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酸碱盐.docx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7303482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酸碱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酸碱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酸碱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酸碱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一、初三化学必考学问点总结:酸、碱、盐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HNO3 如:硫酸( H2SO4 )、盐酸( HCl)、硝酸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 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缘由: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颜色、状浓盐酸F浓硫酸腐蚀性“纯洁 ”: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态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2、特性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中含有少量金属除锈浓硫酸作干燥剂生产化用途 盐酸,助消化 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缘由: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4)碱 + 酸 盐 + 水(5)盐 + 酸 另一种盐 3、三种离子的检验试剂+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名师归纳总结 Cl- AgNO3 及 HNO3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3、-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SO42- BaNO32 及 HNO3 HCl 及 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 +2NaOHCaO +H2O= CaOH2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制肥皂、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酸用途 造纸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性土壤、配波尔多液建筑: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缘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1)碱溶液与

4、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红色(2)酸性氧化物 +碱 盐+水(3)酸 +碱 盐+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4)盐 +碱 另一种盐 +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 CuOH2 CuO +H 2O 2FeOH3 Fe2O3+3H2O 常见沉淀: 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 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1)转变

5、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 (1)(2)pH 的测定:最简洁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对比,读出溶液的 pH(读数为整数)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3)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由于溶有 CO2 )pH5.6 的雨水为酸雨 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酸的组成 氢离子酸根离子(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酸的 PH7 (3)跟

6、( 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 金属=盐 + 氢气 例: 2HClFe=FeCl2 H2(4) 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 碱性(金属)氧化物 盐+水 例: 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 =盐+水 酸+盐新酸 +新盐 例: H2SO4 BaCl2=2HCl BaSO4(6)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例: 2HClCuOH2=CuCl2 2H2O 中学化学酸碱盐的复习及重点题型解析在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命题中, 无不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其题型之多变化之大,对于同学们来讲确有千头万绪、力不从心之感;基于此,

7、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关酸碱盐的复习,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助益;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名师归纳总结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第 3 页,共 9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 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 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全部碱定义非金属氧化物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Na2O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CO2+H2O= H2CO3SO2+H2+H2O= 2NaOHK2O +H2O= 2K化学性质O= H2SO

8、3SO3+H2O= H2OHBaO +H2O= BaOH2CaO +SO4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 +碱 盐+水 CO2 +CaOH22 碱性氧化物 +酸 盐+水= CaCO3 +H2O 不Fe2O3+6HCl= 2FeCl3+3H2是复分解反应 O 一、娴熟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 ,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学问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娴熟记忆;通过学习可知: 酸的通性有五点、 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 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 须加以强化记忆和敏捷记忆;可采纳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

9、在此基础上, 再做变式练习, 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 (变式记忆法) ;如:(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肯定是中和反应吗?(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学问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二、把握 “法规”,可成 “方圆 ”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娴熟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觉以上规律中有许多是有“法规 ” 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仍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比如:可依据不同反应类型来敏捷例如:写出以下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

10、化钡溶液、二氧化碳 思路点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 可采纳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长判定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 的方法;经判定共发生 8 个反应;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定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 做成卡片常备左右, 随时加以练习, 功到自然成;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在复习中常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

11、收效甚微; 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 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懂得和把握, 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才能,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下面结合相关例题简要归纳一下各自特点;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A NaOH 、NaCl 溶液、稀 HCl ()B Na2CO3 、AgNO3 溶液、 KNO3 溶液 ()C K2CO3 、BaCl2 溶液、 NaCl 溶液 ( )D NaOH 、CaOH2 溶液、稀 HCl ( )E NH4NO3 、NH42SO4 、Na2CO3 、NaCl 溶液 ( )思路点拨:鉴别题的原就是:抓住

12、不同物质的主要特点,用最简洁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 最明显的现象, 达到鉴别的目的; 所谓最简洁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 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所谓最少试剂, 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 就是通过试验使各 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解析:A、通过物质分类,明显依次符合碱性、中性、酸性,当然加石蕊试液鉴别;B、 通过观看发觉: Na2CO3 遇酸( H+)产愤怒体,而 AgNO3 遇 CL-产生沉 淀,而 KNO3 遇盐酸无现象,故加盐酸来鉴别;C、由上可知: K2CO3 遇酸( H+)产愤怒

13、体, BaCl2 溶液遇 SO42- 有沉淀,而 NaCl 溶液遇稀硫酸无现象,故加稀硫酸来鉴别;D、CaOH2 溶液遇 CO32- 有沉淀,稀 HCl 遇 CO32- 有气体,而 NaOH 遇 CO32-无明显现象,故加 Na2CO3 或 K2CO3 鉴别;E、观看可知:NH4+ 遇 OH- 产生氨气,而 Ba2+遇 CO32- 、SO42- 均有沉淀产生,取样后分别滴加 Ba(OH)2 溶液,只有气体产生的是NH4NO3 ,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的是 NH42SO4 ,只有沉淀产生的是 Na2CO3 ,无现象的是 NaCl ;在实际应用中, 同学们仍可以将鉴别题按一次性鉴别、多次性鉴别、 不

14、加其他试剂鉴别、两两混合鉴别等进行分类,依据各自独有的特点,总结解题技巧,从而 达到全面把握不同鉴别类型的目的;例二:选用合适的方法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2)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3)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碳酸钠(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5)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6)除去 Cu 粉中的 Fe 粉 思路点拨:除杂的原就是: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削减原物质的量)、不变(不 转变原物质状态)、易分(除杂后易于分别)、先物后化

15、(物理方法优先,其次 化学方法);应用中有转化法、沉淀法、吸取法、过滤法、溶解法等多种除杂方 法;解析:( 1)通过高温加热或灼烧的方法,既能除去碳酸钙,又能得到更多生石 灰;(2)可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蒸发;(3)可采纳先加适量水溶解,再过滤的方法;(4)可采纳通过酷热的碳层或通过烧碱溶液的方法;但明显通过烧碱溶液的方 法具有吸取杂质完全、操作简洁快捷等优点;(5)由于含有 Cu2+ 、SO42- 两种杂质离子,故可采纳同时沉淀法;加入适量 氢氧化钡溶液后,过滤即可得氯化钠溶液;(6)由于 Fe、Cu 分别排在金属活动次序表中H 的前后,所以可采纳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溶解并过滤的方

16、法来实现;也可采纳加足量硫酸铜溶液并过滤的方法;例三、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2CO3 、K2SO4 、CuSO4 、CaCl2 、KN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当滴入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就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_ 肯定不含有 _ 可能含有 _. 思路点拨:推断题所用到的学问储备有如下几点:(1)物质的特别色态、溶解性(包括物质在水或酸中的溶解性);如:铜离子溶液为蓝色,铁离子溶液为黄色等,常见 白色沉淀有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等;蓝色沉淀 有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有氢氧化铁;中学不溶于酸的沉淀有氯化银

17、、硫酸钡;(2)会判定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3)三种离子(硫酸根、碳酸根、氯离子)鉴定的正逆推理; (4)对于重点词语的懂得才能;如: “全部溶 ”、“部分溶 ”、“全不溶 ”等词的懂得;一道好的推断题正是对于以上学问点把握程度的综合性考 察;名师归纳总结 解析:推断题的解答依据是物质的特点反应和典型的试验现象;此题由溶于水得第 6 页,共 9 页到“无色溶液 ”可知: CuSO4 (蓝色溶液)肯定不存在;同时K2CO3 、CaCl2 由-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于相遇会产生沉淀,所以K2CO3 、CaCl2 或存其一或均不

18、存在;由 “滴加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可知:沉淀有可能来自硝酸钡与 K2CO3 或 K2SO4 反应生成的碳酸钡、硫酸钡沉淀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可知:碳酸钡、硫酸钡均存在,进而推出 K2CO3 、K2SO4 均存在;由于 K2CO3 存在,所以 CaCl2 肯定不存在;而 KNO3 由于存在与否,均不会对以上鉴别推 断造成影响,所以 KNO3 可能存在,也可以说可能不存在;此题,在练习过程中, 完全可以略加改动; 如:如“沉淀全部溶解 ”推断结果怎样?如“沉淀全不溶 ”推断结果又会怎样? ;同学们一旦把握了这种一题多变、一 题多做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复习成

19、效必定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初三化学: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1. 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最常用 2.试验室制 H2 用的金属有 Zn,Fe,Mg,Al ,酸有稀 H2SO4 和稀 HCl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3. 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 3AgNO3 = AlNO33 + 3Ag (3)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4.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

20、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 aCO3 + H2O(5)酸 + 碱 - 盐 + 水 中和反应 8盐酸和烧碱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9.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

21、,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0.氢氧(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1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试验室制CO2 1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 Na2CO3 + 2HCl = 2NaCl + H2 O + CO213.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14.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1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 CuSO4 +

22、 BaOH2 = BaSO4 + CuOH2 (8)盐 + 盐 - 两种新盐16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17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复分解反应必需生成沉淀, 气体或水生成才能发生, 且生成物的元素化合价不变;+1 价:HClO ;NaClO ;CaClO2. +5 价:HClO3 ;KClO3. +7 价:HClO4 ;KClO4. 化学酸碱盐辅导:果相同,因有异中学化学第八章中, 存在着一些结果 (结论)相同、缘由有异的问题, 现环绕酸、碱的有关学问,选取几例加以分析;1.酸、碱溶液

23、和金属都能导电;分析:酸、碱溶液导电的缘由是,酸、碱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其中酸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碱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金属导电的缘由是,金属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2.浓硫酸、浓盐酸敞口置于空气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分析:浓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之所以变小,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了溶液中溶剂量的增加;浓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之所以变 小,是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氯化氢气体的挥发导致了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削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4、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生石灰放入水中,都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属于溶解过程中的放热现象;生石灰与水 接触放热,属于化学变化(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中的放热 现象;4.金属钠和镁放入稀盐酸中,都有氢气放出;分析:金属钠放入稀盐酸中所放出的氢气,(在金属活动次序表中名列第三的金属钠,水发生猛烈反应: 2Na+2H2O=2NaOH+H2 是镁和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主要是由钠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 其化学性质特别活泼, 能在常温下与);镁放入稀盐酸中所产生的氢气,5.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假设两个反应都 恰好完全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都削减;分析:依据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前一个反应后所 得溶液的质量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 -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后一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稀盐酸的质量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放出名师归纳总结 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虽然两个反应中溶液的总质量都削减,但缘由不同, 一个是第 9 页,共 9 页由于反应中产生沉淀,一个是由于反应中放出气体.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