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一、单项题1,是中国形成广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A、五河流域文化融合 C、长江文化向各地幅射B、黄河文化向各地幅射 D、南方文化向各地迁徒2“ 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 A、贵族政治 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 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3中国传统的“ 和” 的起点和基础是;A、存异 B、趋同 C 、守一 D、无异4. 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制造出来的景观A、自然景色 B、文化景观 C、奇妙地貌 D 、沙漠绿洲5 中国文化的进化是,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A、直线性B、跳动性C、渐变性(传承性)
2、D、突变性6 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点是; A、智圆行方B、行规守矩C、极尽浪漫D、融汇贯穿7 中国文化布满理性,这是一种“ 制天命而用之” 的; A、分析理性B、有用理性C、非有用理性D、制造性8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A、儒家治理B、家国同构C、宗族关怀 D 、宗产继承9_是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A、贵族制 B 、世袭制 C 、宗族制 D、宗法制10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朝的;A、魏九品中正制 B、秦三公九卿制 C 、唐三省六部制 D、宋三省六部制11中国哲学进展的高潮期是在时代; A、殷周 B、近代 C、宋明 D、先秦12人性论是中国 _的主要理论之一
3、;A、道德主义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D、人本主义13战国时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显现; A、形式规律 B、辩证规律 C、伦理学 D、自然哲学14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 _; A、道德观 B 、规律观 C 、阴阳观 D、五行观15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名师归纳总结 A、转变全部原先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C、融合儒道思想 D、自我完善16社会背景相对于文化来说, 主要发挥内在的作用, 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形成; A、文化因素 B、文化走向 C 、文化性格 D、文化沟通
4、方式17时期,君主统治序列与宗族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A、西周 B、汉代 C、东晋 D、唐朝18造成中国古近代显现“ 千年田八百主” 这样一个奇妙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嫡长子继承财产 B、多子分继财产 C、小农经济思想 D、土地兼并思想19. 中国文化被誉为“ 乐感文化” ,是由于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的眼光看问题;A、生命进展 B、排恶崇善C、以悲为乐D、确定差异20中国画、书法中的“ 飞白” 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的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21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思想的 A、“ 礼” 的思想 B 、“ 仁” 的思想C、中庸思想 D、天命观22老庄哲学都
5、以为核心思想A、气 B、阴阳 C、道 D、理2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注意整体综合性争论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侧重于事物的; A、数量分析B、试验结果 C、功能争论 D、实质分析24“ 庄周梦喋” 、“ 朝三暮四” 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A、神变 B、相对主义 C、虚无主义 D、浪漫主义25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深厚的功利味道,表现在 A、出世求缘B、只求来世 C、脱离现世 D、现世有用26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点是; A、不留空虚B、严格布局 C、虚空之道 D、集中视点27 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 A、具有完备的吸取外来文化的机制B、具有特殊的时空观 C、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
6、构 D、具有稳固的历史观2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的观点;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9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个人抱负 B、国家民主 C、群体道德与和谐 D、个人尊严与自由30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因而主见 A 、隆礼重法 B、性恶论 C、性善论 D、四端说 31、原始儒学经典中的“ 五经” 是指;A、诗、书、礼、乐、易B、诗、书 、礼、论语、孟子 C、论语、孟子、春秋、高校、 中庸D、诗、书、礼、易、春秋32中国历史上开头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
7、A、秦朝 B 、宋朝C、元朝 D 、明朝33. 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 月令” 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A、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 B、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C、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 D、认为事物的进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34.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 三纲五常” ,所谓“ 五常” 指的是;A、仁、义、礼、智、信 C、忠、孝、仁、爱、信 B、仁、义、礼、智、勇、 D 、知、礼、义、廉、耻35. 墨子“ 三表法” 中的三个条件是;A、道 器 用 B、人 才 学C、本 原 用 D、法 刑 赏36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其中“ 乡试” 是在举办的;A、乡
8、一级 B、县一级 C 、州一级D、省一级37.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朱熹 B 、王阳明 C、张载 D、陆象山38中国文化的“ 轴心时代” 是指;A、殷商 B 、西周 C 、春秋战国 D 、秦朝39文化是群体制造的,所表达的是群体本质,因而文化具有;A、超个人性B、历史性C、地域性D、民族性40、中国古代哲学中,提出“ 知行合一” 说的是A、朱熹 B、孟子 C、 张载 D、 王阳明41关于老子“ 无为而无不为” 的说法,下面熟悉正确选项A、什么也不用做 B 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D 、做尽全部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42先秦诸子中, 法家本着历史
9、进化的观念, 提出了等规范社会生活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行为准就的观念;A、 仁、礼 B、 法、术、势 C、 兼爱 D、 无为43老子 五十八章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表达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44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A、新佛学 B、 新儒学 C、新易学 D、 新道家45与老子相比,庄子一书中所表达出的思想更倾向于A、个体的精神自由问题 B、社会的和谐问题;C、帝王的统治之术 D、经济的进展问题46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取道家和佛学
10、思想方法而形成的学说被称为A、理学 B、玄学 C、心学 D、郑学47在先秦诸子中,曾与儒家一起并称为显学的是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兵家48既主见“ 隆礼” ,又要求“ 重法” 的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49主见“ 致良知” 的是A、朱熹 B、张载 C、周敦颐 D、王阳明50提出仁政说和性善论的是A、孔子 B、曾子 C、孟子 D、荀子51“ 化性起伪” 的命题源自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孟子5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A、仁义孝悌 B、重义轻利 C、谦和礼让 D 、真诚守信53. “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一语出自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54、提出“ 心统性情” 说的是A、张载 B、孔子 C、朱熹 D、 王阳明二、名词说明1宗法制2. 天人合一3“ 仁”4三纲五常5. 直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 三才之道 7. “ 月令图式” 的思维方式 8. 人性论 9合理外推 10. 涅槃 11. “ 致良知”12. 民族思维方式 13本、原、用 14中和之美 15存异三、判定题 1. 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2. 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
12、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3、中西文化应当趋同;4、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5、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农耕自然经济;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最出名的,被时人称为“ 显学” ;6二程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7.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8. 中国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不讲个性;9. 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10. 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指儒、法、道三教;11庄子哲学是以追求抱负人格和人生境域的本体论哲学;12玄学是由老庄哲学进展而来,其宗旨是“ 贵无”人生意义的摸索;13子思主要进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14. 唐宋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1
13、5. 道家的抱负人格是:顺任自然,长生久视,修性养生,超迈逍遥;16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17秦汉以后显现的道教是自然宗教;18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派别是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本论和王阳明的 心本论;19王阳明的心学的一大特点是“ 以正人心为本”; 20.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21禅宗主见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是道;四、简答题 1简述文化的含义
14、?2简述华夏文化形成的过程;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4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5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6中国哲学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及其共同点是什么?7举例说明“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8试比较“ 性善论” 与“ 性恶论” 的优劣;9惠能禅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0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已名存实亡 . 11中国“ 月令图式” 的辩证性包含什么意义?12漫谈你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可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现状等)13简述孔孟荀人性论的区分;14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有哪些?15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的人文主义异同;16简述中国传统自
15、然经济对中国文化进展的影响;17简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8简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19试述中国的自然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0如何懂得周易所包含聪明;(以乾坤两卦为例)21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22中国古代儒道互补系统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2. 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层次结构,即、和;3. 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受了、和四个时期;4. 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 神话传奇及民族学、民俗学
16、争论说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6. 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 ” 拓疆期,后为利用“ ” 沟通期;7. 理学“ 二程” 指的是程颢和;8. 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 官僚制” 是中国朝的制;9. 周易包括和;10.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 祀,其中“ 文圣” 是孔子,而“ 武圣” 是 _;11. 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12. 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 性善论” 、的“ 性 恶论” 及的“ 性三品说” ;13. 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14. “ 民为贵,社稷为重,” 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 的高度概括;1
17、5. 宗教历史可分为和两个阶段;16.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懂得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 17. 公元 7 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国内地传人西藏地区与藏族文化融合 形成藏传佛敦,俗称;18. 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和称为佛教四大名山;19. 整体型思维注意争论事物的,;分析型思维就注意争论事物的20. 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 三表法” ,包括、和;21. 庄周梦蝶” 、“ 朝三暮四” 说明白庄子的思想;22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和等四 种主要的系统关系;23 在中国,笔、墨、纸、砚被合称为;24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8、25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主要有、和;26. 群己关系的价值观来看, 儒家和道家分别突出原就和原就 27.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名师归纳总结 28. 是中国文化的“ 轴心时代”;第 7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参考作案一、单项题 1A 2C 3A 4B 5C 6A 7B 8B 9D 10C 11D 12D 13A 14D 15C 16C 17A 18B 19A 20B 21B 22C 23C 24B 25D 26C 27B 28B 29C 30A 31D 32A 33A 34A 35C 36D 37A 38C 3
19、9A 40D 41B 42B 43C 44D 45A 46A 47B 48D 49D 50C 51C 52B 53C 54C 二、名词说明 1宗法制: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依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 的一种等级制度,其主要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2. 天人合一:就是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 可以达到统一;“ 天人合一” 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3“ 仁”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 爱” ;但与“ 博爱” 不 同,其“ 爱” 是“ 有差等” 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 爱” ,含情爱和恩爱(关 怀、怜悯、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
20、情爱和敬重(敬重、报答、听从、仰慕,等等);4三纲五常: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指“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确定听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 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 仁、义、礼、智、信” ,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伴侣关系的行为规范;5. 直觉:在一瞬时产生某种直接的、大致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较笼统,不 精确,以致不知从何说起; 简洁地说直觉是过去学问、 体会和思维形式的简洁组 织;6. 三才之道:天地人为三才,天道即阴阳之道,地道即刚柔,人道即仁与 义;7. “ 月令图式” 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看似互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
21、时 空结构,以便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自此事物明白彼事物的目的;这种 思维方式就是“ 月令图式” 的思维方式;8. 人性论:中国古代对人性善恶及善恶性质的争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重 要理论之一;9合理外推:这是中国传统理论中的一个专出名词,指的是将对一类事物 的懂得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懂得尚不行知的事物的一种方法;等;或称“ 般涅 10. 涅槃:梵文音译,意译“ 灭” 、“ 灭度” 、“ 无为”槃” ,意译“ 圆寂” ,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抱负;就是在熄灭生死 轮回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域;11. “ 致良知” :就是作为熟悉主体的人需从良知上去扩充善念,排除恶名师归纳总结 -
22、- - - - - -第 8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念,保持良知不偿失, 这样的人就不会发生与良知相违反的言论行为;人们进行 的这种道德修养的过程称之为“ 致良知”;12. 民族思维方式:就是在一个民族的进展过程中,那些长期地、稳固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和对待事物的注视趋向及公认的观点;13本、原、用:这是墨子提出的用于推理条件的“ 三表法” ;本,历史 体会;原,人们的感觉体会和见解;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14中和之美: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之一;指的是在审美范畴中,内心情 感的不偏不倚,以及冲突对立面的和谐统一、相济相成的外在表现的
23、美的形状;15存异:这是中国“ 和” 文化结构的起点和基础;即组成“ 和” 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需是具有自己不同于基他要素的个性,成系统;这是系统形成的第一步;三、判定题相互间才会有吸引力, 才能组1. (文化具超个人性;也就是说,文化不行能是个人制造出来的;)2. (任何能够称之为传统的文化,都没有性格上的封闭和开放之分,无论是中国文化,仍是西方文化,都可能是既有封闭的一面,也有开放的一面,只是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3、(文化“ 趋同” 意味着各地文化不再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文化的进化就会停止;)4、()5、(不是易经,而是易传)5、( 是“ 儒墨” )6()7. ()8(中国文化讲中和
24、,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穿;)9. ()10. 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指儒、法、道三教;( 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儒、道、佛三教)11()12()13()14. (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15. ()16()17(秦汉以后显现的道教是人为宗教)18()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9()20. ()21()四、简答题 1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又被称为“ 大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宝、精神财宝的总和; 广义文化, 着眼于人类特殊的生存方式与进展的本质, 它与动物界, 与自然界有着本质
25、的区分; 狭义文化又 称为小文化, 是指社会意识形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主要偏重 于明白积淀在详细物质之中的, 表达在人的行为模式上的人类思想观念、价值取 向及与其兼容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2黄河中上游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姬姓黄帝部落华族和夏族华夏文化 圈;姜姓炎帝部落融合进华夏文化圈;黄河下游齐鲁一带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各部落,他们开创的文化形成黄河东部的东夷文化 (鸟夷)文化圈;黄河东西两大文化圈相向进展,在中原汇合起来,形成华夏共同体;3(1)抵消了确定的悲观主义,产生“ 乐感文化” ;(2)培育出深厚的历史感 猜测的手段之一; (3)导致“ 应变” 的习惯产生;4中国的思维方
26、式偏向于辩证、整体性地看待问题,注意争论事物的功能(干什么用),属于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主要是“ 聪明” ;西方 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分析、详细地看待问题,注意争论事物的实质(是什么),属 于知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主要是“ 智商” ;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以 “ 仁” 建构起来的;(1)“ 仁者爱人” ,“ 爱人” 是“ 仁”的核心内容;(2)“ 仁” 是“ 忠恕” 的合体, “ 忠” ,就是务求自己;基本含义是对别人尽心尽力, 是人们在肯定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责任感;“ 恕” 指从自己本心推己以及于人, 一方面,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孝悌是为“
27、仁” 的根本;(4)实行“ 仁” 的原就是“ 为仁由己” ;“ 为仁由己” 思想,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的特点;6中国哲学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即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 学和宋明理学;一般来说,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这四大思想传统的 一个共同点是: 它们的聪明都是人生聪明, 它们的哲学基本上是人生哲学,也相 应地是一种实践哲学;7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 即其地域性 . 但其文化又能超出原有地界 , 因而带有一种普遍性质 . 这是由于各地文化虽然不同, 但总有 一些东西为全人所共有; 有些文化开头时只在某一特定地方发生和成熟,以后传播到
28、其他地方,成为世界性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8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 善端” , 包括“ 侧隐之心” 、 “ 羞恶之必” 、 “ 敬重之心” 、 “ 是非之心” ;四心在人长成后,可进展为“ 仁” 、“ 义” 、“ 礼” 、“ 智” ;荀子的的“ 性恶论” 就认为人性分两类,一是“ 天性”,是人兽共有的自然之性;一是后天培育出来的“ 伪” 性;道德性是后天培育出来的“ 伪” 性;人要具备道德之性,就要“ 化性起伪” ;9一是主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即心即
29、佛” 、“ 见性成佛” ;二是无念为宗; 三是提倡不诵经义、不习禅定的简易修持方法;四是提倡顿悟成佛;认 为佛性本有,心性本净,无须渐修渐悟,只要顿悟本性,即可“ 立地成佛” ;五 是主见即事修行; 修行无需出家, “ 如欲修行, 在家亦得, 不由在寺”所谓“ 悟在刹那间” 、“ 悟在担水砍柴间” ;认为行坐卧皆是坐禅;10( 1)地主制经济取代领主制经济,宗法统治失去经济基础;(2)中心集权式的官僚等级制取代宗法等级制,宗法统治失去政治基础; (3)多子分继财产制减弱了宗法继承制(嫡长继承制) ;11(1)带有有机论颜色的过程性思维; (2)注意关系的结构性思维; (3)“ 月令” 图式 普
30、遍联系; (4)缺乏严密论证的非知性思维;12略;(可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现状等)13( 1)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重视后天的社会环境,以此做为人 性分析基础;( 2)孟子认为人皆有四端之心,这是不学而成的良知良能,四端经由涵养即成仁义礼智四德,所以人性善;(3)荀子认为生之谓性,不学成能,不事而成的是人的自然需求,如饥餐渴饮;顺此而为必会产生争夺,造成恶果,所以要隆礼重法,化性起伪;14(1)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天人合一问题,就 其理论实质而言, 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 或者说是自然界
31、和精神的统一问 题;(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确定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3)贵和尚中;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而实现“ 和” 的根本途径在于 保持“ 中” 道;(4)刚健有为;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就,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15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公平、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 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 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
32、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16( 1)农耕经济的连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连续力,传统农业的连续发名师归纳总结 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担力、愈合力和凝结力;(2)第 11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涵性,中国文化不仅包涵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3)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17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点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点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 在政治上表现为
33、儒法合流, 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和追求;18( 1)民族凝结功能;( 2)精神鼓励功能;( 3)价值整合功能等;19(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局面;(2)典型的大河使中国文化出现丰富的多元状态;(3)半封闭的大陆使中国文化遵循一条自成体系的进展道路,从上述三个方面绽开阐述;20周易的特点就是可以“ 推天道以明人事” ;人立于天地之间,因此 作为现实生活的人, 必需法天象地, 效法天道, 才能够找到现实生活的安家立命 之所;周易就是天道与人事的关系的“ 天人之书;”在周易中有两种基本的精神,即乾与坤、阴与阳的精神
34、;“ 乾坤,其易之门耶” !;乾卦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乾卦所代表的精神即是一种自强不息、刚健坚决、忧 患意识、与时俱进、仁爱义利、诚信忠心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儒家的入世 精神;坤卦象征的是厚德载物、柔顺忍让、谨慎含蓄、兼收并蓄、自然无为、顺 势而行,这是一种道家的出世情怀,事来就应,事过就往,不着于心,因无所住 而生其心;乾坤这两种精神,如阴阳的两面,是互补而同存的;古代的士人,多 是二者的复合体, “ 达就兼善天下, 穷就独善其身” , 正是儒道互补的一种表达;21唐代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顷、色调热闹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 旭的狂
35、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古雕中雄壮健伟、神 采飞扬的“ 八骏” ,透露出大气回旋的民族自信;宋代文化就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家、文学、艺 术仍是社会风气,都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代文化的特有风貌;22(1)中国古代儒道互补系统观着眼于整体稳固、和谐的对立互补,以及 有别有序的阴阳交感的冲突观; (2)中国古代儒道互补系统观着眼于整体的完善和连续的物极必反、生生不息的循环运动观;“ 用中” 为要点的实践辩证法;五、填空题 1.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人化(3)以应变为目的,以“ 全体” 、2. 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
36、文化层3. 华夏文化的形成、华夷文化的融合、中国与亚洲邻国文化的沟通、中西文化沟通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科举制 5. 华夏 6. 武力战胜、经济文化 7 程颢 8. 唐、三省六部制 9. 易经、易传 10. 关羽 11. 人文主义 12. 孟子、荀子、董仲舒 13. 融合儒道 14. 君为轻 15. 自然宗教、人为宗教 16. 儒家、道教、佛教 17. 喇嘛教 18. 九华山 实质 19. 功能 20. 本、原、用;21. 齐物论 22. 循环、克谐、君臣、胜复 23. (文房四宝25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25. 民族凝结功能、精神鼓励功能、整合创新功能 26群体、个体 27西周 秦 28. 春秋战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