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湖南省城市体系建设战略布局探讨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湖南省城市体系建设战略布局探讨 .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3年1月第14卷第1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Jan1, 2003Vol114 No11收稿日期: 2002 - 09 - 04作者简介:陈国生(1965 -) ,湖南常宁人,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士 。湖南省城市体系建设战略布局探讨陈国生(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8) 摘 要 根据当前湖南城市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城市体系发展中等级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湖南城市体系建设发展的战略布局。 关键词 湖南城市;等级体系;职能体系;
2、空间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939X(2003)01 - 0013 - 03随着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湖南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期,城市作为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其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规模 、职能和空间分布三方面探讨湖南城市体系的发展特点和问题,并针对湖南省情特点,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一 、湖南城市的等级体系城市体系结构是城镇体系内层次不同、大小不等的规模城镇在一定区域内的组合状况,系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基本结构包括等级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城市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城市数量大幅度增长
3、,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三方面。11 缺乏凝聚力和辐射力都强的大型经济中心城市。长沙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与相邻省份湖北的武汉、广东的广州相比,规模偏小,辐射 、带动能力不强。以城区非农业人口而论,全国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2个,湖南没有1个 。2000年全省共有设市城市29个,包括12个省辖市和17个市州辖市,其中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规模偏小,特大城市只有长沙1个,市区非农业人口为139129万,居全国各城市的21位,而同期武汉市区非农业人口达390多万,广州亦达330多万 。大城市仅有衡阳、株洲和湘潭3个,市区非农业人口分别为59127万 、54127万和53108万
4、 。三座大城市非农业人口平均规模为5515万 。其辐射能吸引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偏弱,致使大中城市之间、各地城市之间“条块”分割严重。21 中等城市质量偏低。全省20 - 50万非农业人口的中等城市有邵阳 、常德 、益阳 、岳阳 、怀化 、彬州 、娄底和永州8个 。这8个城市总人口的平均规模虽达到86179万,但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只有3013万 。特别是岳阳、常德 、永州和郴州4市总人口平均规模达12518万,而其非农业人口平均规模不过36万 。说明湖南的部分中等城市发展过程仍属外延式扩张,质量不高,如永州 、益阳 、常德 、岳阳 、郴州在地改市中只是将原周边县(或县级市)划入市区,城区面积迅
5、速扩大,但并进来的县(或县级市)真正具有城市功能的部分却相当弱小,农业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城市的内涵和质量并没有跟上城市的扩张。31 小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较差。全省20万大量农业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有17个,平均人口规模1119万,但新建市多,县改市多,规模过小 。如涟源市由于“整县改市”使得该小城市拥有717倍于城市规模的市区总人口,其人口数已达105168万,而非农业人口仅有13168万,致使小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偏弱,城市区域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差。目前全省小城镇数量已达1055个,排在全国第9位 。在建制镇分布密度上湖南排在第13位,与周边省份相比,仅次于广东、湖北,高于四川 、江西 、广
6、西 、贵州等省 。从镇平均人口规模看,湖南仅5800人左右,在全国排第19位,低于全国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6417人的水平 。二 、湖南城市的职能体系每个城市都拥有多种职能,而经济职能是最为根本的。不同城市的经济职能也不完全相同。这些经济职能各异的城市共同构成了区域城市体系的经济职能结构。这种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目前湖南城市职能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1 城市职能的专门化程度不高。湖南城市职能趋同有余而趋异不足,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相当普遍,目前全省29个城市中,无一项达到专门化职能的一般城市多达19个,占全省城市总数的6718 % ,这表明湖南城市体系的职
7、能分工尚不明显,各城市重复建设相当普遍,不仅导致城市地方优势难以发挥,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21 大中小城市专门化程度差异显著。全省10个专门化城市中,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3个 、中等城市4个,可见大中城市中专门化城市的比重高于它们在全部城市中的比重。再就职能参量的专门程度来看,也以特大城市最高,职能强度大于1的大中城市约占该类城市总数的80 % ,特别是专门化系数超过2的参数基本上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小城市中仅分布资兴、耒阳两个城市中,表明湖南省小城市的专门化职能亟待进一步发展。31 资源和原材料型城市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大多数城市3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
8、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尚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资源和原材料经济的比重大。全省专门化城市中,采掘 、化工 、建材等资源和原材料型城市共5个,占专门化职能城市总数的一半,城市经济的重心倾向于原材料部门和低效益部门,而加工业的“下游”部门的产值比重偏低,输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有限,技术含量普遍偏低,城市经济发展层次还比较低。这种情况不利于发挥湖南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三 、湖南城市的空间体系湖南城市地域分布与省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
9、配置相对应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雪峰山脉以东,基本沿河流或铁路布局,较大的城市多分布在洞庭湖和湘、资 、沅 、澧四水中下游 。省内城市空间结构呈现以下特征:11 城市分布密度较小,但在全国各省中位居中上水平。到现在为止,全省仅有城市29个,若只考虑面积因素,其平均密度为1137座/万km2,相当于全国678座平均密度(0170座/ km2)的2倍,居全国各省市区中上。如果考虑面积和人口两项因素,根据城市综合密度D = Q.SP, Q为城市数量(座) , S为面积(万km2) , P为非农业人口(万人) , 2000年湖南省和全国分别有城市29座和678座,非农业人口分别为128115万和3890
10、519万,湖南省面积21118万km2,那么综合密度为0118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11。21 城市分布不平衡,但城市群(带)已具雏形 。湖南城市分布具有不平衡性特点。据统计,湘东地区长、株 、潭 、岳 、益 、衡 、郴七市的面积仅8198万km2,分布有17个城市 、511个镇,而湘西地区七市州的面积达12119万km2,却只有12个城市 、512个镇 。湘东地区城镇分布密度是湘西地区的114倍,其中,湘中 、东地区的长沙、永州 、湘潭 、株洲 、岳阳 、衡阳城市化水平较高,而湖南西北部的怀化、湘西等市州较低 。但城市群(带)已具雏形,长株潭地区面积2181万km2,有城市7个,其中特大
11、城市1个,大城市2个(株 、潭) ,小城市4个(浏阳 、醴陵 、湘乡 、韶山)。而湘西 、怀化地区面积5126万km2 ,却只有4个小城市(张家界 、吉首 、怀化 、洪江)。城市的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既充分表明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也表现在产业布局上的不平衡性。目前湖南城市布局已初步形成功能有别 、各具特色的五大城市区,一是长沙城市圈,包括湘潭、株洲 、浏阳 、醴陵 、韶山,形成了以铁路、公路 、水运 、航空运输立体交通网络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二是湘北洞庭湖环形城市带,包括岳阳 、常德 、益阳 、津市 、汨罗 、沅江 、临湘 。工业以食品 、纺织和石油化工为主。三是以衡阳为
12、中心,沿京广和湘桂铁路如“人字”型分布的湘南城市群。包括郴州 、耒阳 、常宁 、资兴,以有色能源工业为主。四是湘西南沿湘黔 、娄邵铁路由娄底、邵阳和冷水江市构成的三角形城市群:包括武冈、涟源,工业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五是湘西北以怀化为中心的城市群,包括张家界、吉首 、洪江等 。如果以特大和大中型城市而言,湖南的城市又沿京广线和湘江明显地表现出“一点(长沙)一带(岳株潭衡郴)”的特点,全省4座大城市有3座分布在长沙及其附近地区,中等城市明显地沿京广线及其附近展布。城市群与城市带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湖南城市分布的基本格局。四 、湖南城市体系未来优化建设的思考世界城市化进程表明,城镇人口比重达25
13、%左右时,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目前湖南省城镇化水平为3014 % ,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 “十五”期间是湖南城市建设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机。从总体上看,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明显不及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至今仍未形成与区域协调的城镇体系结构。因此,湖南城市等级优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城市等级体系的中心化趋势和有序性,特别是要扩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规模,通过长株潭一体化的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全省的核心城市群体,并优先发展岳阳、衡阳 、常德 、永州 、郴州 、怀化 。11 湖南城市等级优化建设。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契机,培育一个能够支撑主省城市化水平上台阶的超大中心城市。城市的综合效益与其
14、规模密切关联,城市的规模愈大,其综合效益通常也愈大,对于湖南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完善是城市等级体系优化的重要方面。目前湖南城镇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 “一点一带”经济带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够突出,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 。因此,当前 “一点一带”经济带城市发展,在规划上要借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验,进行高起点构筑。在发展重点上要突出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促进三市经济的进一步 融 合 。珠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其 面 积 约 占 广 东 省 的2314 % ,人口占3112 % ,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到70 %以上 。湖南由于没有一个象广州、深圳那样的核心
15、增长极和辐射源,导致全省经济发展难以成为整体优势和竞争力,缺乏一个能够辐射带动全省的强大区域增长极。而长沙 、株洲 、湘潭3市位于湘中偏东,彼此相距40 - 50公里,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通 、构成湖南经济发展的“金三角”。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城市群开发的总体效益要大于各城市间单独开发的效益之和 。这个差距越大,则说明长株潭一体化搞得愈好。因此必须加快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使之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化城市群。国内外经验表明,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成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核心”。因此应把 “长株潭”城市群的单项优势有机整合为
16、网状城市群的整体优势,发挥 “长株潭”在全省经济中的龙头作用。21 湖南城市空间体系优化建设。根据湖南省情和宏观发展环境,现阶段湖南城市空间建设应以点轴开发模式为重点,努力发展若干地区经济中心城市,逐渐完善全省城镇体系。按湖南城镇体系规划预测,到2010年湖南人口城市化水平将达40 %左右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着重培养若干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及全省城镇体系的逐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区域边际增长优势。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有相应的规模、档次 、效能的城镇体系为载体,该类型城市是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湘南至今尚未产生能够统领全区的核心增长城市,即使是像衡阳市
17、,目前除规模仍领先外,其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却落在岳阳 、株洲和湘潭之后,辐射能力相当有限。而郴州市的实力更加偏低。因此近期应充分发挥岳阳、衡阳 、郴州三市各自的区位优势,利用已有城市基础,完善以三市为依托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化城镇群体,使之真正成为湘北区、湘南区的增长中心 。至于湘西南的永州市应走“集中式”城市化道路,重点加快冷水滩区、芝山区的融合步伐,使之成为湘西南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湘西的怀化市,虽然市域面积占全省的13 % ,居全省之首,但市区非农业人口仅21万,刚刚跨入中等城市之列 。随着国家西部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渝怀铁路的建设及上(海)
18、瑞(丽)高速公路 、株六复线 、芷江机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怀化将牢牢占据我国长江以南中西部结合区域内极为有利的交通优势地位。既处在华中、华南 、4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西南三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又在省际区域中位于湘、黔 、桂 、渝 、鄂五省(市 、区)边区的结合部。因此怀化正处在南北通途,承东启西的枢纽位置,应充分利用其中西结合部的“桥头堡”优势,取得优先发展,力争到2020年怀化市人口达到60万
19、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65km2。31 湖南城市职能优化建设。湖南的城市职能优化要因地制宜,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和特色,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益的结构趋同。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经济建设应避免面面俱到的 “小而全”,而应该根据地方资源优势,确定优势产业部门和相关产业部门,进一步扩大资源的加工深度,大力发展深加工业 、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形成主次分明 、结构合理的高效益的城市职能体系,其中最为关键之处在于率先优化省会长沙和株洲、湘潭 、岳阳 、衡阳 、郴州 、永州 、怀化 、常德 、益阳 、娄底10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职能,并使大 、中 、小城市的职能结构优化,调整协调整合,从而实现良好的城
20、市功能群体效益。41 加强小城镇体系建设。城镇化是湖南实现农村工业化、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现实途径,是湖南省实现小城镇带动区域经济战略基础性工作之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是湖南推进城市化进程后期篇之作。湖南省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全省小城镇数由改革前1978年的154个发展到2000年的1055个,建制镇占全省乡镇总数的4315 % ,农村集镇由1370个发展到5000多个,城区面积由500km2多增至3075km2 ,常住人口由300多万人增至1200多万人 。其中建制镇区总人口600万人 。社会生产总值110
21、0多亿元,财政收入70多亿元 。已初步形成了全省农村多层次的小城镇网络。湖南省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质量不高。第二,发展不平衡。第三,规模适度 。因此,建议以小城镇结构体系调整为动力,调整小城镇化方向,逐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相衔接;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体制创新;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责任编校:柴歌)参考文献:1 肖常锡 1关键是做大做强J 1学习导报, 2000,(9)12 陈国生 1论湖南城市的职能分类J 1衡阳师院学报, 2002,(4)13 朱翔 1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思考和科学决策J 1
22、 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 2000 ,(1)14 戴乐平 1高起点构筑 “一点一线”J 1 学习导报, 2000 ,(4)15 朱翔 1湖南省城市职能体系优化研究J 1湖南师大自然科学学报, 1996 , (2)1(上接第12页)必须有一种能够促使人们去做出道德选择的机制,这种机制是双重的,首先是利益机制,即社会的制度安排应该使那些遵循现实道德准则的行为的收益大于其成本,而使那些违背现实道德准则的行为的成本大于其收益。这样,人们从 “经济人”的原则出发,也将愿意作出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选择,久而久之,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就会成为一种习惯:积淀为一种内在道德意识,此时,外在的利益将被淡化,道德的取向
23、成为主要依据,“经济人”逐步走向“现实道德人”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一种舆论或精神机制来促进,这主要就是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形成一种扬善抑恶的舆论环境和崇尚道德的精神氛围,让道德的行为得到充分的褒奖,让不道德的行为成为过街老鼠。这种精神氛围将一方面激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另一方面形成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促使人们按照“现实道德人”的原则去做出行为选择 。当然,就每一个具体的人实现从“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转化和升华,除了社会环境条件以外,更需要主体的自觉和努力 。这里需要主体实现双重超越:一是从急功近利到以长远利益为主要取向的超越。急功近利地追求自我利益常常是造成败德行为的主要原因,
24、而如果人们能从长远利益来考虑,人们往往就会选择道德的行为。十八世纪英国大哲学家洛克说过,人有远虑必有德。因为从长远利益看,一个遵循道德原则的人,将得到人们更多的承认、尊重和信任,将获得更多的与人合作和获取利益的机会。因此,一个人要使自己超越 “经济人”而成为“现实道德人”,首先,就是要自觉地去遏制和克服急功近利的冲动,学会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以实现长远利益为目的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这种立足于长远利益的选择,常常与道德要求是一致的。二是实现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超越。要从根本上实现“经济人”到 “现实道德人”的升华,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自觉的去实现价值取向的转换,使自己的行为选择能够突破
25、狭隘的利益取向,而把自我实现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本目的。诚然,自我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利益,包含着对自己利益的需求,但它只把利益作为一种手段,而且这种利益的求取只有在合乎道德原则、有利于人的发展时才是被肯定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是通过他人和社会来肯定自己,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和价值的。因此,一个真正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协调和处理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或者说,一个现实的道德人。(责任编校:舒岭)注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第121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34页。5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