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完整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20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司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在梳理、验证和优化各地有效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司医疗管理处。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廖穆熙邴媛媛 电话:01059957689 59957687 促脉证(阵发性
2、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
3、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方案附录1 护理方案附录2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 (二)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淡红,苔花剥少津。 (三)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质
4、淡暗或有瘀点,苔白滑。 (四)痰瘀阻络证:肢体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粘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粘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 (五)肝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萎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肢体麻木、挛急、疼痛 1.观察四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有无破溃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 3.注意肢体及足部保暖,做好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溃疡及压疮的发生。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治疗。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分泌
5、、脾、腰、足等穴。 6.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药液温度3840,防止烫伤。 7.遵医嘱双下肢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涌泉等穴。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10.遵医嘱艾灸,取地机、委中等穴。 (二)肢体痿软无力 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卧床休息为主。 2.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病情稳定后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3.注意安全,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跌倒。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三)腰膝酸软 1.遵医嘱监测血糖,观察有无低血糖发生。 2
6、.遵医嘱艾灸,取肾俞、神阙、气海、关元、三阴交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委中、涌泉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皮质下、内分泌、脾、胰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活血化瘀类药一般饭后服;气虚血瘀、寒凝血瘀者偏热服;痰瘀阻络者宜温凉服;肝肾亏虚者宜温服(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用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适用于下肢麻木、发凉、疼痛者,遵医嘱选用活血通络止痛制剂。水温以3840为宜,时间1520分钟,严防烫伤(其他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5
7、.艾灸(详见附录2)。 6.穴位贴敷:首次贴敷2小时左右即可,以后每日1次,每次保留4小时,1014天为一疗程(其他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慎起居、避风寒。 2.避免劳累,戒烟限酒。 3.教育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足部自查及保护。每天自查内容:观察双足l2次,注意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检查趾间、趾甲、足底皮肤有无水肿、鸡眼、红肿、甲沟炎、溃疡、坏死等;评估足部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的程度;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皮肤是否干燥等。 4.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经常按摩足部;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起坐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天注意保暖,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直接
8、暖足,谨防烫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5.选择宽松的鞋袜,大小适中,鞋子轻巧,鞋底较厚而鞋内较柔软,透气良好,不建议穿皮鞋;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 6.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勤换鞋袜。每日用中性皂水或温水泡脚,水温3840(用水温计试水温,勿直接用脚试温),时间1520分钟,洗净后用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注意擦干趾间;干燥皮肤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 趾甲修剪不宜过短,不随意自行剔除胼胝。 7.预防外伤:指导患者不要赤脚或穿拖鞋走路,以防扎伤;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或异常;足部疾患应及时治疗。 8.定期足部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地机、涌泉等穴。 (二)饮食指导
9、1.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山药等。 2.阴虚血瘀证:宜食滋阴化瘀的食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黑芝麻等。 3.寒凝血瘀证:宜食温经通络的食品,如肉桂、茴香、花椒等。 4.痰瘀阻络证:宜食化痰活血的食品。如山楂、陈皮、金橘等。 5.肝肾亏虚证:宜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枸杞子、甲鱼、老鸭、银耳等。 6.肢体萎软者,宜食补中益气类的食品,如山药、鱼肉、香菇等。 7.腰膝酸软者,适当食用枸杞、黑豆等固肾之品。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开展同伴支持教育,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参与社会活动。 3.听舒
10、缓的音乐以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四)康复指导 1.制定切合实际的运动计划,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游泳等。做到定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空腹不宜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血糖5.5mmol/L时运动前需适量补充含糖食物,如饼干、面包等。运动要确保安全,安全运动强度的简易计算法:运动后心率(次/分钟)=170年龄(次/分钟)。 2.运动选择在饭后1小时(第1口饭记时)左右,运动时间为每周至少150 分钟,一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运动后以周身发热、微微出汗、精神愉悦为宜。 3.指导肢体麻木患者主动活动,防止局部受压;肢体萎缩或无力者,协助正确的体位移
11、动。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并进行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 4.血糖16.7mmol/L,肢体痿软无力严重,合并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合并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宜运动。 5.糖尿病神经或血管病变有足部麻木、发凉等不适者可每天做5分钟足部操,注意足部保暖。足部操具体动作:动作一:平卧,患肢伸直抬高45,足趾作背伸跖屈;动作二:平卧,患肢伸直抬高45,踝关节作伸屈活动;动作三:平卧,患侧靠床边,患肢伸直抬高45并维持12分钟,再垂于床边12分钟。 6.八段锦的“两手攀足固腰肾”法 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稍停
12、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顺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五、护理难点 老年患者缺乏自我足部护理能力 解决思路: 1.老年患者以少文字、大图片、反复强化等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 2.对与子女同住的老年患者可指导家属参与足部护理。对孤寡老人指导简单易行的足部护理方法。 3. 指导老年患者穿白色棉袜,用白色毛巾擦脚,以便及时发现足部小破溃。 4. 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督促患者按时进行相关检查。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消渴病痹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
13、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附录1: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
14、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
15、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