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穿堂风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穿堂风”A风向始终如图所示B正午时刻风力达最大C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D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2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用途是A减轻大气污染B增加生活用能C降低室内温度D提高室内湿度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小题。图1全国某降水量分布图图2不同日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3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A甲B乙C丙D丁4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A甲B乙C丙D丁2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6“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媪(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
3、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对“此时放火做媪(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解释,正确的是()A烟气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B放火增加地面温度,避免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C烟气反射太阳光,减少晴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灼伤D放火使霜快速融化,减少霜对农作物的冻害8谚语:“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晒煞人”是因为“薄薄云”使得图中()A增强B增强C增强D增强9图中所示环节导致对流层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ABCD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A山顶夜雨少B河谷盆地昼雨多C河
4、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11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植被状况B太阳辐射C热力环流D地形起伏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某校同学通过测量记录地表温度,探究不同下垫面对地面辐射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面两题。地表温度记录表单位:实验地点(下垫面类型)测量时间13:0013:2013:4014:0014:20操场(塑胶地面)29.027.527.026.826.5池塘(水面)16.0-16.015.815.2灌木土地23.021.021.020.220.0沙坑(沙地)25.024.424.224.224.0草坪(草地)24.020.520.020.019.
5、812依据表中数据,推测地面辐射从强到弱的排序是()A池塘、灌木土地、沙坑B操场、草坪、沙坑C草坪、池塘、灌木土地D操场、沙坑、池塘13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措施有()A每天测量一种下垫面地表温度,最后比较数据B测量塑胶操场不同部位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C同时测量沙坑不同深度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D尽量选择草地的边缘测量温度,以免破坏草坪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15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
6、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读我国某地的城市热岛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6“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风C西风D西北风17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ABCD18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如下图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a
7、),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b)。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风塔”底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辐散上升B辐散下沉C辐合上升D辐合下沉20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C水库蓄水区比周边降水少D秘鲁沿岸的上升流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A气压高低不变B风速由大变小C天气现象不变D西北风转西南风22图中a点对应的近地面的风向可能是()A东风B西风C西北风D东南风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
8、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4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白天温度低蒸发(腾)多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ABCD25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二、综合题26读下图“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_(填字母),该层大气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原因是_。(2)图中B层大气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9、”,请说明其中的原因。(3)电离层位于图中大气层的_(填字母),电离层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是_。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2)推测拉萨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3)说明拉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28“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穿堂风
10、”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单项选择题)。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2)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单项选择题)。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4)在下图中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的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
11、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的地理原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左/右)偏,纸片B向_(左/右)偏。(3)根据实验过程绘制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状况。_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观测发现,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出4-6。高原上大气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上冰川、积雪广布,湖泊众多(下图)。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影响巨大。(1)分析
12、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的原因。(2)用箭头绘制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冰川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D2C3C4B5A6D7A8B9D10A11C12D13B14B15C16A17A18D19B20C21D22A23C24A25C26(1)A;(逐渐)降低;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能量来源(或热源)(2)该层中的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强烈太阳紫外线的伤害。(3)C;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27(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
13、低。(2)气温日较差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3)有利条件:海拔高,夏季凉爽;濒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28(1)A(2)C(3)自北向南(北风)。流入区:气温高;气压低。流出区:气温低;气压高(4)如图所示:29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右 左 30(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如下图。(3)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面积减小,雪线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