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重要材料整编汇总.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导论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三要素:主体:国家;客体:剩余产品;目的:满足公共需求 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属性:历史的经济范畴 特征:国家主体性、 强制性、 无偿性 财政学概念:关于财政研究的学科。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 定性与定量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公共财政” 与传统国家财政的区别: n (1)公共财政预算的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n (2)公共财政主要是通过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税收征集收入;国家财政既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n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国家财政的支出则可能提供(甚至主要提供)私人商品。 基 础 理 论 篇 第一章 公共需求 公共需求含义: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特征:非排他性 第二特征:非竞争性 公共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所做出的决策或选择应达到社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 公共选择的规则:(一)一致性规则 又称一直满意规则,是指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任何一项提案在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获得所有投票者的赞成。 (二)投票的多数性规则,在一项提案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经过多数投票者的赞成 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获胜。 阿罗不可能定理:要寻找这样一种决策机制,即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又不限制投票人的偏好以及进行的独立决策,并能最终将所有个人的偏好转换成一种社会的偏好,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效率与市场 资源配置含义: 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 资源配置机制: 1.决策机制 2.信息机制 3.动力机制 4.协调机制 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满足人类需要的状况。 配置效率:称帕累托效率,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当资源配置使得一个人福利的改善必然使另一个人的福利受损时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改善:是指在一部分人福利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有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状况变坏时的一种资源配置变动。 交换效率:指所进行的交换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益的同时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 实现的条件:交换效率的图示。 合同曲线。 生产效率:是指实现了这样一种生产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不可能不减少一种产品的产出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 综合效率:指在生产效率和交换效率同时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有足够多的卖者和买者 (2)产品是同质的 (3)能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4)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 市场失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 二、不能有效地解决外在性问题 三、市场竞争不完全性 四、市场信息不充分 五、收入分配不公平 六、宏观经济波动 第三章 政府及其职能 政府的特征:第一,政府拥有(被赋予)私人机构所没有的政治权力。 第二,在民主社会,政府领导人是由选举产生的或经过政治程序任命的,从而使其合法性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公共选择过程。 第三,与私人组织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同,政府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行为目标是对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追求。 第四,政府有义务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 计划经济模式其资源配置特点是: (1) 资源配置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由政府决定。 (2) 价格由政府确定;信息的内容主要是实物指标。 (3) 个人收入取决于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格局;经济运行的“动力”来自行政命令。 (4)微观行为和决策的协调主要通过政府计划实现。 政府失败及其表现: (1)政治制度失灵。 (2)权力滥用、预算扩张明显。 (3)成本高,浪费多,寻租普遍。 (4)官僚主义严重,机构不断膨胀,效率却不断下降 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 1、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 有限的信息。 (2) 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的有限性。 (3) 对官僚主义控制的有限性。 (4) 政策决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2、政府行为越界。 财政职能含义: 是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客观上固有的功能 政府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 1、预算安排 2、制度安排 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微观的资源配置 2、宏观的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1、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 2、通过转移支出进行调节。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4、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和功能。 第二篇  财政支出 第四章 财政支出总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内涵: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 外延: 预算内支出 预算外支出 制度外支出 • 绝对指标:特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绝对额 • 相对指标:特定时期的财政支出绝对额与其他相关经济变量的比值 •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比较 : – 绝对指标比较直观,它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 它不能反映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其他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 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人们通常更注重相对指标。 二、财政支出增长宏观原因: 1,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 2,瓦格纳法则:一国经济规模越大,政府只开出越多 3,经济发展阶段论 4,梯度渐进增长论 5,公共选择增长论 瓦格纳的解释 1,维持性支出:工业化-市场扩张-市场管理 2, 经济性支出: 工业化-外部性-政府干预 3, 社会性支出: 工业化-收入提高-需求的收入弹性 梯度渐进增长论:“皮-魏” 公共选择增长论: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官僚: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1,需求:A 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B 对公共商品的偏好, (人口因素, 技术进步因素,公共选择的过程) 2, 供给 : A 服务环境 ,公共商品的质量,相对价格效应 ,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对公共商品的偏好 B 公共商品的质量:A.人口因素:人口规模:拥挤函数-较低增长。 人口结构:城市化、教育、医疗、养老 B.技术进步:双刃剑 ,要求更多更好的公共品 ,排他技术进步缩小公共品的范围 C,相对价格效应 相对价格效应:鲍莫尔--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定数量的公共商品相对于既定数量的私人商品之间的价格会上升。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 一、按政府职能分类 •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 – 维持性支出 – 经济性支出 – 社会性支出。 二、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 购买支出(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 三、按支出的用途分类 • 国防支出 • 国家管理支出 • 科研、教育、文化、卫生支出 • 社会保障支出 • 经济建设支出 • 债务支出 四、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一般利益支出: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受益的支出,如国防、行政管理等纯公共商品支出。 特殊利益支出:指部分特定的社会成员受益的支出,如由文教支出、经济建设投资等形成的混合商品支出和转移支出。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概念及评估方法 • 财政支出效益:是指一定的财政支出所获得的净收益。 • 成本-收益分析: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投入与实现的收益进行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成本-收益计量范围 • 实际的成本收益与货币的成本收益 – 项目实际消耗的资源或产生的收益 – 相对价格变化而引起各主体发生成本与收益 • 有形的成本收益与无形的成本收益 – 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成本收益 – 不能以货币计量的成本收益 • 内部的成本收益与外部的成本收益 – 项目本身的成本收益 – 项目以外的成本收益 三、收益与成本的估价 • 如果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就应采用市场价格来计算成本收益; • 如果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就应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影子价格,并据此计算成本收益。 • 影子价格(shadow price),就是依据市场价格计算的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配置时的价格。显然,影子价格反映的是社会机会成本。 四、贴现率的选择 • 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市场利率就是效率利率。 • 但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不存在,现行的市场利率也不只一个,因此通常不能简单地选用市场利率作为贴现率。 五、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其他方法 1,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在财政支出评价中的局限性 – 目标设定上的问题(无形成本收益) – 难以准确界定成本收益的范围(外部成本收益) – 实施中存在的限制 3, 财政支出效果评价的其他方法 :计划—规划—预算制度 成本— 效率分析 第五章 购买支出:公共投资 第一节 公共投资支出概述 公共投资:是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需的资产而花费的财政支出。 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社会投资可以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投资主体不同:投资目的不同:投资客体不同: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互补、互替和互动 公共投资支出的范围: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特点看,公共投资主要安排在基础产业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国家 战略物资储备等领域。 三、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与投资方式 • 投资方式: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 资金来源:资本预算(建设预算)--税收、公债、国有资产收益、公共资源拍卖收益 民间资本:BOT、TOT、ABS • 财政投融资:政府为实现其特定政策目标以信用方式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和融资。如政策性银行。 二、 公共投资体制:是公共投资管理制度的总称 构成要素:项目决策体制--公共决策--资本预算。 项目建设体制--招投标 项目运营体制--企业化管理--公司治理结构 项目后评价体制--制度安排与指标体系 第二节 基础产业投资 基础产业:是指能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 基础设施:交通、水利、通讯、城市公用事业 基础工业:能源、基本原材料、支柱产业 基础产业具有以下特征:基础性:作为共同条件的消费和投资环境 自然垄断性:长期平均成本递减 混合商品属性 :具备排他性,但不完全满足非竞争性 政府投资的必要条件:市场失败,私人部门不愿、不能提供,导致已有的供给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私人投资导致基础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充分条件 : 效率与公平 , 政府预算约束 四、 投资、经营方式: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普遍受益、非竞争性 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 ,普遍受益、竞争性 间接投资、商业经营---部分受益、竞争性 ,政府管制,民间经营---- 部分受益、竞争性 第三节 农业投资 必要性: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 2.农业为工业提供了最重要、最基本的原材料; 3.农业又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的市场之一。 • 农业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 为工业化提供了资本积累的源泉; 为工业化提供了剩余劳动力; 工业化又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内容。 农业稳定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的特殊性 : • 农业面临双重风险: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 农产品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发散型蛛网市场。 农业比较利益低。 政府投资的对象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资,2,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投资 稳定、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 • 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 • 稳定农产品价格。 – 价格管制 – 价格平准 •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负担。 • 增加农村公共品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本章小结 • 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是一种互补、互替和互动的关系。 • 公共投资的范围是市场失灵而政府有效的领域,但具体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公共投资体制包括决策、建设、经营、绩效评价等要素,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其绩效。 • 基础产业由于其基础性、自然垄断性和混合商品属性,成为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其投资规模是否适当,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为了提高效率,基础产业投资方式和投资来源应该多元化。 • 农业的地位和特点决定政府投资农业的必要性。政府投资对象和重点应根据农业的特点来确定。 第六章 购买支出:公共消费 公共消费支出概念:是指财政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它等于经常预算中的经常性支出 。 特点: 公共消费支出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 就其本质来说,公共消费支出满足的是纯公共需求,这既是财政产生和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财政分配的主要内容。 国家管理支出概念:是指政府为维持社会秩序、从事公共管理而安排的支出,通常也称行政管理支出。 内容:包括行政支出、治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按最终用途,可分为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两部分。 人员经费包括工资、补贴和职工福利费等; 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修缮费和业务费等。 特点:纯公共商品、消费性、低收入弹性、连续性 影响国家管理支出的因素:政府职能,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体系。 国家管理支出的控制:A合理界定政府行政职能的范围 B控制财政支出的范围, C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合理设置机构 健全内部管理与公务员制度 有效的外部监督 D 改善支出管理 , 预算管理制度 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的概念: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军费支出。 内容:包括军队支出、后备役支出、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主要是直接用于军事建设的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和装备经费。 特点: 需求的外生性与供给的内生性,资本密集型 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经费使用效率,兵员制度, 国防支出的管理:国防支出的控制包括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两个方面: 宏观控制:是指预算控制,即控制国防预算的总体规模。 微观控制:是指国防支出的经费管理。 第三节 社会性支出 社会性支出的概念: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非物质需求而安排的用于科、教、文、卫、体、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服务的事业性支出,也称事业支出 。 意义:科、教、文、卫、体、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五个统筹的重要内涵。 事业支出的特点: 是对混合商品中的公共商品部分的成本补偿, 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 具有部分的投资性质 , 教育市场失灵:表现 4, 政府介入教育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教育是公共商品,而是因为教育市场的失灵 – 正外部性:同代人之间、隔代人之间 – 社会公平:收入差别产生教育机会不均等 – 不确定性:投入与产出之间 – 信息不对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 文教支出的对象: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托幼教育,文化宣传, 文教支出的方式:根据接受主体的不同,政府文教支出可以分为对文教机构的支出和对文教受益者的支出。 对文教机构的支出:经费拨款 ,专项拨款 对文教受益者的支出:助学金 ,奖学金,贷学金 , 科技支出:科技市场失灵,科技支出对象,科技支出方式,科学技术的市场失灵, 科技支出对象: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普及,应用科学技术的研发,科技市场的管理。 科技支出方式:经费拨款,专项拨款,政府贷款,政府奖励补助, 卫生医疗的市场失灵: – 不确定性:卫生医疗投入与健康效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 信息不对称:医生与病患、投保人与承保人 – 外部性:传染病 – 垄断:报酬递增(自然垄断)、市场准入(社会垄断) – 社会公平:低收入者面临因疾病带来的生存问题 卫生支出的对象和方式: – 医疗机构及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 个人:作为社会福利的卫生保健支出和作为社会保险的医疗保险支出 环境、资源保护支出: 环境保护支出的对象和方式: – 管理成本:经费拨款(成本补偿:一般税收) – 治理成本:专项拨款(成本补偿:污染税、费) 资源保护支出的对象和方式: – 资源管理机构经费拨款 – 资源保护、开发专项拨款 – 开发、使用替代资源补助 本章小结 二、 公共消费支出是财政为满足公共需求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中国,它包括行政、国防和事业支出。 三、 行政和国防支出是财政的最基本支出,也是财政支出控制的重点。 四、 事业支出有较高的收入弹性,财政应确保其合理增长。 五、 不同的事业有不同的特点,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程度也各有不同。政府应据此选择恰当的支出对象和支出方式,尽可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实现效率和公平。 第七章 转移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的概念:是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物质生活困难,依法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活动。 内容: 社会救济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 社会救济概念:第一(最低)层次也称社会救助,是提供最低生存保障的制度体系 内容:贫困救济自然灾害救济其他特殊救济:优怃、病残、鳏寡孤独等 特点:免费,受益人的选择性 社会保险概念:第二(核心)层次,按保险原则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体系。 内容: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特点: 强制性 , 权利义务对称性 社会福利概念: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层次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与非物质)生活质量的制度体系。又称“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内容: 职工福利:劳保、工休、文娱 老人福利:“ 养、乐、学、为、终” 儿童福利:抚养、教育 妇女福利:生育、就业 残疾人福利:就业、文教、残疾人设施 调整措施 : – 提高费率,广辟来源; – 削减项目、降低标准; – 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 鼓励发展商业性保险; – 调整社会保险模式。 社会保障的社会经济功能 – 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器 –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 经济发展的调节器 财政与社会保障 – 以政府为主的社会救济; – 以政府为主的社会保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多层次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与国家财力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社会保障税(费)收入;各项社会福利基金收入;国内外捐赠收入;社会保保障基金投资收益及利息收入;财政经常预算补充收入;国有资产预算补充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投资:社会保障预算:专款专用,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 五、社会保险模式:现收现付制,隔代赡养、受益基准 完全基金制 , 自我赡养、供款基准 部分基金制, 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 历史:雇主责任制 农村:公社养老、合作医疗 城市:单位养老、公费医疗 现状:改革和过渡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五项保险(总费率40.6%,其中个人11%)、 参差不齐:农村与城市、干部与职工、正式就业与非正式就业、下岗与在职 问题:覆盖率低、体制差异大、资金缺口、失业率高、老龄化 出路:完善制度、广辟来源、加强管理、循序渐进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 财政补贴的概念: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无偿地对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所实施的财政补助支出。 分类: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居民生活补贴,财政贴息,税收补贴, 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对需求的影响 影响消费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对消费者补贴) 影响投资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对企业补贴) 对供给的影响 :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对资本供给的影响 财政补贴的二重性: 财政补贴的必要性与积极作用 – 促进具有外部经济的部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 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价格管制,提高社会福利; 推行倾斜式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 – 平抑产业和价格波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 促进进出口贸易,增强民族工业竞争力。 财政补贴失控的消极影响:造成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价格扭曲, 预算软约束助长了经营管理低效, 造成分配不公, 合理确定补贴的范围和项目:正外部性项目 需要实行价格管制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产品 弱质产业、欠发达地区,高风险的高新产业 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进口品和技术以及进口替代产品等 本章小结 •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对企业和居民的无偿支出,它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社会保障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制度体系。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个部分。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的安全网。 • 社会救济是保障公民最低物质生活需要的制度。具有无偿性和选择性特点。 • 社会保险是按保险原则设立的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权利义务对称性的特点。 • 社会福利是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制度。其内容和标准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财政补贴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社会目标对企业和居民的无偿支出。它与价格相关。因而会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补贴的二重性,政府应选择恰当的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 第八章 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支出:政府提供公共商品,耗费或运用物质财富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是以政府占有一定的财力为前提的。 财政收入的分类: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共收费,其他形式 按财政收入的管理要求分类:预算内,预算外收入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税收 非税收入:国有资产收益 公共收费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罚没收入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技术因素 – 经济发展水平 – 技术进步 – (二)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因素 – 收入分配政策 – 制度因素 – (三)其他因素 – 价格因素 – 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因素 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 – (一)税收 – (二)国有资产收益 – (三)公共收费 – (四)公债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是财政总收入,相对指标反映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社会产品价值总量的集中程度,又称财政集中率 第九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求职能,以政治权利为基础,按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 课征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税收存在的依据 n 传统观念 n 公需说 n 交换说 n 经济调节说 n 现代税收存在的依据 n 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n 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n 宏观经济调节 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型 二、税收要素 n (一)纳税人:纳税人,自然人;法人,负税人。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 (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税源,计税依据,税目,解决征税的广度,解决对课税对象的归类, (三)税率: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种类,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 全额累进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 (四)减税免税:税基式减免,起征点,免征额,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 三、税收分类 (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直接税,税收负担不能转嫁或难以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或易于转嫁的税种,如商品税,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四)按课税标准分类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为计税标准,实行比例课税或累进课税,从量税, 以课税对象的实物量为计税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 (五)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第二节 税收原则 财政原则 n 充分原则,合理选择主体税种。 n 弹性原则:税制设计应具有较好的弹性 n 税收弹性: 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公平原则 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符合公平标准,横向公平,纵向公平,税收公平的衡量标准,受益标准,能力标准,收入,财产,支出, 效率原则 第三节 税收负担 二、合理的税负水平 n 经济发展标准 n 政府职能标准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n (一)含义 n 税负转嫁 n 税负归宿 n 商品交换是税负转嫁的基础 n 税负转嫁与偷税的区别 n 偷税是违法的行为 n 偷税造成国家税收的损失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n 1.前转。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n 2.后转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 n 3.税收资本化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负。 (四)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n 1.税种因素。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的联系较为紧密的税种,其税负较容易转嫁 n 2.商品的供求弹性。供给弹性大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 n 3.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 (五)研究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意义 n 实现税收的效率,应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 n 对一般商品同等课税,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 n 体现税收的公平,应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 n 控制商品课税的比重,提高所得课税的比重 n 对生活必需品征低税,对奢侈品征高税 n 加强税收征管,要考虑税负转嫁因素。 n 税负转嫁易,纳税意识强,偷税行为少; n 税负转嫁难,纳税意识弱,偷税行为多; 第四节 税收效应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n 收入效应,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而对其商品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n 替代效应。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而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收入效应具有中性,而替代效应则是非中性的。 二、劳动供给效应 n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n 收入效应: 表现为激励纳税人更多地工作 n 替代效应: 表现为减少劳动供给 三、储蓄效应 n 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的影响 n 收入效应:纳税人将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当期储蓄。 n 替代效应:纳税人以扩大当期消费来替代储蓄。 四、投资效应 n 税收对纳税人投资行为的影响 n 对纳税人投资预期收益的影响 n 收入效应: 使纳税人为了实现既定的收益目标而增加投资 n 替代效应: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 第五节 最优课税理论 n 最优税收:是依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和征收的,不产生税收额外负担或不造成任何经济扭曲,且符合公平原则的税收。 n 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的税收。 二、最优课税的基本目标 n 内在优化目标 n 按受益课税 n 对需求和供给弹性小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课税 n 采用征税范围广的税种和单一税率 n 外在优化目标 n 矫正外部效应 n 限制产业垄断 n 鼓励风险投资 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n (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相互配合 (三)最适所得课税理论 (四)最适税收征管 本章完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 税收负担计算公式 拉弗曲线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商品的供求弹性与税负转嫁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第十章 税收制度 第一节 税制结构 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征纳行为的基本规范。 – 形式—— 法律 – 内容—— 税种 二、税制类型:指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 (一)单一税制——理论抽象 (二)复合税制 三、主体税种:是在一国税制中经济影响最大,收入比重最高的税种。 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税收征管能力--征税成本 税收征管能力 课税对象 税收政策目标, 直接税—— 收入分配—— 发达国家 间接税—— 资源配置—— 发展中国家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和传统 增值税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增值额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V+M 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来看,增值额是该单位的商品销售收或劳务收入扣除外购商品额后的 余额。 增值税的特点 l 征收范围广泛,税源充裕 l 实行多环节课税,但不重复课税 l 具有税收“中性”效应 l 纳税人之间相互制约 l 有利于出口退税。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l 加法:应纳税额=适用税率(工资+利息+利润+其他增值项目) l 减法: 应纳税额=适用税率 (销售收入-法定扣除项目) l 扣税法: 应纳税额=适用税率销售收入-进项税金 二、消费税 l (一)消费税的概念和类型 l 消费税的种类 – 按征税领域不同,国内消费税,国境消费税。 – 按征税项目多寡不同,综合消费税,单项消费税。 – 按计税依据不同,直接消费税,间接消费税。 (二)消费税的特点 l 征税项目的选择性较强。 l 征税环节单一。 l 按全部销售额或销售量计税。 l 税率具有差别性。 l 具有引导和调节经济行为的作用。 (三)消费税的计税方式 l 从价计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 l 从量计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l 营业税的特点: – 以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 – 可按行业设计税率 – 计算征收较为简便 l 营业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 营业收入额 适用税率 第三节 所得课税 l 一、企业所得税 l 企业所得税特点: – 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净所得,计征较为复杂。 – 既可采用累进税率,也可采用比例税率。 – 体现国家的导向政策。 – 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收办法。 二、个人所得税 l 个人所得税的类型 – 综合所得税制 – 分类所得税制 – 混合所得税制 l 应纳税所得扣除项目 – 为取得所得所必需支付的费用 – 生计费用 l 个人所得税采取累进税率 三、社会保险税 l 社会保险税是以劳动者的工资薪金为课税的一种税。 l 特点 – 专项税,专门预算管理 – 没有费用扣除规定 – 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 – 采用比例税率 第四节 国际税收 l 国际税收定义:国家之间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税收管辖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国际间的税务关系。 l 国际税收的特殊性。 – 国际税收不能离开一国的独立课税权; – 国际税收牵涉到国与国之间的税务关系。 二、税收管辖权 l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在征税方面拥有的权力。 l 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 地域管辖权(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l 国家有权对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征税,无论这种收入归谁所有; – 公民或居民税收管辖权 l 国家有权对本国公民或居民征税,无论其收入从何处取得。 三、国际重复课税 l 国际重复课税定义 l 国际重复课税对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产生不利影响 – 加重了人事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 l 有违税收公平原则 – 限制和阻碍了要素的国际流动 l 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四、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措施 l 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基本途径 – 各国统一实施相同的税收管辖权 – 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 l 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 – 抵免法 – 免税法 – 低税法 – 扣税法 五、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l (一)国际避税的含义:跨国纳税人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课税主体或课税跨越税境的流动和非流动。 l 形成国际避税的原因 – 纳税人有减轻税负的倾向 – 各国之间在税收制度上存在差异 (二)国际避税的方式 l 课税主体的流动 l 课税主体的非流动 l 课税客体的流动 l 课税客体的非流动 (三)国际反避税 l 实行单边反避税 l 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 l 多边协商与合作 六、国际税收协定 l 一般税收协定 – 避免重复课税问题 – 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 – 减少和消除国家逃税 l 特定税收协定 l 国际税收协定范本 – 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本章完 增值税的特点 l 某商品(高压锅)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经营环节的增值额之和,等于该商品最终销售时的销售价格。假定税率都是10% 抵免法 l 抵免法指一国政府允许本国纳税人用在国外缴纳的税款,冲抵应汇总缴纳的本国税收的方法。 – 直接抵免 – 间接抵免 l 税收饶让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获得的税收减免优待,视同实际已纳税款而准予抵免的一项措施。 免税法 l 免税法指一国政府放弃对本国纳税人来自国外收入的征税权,以消除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 l 免税法有两种具体核算方式 – 全额免税 – 累进免税 第十一章 公共收费 公共收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公用设施或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向受益或管理对象所收取的费用 公共收费与税收在属性上的共同点1、执收主体都代表国家或授权机构 2、本质上都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来筹集财政收入 3、收入都用于满足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物质需要。 公共收费的原则:非营利性,效率性,受益性,自愿性 公共收费的功能 • 筹集财政收入 • 管理社会事务和公共资源 • 提高公共商品供给效率 公共收费的划分: 按照收费资金的管理渠道划分 • (一)财政预算内管理的收费 • (二)财政预算外专储性收费 • (三)执收单位自收自用的收费 按收费的实体划分 • (一)行政性收费 • (二)事业性收费 – 事业性收费是实行事业管理的单位按规定标准向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 如医疗卫生收费、教育收费、文化艺术收费、气象服务收费等。 • (三)经营性收费 – 经营性收费是国有经营单位向社会提供私人商品时按市场原则所收取的费用。 – 如交通运输费、房屋租赁费、文化娱乐费等。 按公共收费的目的划分 • (一)一般目的收费 • (二)特殊目的收费 – 限制自然垄断的收费 – 市场准入性收费 – 校正外部不经济收费 宏 观 调 控 篇 第十二章 财政预算管理 一、财政预算的概念: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三、财政预算的基本特征(预算原则) 1.法定性。2.精细性。3.完整性。4.时效性。5.公开性。 四、财政预算体系和基本程序 l 财政预算体系:中国的《预算法》明确规定,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 l 五级政府:中央、省、市、县、乡 l 财政预算基本程序: 编制 审批 执行 决算 一、财政预算的编制形式 (一)单式预算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 优点:完整性强;体现国库统一和会计统一的原则要求;便于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