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鉴赏.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篇一:爱国忧民(11首)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
2、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 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2.春望中考题集锦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3、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4、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6、
4、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7、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8、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9、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10、赏析千古名句烽火
5、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1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3.己亥杂诗中考题集锦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借景(物)抒情(间接抒情)(1分),诗人抒发了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或: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思想感情(1分)。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
6、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啊!4、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5、这首诗前两句中的“浩荡离愁(离愁)。”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考题集锦 1、简要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2、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
8、好?请说出理由。“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5、泊秦淮中考题集锦 1、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3、真正“不
9、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5、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6.渔家傲 秋思中考题集锦1、上阕中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异”在(1)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飞向衡阳,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实际上写塞下极寒,与家乡吴地大不相同。(2)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构成塞下特异的“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
10、、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渴望建立军功的思想感情,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
11、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限2个字)。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8、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9、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形象
12、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1、(1)一个“异”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1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 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
13、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7.辛弃疾破阵子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醉里挑灯看剑”和“梦回吹角连营。”从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4、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6、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4、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7、为什么说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号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8、本词上阕描写军旅生活,写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和沙场点兵等五个画面;下阕描写了骑快马、拉雕弓的战斗场面。9、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
15、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可怜”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考题集锦1、第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2、第段中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 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3、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答: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4、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
16、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6、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答: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
17、例:(古今的例子均可)答:如: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9.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题集锦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词牌名 题目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
18、的决心。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7、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下阕重在_。叙事(描写)、抒情8、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爱国情怀。9、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的豪情壮志。(2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19、“_”。(1分)倾城1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12、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1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之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13、这首词用一个“_”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_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_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抒发了_。
20、狂 豪放 举止神态 胸怀 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10.雁门太守行中考题集锦1、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攻城气势,一个“压”字把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情况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内容:前四句描写战前敌军大军压境的气焰和我军严整的军容及战况的惨烈,后四句则着重写敌人战败后的情景和诗人以死报答君主的决心。表现手法:运用象征、夸张、暗示、烘托、以部分代全体等手法,抓住特征描写事物,使战斗场面有声有色,给读者留下广阔的的想象空间,诗人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想象。3、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就题,描绘了一
21、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4、颔联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的很壮美,其中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5、颈联中“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的刺客荆轲的易水歌。6、尾联中的“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的燕昭王所筑,引用这个典故,作用是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7、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所说的“报君”、“为君死”跟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象征,“为君死”即为维护中央集权战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句也可算得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最
22、强音了。11.观刈麦中考题集锦1、作者是唐代的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2、贫妇拾麦的目的是 拾此充饥肠。揭示农民贫困穷苦食不果腹的实质的句子是 家田输税尽 。表明农民劳动生活艰辛的句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表明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表现丰收在望的句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表现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A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B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C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
23、为民鼓与呼。D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E作者对农民生活艰辛和贫妇人悲惨处境的同情之心怜悯之情,自始至终洋溢于字里行间,自然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诗人最后的慨叹更引人深思。4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悲惨艰辛的诗,请你再背默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篇二:雄心壮志(4首)12、观沧海中考试题集萃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
24、现的画面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观沧海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写的是静景。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5、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9、简要赏析画线句。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13、望岳中考题集锦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
26、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3、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4、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从山的
27、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5、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远、近 朝、暮6、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 。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7、本诗的主旨是什么?诗人早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8、首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既写出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又写出了泰山的秀美。14、登飞来峰中考题集锦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分)指困难、挫折、障碍等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
28、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15、行路难中考题集锦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简要分析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3、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 乘舟梦日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4、诗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诗人自信的性格。(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6、“
2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7、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下确的一项是(C )A前四句写计人面对“金樽清酒”“ 玉盘珍馐”的精美食物,却因心中难以排解的烦恼,无法下咽。“停”、“投”、“拔”、“顾”四字,写出了诗人的苦闷抑郁。B中间四句把诗人心中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交替地表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理。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计人在极为痛苦的情况下,坚定了探寻出路的信念后发出的感叹,该句是后两句言志前的发问。D结尾两句
30、反映出诗人倔强、自信的性格,表现出诗人“长风破浪”的坚定信念主沧海扬帆的勇气。9、形象的比喻和善于用典是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请说说“行路难”比喻什么?并写出诗中的一个典故(用计中文字作答)及诗人运用这个典故的用意。(3分) 比喻:仕途受阻(1分) 典故:长风破浪(垂钓碧溪、乘舟梦日边)(1分) 用意:希望实现政治理想(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篇三:友谊送别(4首)1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考题集锦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
31、关心之情。3、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5、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甲)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
32、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离别难舍的感情,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旷达宽慰之怀。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渭城 长安(答“城阙”亦可),乙诗的送别地点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两诗的共同点是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18、夜雨寄北中考题集锦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漂泊在外的
33、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5、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
34、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6.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与友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的感情。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题集锦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答: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东门惜别惆
35、怅图别后雪地思乡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答:“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答: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6、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试描述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40字)答: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山路盘旋,大雪纷飞,诗人向友人招手,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诗人的手还停留在空中。已看不见友人身影,只看到雪地上留下一串串马蹄的足迹。篇四:思乡(2首)20、天净沙 秋思中考题集锦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断肠人在天涯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意思对即可)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
37、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深秋晚景图4、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反衬作者人生的苍悲,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却不能实现的痛苦。5、简要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结尾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6、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 7、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
38、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于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 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凄苦的心情。(3分)21、次北固山下中考题集锦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生 入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的感情。 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
39、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5、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 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6、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
40、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大意相近即可)篇五:热爱自然(2首)22、钱塘湖春行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绿杨阴里白沙堤。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4、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
41、了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爱(最爱)。5、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以“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7、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莺是春的歌手。
42、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8、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早莺争春(莺争暧树) 草没马蹄9、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阳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10、
43、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 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草”、“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1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13品读
44、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14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西湖早春美丽、热闹的景象15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花开繁盛;色彩缤纷;贬词褒用。16、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你知道的写西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3、早春中考题集锦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2、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
45、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5、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写出了早春景色的特征。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生活哲理。6、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篇六:山水田园(2首)24、饮酒中考试题集萃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悠然,闲适,恬淡,自然的心境。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4、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