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条件与路径选择www.midchina.org 2007-10-15 来源:安徽省统计局安徽 “ 十一五 ” 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 年,单位GDP 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 2005 年下降 20%和 5%,这是一项约束性指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实现。目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如何有效地解决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矛盾,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是摆在全省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我们认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循环经
2、济之路是发展的首选。一、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调整结构、 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 降低废物排放。 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 资源 产品 消费 再生资源 ” 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在新世纪头 20 年经济建设的主要
3、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并郑重提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我省 “ 十一五 ” 发展规划提出了“ 工业强省 ” 战略。 但在现阶段实现工业化面临的挑战和制约较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一方面,我省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省人均 GDP 已于 2005 年跨上 1000 美元发展平台, 正朝着人均GDP3000 美元的目标迈进。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发展阶段,往往是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明显的时期,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资源需求持续扩大,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省工业结构中,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比
4、重较大,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仍较明显。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制约。在这种形势下推进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循环经济的一般特点,是发展循环经济必然带来的一种效果。 2、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科学选择。我省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一些重要资源非常短缺。目前,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 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的一半左右。矿产资源品种虽然达130 多种,但除煤、铁、铜等矿种
5、储量较为丰富外,其他矿种多以中、贫矿为主,尤其对经济发展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油气资源极为贫乏。与此同时,我省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高耗能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业的较快增长,加大了能源需求,加剧了资源供需矛盾。2000 年至 2006 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由4879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7096 万吨标准煤, 年均递增 6.4%, 比“ 九五 ” 加快 3.3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 2006 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
6、消耗的能源占到整个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 87%以上, 高出相应增加值比重48.4 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增加值消耗了五分之四以上的能源。高能耗行业的增长在加大能源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 2006 年我省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消耗能源2.86 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比浙江、江苏和山东高出40%以上。由于各类资源消耗过快,省内一些资源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一些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06 年我省进口铁矿石、铜矿石达23.4 亿美元,占到进口额的43.3%;省内某大型钢铁公司进口的矿石已占到总消耗量的2/3。显然,我省加快发展,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增长模式,不仅资源供给
7、将难以为继,而且耗费大量资金进口资源,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以最小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从而缓解资源供需矛盾,是加快安徽崛起的科学选择。 3、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粗放型增长模式,不仅加剧了煤、电、油、水、交通等方面的供需矛盾,排放的污染物也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2006 年,我省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8677 亿标立方米,比2000 年增长了 1.2 倍;工业二氧化硫、 粉尘排放量分别达到50.7 万吨和 40.8 万吨,增长 45%和 40.6%;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7 亿吨, 增长 11%;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60%,一些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
8、河、湖泊,直接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污染减排及环保的压力。本世纪头20 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如果继续沿袭现有的增长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至少翻一番,这将给环境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改变目前末端治理的模式,使绝大多数污染物内化于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最大可能地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界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4、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但包括“ 绿色壁垒 ” 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
9、国利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设置了不少自己容易达到、而发展中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如欧盟就明确要求包装物的 95%必须是能够回收利用的物质,在欧盟销售的十大类100 多种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等六种有害物质等。这些非关税壁垒,对我省扩大对外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6 年我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0 多起,涉及机电、轻纺、化工、农产品等种类, 直接影响我省出口3000 万美元以上。 欧盟 “ 双绿色 ” 指令、日本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等技术壁垒不仅提高了市场准入
10、门槛,而且增加了出口商品检测成本,仅ROHS 指令(即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就使出口成本增加5%以上。面对日益严峻的非关税壁垒,我省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环境友好技术和环境标志产品,逐步使我省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二、基础与条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工作。近年来,我省高度重
11、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 2003 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安徽为生态建设试点省后,省委、省政府立即召开会议,专门听取“ 循环经济原理及应用” 报告。在省委七届六次全会上,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强调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利用。同时,我省又是全国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研究与实践的省份之一。早在国务院发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之前,我省就启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调研。2004 年,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节能工作的通知,鼓励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次年又印发了 安徽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的安徽省“ 十一五 ” 循环经济发展
12、规划进一步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另外,我省还设立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循环经济工作。 2、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 年全省 GDP 总量达到 6148.7 亿元,财政收入 816.5 亿元,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强。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已具备一定的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全省工业化水平已上升到3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23 家,机械、电器、化工等优势行业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大需求稳步
13、扩大,城乡基础设施明显加强。与此同时,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所有这些都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3、经济全球化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其一,加快发展的新技术和知识经济,与持续深入的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强化了国际分工的深度,拓展了资源配置空间。特别是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我国集聚,我省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完全能够取得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2006 年,我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 亿美元,达到122.5 亿美元,经济外向度为15.9%,比 2000 年提高 6.4 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13.9 亿美元;累计已有35 家世界 500 强来皖投
14、资,这些跨国公司的影响力迅速增强,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融合能力进一步加大,从而使我省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获得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其二,国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面展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控制“ 两高一资 ” 行业,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长期方向,这必将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资源能源型行业战略性重组,加速我省由能源原材料大省向现代制造业大省转变。其三,进入信息时代,不仅工业化的内容与传统工业化有所不同,而且在技术上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我省可以充分利用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较高起点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4、初步建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组
15、织和技术研究机构。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循环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和实施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一些市县也建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近年来,我省一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科研机构相继成立并开展了理论、政策与技术研究。如在全国率先成立循环经济研究会,安徽大学成立了安徽省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立了“ 循环经济技术工程研究院 ” , 安徽省农科院成立了“ 农业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 铜陵有色集团成立了“ 有色行业循环经济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 。目前,我省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16、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体系,并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了一定作用。 5、循环经济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我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全省 19 个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重点行业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积极进展。马钢公司基本实现转炉“ 负能炼钢 ” ,高炉煤气全部回收利用发电;淮南矿业集团瓦斯气开发利用、煤泥和煤矸石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矿井水开发利用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06 年节约标准煤23.2 万吨、减少 SO2 和 COD 排放量均在
17、千吨以上,煤矸石和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超过80%和 60%;大唐淮北电厂采取循环经济技术建设的干出灰系统,每年可节水近千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将大幅提高;丰原集团利用先进的生物发酵和提取技术,成功用玉米生产出燃料乙醇;国风集团“ 生物柴油 ” 项目建设顺利;中国科技大学生物油技术国际领先。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大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中作为全省首家完全按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的铜陵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建成后可节省工业运营成本2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用水重复率将在90%以上。通过这些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较好地提高了资源利用
18、效率。2006 年我省万元GDP 能耗下降了 3.44%。三、主要障碍与问题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亟待提高。目前对循环经济还存在以下一些错误认识:一是片面理解循环经济。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将循环经济简单化为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或污染防治,割裂了其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联系。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还没有完全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工作和重要环节加以具体落实,个别地方仍然将循环经济边缘于经济社会主导政策之外,工作上应付得多、落实得少。三是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不符合省情,为时过早。认为安徽是一个经济
19、欠发达地区,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发展经济必然增加企业成本和负担,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甚至倒闭。四是对末端治理的局限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末端治理不仅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的发生,而且治理的成本比较高,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收益。同时,末端治理也阻碍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对循环经济的投入亟待加大。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我省发展循环经济资金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从财力看,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财政实力不强,财政支持经济建设的能力较弱,投入到循环经济中的更是有限。我省虽设立了循环经济省级财政专项启动资金,但资金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多数县市循环经济投入仍处于 “ 空白 ” 状态
20、。从企业看,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资金积累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其发展倍受资金不足的困扰,更难以顾及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循环经济投入不足也与部分企业不够重视密切相关。目前,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缺乏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以及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致使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一些企业虽建设了环保设施,却没有正常运转。2005 年,我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相当于GDP 的比例为 1.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21、-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低于全国 1.3%的平均水平;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呈上升趋势,生态环保压力不断加大。 3、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亟待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支撑,它是构筑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实现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环境无害化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投入不足,2006 年全省 R&D 投入仅相当于GDP的 0.9%,低于全国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水平,技术创新成果远远满足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我省
22、企业多处于成长阶段,研发能力十分薄弱。2004 年工业企业 R&D 投入强度仅为0.6%,基本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一些技术含量高及关键设备基本依赖进口,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4、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与机制亟待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推动、技术支撑、市场驱动和公众参与等方方面面的协同推进,给予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产者及其技术和产品以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包括对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等。目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一些符合循环经济
23、发展要求的项目,尤其是社会效益突出的项目,在企业难以得到相关方面支持、预期经济效益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动力就会减弱,就会又回到传统的生产模式或以传统模式为主的状态。四、发展路径与模式为更好地推动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路径。 1、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总体思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主体,生态服务业为补充,按照“ 先试点、先重点、先城市” 和“ 企业园区 区域 ” 的发展路线, 在全省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 示范园区、产业集群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资源节约、清
24、洁生产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取得突破,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原则: 在遵循 “ 减量化、 再利用和再循环” 原则的同时, 坚持 “ 示范引入、 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 ,“ 政策引导与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有机结合” ,“ 自主创新、科技先导” ,“ 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 等原则。 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路径和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把握五个环节、通过五条路径在三个层次上
25、展开。五个环节:资源开采环节、资源消耗环节、废物产生环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和社会消费环节。五条路径:发展循环型农业,建设新农村;发展循环型工业, 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循环型服务业,促进绿色消费; 发展循环型园区,培养产业集群;建设循环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三个层次就是按照企业、园区和区域等依次展开。( 1)发展循环型农业。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加大农业投入,普及农
26、业科技知识,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减少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一是走综合化之路,推行 “ 家禽家畜 鱼塘 沼气 ” 、“ 沼气池 牛舍 果园 ” 等模式,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二是走集约化之路,少用土地、化肥、农药,少耗水、电、油、柴,多用有机肥、新技术、良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三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不仅能够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还可收到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将玉米提炼成柠檬酸、燃料酒精、食品等可增值10 倍以上;农作物桔杆和废旧塑料可生产出木塑型材;稻壳、桔杆可用来发电,产生的废弃物及废气、废水还可综合
27、利用等。( 2)发展循环型工业。煤炭、电力、冶金、家电、汽车制造、建材等是我省工业主导行业,也是发展循环型工业的重点。发展循环型工业,要做好节电、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环保等方面的工作,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煤电行业:煤电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走采填结合、煤电化一体化及综合利用之路。重点加快两淮煤炭基地建设,构筑以煤炭为依托的关联产业集群,形成物质能量闭路循环的生态系统。一是推广先进工艺,实施清洁开采,合理开发和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二是提高煤炭洗选率,加大煤炭资源深加工力度;三是开展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水以及与煤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
28、用;四是加强对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减少废弃物最终处置量;五是加强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冶金行业:冶金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抓好马钢、铜陵有色两大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发展关联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尽量减少原料消耗及废弃物排放;二是利用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能耗、物耗、水耗、渣量及金属损耗;三是加快废气回收、余热发电、废水闭环处理循环使用,加大废渣综合利用和废钢、废铜的回收利用力度;四是做好矿山生态恢复及土地复垦工作。汽车行业:汽车的生产与消费,都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造成环境污染。汽车
29、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减少耗材和能耗。必须从产品设计开始,实行最优设计、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小排放,并注重废旧汽车的回收,促进资源利用。一是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二是注重新型燃料和使用新型燃料的汽车研发力度;三是积极推进零部件、废旧轮胎、废钢铁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汽车发动机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材行业:建材是高耗能行业,对环境污染大。建材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依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30、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科技进步,加强生产管理,节约能源。一是加强石灰石矿山的开采控制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加快水泥生产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日产5000 吨以上的干法水泥生产线,淘汰技术落后的小水泥生产线,提高水泥生产集中度,建设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三是建立与其他行业耦合链,加大粉煤灰、磷石膏、高炉渣等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鼓励余热发电,倡导绿色消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轻工行业:轻工行业包括家电、造纸、食品等多个门类,分布广、附加值低、就业容量大,但其中的造纸等行业资源消耗非常高、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在轻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因地制宜, 有保有压, 促
31、进联合。 一是通过废旧资源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发展绿色包装,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加强产业间的联系,实现绿色大循环。鼓励制浆造纸企业以多种形式建设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并将造林、营林、采伐、制浆、造纸与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四是采用高技术解决轻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3)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服务业是指在生产和服务时,减少甚至避免服务主体、服务对象直接或间接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主要是加快金融、科教服务、信息咨询、物流和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坚持 “ 先规划、后开发、重保护、慎开发” 的原则,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32、 一是整合旅游资源,通过产品创新和配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二是建成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环境优美的旅游城镇。三是以清洁生产技术为支撑,加强景区景点环境的整治、保护,确保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物流业:循环型物流就是要考虑物流运行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消耗,实现环境污染排放的减量化。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综合性生态物流园区的建设;二要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和市场导向作用,发展共同配送;三要合理调控物流交通流量,提高配送效率;四要积极参与长三角大物流圈建设,与华东发达省份共同打造现代物流联合体。餐饮业:循环型餐饮业是指运用安全、健
33、康、环保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发展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在为顾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的基础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合理布局;二是发展连锁经营;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如油烟的减量排放、有效收集和利用等技术;四是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消费,改变饮食方式。( 4)建设循环型园区。循环型经济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是优化产业布局、集约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最为典型的循环型园区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它是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我省建设循环型经济园区,应当优先考虑基础较好、环境污染
34、大、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如合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要在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上展开,并以高技术产业与物流产业为重点;铜陵应继续加强以铜化产业为重点的经济园区建设;淮南发展循环经济应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与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池州应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生态农业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黄山发展循环经济应立足生态旅游业;安庆应以石化产业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 5)建设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
35、济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是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建设循环型社会,就是要建立一套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一方面要求经济持续增长,资源低消耗、高循环利用和污染少排放;另一方面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创新生态管理体制,加强环境法规建设,加强生态技术设计和选择生态生活方式。五、对策与思考当前,循环经济发展在安徽正处于一个由理念倡导转向试验示范并逐步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切实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障碍,尤其是要破除观念、技术、体制和制度性约束,建立长效机制。具体来说,发展循环经济要实现六个“ 结合
36、 ” : 1、发展循环经济要与领导支持紧密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加强领导, 协调行动。 要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责任、 措施和投入 “ 三到位 ”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进行谋划,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抓手,落实到具体工作计划中。实行定期研究制度,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科学决策,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间的行动。 2、发展循环经济要与公众广泛参与紧密结合。公众是进行资源综合
37、利用的中坚力量,缺少公众的积极行动,要想把资源综合利用转化为普遍的道德准则和广泛的社会行动是不可能的。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我省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及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
38、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发展循环经济要与完善配套政策紧密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应建立一套绿色保障体系,包括财政、税收、价格、金融、产业、技术等经济技术政策,让循环经济型企业得到更多实惠。一是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二是调整资金投向,加大财政、金融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三是深化价格改革,制定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四是深化企业改革,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增强产业关联度,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39、,减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废弃物排放。 4、发展循环经济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我省产业结构水平低,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高,高新技术等产业基础薄弱,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目标,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快生态工业
40、示范园区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都要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清洁生产、废物循环利用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并使园区内的污染物达到或接近“ 零排放 ”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 5、发展循环经济要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一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 零排放 ” 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
41、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二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引进核心技术与装备,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活动。 6、发展循环经济要与节能减排紧密结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明确提出 “ 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评的建设”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节能减排还处在一个打基础阶段,能耗和排放总量难以很快控制下来。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要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推进项目建设。对新上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坚决淘汰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耗能项目,必须做到技术水平先进,单位能耗水平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