权等级代表、增加征税B.第三等级代表、实
9、行宪政C.资产阶级代表、建立共和政体D.雅各宾派、推行恐怖政策解析:从材料中看,巴朗登代表的是特权等级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这里所指的“公众利益的敌人”应该是指第三等级代表,“危险的改革”是指实行宪政。答案:B14 1791年6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出现在距边境线不远的瓦伦镇(如右图),当地群众发现后将他押回巴黎。路易十六的这次行动引发了()A.欧洲各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B.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C.席卷全国的民主共和运动D.各阶层对国王的同情解析:路易十六出逃是对民族利益的背叛。国王出逃消息的传出,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要求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民主共和运动。答案
10、:C15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障平等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解析:自由和平等都是法国大革命的原则。但雅各宾派执政时期,为了平抑物价,颁布全面限价法令,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这一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牺牲”了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了全民的“平等”,故B项正确。召开三级会议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已有的传统,故排除C项。D项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故D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时期未出现政党政治,故A项错误。答案:B16“共和国总统应由参
11、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共和制将被君主制推翻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D.共和制不适合法国国情解析:解答时要充分挖掘材料提供的信息。材料反映1875年宪法只是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仍然遭到保守派君主派的阻挠,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答案:B17“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
12、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A.曾国藩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解析:“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说明此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新卫旧”说明他主张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旧的政治制度。因此,A项正确。答案:A18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的主张应包括()创办
13、新式学堂改革中央机构建立新式军队实行民主政治A.B.C.D.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六部诚可废”说明他赞成中央机构的改革。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实行民主政治,赞成创办新式学堂和新式军队。答案:D19观察右图,通过对图中人物和著作的研究可以了解()A.中国同盟会初期的活动概况B.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活动概况C.资产阶级创建革命军队的概况D.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的基本主张答案:D20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作者在191
14、3年仍然沿用清朝宣统年号,认为辛亥革命造成了中国外患渐重,但也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已经发生变化,因此,A项正确,B、C两项错误。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反对,说明D项错误。答案:A21有人为右面照片加了这么一句批注“他使历史倒退了12天”。图中的人物应是()A.民国总统袁世凯B.军政府都督黎元洪C.国务总理段祺瑞D.辫子军的首领张勋解析:题干中的“12天”是解题的关键。张勋复辟只经历了12天就宣告失败,图中的人物应是张勋。答案:D22“假如工人有了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意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
15、茶淡饭的问题”。具有上述认识的是()A.19世纪30年代前期的法国里昂工人B.1832年议会改革时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C.宪章运动时的英国工人D.巴黎公社时期的巴黎工人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比较C、D两项,题干材料的基本观点是在资产阶级代议制基础上实现民主。C项更符合题意。答案:C2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说:“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B.巴
16、黎公社的普选制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巴黎公社的限薪制解析:从题干中的“法兰西内战初稿”以及普选权的真正实现,可知马克思描述的事件是巴黎公社。答案:B24图章史料是见证历史变迁的重要史料之一。右面这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从图片中文字可知,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印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土地革命时期,因此,其见证的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答案:B25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A.陕甘宁边
17、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B.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解析:在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规定建立民族自治区,实行区域自治,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
18、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良善正直的人接替我。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中国革命记录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孙中山全集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8分)(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
19、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10分)参考答案:(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方面起了表率作用。孙中山: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迫,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
20、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美国宪政思想的异同。(6分)(2)根据材料并
21、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6分)参考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异: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实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28近代社会,实行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开始萌生,中间经过了一个长达千余年的历史时期,它包括了西欧历史上的整个中世纪和早期现代阶段。在这段历史时期里,西欧静悄悄
22、地发生了一些意义深远的事变。请结合17、18世纪西欧社会的状况,分析代议制政体的确立与“事变”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2)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等文献对其各自国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从上述文献中任选一个,阐述其重要意义。(5分)(3)当欧洲、北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时,中国延续了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衰弱,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自鸦片战争以来,实行民主政治成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不懈追求。试结合相关史实,概括说明近代前期孙中山为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所做的努力。(6分)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为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新兴
23、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强烈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的政治体制;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启蒙思想家构建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代议制体制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权利法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等,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为美国联邦制共和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1875年宪法:标志着共和政体获得了法律上的确认,有利于法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3)孙中山的努力: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答出为维护民主共和,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也可适当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