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年1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2018第45卷第1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45 No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陈继勇1陈大波2(1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2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摘要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通过贸易互补指数TCI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和要素禀赋更加相似。而与“一带一路”沿线相
2、对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和要素禀赋更加互补。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构引力模型并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商品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及贸易互补指数的增长(上升)而增长,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双方贸易结构互补和要素禀赋的差异。为此,中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增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3、;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深化经贸合作关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形成新的要素禀赋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和共享发展。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竞争;贸易互补;出口贸易潜力;引力模型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8)ol010909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为了全
4、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阐述了“一带一路”的内涵和主张,并提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一带一路”建设以经贸合作为基础和主干,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并倡导开放、包容和共赢的合作理念。“一带一路”把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很多国家连接在一起,使沿线国家之间实现互通有无和优势互补,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沿线国家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亚洲、亚欧和亚非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经贸合作。中国从汉代开始就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与沿线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
5、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快速增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El贸易额从1984年的3976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679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69。1990-2013年期间,全球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同时期的外贸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1,特别是在2010-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9,比同期全球对外贸易额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46个百分点。2014年和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分别为112万亿美元和9955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6和251。当前,除了欧美国家形成的大西洋贸
6、易轴心和由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形成的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一带一路”正在形成新的以亚洲和欧洲国家为核心的世界第三大收稿日期201709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6ZDA039作者简介陈继勇(1953一),男,湖北应城人,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研究;陈大波(1978一),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2015级博士研究生。万方数据11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5卷贸易轴心。在中国大力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同时,如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以
7、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实现互通有无和优势互补?如何在互通有无与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不断发掘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这对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和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价值链提升与产能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一、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进行了较深入研究。谭秀杰和周茂荣研究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仍有很大潜力【1。Umbreen Javaid和Rameesha Javaid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将给中国和巴基斯坦带来极大的经济
8、利益【2】。孔庆峰和董虹蔚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欧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巨大,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潜力3】。崔日明和黄英婉通过建构贸易投资便利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4。韩永辉、罗晓斐和邹建华分析了中国与西亚国家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的竞争性比较弱,双方表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51。魏龙和王磊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间和产业内的互补性都多于竞争性,中国处于区域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并具有主导价值
9、链的条件【6】。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和唐志鹏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赖关系后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加深,同时呈现出不均衡性同。王美昌和徐康宁考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现出长期均衡的关系【81。陈虹和杨成玉通过CG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贸区后,“一带一路”各国的GDP增长率、进出口贸易总额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相关各国的贸易平衡趋向稳定而中国贸易顺差逐渐扩大;中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都得到显著改善【91。许和连、孙天阳和成丽红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各
10、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和贸易模式,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并在整个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中是出口行为的发出者【10】。刘洪铎、李文宇和陈和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后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度与双边贸易流量都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的文化交融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11司【11l。龚静和尹忠明研究了铁路建设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铁路运输时间节约及运输距离减少都能提高中国出口贸易效率【12】。孙瑾和杨英俊计算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与中国的双
11、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近二十年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131。舒杏、王佳和胡锡琴研究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频率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目的国需求、目的国不确定性和汇率变动对出口频率形成积极影响,而运输成本对出口频率形成消极影响【141。冯宗宪和蒋伟杰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市场规模差异和贸易开放度促进了产业内贸易,而人均收人水平差异及FDI抑制了产业内贸易15】。陈继勇和陈大波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都是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
12、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6】。张会清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距离、语言及国际金融危机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贸易伙伴的贸易便利程度与政府管理能力是影响双边贸易效率的重要因素【17】。胡艺、闫吉丽和全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资源禀赋差异、市场效率、贸易效率等因素是中国与“一路”国家贸易互补性的重要影响因素【181。陈继勇、蒋艳萍和王保双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禀赋和FDI对两国间的出口相似度形成负向影响,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竞争关系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19】。
13、陈继勇和卢世杰通过对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FDI和双边需求结构相似度的提高增强了双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中国FDI的提高降低了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中国基础设施的完万方数据第1期 陈继勇等: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111善对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形成正向影响,中国金融水平的提升对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形成负向影响1。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但是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首先,多数学者只是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局部国家进行研究,未能
14、涵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所有或者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因而得出的结论仅适用于部分国家;其次,多数学者主要从贸易便利化水平、贸易依赖关系、贸易模式、贸易成本、文化交融、贸易效率、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自贸区战略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的影响来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这些研究揭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原因、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较少从贸易潜力的角度剖析双边贸易;再者,少数学者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但仍较少在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互补性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
15、”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来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同时找出影响双边贸易潜力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的竞争和互补性本文使用贸易互补指数TCI(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指标的贸易数据来自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贸易中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基于当前学术界和商务部对“一带一路”的界定,本文拟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但由于少数国家数据缺失,本文最终只选取了56个国家作为研究
16、对象,研究的时间范围是1996-2013年。中国与某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的贸易互补指数被定义为:一上f 1f 1 2贶=IX:坞I Jx;箴I (1)L1=1 J L 1=1 1=1 1在(1)式中,z表示商品组,五表示商品组z在中国出口中占的份额,鸩表示商品组f在i国进口中占的份额。TCI的值从0到1变化,如果x2_O或者舰=O,中国与i国就有相似的贸易份额,中国与i国的贸易结构完全竞争。当TCI的值逐渐变大时,中国的贸易结构变得与i国更加互补,当TCI等于1时,例如Xf-舰时,中国的出口额正好成为其贸易伙伴的进13额,中国的贸易结构就与i国完全互补。TCI表示双边贸易伙伴的贸易互补程
17、度或者一国出口结构和其贸易伙伴进口结构的一致程度。Sohn认为由于可贸易商品能反映两国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TCI也能表示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程度【2l】。(表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6-2013年TCI的平均值、逛!取值范围03-04 04-05 o,5一o6垦窒堕垄垦堡二二:=亚洲 蒙古、老挝、柬埔寨、菲律宾、伊朗、约旦、也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门、阿曼、科威特、巴林、印度、巴基斯坦、盂南、文莱t、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沙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乌兹别克特阿拉伯、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
18、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欧洲 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马其顿 希腊+、俄罗斯、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捷克4、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匈牙利+黑、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非洲 埃及注:+表示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11月4日的分类属于发达国家。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Center,UNCTADWTO65个国家分别是蒙古、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
19、、tEN、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埃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数据缺失的9个国家分别是:缅甸、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卡塔尔、阿富汗、马尔代夫、黑山、塞尔维亚。万方数据11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5卷贸易引力模型被用于进行实证
20、分析时的理论基础取决于所使用的理论框架。Sohn认为,贸易引力模型若以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为基础就能解释两个存在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和高水平的产业间贸易,若以规模要素报酬递增模型为基础就能解释两国之间高水平的产业内贸易。贸易互补性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取决于采用哪种理论框架来设定贸易引力模型。若采用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存在较大禀赋差异的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之和就更大;若采用规模要素报酬递增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存在相似禀赋的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之和就更大。表1表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6-2013
21、年双边贸易的贸易互补指数TCI的平均值。计算结果表明,TCI平均值位于0304之间的亚洲、欧洲、非洲国家分别为23个、4个、1个,中国与这些国家形成的TCI值较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结构和要素禀赋也更为相似。由于中国与这些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多数都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也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因而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贸易竞争趋势。TCI平均值位于04-05之间的亚洲、欧洲国家分别为12个、12个,TCI平均值位于0506之间的亚洲、欧洲国家分别为1个、3个,中国与这些国家形成的TCI值较高,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结构和要素禀赋更为互补,由于TCI的平均值位于04。05和0
22、506的28个国家多数都是相对发达国家,主要从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也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中国与这些相对发达国家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贸易互补趋势。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6-2013年的双边贸易额来看,中国与沿线相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之和也高于中国与沿线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之和,因此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使用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解释更为合适。本文将进一步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论证这一结论。三、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贸易的潜力和影响因素分析(一)理论模型Anderson和Van Wincoop及Helpman认为贸易引力模型在解释当前双边贸易
23、的模式时很成功吲。根据贸易引力模型,两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规模和它们之间的距离都是两国双边贸易额的主要决定因素。一国的经济总量规模通常用GDP来衡量,出口国的GDP代表了出口商品的供给,而进口国的GDP代表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当一国的GDP增加时,它与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额也将增加,GDP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是正向的,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随着两国GDP的增加而增加。Berstrand和Frankel认为一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距离代表了它们的贸易成本,贸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交付时间和市场准人障碍等各种贸易阻力因素,两国之间的贸易成本是双边贸易额的影响因素,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随着它们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24、2”。两个国家货币兑换的汇率也会对它们的双边贸易额产生影响。由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的双边贸易都使用美元计价,中国与加入欧元区的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的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本文使用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衡量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额的影响。一般来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上升即人民币贬值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会增加。两个国家的入口数量也会影响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一国的人口数量增加使得该国消费需求增加,这会增加该国的进口额,同时另一国的人口数量增加时会增强该国供应能力,从而使得该国的出口额增加。贸易互补指数TCI作为衡量一
25、国与贸易伙伴两国贸易互补程度的自变量进入引力模型,贸易互补指数TCI也反映了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互补程度会对双边贸易额产生影响。TCI的值越大,双边贸易额越大时,TCI的回归系数就是正数,TCI的值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结构越互补,两国的要素禀赋越不同,这与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和产业间贸易理论的观点一致。在竞争加剧的贸易环境下,TCI的值越小,双边贸易额越大时,TCI的回归系数就是负数,这跟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的观点相一致1211。引力模型应该包括文化和历史因素,如果两个国家有共同的语言,就会使得两国之间的交流更便利,也使得业务处理变得更容易,从而增加双边贸易额。
26、本文通过在引力模型中引入共同语言的虚拟变量来衡量两国是否有共同语言。贸易引力模型(对数形式)能通过如下的方程来表示:lnTml=OWnllnYjt+a21nYl,+a31nDd+aJnEit+a5lnpoph+a61npoD,+a7lnTCIiI+仅8comlangil+ill (2)在(2)式中,InTz表示国家i和国家z在时间t的双边贸易额(出口额或者进口额)的对数值,ln玩,万方数据第1期 陈继勇等: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13商品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113lnYn分别表示国家i和国家z在时间t的GDP对数值,lnD。表示使用大圆距离法则计算的国家i和国家z之间距离的对数值,国家i到
27、国家z之间的距离使用两国首都之间的飞行距离,l哦表示在时间t美元兑换国家i的货币的汇率对数值,lnpop。表示国家i在时间t的人口数对数值,lnpop。表示国家Z在时间t的人口数对数值,InTCI,表示国家i和国家Z的贸易互补指数对数值。comlang,=1表示国家i和国家z有共同的官方语言或者第二语言,comlang。=O表示国家i和国家z没有共同的官方语言或者第二语言。(二)数据来源和处理为了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El贸易潜力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作为因变量。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少数国家的数据缺失,本文最终只选取了其中56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因变量和
28、自变量的数据都使用年度数据,研究的时间范围为1996-2013年。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年度出El额数据和GDP数据都使用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度出El额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数据、GDP平减指数数据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度人口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报告,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距离使用中国首都北京到其他国家首都的飞行距离,飞行距离数据来源于Mrtravelmathcon。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年度汇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互补指数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9、国际贸易中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共同语言虚拟变量的数据来源于CEPII数据库。(三)模型估计方法本文使用中国GD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中国人El、“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距离、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TCI、共同语言虚拟变量作为自变量,通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引力模型。贸易引力模型的传统估计方法是最,6-乘法,但是Silva和Tenreyro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显示当存在异方差时,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对数线性模型有严重的偏误,他们在对引力模型的各种估计方法进行比较后认为泊松极大似然估计是解决贸易引力模型零值贸易流和异
30、方差问题的最佳选择。两国之间的零贸易流是贸易引力模型中又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解决零贸易流的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在零点左截尾的Tobit模型进行估计,然而Tobit模型假定决定两个国家是否发生贸易的因素和决定这两国双边贸易额的因素相同,这显然与现实不相符。另一个解决零贸易流的方法是使用Tran、Wilson和Hite提出的Heckman引力模型进行估计,Liu认为这个模型建立在对数线性规范的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模型估计时存在异方差问题。第三种解决零贸易流的方法是使用负二项式模型进行估计。Tran认为负二项式不是规模不变的,因而引力模型不适合使用负二项式回归瞄1。孙林认为Silva和Tenreyro的蒙
31、特卡罗模拟方案更加偏重于异方差情形下模拟和比较各种实证方法的好坏,他们只是假设模拟因变量的取整偏差导致了零贸易流量,这也使得贸易流量在他们的模拟方案中取零值的比例较少,从而与现实不符。孙林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分析后认为在同方差条件下,普通最小二乘法是引力模型的最佳估计方法,而在异方差条件下,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是较好的估计方法矧。在当前国际贸易实践中,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的数据经常会出现异方差的情形。本文通过White检验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P值(Probchi2)等于00000,强烈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因而本文的面板数据存在异方差。鉴于
32、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异方差条件下能得到更好的估计结果,本文将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估计。(四)模型估计结果(表2) 异方差检验结果本文使用4种模型形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从表3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除了在模型4中中国GDP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他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很显著,所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都与先前预期的符号一致,说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万方数据114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5卷注:模型的因变量是LnY。,单位是千美元,+、+和+t+分别表示在10、5和l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使用Statal40软件进行
33、估计。家的双边贸易的解释是合适和有效的。在模型1中,中国的GDP的回归系数仪。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的回归系数仅:都是正数并都很显著。中国的GDP增加1,将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约108;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增加1,将会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约110。这与引力模型中双边贸易额随着两国GDP的增加而增加的基本假设一致。由于回归系数d。和Ot:都大于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的幅度大于中国GDP增加的幅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增加的幅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的回归系数仅,是负数并很显著,距离是中国与“一带一
34、路”沿线国家开展双边贸易的阻力因素,阻力来源于各种贸易障碍,这与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一致1241_【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增加1,将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减少约114。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的回归系数理。是正数并很显著,这说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上升即人民币贬值将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这也跟引力模型的理论框架一致。TCI反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TCI的回归系数仅,是正数并很显著,这意味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双方贸易结构互补以及要素禀赋的差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模式更符
35、合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结论。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可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对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之和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欠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之和更高,这是因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对发达国家开展贸易时,TCI值更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对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更加互补和要素禀赋差异更大,从而有助于它们开展产业间贸易。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随着TCI的增大而增加,TCI增加1,将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约107。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了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的自变量,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增加1,将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
36、口额增加约187。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上了共同语言的虚拟变量,共同语言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仅。是正数并很显著,中国对与其有共同语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比与其没有共同语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109。模型4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增加中国人口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的自变量,中国的人口回归系数d,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回归系数仅。是正数并都很显著。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增加将使得这些国家消费需求增加,中国人口的增加将使得中国的供给能力增强,两者增加都会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这与引力模型的理论框架一致。中国
37、人口增加l,将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约39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增加1,将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约102。为了确认上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有必要对上述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放弃模型异方差的假万方数据第1期 陈继勇等: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IZl商品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115设并使用普通最b-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引力模型的所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都与先前预期的符号一致,所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很显著,在4种模型形式下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的结果都很稳健。(表4) 普通最dx-乘法估计结果、 模型形式fl变Jt、模型
38、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回归系数t统计值 回归系数t统计值 回归系数 t统计值 回归系数t统计值LnY。(单位:百万美元)LnY(单位:百万美元)LaD。(单位:公里)Lnpopa(单位:千人)Lnpoph(单位:千人)LnE。(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LnTCIdcomlanga常数项R 2093+ 2060 183” 1356 187+ 1406 108+ 241114+ 5068 114+ 5164 11l+ 5080 1oo+ 2840-176 一1947 一176 一1984 一167 一1896 一15l 一1595686+ 709059 305 057+ 302322+ 288 -
39、2407 -602O83 084730252644-645203410254398727-240注:模型的因变量是LnYm,单位是千美兀,+、”和”+分别表不在10、5和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使用Statal40软件进行估计。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一)主要结论本文通过使用贸易互补指数TCl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和要素禀赋更加相似,而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对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和要素禀赋更加互补。同时本文通过建构引力模型并使用非线性最dxZ-乘法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0、表明中国GDP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增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上升都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显著增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随着它们之间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中国人口增加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显著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增加也使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随着TCI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双方贸易结构互补以及要素禀赋的差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模式更符合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结论。中国对与其有共同语言的“一带
41、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比与其没有共同语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更多,这一结果也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二)政策建议由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增加显著减少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双方贸易结构互补以及要素禀赋的差异。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增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贸易成本,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增加显著减少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El
42、额,因而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契机完善进出口商品的流通渠道和物流网络,对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降低贸易运输成本、增加双边贸易额、提高贸易效率和提升贸易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国际骨干航道建设,建构水上运输网络、公路运输网络、铁路运输网络和航空运输网络等基础设施网络。中国可在现有的东盟互联互通、泛亚铁路网络、大湄公河区域互联互通、孟中印缅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等基一一一一一一枣木丰幸l372394Ji6O12万方数据116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5卷础上,不断推动贯穿东西、连通南北的欧亚海陆大通道等基础设施
43、的建设。2016年11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合作的一个旗舰项目,由中方运营的瓜达尔港正式开航,中国和马来西亚合作建设的马六甲I临海工业园及两国合力打造的港口合作联盟也都在稳步推进。2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深化经贸合作关系。贸易阻力的另一个方面是市场准人障碍,中国应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主动从规则和制度层面进行改革,适应国际规则新变化,全面推进贸易投资管理体制便利化。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共同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商品流动的市场准人障碍,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进一步提升贸易潜力。中国应加强
44、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检验检疫上的合作,共同制定通用的物流供应链安全标准和检验检疫标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努力简化进出口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和海关关务政策透明度;同时应共同提高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和国家法律法规透明度,确保制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另外应通过海关数据联网和建构海关跨国合作平台及电子报关系统,实现海关监管数据互认和数据共享,提高通关效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并建立与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便利化体制;同时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放宽投资限制,简化投资管理程序,投资项目尽量实行备案管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通过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机制
45、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降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提升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应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建的自贸区水平,对中国与巴基斯坦、东盟、新加坡形成的自贸区进行升级以扩大经贸合作领域;另一方面,中国应分阶段、分区域与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建自由贸易区,不断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3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中国产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延伸。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模式更符合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结论,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
46、型产业的发展。中国要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就应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使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延伸,进而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延伸。中国应推动传统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扶持企业突破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实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技术的再创新,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应引导企业重点投资于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领域和研发设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同时企业要注重整合技术、产品品牌、市
47、场营销等无形要素,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对外贸易也应从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形成的要素禀赋优势向培育国际市场竞争的新优势转变。中国应注重培育人力资本优势,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同时应引导企业进行精细化生产,使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中国应进一步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和升级,使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这样就能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一步提升贸易潜力。4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形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的要素禀赋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和共享发展。中国应兼顾本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利益,通过国际经济
48、合作实现国家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应改变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模式,兼顾国内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使进口得以充分发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这样可以减少对很多贸易伙伴形成的贸易顺差,同时在对外投资活动中也要重视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福利。由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双方贸易结构互补以及要素禀赋的差异,因此中国应不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间贸易。中国应推动传统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将在国内不再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向“一带一路”沿线的欠发达国家转移,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互惠性。“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
49、中国利用自身的先进技术向沿线欠发达国家输出过剩的优势产能,有利于中国调整及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沿线欠发达国家利用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向中国输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中国应不断提高制成品的技术万方数据第1期 陈继勇等: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117附加值,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推动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成长,通过传统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及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来提升中国出口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争力。“一带一路”沿线的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中国应结合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化价值链合作,帮助其融人国际分工体系,并推动全产业链的密切合作,形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