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系于经络,经络出自经筋。经筋犹山脉,经络犹河川,穴位则沿河两岸之城镇耳。故欲言穴位、先言经络,欲言经络,先言经筋。人体则犹不规律之地球也。
人对经穴之认识,当由养生静坐体会经络动静之妙,有所心得,而志其位置,又复察其流注敛散,而知其性能。其中妙义,俱由自觉而知。其命名也,或因共在处.或取其事功,或喻之以物象,等等不一。用二三字义,标明其体用性能,而定其名称,此非信口偶然者也。若云必表而出之,虽圣人有所不能。
经筋及经络
人体机构,极属唯物。经筋确有形质可考,在《灵枢经》中早有记载,近代医书生理解剖言之更详。经络虽无形质可见,而确有实在作用。即老子所云:“无之以为用”也。
按当时老子以目之所见者为有,其所不见者为无。尚不知大气中更有好多元素。
愚窃度之,经络产自经筋,由两条经筋夹成一条经络,犹两山夹成一谷,两岸夹成一川也。在解剖上只能提出经筋,而两条经筋夹隙间之经络,则提之不出。譬如房屋墙壁有裂缝,外可入风,内可通气,内外交通,作用显然,人尽知之,人尽见之。若将此房拆毁,则砖石若干,土木若干,俱有形质可考,而在未拆房以前,有目共睹之墙缝则解剖不出。经络之于人身,即犹是也。不见针灸医疗,循经取穴,均在两筋夹隙中间乎。
问刺之有痛有麻感觉不同者何也?曰:此犹盖房时先设铁筋木板为之结构,刺中铁筋则金声,刺中木板则木声,刺中土坯则无声也。故曰欲知经络先识经筋。从来一般中医急于救疗,故研究经络者多,讲求经筋者少。致使针灸学者,对于经络学说信其当然,而不究其所以然也。
愚又常观生理学胚胎初形,形如圆珠,逐渐成长,状如蝌蚪,即头部与脊柱先成形也。因思经络十四,应以头脊为始。又考针灸学术,我国开创最早,相沿多年,均以手太阴为诸经之首,近又有拟以手少阴为诸经之首者,愚均以为未洽。故逞主观浅见,拟以督脉为首经,任脉次之。犹先定乾坤两卦,为大体阴阳,其他太少明厥之六经,则犹震巽坎离艮兑六子卦也。此等学说,《医易通论》言之最详,故不赘述。
督脉
人身经脉十四,要以任督两脉为主,督脉属阳,行人身腰背,任脉属阴,行人身胸腹,各统其两旁阴阳经络营卫而作循行也。又以督脉在人背部正中,故古人曰督者中也。二脉居中而立,如衣之背幅有骑缝也。如行军,以元帅为主,督理全军总部,故元帅又名都督。《奇经考》云:“督脉为阳脉之总纲”,故愚以督脉为十四经之首,而以长强穴为全身诸穴之首。
长强
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脊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由本穴循背上行,再作由旬,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如此升降轮回,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
不然,行程万里,终有尽时,力举千钧,终有倦时,总归有限,何长强之有?由此观之,古人之于人身穴位,命名取意,岂信口偶然者哉。愿我同道,俛体古人创名深意,加以审思,行于实用,施之临床,不无补益。同道张绘五曾云彼刺此穴治愈经闭多年者。即促使循环助其健运之力也。兹再扩而言之,人体气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饮食便溺之交替,凡诸新陈代谢,均在循环行运之中。无论寐寤,其运行变化,均无休止,即关尹子所谓“营卫之行,无顷刻止”者也。
吾人经常处此长强二者之中,又经常行此长强之事,而毫不自觉。即中庸之道难知难能者也。
腰俞
俞为腧之简,腧为输之变。输者,通达传送也。《素问◎骨空论》谓“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本穴乃其外线循行之初步。由长强上行越过尾闾,透出荐骨之下,其处为全腰之俞。试将腰部扭转,本穴如户下枢轴(腰背督脉诸穴,皆具枢动能力,本穴居下代表全部),以功能而论,本穴能疏解腰部郁滞之气,故名“腰俞”。
凡腰疾之转运不利者,可以取此穴。他如沉滞委楚之症,则非所宜,当求其罹病之本也。
本穴又与肾经构通,腰部有疾,多求之于肾,故俗称内肾为“腰子”,因之此穴又名“腰户”。本穴功能治阳萎有效,是其有关于肾之明证也。
养生家盘膝运腰时,以本穴为全腰抵础,左右前后反复盘旋,可使两肾生热,借添命门之火。
阳关
本穴两旁为足太阳之大肠俞。灸阳关,可觉火气直入腹中,分布内脏。即由阳关穴位横通大肠俞,由大肠俞连及足太阳其他各俞、以通脏腑。由于此项功能,足可证明本穴与大肠俞二者之间定有横络,以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通之隘道,故名“阳关”。
中医病理,大肠有燥粪,则涉及头昏,有如癫狂状者,名曰脏燥。即大肠邪热由大肠俞横传阳关,循督上脑也。不然,大肠为贮粪之器,与脑何关?在治疗上刺此穴可愈此症,是明证也。
命门
中医称两肾之间为生命之门,简称命门。此就内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观之,本穴两旁平于肾俞,本穴居其中间,亦犹内景命门居于两肾脏之间也,故称本穴为“命门”。以其横通足少阴之经,故本穴又为本经构通肾脏之门户。
问足少阴经行于腹部,督脉何以得通?现今针灸图书较早年倍加精详,何以不曾提及?曰:《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观此段经文,可知督脉由本穴通少阴之经,又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分属两肾。但与阳关之通大肠,略同而小异。阳关先通大肠俞,经由足太阳经分布内外。本穴之通肾脏,乃由肾俞穴传导,随足少阴经而入。因足少阴经自涌泉上行至阴谷穴处,横交委中,合并足太阳经线,而行于足太阳经之里层,两经一表一里,叠并上通,抵肾俞穴处,得与督脉横通交会,故内经于督脉有“贯脊属肾”之文。足太阳之经,由肾俞穴处与少阴经分道径自上通。而足少阴之经由肾俞处独行入内,属肾络膀胱矣。
《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乃是另一命门,非本穴也。乃指两目之间而言。养生家称两眉两目之间,几约方寸之地,称为寸田。《灵枢经》所谓“突于畜门”者,或即指此。(突,原文作“究”,应作突。)按畜字,从玄,从田。田,即寸田之处。畜门,去田则为玄门,即暗示寸田处,乃“玄牝之门”也。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研究针灸当与调气导引诸书互参,俾求增益疗效。
悬枢
悬为托空不着之处,枢为致动之机。本穴治腰脊强直不得屈伸等症,故名之以枢。人当仰卧之时,腰脊处约有数寸悬空,可以探手通过。本穴适当此处之上端,两条膂脊之间,故名之以悬,而曰“悬枢”。小儿仰卧,悬空最显,老弱疲乏者悬空较微。
脊中
本穴当背部十一推之下,为脊推全数之折中,故名“脊中”。主治腰脊强直,不得俯仰,与“悬枢”功用略同。《铜人》禁灸,灸之令人伛偻。因其处肌肤薄浅,易于深灼也。髓灼则偻矣。
中枢
本穴在第十一椎之上,亦属脊骨中部枢要处。古书多不记载,后人增之。与脊中、悬枢名义略同,功用亦同。其或取脊中之“中”子及悬枢之“枢”字,而名之为“中枢”也。
筋缩
本穴旁平肝俞。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穴治瘈瘲、脊强、天吊诸般抽搐筋挛之症,因名“筋缩”。又以本穴正当背部大方肌之下角,逐渐狭缩之下,亦‘筋缩”命名之一义也。凡治筋缩之症,可以取此。
至阳
至者达也,又极也。如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至极,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阳,即阳之至也,故名“至阳”。又可意为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凡属寒热交争症,多先取此穴,以扶正气之阳,而却病邪之阴,俾收汗出而解之效。譬如阴阳交争之际,势均力敌,各不相下,而阳方突得生气增热之助,犹生力军突来增援,则阳之为胜,必可知也。故虐疾多取此。因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
灵台
古代国君有灵台之设,为君主宣德布政之地。即中医学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本穴内应神志。《庄子◎桑庚楚篇》注文:“灵台者,心也”。凡属有关神志之病,可以取此。俾以加强感通之力,而调性灵之能,故喻本穴为“灵台”。《针灸大成》云:“禁针,可以多灸”。治气喘不得卧者。火到便愈,盖以兴奋其阳也。但虚人或多寒湿及精神不振者,宜之。不然,助热阳亢矣。故医之于病,先须辨证。
神道
气之伸者为神,行之通者为道。督脉之气,升而上通,行而直达。又以本穴旁平心俞,心藏神,因名“神道”。其治症,与灵台略同。顾名思义,知其功用专在神机,而非用于气化形质之为病者也。《针灸大成》禁针。
身柱
本穴承神道之气,循督上升,正而且直,故名“身柱”。观本穴所治,因脑力不足而眩晕,因中气不足而喘息,因心神衰弱而癫痫,因大气下陷而脱肛,均属正气先虚,则督经之气升举无力,以致产生腰脊肩背诸病。宜取本穴以兴奋之,使督气得充,正立直行,功同抵柱,诸症可愈矣。
其能治风者,何也?本穴旁傍风门,与人体内热生风有关。故所治多属摇摆眩晕火极而生之风。若以治外侵之风,及湿滞作痛之疾,非其所宜。犹抵御外侮,良相不如良将也。
陶道
本穴与任脉之璇玑,前后相应。璇玑在星象为北辰之枢。于此喻督经之气羊角直升,缘身柱,上巅顶,下前额,循鼻入齿,衔接任脉下行,再缘督经由旬不已。在古代观点,物体旋转最速者莫过于“陶钧”。《史记◎邹阳传》谓:“独化于陶钧之上”。中国古代谈天地运行称为“运转鸿钧”,即大体运转,阴阳迭更之意也。本穴之取喻于“陶”者,即法陶钧之居中旋转牵动四旁也。旋转则必生风,故其旁下之穴,名曰风门。三十年前,余见贾玺亭先生取陶道治眩早极效。以其有调于人体大气循环也。又见有人用本穴治疟疾,亦本其斡旋大气之理,调解阴阳,使不偏盛也。考其所治诸症,均属全身疾患。如时疫、感冒、发热、恶寒、四肢无力、百节痠痛、烦满、瘈瘲,俱皆有效。是其所关者大,所应者普也。譬如旱涝不均,得大气斡旋,则风雨调顺矣。故所治症多关整体,非仅限于局部也。故取譬陶钧之旋转,而名之以“陶道”。
陶钧:即古法制造陶器之转盘机也。其机上设平板,下有机轮,踏动机轮,牵引上板平转,置陶泥于板上,工人以手楷而模之,泥坯随盘自转,可使随意光匀。凡诸盘碗盎盂,埏埴以为器者,皆取制如此。
大椎
在第七颈椎下。颈七椎为颈背椎骨之最大者。古人排序以此椎为诸椎之长。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本穴在此椎骨之下,因名大椎”。
本穴位于背部极上,背为阳,本穴为阳中之阳。为督经诸穴之在横膈以上者,调益阳气之总纲。又为督脉与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四经之会,故凡阴阳交争一方偏胜不得其平者,多取本穴以调之。
哑门
本穴内应舌咽、主治瘖症。刺之俾使发音。故称“哑门”。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瘖症俱可取此。《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
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俱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
风府
《灵枢◎岁露论篇》云:“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所舍节,则其府也”。本穴在脊关节之最上,与风池、翳风相平,本穴居其正中。以形势论之,犹统领风穴之衙府也。以病理言之,则风邪内传之门户也。缘风邪中人,多先舍于腠理,腠理内应三焦,三焦为六府之一,卫气之所应也。凡疾病之关于风者,均可取本穴为主,故名“风府”。
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铜人》禁灸。
脑户
督脉上头通脑,本穴为其入脑之门。更考足太阳之脉,“起于目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当由本穴透出下行也,因名“脑户”。
又以足太阳经与督脉于此交会,故本穴又为督脉与足太阳两经之会穴。《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哑。《素问》云:“刺脑户中脑立死”。盖谓刺之过深,伤及脑髓也。总观本穴大意,针灸俱不相宜。
按脑喜清凉,养生家按摩脑后兼以搓敲,能使头目清爽,乃由脑户穴放出头部郁热也。或问既然不宜针灸,又云能治头目癫痫等症,为针医者何以措手?答凡属针灸俱不宜之穴位;可用按摩法行之。譬如婴儿皮肉娇嫩,全身穴位均在禁例。故古圣创立推拿治法,专为小儿科设也。成人有畏灸畏针者及穴位之禁针禁灸者,均可采用按摩。
强间
本穴在后颅硬骨下缘,功同脑户。有云能治头目病及癫痫诸症,以其功能多在脑也。《铜人》未言禁灸,盖以此处头骨坚强也,故名“强间”。然少灸则无益,多灸则不宜,不如勿灸为佳。凡属此等穴位,均须用手按靡。
后顶
穴在巅顶之后,故名“后顶”。与前顶相对而言之。其所治症为颈项强急、额颅顶痛、偏头痛、恶风、目眩等症。但前顶偏于治额,后顶偏于治项也。
百会
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该书又喻头为昆仑。盖以中国地势而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主,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又本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名以“百会”,最为确洽。故后世以本穴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故针家治头部诸病,多用此穴,兼取列缺、昆仑,以及其他下行之穴以佐之。俱用泻法,襄其下降之力,乃克有济。即上病下取之义也。有谓病理医理不切实际,盖以术者不言此理也,至若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循其经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顺其情也。用寒远寒,用热远热,避其势也。诸般大法,术者最须留意。
前顶
穴在巅顶之前,故名“前顶”。与后顶相对而言之。治症略同后顶。只是前顶偏于治额,后顶偏于治顶也。
顖会
顖,从页从思,思从自,从心。人当思虑之际,神识会于顖门,故名“顖会”。胎儿诸窍静闭,唯以脐吞吐母气,促动膈肌为之鼓荡,顖处亦为之小颤,是为胎息。胎息为先天之气。迨既生之后,则鼻司呼吸,是为后天之气。而顖乃渐合。《铜人》谓八岁之后,乃可针。凡关头脑之病,以上各穴均可酌用。昔唐高宗患头胀目昏,诸医守至尊头上莫刺之戒,故治之不效。独秦鸣鹤取顖会放血立效。《大成》云:刺百会出血。盖隐顖会云百会,以防粗工滥角有失也。愚以为凡刺此穴须先扪之,觉有突突灼热,乃可刺之,血出亦易。扪之不热者勿刺,乃虚证也。后人多取上星穴以代。
上星
人当审思之际,多先反目上视。俾意与脑合,而后虑之能得。闭目凝神,回光返照,则往事如见,喻犹黑夜之有明灯也。穴在头上,因名“上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沉阴,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详玩星字之义,则本穴之大用可知矣。
神庭
本穴在脑海前庭。为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故名本穴为“神庭”。顾名思义,则知其功用在神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凡治有关神识之症,皆可取此。又凡医书所载之神,乃自身神识之神。须先识此,不可混也。凡属治疗神识之穴位,灵感最敏,成败亦因之最速。凡刺此等穴位,均须慎审从事。
素髎
髎,为骨隙之狭小者。本穴在鼻尖正中缝隙中。鼻尖,俗称准头,以其中立不倚,而为面王中正之标准。凡物体之素于其位者,必中正乃佳。故称本穴“素髎”,又名“面正”。其名之以素者,以鼻为肺窍,肺于五行属金,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白为素色,金为素气,秋为素令,故名之以“素”也。又肺恶热而喜清,最宜清冷静洁,取名于素,意义深长。且寓有调和肺气之意。病准头亦者,火克金也。本穴治之有效,亦取用于素也。
水沟(人中)
穴在口鼻之间,正中之处。养生家闭口藏舌,舌抵上腭,运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润喉咙,通渗脏府。本穴正当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乃指口中功用而一言。若自外表观之,则仅涕水之沟渠耳,于义则浅。
鼻通天气,口通地气。本穴在口鼻之间,故名“人中”。所谓通天气者,即吸则取之于天,呼则还之于天。籍人心肺鼓盈,膈肌升降,而作吐纳,是与天气作循环也,故亦喻胸廓为天。所谓通地气者,即饮食水谷动植等物,皆取之于地,入之于口,经胃肠消化吸收精华,排出便溺,还仍之于地,合于土壤,又复产生水谷动植物以供口腹。是与地气作循环也。故喻腹腔为地。人中之名,较水沟之名为雅,且显。故后世呼本穴多曰人中,而不言水沟。近今水沟之名,已受自然淘汰,而不常见用矣。又本穴为督脉与手阳明经左右交通之会,故治口眼喎斜。又以本穴在唇,故治辱动如虫行。又以手阳明之经,内属大肠,大肠吸收水分。本穴既为督与手阳明之会穴,故亦能治失水致燥而成之消渴症。
兑端
《易》:“兑为泽,为口,为舌,为刚中外柔(寓唇柔齿刚之意)。”端,正也,绪也,又称事物之尽头为极端。本穴在上唇之端而正中,又为督经末端,故名之曰“兑端”。鼻腔、口舌诸症,及有碍发言之病,均可取之。
龈交
《灵枢◎经脉篇》:“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循鼻入上齿中”。本穴有二,在上下门齿正中缝隙中。上者属督,下者属任,两者均为任督二脉之交会。故名“龈交”。上下齿缝虽不连接,由于人中、承浆两会穴,手足阳明两经左之右,右之左(手阳明于人中交叉,上至鼻旁,足阳明于承浆交叉,上至额角)两经四线,循口环唇,任督两脉之连系,由口角两旁之线,接引交会,而任督两端籍以相连也。本穴功用主要为泻头部督脉之气,所治为口齿鼻目巅顶等处之疾,但不及于耳。
愚初学医时,对于任督二脉于口齿处相与连接,颇有疑问,及阅《内经》、《灵枢》,乃知古人早有明见。故一再提出以供同道参考。
简录《灵枢◎经脉篇》原文二段如下:
“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颊夹鼻孔。”
“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观此两节经文,则任督相交一目了然矣。
任脉
人身经络十四,要以任督二脉为主。督脉属阳,行于背,循脊上头,过额鼻,至口齿,而交接任脉。任脉属朋,行于腹,上胸,经咽,至唇,入齿,缘手足阳明之脉,而与督脉连接。《内经素问◎骨空论》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下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滑伯仁曰:“任之为言,妊也。行腹部中行,为妇人生养之本。”又言:“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分之于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于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见《十四经发挥》)余以为任者,任重而道远之意也。一人在爬行时,任脉在下,担负全身,故名曰“任”。
任脉总摄全身诸阴之脉,为阴脉之海。又本穴当本经外循行之发端。《素问◎骨空论》,王冰注:“冲脉起于气冲,从少腹之内,与任脉并行。又言“冲脉与任脉皆起于胞中。”按冲、任皆属阴脉,故名“会阴”。犹言诸阴之会也。穴在两股夹裆,两阴窍之间,故能治谷道、子宫、精室、阴器诸处之病。又本穴在处,四翳如屏,故又名“屏翳”。屏翳之义,遮以蔽也。《铜人》云:可灸。《指微》云:“禁针”。其他针灸文献有言,凡幽僻掩遮之处,多禁针,皮肉浅薄之处,多禁灸。(“屏翳”二字余有异议,见“鸠尾”解。)
曲骨
本穴在耻骨上缘,凹曲处,故名“曲骨”。与足部京骨处京骨穴、束骨处束骨穴意同。治虚冷失精,五内寒弱诸症。子宫精室膀胱诸病多取之。
中极
本穴内应胞宫、精室。胞宫、精室,为人体极内之处,犹房室之堂奥也。乃人体至中至极,故名“中极”。
以外景观之,人体自项至踵,全身长度,本穴当其折中,亦中极命名之一义也。治病同于曲骨。
关元
本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亦即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此处为下玄关,古时“玄”与“元”通,颠倒读之,即关玄。古人多于此等穴位守秘,故意颠倒其词,隐玄关,而称“关元”,其所治症多为有关大体虚证。如遗精、阳痿、尿频、癃闭,以及女子月经不调诸症,多取之。
按元字之义,本也,原也,端也,至大也,至始也,《易经》:“乾元”指乾之全体。“坤元”指坤之全体。关者,门也,又出入之孔道也。唐容川谓“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
石门
石者,喻坚固也,门者,非仅通行之孔道。《白虎通》谓:“门以闭藏自固也”。如深山蕴玉称为宝藏,储藏货财,大者称宝库,小者称石柜。人之子宫精室,犹蕴椟之藏也。有此封藏之闭,乃能蕴育种子,以待发生成长,故喻此表面穴位为“石门”,即犹石室之门也。
针家多云,刺本穴可使人绝育,孕妇则能坠胎。更有谓深刺重刺,则能断孕,浅刺轻刺,反使人受孕。盖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浅刺轻刺,兴奋之也。则本穴内应子宫、精室之义,更显然矣。又女子天阉,称为石女,盖古人先得“石”字之义矣!
气海
本穴与肺气息息相关,当腹部统气之根本。苟气海处不作吸引,则中气不能达于脐下。男子腹呼吸,全赖气海为之鼓荡,乃有吐纳也。养生家调息,绵绵若存动而愈出者,全在于此。故养生家以本穴为大气所归,犹百川之汇海者,故名“气海”。又以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故中医常云,气为血之帅。
按海字之义,又可喻为事物广泛,作无边无际解之。试观海水之化云升腾,降为雨露,即天地间之气化循环也。在人身凡属气息升降失调,其治皆以本穴为主。余见裴廷辅治一气逆患者,呃咯不休,先刺膻中,微取之,以开行气之路。再刺本穴,使引上逆之气下达脐下,立即生效。犹导川入海,则水不横逆矣。古人定膻中为气会者,盖以后天之气鼓荡于胸,以促脐下之气相与送迎,即老子之喻元气升降,犹橐籥也。
《道藏》服元气法,略谓气海与两肾相属。肾属水,气与水互为子母。水在人身为阴,独阴不能升化,必须济之以阳。心属火,火在人身为阳。《书经◎洪范篇》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合之人身阴阳不可偏盛。人之饮食、呼吸、寐寤、动静,只是调停自身水火而已。故养生家以心意之阳,下降肾宫,而温存以守之,则犹天日之阳下照江海。阴水得阳火之照射,则化气升腾,云行雨施,泽被大地。其于人身则正气流行,邪气自不干搅。视此水火升降,则知地天之所以为太也。
在医理上,亢热之症,得辛凉而汗解者,即水火交而得既济也。亦即《内经》:“身若燔炭,汗出而散”之义也。若稍涉辛温,则犹浇油救火矣。则其为败必可致也。故于此症,古圣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王太仆又扩充斯意,谓“寒之不寒,是为无水,热之不热,是为无火。”三复斯言,可发深悟。养生家以动静调寒热,以寒热平水火,同此一理。气海之义,岂可轻忽。宋代大儒邵康节,冬不炉,夏不扇,盖即深得此理,而善调自身水火者也。
阴交
此穴为冲任肾三经之交会也。冲脉循足少阴上行,至本穴相平处,由任脉交叉互过,仍循肾脉上行,以至膈下。其上行冲贯之力尚不只膈下而止。女子至乳而乳房发,男子至口而髭须生,因冲任肾三脉俱属阴经,故名“阴交”。又交者,聚也,三脉聚而交会也。其所治症,统此三脉之在腹部为病者,均可取之,但刺勿过深。
神阙
本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常存。在内景接近大小二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两肠俱关于化。即大而化之之谓神也。《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示显贵也。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本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神阙”。
又神为一身主宰,应变无穷,即变化无极之意也,人苟无神,则全身无主,而成不知不觉之呆物矣。本穴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喜熨灸而忌针刺。凡属挥霍撩乱,有干神明之外感急症,本穴主之,但以灸熨为佳。
按摩者,转运此穴,可以通畅矢气,消化水谷。《道藏》谓;“脐为后天之气舍。”故又名本穴为“气舍”。因足阳明一经更有气舍,故本穴只称神阙而不称气舍。
水分
本穴居下脘之下,内应胰脏。又横结肠正由此处经过。胰脏有分解乾湿之能,大肠为吸收水分之器。二者功能俱关于水,故名“水分”。亦即分解乾湿之意也。故能治水肿腹坚、胃肠虚陷等症。但宜多灸,不宜深刺也。
中医古说,脐下为水腹,盖以小肠外围为水油,膀胱内容为溺水;又以本穴功能与三焦膀胱均有联系,故本穴功能治水。但刺之勿深,防消水过甚也。《明堂》用灸。《资生经》亦以不针为是。汪訒庵云“中焦不治,水停中脘”。盖谓脾之功能失调,则水停胃下也,本穴可以治之。
下脘
即胃府也。本穴内应胃底大弯之处,故曰“下脘”。本穴为本经与足太阴经之会穴。因足太阴经属脾络胃,由内循行之线与任脉连通也。凡胃病阴沉,下垂下陷之症,均宜取此。故治厥寒、腹满、痞痛、宿积、寒滞之症。《千金方》:治反胃、食不消,先取此穴以开之,然后取三里以泻之。《百症赋》则取本穴并取陷谷,治腹坚而止肠鸣。均以本穴能通胃底,而资以针道抑扬而通利之,故于阴滞之病得速效也。古人采穴配用,简捷灵便,宜其垂法后世也。
建里
建者,筑也,置也;里者,居也;止也。《灵枢》云:“胃有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张景岳云:“咽、贲、幽、阑、魄”五者皆胃气之所行也。本穴治腹暴痛、呃逆、不欲食、胸中苦闷等症。后人演得经验,兼取内关,用以安定闾里,通彻门户,而和中也,不愈,则检取他穴,促使吐泻,以逐外邪。但愈后仍须补此,即安内重在善后也。凡属胃中不安之症,本穴皆可为力,俾以奠定闾里,而人得安居也。故曰“建里”。玩索本穴名义,包含补意居多。
中脘
本穴内应胃中,即近于胃小弯处也。因穴位所在,故名“中脘”。中脘为胃之募穴,故治胃府诸病,以此为主。《难经》谓:“府会太仓”。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按太仓为纳谷之器,在人身唯胃为然。
上脘
本穴内应贲门。贲门,即胃上口也。故曰“上脘”。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贲,即今之所谓横膈肌也。俗云心口痛,即贲门症也。玩味本穴治吐,则知下脘可以治哆。有谓贲门为喷门者,乃抄传之误也。
巨阙
阙为内庭中正之门,俗称中门,又称仪门。古者贵家,门必有阙,所以饰门第,别尊卑也。本穴内应腹膜,上应膈肌,为胸腹交关,分别清浊之格界,又为食道及动静脉上下通行之关隘,故名“巨阙”。
古者剑号“巨阙”,剑为除暴戡乱之器。本穴在胸骨剑突之下,其所治症为胸满、瘈瘲、霍乱、吐逆、痰饮、心痛等症。凡属清浊相干,不得宁静者,本穴均可治之。犹仗剑立朝,清除君侧,而戡定变乱也。因名“巨阙”,则又命名之一义也。但刺此穴,患者须仰卧扬手,乃可下针,防止膈肌下沉,或有伤之也。伤膈肌,则呃格不休。
本穴为心之募穴;募者,会也,聚也。《内经》云:“心藏神”。《道藏经》云:“神门,巨阙”,盖谓神之门乃巨阙也。即云人体神识与此有关也,故为心脏之募。
鸠尾
穴在胸骨剑突下。肋骨分岐,如张两翼,剑突中垂,有如禽尾。不曰他鸟之尾,而必喻以鸠鸟之尾者,以鸠鸟之尾常垂善蔽也。中医称剑突为蔽骨,以其掩蔽膈肌也。故名本穴为“鸠尾”。
先贤有云,凡穴在隐蔽处多禁针。愚曾见误刺此穴呃格不休者,即伤及膈肌也。又中医论病多言“气”,即言人体气化通行之路也。气化有伤,则传感失常,而为病矣。如误刺此穴而为病者,非仅伤及膈肌之质,若影响膈肌之气,致气不通畅,亦作格逆,或致呼气不利,吸气作痛者,亦常有之,术者当慎之。
鸠为布谷鸟之别名,性喜聚居,故称多人施工为鸠工。本穴又名“尾翳”,似不洽当。愚意当以会阴穴为“尾翳”乃佳,以其近于尾骨也。会阴穴别名“屏翳”,亦不洽。当以本穴名之“屏翳”,以其近于巨阙,犹中庭之门称屏门也。屏或尾之误,以字形近也。
中庭
穴在蔽骨之上凹隙处。蔽骨犹屏门,本穴则庭除也,又屋之正室为庭。本穴两旁为足少阴之步廊穴,犹主室之旁,房廊相对也。如此者,则形成空庭院落。不然,步廊二字,在人体有何取意。盖古人所譬,心为主人,则胸廓犹其庭院,再进则升堂入室矣。故喻本穴为“中庭”。其所治症,为喘嗽、支满、呕逆、噎格等症。俱属胸廓不舒,神情烦闷之类。以中医理论揆之,凡属内因自乱,而非外邪干扰者,本经膈上诸穴均可采用。用以安内,非以攘外也。中庭之穴,仅是本经行人神识门庭之初步,命名之义,可审思之。
膻中
《灵枢经◎胀论》云:“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盖指心包膜部位而言。本穴内景正应心包外腔,故名“膻中”。体会宫城为用,则其应症可想而知矣。
《素问◎灵兰秘典》谓:“膻中为臣使之官。”盖古时称君主所居为宫室,故由中庭再进而臣使在焉。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俗称心气,又名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部之气,均来填补。犹诸侯之会师勤王者,故称“膻中”为气会,又称为“上气海”,以诸气有时来归也。有因此中气之伤,致人体全局之气,因之消弱,即此理也。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由此宫城再进则玉堂、宣室矣,盖古人寓言取譬者也。本穴主治颇关要害,故《针灸大成》示人禁针。但实症可以浅刺,虚证则灸之。
玉堂
玉,贵称也,堂,正室也。即主人治事处也。犹衙署正厅称大堂,法官审讯称过堂,又称人家长为堂上。古人以心为中主,故尊心之所居为玉堂。此之所谓心者,即胸腔中正之气也。
按尊贵所居,固应属阳,然贫之至极,则守卫严肃,反有阴森气象。此亦物极必反之义也。本穴主治心烦、嗽逆、上气、胸膺骨痛,均属阳中之阴症。
紫宫
穴在华盖之下。《黄庭经》华盖注:“华盖之下多清凉……引动肾气上布紫宫”。按《洛书》“离为九紫”。离属心火,紫为阳极之色。物极则反,而现胜己者之化。故紫色较赤色为黯。黯,近于黑,黑属水,水克火,故曰胜己。宫为尊长之居,因名“紫宫”。
《黄庭经》又云:“心为绛宫田。”绛色为阳之正,紫色为阳之极,阳极则反阴,犹政令之极,则为严秘,故君主有宣室,如枢秘院掌政令之秘。在未施行时,反象严秘之阴。故本穴治症为气逆、胸满,烦闷、呕咳等阳中之阴症。多同于玉堂。
按华盖、紫宫、玉堂,巨阙等名称,乃道家寓意之言。俱是人体虚灵主要部位,勿以其有似迷信,而斥为异端也。考东方哲学始于黄老。中医文献以《内经》为先,其中名词、术语多与道家淆混。因当时中医尚未独立学派,只是潺于道儒之间耳。故传统医学名词、在近期难与道派划清界限,其合于生理病理者,无妨存其原貌,以证我国先代研医之奥,亦古为今用之一道也。
华盖
《内经》云:“肺者,脏之盖也。”按盖,具覆护之意,犹屋宇之覆护内容也。揆之人体,肺脏居胸腔最上,故养生家喻之为华盖。创穴名者体会此意,即名本穴为“华盖”。《天文应象》注谓:“华盖七星,其柄九星,列如盖状,以荫帝座。”正与肺脏之覆护心脏意同。
人身五脏,肺喜清凉。《道藏》曰:“肺部之宫似华盖,过华盖下且清凉。”详“过”与“且”字之意,非仅谓其部位处清凉,且此外更须得清凉以济之也。
华,繁盛也。人身正常之气,行驶至此,为阳之盛极。而本穴两旁,为足少阴经之彧中穴。彧,亦繁华茂盛之意也。中医对人体各部均以阴阳五行括之;又以五行本性生克制约,各应所须以济之。如肺脏多喜清凉,故引致肾水之气上布胸中,以相调济。肾经之神藏平任脉之紫宫,坎一之肾阴,调离九之心阳也。肾经之彧中,平任脉之华盖,即起阴潜之肾水,滋娇柔之肺金。使各得自然之宜,而成其繁茂也。此乃天成之水火升降,亢承制约,互调寒热,归于温凉。则阴平阳秘,病安从来。养生家巧得此理,施于有为,所以能养生也。
观此经气流行,配调相济,人体先天已经奠定,而为后天生生之本。彼养生家守此妙道,调摄之耳。医药家借外界物质,攻补之耳。针灸则就人体自有功能,抑扬之耳。同是养生之道也。
璇玑
北斗第二星为漩,第三星为玑。北斗自转,而璇玑随之。故测天文之仪器,名曰璇玑,又名混天仪。仪上枢轴,亦名璇玑;其轴总□全仪,旋转动力之源。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本穴居胸腔之上部,犹璇玑持衡,因名本穴为“璇玑”。
养生家以璇玑为喉骨环圆动转之象,文学家以璇玑为珠、玉之别称,均喻其圆润光滑也。统此诸说,同一意义。再考其所治诸症,为喉痹、咽肿、胸满、涩痛等等,是其功能富于滋润滑利,有通滞去瘀消肿之能,似治乾涩枯燥之症。操针者意会此理,以为运用本穴之则。
天突
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于胸腔最上,其功用为通。刺法使患者含胸延颈。术者循胸骨内缘向下探刺,导引滞塞之气上通,俾淤痰郁气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涌出,故名“天突”。突,奔冲也;又烟囱也。取名“天突”,喻犹胸腔之囱突也。按摩术有点天突法。张寿甫《衷中参西录》言之最详,兹不赘述。
一九四八年余诊一妇人,因大怒气厥。余拟刺回阳九针,甫刺哑门一穴。一老人突然走入,呼令去针,余急起针。彼令一壮妇人抱扶患者端坐。另一妇人以中指探其天突,叱令用力,再用力,患者忽然啊的一声,大哭而苏。余不敏而退。后余仿用此法,通痰导气,多收捷效。愿同道共识之。
廉泉
舌下孔窍名曰海泉,人之口津出此。本穴在结喉上缘,凹陷处,内通舌之下海泉。刺本穴,口可生津,故喻之以“(氵兼)”,(氵兼),为潮水最胜之词。我国旧习以中秋节后数日,为(氵兼)水之期,期间海潮最大,简称(氵兼)水。因名为“廉泉”((氵兼),音廉,等同)。
先哲有言,“气道滋之以津,食道济之以泽。”源源为津,沛然曰泽。养生家以口喻海,舌下有穴曰海泉。下颚舌前凹处,喻为天池,又名华池。喻舌为赤龙。以舌搅口中,可以生津液,俗名赤龙搅海。本穴内通喉咽,上达颚池,以舌搅口,可以生津润燥。与手少阳经之液门,有同功焉。本穴为阴维与任脉之会穴,故其功用偏于阴也。
余曾体会天池之水,源源若泉,经过咽喉,降沥胸腹。内调藏府,外泽肌腠。犹地泉之水,渗透上滋也。《针灸大成》谓本穴治咳嗽、上气、呕沫、难言、舌下肿、舌根缩急、舌涎出、口疮、不食诸症。均取其功用在舌与水也,故名“廉泉”。余曾见某老医,治重舌,灸本穴四、五壮,则小舌缩入而愈。观众惊为神奇。古法确有绝妙独到之处,一旦失传,岂不可惜。
承浆
承浆者,指口内承受浆液言也。人口中浆液,养生家称为琼浆玉液,乃由舌下渗透而出,汇于天池,经舌尖向上舐送。由上颚膛翻转向后下方流降,流入咽喉,降至接近廉泉处,受舌咽挤迫而下咽,本穴内通舌下,正应口内天池。因近天池为存储津液之处,故名为“承浆”,又名“天池”,又名“悬浆”。悬浆则喻口水出天池,由咽后下行也,有如爆布之凌空而下,故名之以“悬”。若徒自表面观之,则仅沾受饮食之余沥耳。
本穴近于任督二脉之交,故治牙疼、口禁等症。又为足阳明经左右交叉及任脉之会,故主治口喎、邪风、半身不遂等症。穴虽浅小,因居交通要隘,故亦在重要穴位之列。
肺手太阴之脉
《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臂骨下廉,出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之端。”上臂骨下廉之“臂”字,原缺拟补。
中府
本经承肝经足厥阴之气,内循胃口,上膈,属肺。肺为呼吸外气之府库。又以本经之气,由本穴出中达表,因名“中府”。本穴原名“府中俞”,又名“膺中俞”,后人简称“中府”。盖以本经之气由内府输出也。即出纳外气,经气随之通行之过栈也。
本穴功用与云门略同。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针灸大成》谓治少气不得卧。按中医病理,少气之人,多喜静卧。今言不得卧,乃气郁于上,非气亏于中也。刺本穴使气得升降,而疏利之也。本穴为肺藏之募穴。按“募”字之义,汇也,聚也。古时招兵,曰募兵。即聚集壮丁,而拣选之也。
按针灸治疗多在调气,如行气、导气、提气、降气,均以理气为务。又针下有感谓之得气,捻转提插谓之行气,下针之时或在呼气,或在吸气;总不离乎调理其气。故于穴位命名,多取气、水、云、天、海、泉、溪、泽。虽曰丘、陵、关、室,亦怀通、降、容、泻之意。
云门
云,犹气也。肺经之气,由内府输出。循行经络,分布于表。本穴犹气化飞升之门也。在治疗上通经行气之功居多。凡属气郁之症,取本穴可以舒之。即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故名“云门”。治症略同中府。但云门主外、主开,中府主内,主阖也。
按云之为意,远也,多也。“太山之云,不祟朝而满天下”。盖誉之飞升流布,速且广也。《针灸大成》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患郁,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天府
肺开窍于鼻,鼻司呼吸而通天。人身之天,头及胸廓也。本穴接于云门,故能通宣肺气,出于气府,行于肌腠,周遍全身,犹云之漫天匝地,广漠流行也,更以其有关于肺,肺居藏府之最上,故名之以天,而曰“天府”。府者言居积之多,犹府库也。
治症与中府意同。中府治内症居多,天府治周身外症居多,彼者犹纳,此者犹出也,名词字义,可以参之。
古代朝庭制度,有天府、玉府、内府之设。天府,即中央集权处也。故云“天府治中”,即治理内政得失也。补此穴可招致耗散之气,使之集中。宜施于虚不摄气之症,然必用补法。《甲乙经》谓治咳嗽上气,喘不得息,逆气不得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