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会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会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理必修二复习要点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取决于人口基数的大小。3、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取决于出生率,因此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不一定快。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4、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问题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慢 “高低高”模式传统型 儿童比重过大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大多出生率低于1.5,自然增长率低于1) 人口老龄化5
2、、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我国:现代型6、人口问题及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控制人口数量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1.2人口的空间变化一、 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减。2、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量移民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
3、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当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沿海内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农村城市5、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6、主要因素:
4、一是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二是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政策、社会变革、宗教、战争等 经济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1.3人口的合理容量1、 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
5、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4、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 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河谷地区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2、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
6、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方便上下班和购物)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3、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4、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其它因素: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
7、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行政因素1.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500万-1000万 大城市100万-500万 中等城市50万-100万 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影响因素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
8、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4、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5、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6、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
9、小的。)1.3 城市化一、 什么是城市化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2、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4、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
10、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国家早(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趋缓(停滞)高高(70%以上)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发展中国家晚(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6、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11、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合理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农作物的生产发育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
12、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酸性:茶树)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
13、率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季风水田农业1、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形平坦,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
14、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3、 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生产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二、商品谷物农业4、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5、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 6、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7、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
15、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是以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促进商品经营
16、发展措施:修建铁路;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牧草;打井取水;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二、乳畜业2、特点: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3、分布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4、区位要求:紧邻消费市场;充足的饲料供应5、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区位因素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地形平原为主,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三、混合农业6、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7、澳大
17、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工业的区位选择1、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其它:环境因素、社会因素2、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冶金工
18、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3、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宝钢煤炭来源早期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陕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供应安山铁矿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市场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交通因素铁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4、 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
19、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4.2工业地域的形成1、 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纺织厂和印染厂之间的工业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关系: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2、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3、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 传统工业概念: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以丰富的煤、铁资源为基础,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
20、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印度东北部工业区2、 德国鲁尔工业区(1)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离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2)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3)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二、新工业区3、“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
21、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印度班加罗尔4、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5、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 交通运输
22、方式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二、交通运输布局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4、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崎岖),施工难度小(大),工程量小(大);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 灾害的影响小(大)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路线短。技术因素科技是保障,克服不
23、利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制约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自然是限制,社会是需求,经济是主导,技术是保障)5、交通建设的意义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减轻其它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多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边疆地区巩固国防。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6、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交通最优:商业网点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市场最优: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通达度最高,能吸引大量消费人口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眸认识提高生产力发展采猎文明 环境制约人类崇拜自然、农业文明环境遭破坏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
24、环境问题尖锐征服自然后工业文明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谋求人地协调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途径1、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形成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生态农业;工业清洁生产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