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简答题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考试简答题整理.doc(1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教育考试简答题整理教育考试简答题整理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预测 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2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
2、的。3.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4.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能够给儿童较为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5)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5. 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 教育的终身
3、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 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6.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 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依据生产力发展水
4、平。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8.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9. 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1)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2)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3)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目标。 (4)知识是课程的核心。(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
5、人物杜威和克伯屈基本特征:1. 主张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2. 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声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3. 主张打破严格的科学界限,有步骤地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教师发挥协助作用。缺点:活动中心课程论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此外不指定具体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因而活动课程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7. 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
6、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 (2)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等。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8.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1)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基础性。 (3)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做到知
7、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5)教科书的编写要表达确切。 (6)教科书的编写要强化联系性。 9.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1)教学的目标(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的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材料题)(必背)教学原则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量力性原则教学规律是教与学的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发现它,掌握它,不能制造它;
8、教学原则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制造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 (单选)1.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 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夸美纽斯提出)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形象的描述、通俗的比喻,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的作用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
9、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 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复习:苏联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0、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n):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礼记*学记)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不同的人不同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
11、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 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定义: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简答)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促进他们的智能和品德发展的方
12、法。可以分为讲读(英语、语文)、讲述(历史、政治)、 讲解(物理化)和讲演(做报告)四种方法。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简答)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对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简答)3.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13、: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简答)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质的课件等,指导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 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讲究演示的方法。演示要配合教学,及时进行。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简答)5.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指示货巩固知识的方法。(简答)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提
14、出明确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辅导;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6.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室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加深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简答)7.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实验前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做好实验小结。15.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 动机原则。教师如何善于
15、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 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 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 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16.教学包含了哪几方面内容? (1)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
16、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有哪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的简约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教学的合作性规律 17. 简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非同步运行一一对应的 18. 简述教学的主要作用。 (1)教学是社会经验的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
17、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19.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高效率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1)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0. 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1)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工作主要包括明确教学目标、钻研了解教材、分析研究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四个方面。 (2)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节好课,取决于许多条件,主要有一下
18、几个方面: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组织严密、教学语言清晰、双边活动积极 (3)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的形式一般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提高课外辅导的效果:第一,要从学生实际需要与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第二,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第三,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 (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检查和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19、 21.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1)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3)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4)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5)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23.简述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1)客观: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主观: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24. 简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 知识观 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20、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也不能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2) 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情境性以及社会互动性。 (3) 学生观 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者的主动性。 (4)教师观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25.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
21、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6)倡导发现学习。使学生具有发现的兴奋感和发现的自信感。 26.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最初遗忘得较快,之后逐渐减慢。 (2)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 (3)复习过程要尽量多样化。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28. 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1)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识记者的态度如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 29.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
22、3)注重良好的仪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4)高效率地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5)维护良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30.简要回答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艾里斯认为,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31.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
23、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 32.简述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种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人们在人格的独特性或差异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性”。 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人也有的,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使人格带有明显的社会性。 33.简述
2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不平衡性。(3)定向性与顺序性。(4)差异性。 34.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 (2)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 (3)同理心。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35.如何理解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身心
25、各方面都潜藏着极大地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有极大的可塑性。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纳自我。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整并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6)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37.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其主要变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38.简述
2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39.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途径。 原则:20.德育原则(一)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二) 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既
27、要重视思想道德理论教育还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是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贯彻要求: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坚持执行统一的原则4. 教育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四)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五)集体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要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要充分发挥集
28、体的教育作用;要处理好学生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长善救失,因势利导;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七)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八)因材施教原则1.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2.九、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
29、上。贯彻要求:1.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我爱我活动方式的总和。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方法:(一)说服教育法3. 含义: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是学校德育中运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 2.贯穿要求: (1)明确的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二) 榜样示范法 1.含义:是教育者以他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来影响和引导学生以培
30、养其优良品德的教育方法。 2.贯穿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用榜样作用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 实际锻炼法 1. 含义: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学生的意志锻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2.贯穿要求: (1)坚持严格的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四)情感陶冶法 1.含义:是通过创设和利用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贯穿要求: (1)创设良好的环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
31、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四) 品德评价法 1.含义: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促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促使其优良品德的形成发展和稳固深化的方法。 2.贯穿要求: (1)要目的明确,客观公正。(2)发扬民主,获得集体舆论的支持。 (3)注重宣传与教育。 (五) 自我教育法 1.含义: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自我教育法的具体方式有: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受教育者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贯穿要求: (1)启发学生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32、(2)引导学生掌握自我修养的标准,并自觉进行自我评价。 (3)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反复锻炼并培养自我修养的习惯和能力。 途径: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40.简要回答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1) 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都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2) 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的时候,便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3) 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将考虑学
33、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1.简要回答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42.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1)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3.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
34、我管理。教育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一、简述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方法: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良好班集体的特征】1. 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组织纪律。4. 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二、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要求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因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注意原型的独立性、完备性、概括性,3.根据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4.注意学
35、生的个体差异三、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1. 教学从 教育者为中心 转向 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 教会学生知识 转向 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 重结论轻过程 转向 重结论的同时更看重过程4. 教学从 关注学科 转向 关注人四、简述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利用。2. 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5. 依据现有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五、简述新课程要求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
36、反思4. 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简述新课程要求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老师六、 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训1. 创设有利于创造产生的环境,方法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制度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方法有: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 开
37、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七、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方法:1. 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给与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协调同伴关系 7.与家长合作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1. 学生的因素:适应不良,厌烦,挫折与紧张,寻求注意与地位,过度活动,性别差异2. 教师的因素: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手段,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3. 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1. 准确的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
38、氛的前提和基础2. 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3. 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4. 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八、 简述教育过程中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教育原则的要求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这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 教育这对学生的要求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 教育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二六、学习迁移的种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39、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垂直迁移(不同层次)(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原理原则态度)、具体迁移(日月明、加减法四则)(5)根据迁移的程度分为自迁移(相同情境)、近迁移(相似情境)、远迁移(不相似情境)(6)根据迁移的路径分为低路迁移、高路迁移。(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二七、学习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学习迁移说)德国的沃尔夫 官能心理学 迁移是无条件的
40、、自发的。(二)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共同要素。(三)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贾德 “水下打靶”实验(四)关系理论说(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小鸡觅食”实验 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认识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 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九、 影响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 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
41、控制的元认知的策略对迁移有重要影响);(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和能力;(7)教师的指导。【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1. 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2. 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3.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十、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十一、 简述教师在训练学生学习策略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 主体性原则:是指
42、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应发挥和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2. 内化性原则,是指在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测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并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应用。3. 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应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4. 生成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新东西5. 有效监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是否有效。6. 个人效能感原则,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和自信程度,他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43、。十二、 简述个体心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1. 个体心身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2. 个体心身发展具有阶段性,要求教育要分阶段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不搞一刀切。3. 个体心身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 个体心身发展具有互补性,要求教育扬长避短5. 个体心身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因材施教十三、 简述影响人的心身发展的因素1. 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心身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心身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环境:环境是人的心身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3.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心身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 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人主观能动
44、性是人的心身发展的动力,是促进可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十三、简述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1.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3. 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 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允许学生提问质疑十四、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 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 巩固知识。就是通过各样复习,对学习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4. 运用知识。通过练习或有组织的
45、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5. 检查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取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十五、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方法有哪些?1. 个体自我调试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主要方法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和态度改变等。十六、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
46、归因观。【影响学习的动机】1.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2.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十七、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的七个层次理论1. 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人之理解需要, 6.审美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十八、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心身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 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十九、 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 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提高,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2. 在整个中学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据主导地位3. 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二十、 简述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1. 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