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7128636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大纲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手册指导教师: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实验四 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一、实验仪器设备:松下NV-MD9000及NV-MD10000摄像机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地点:影视制作实验室四、实验目的1. 了解影视镜头的不同类别及其功能2. 掌握摄像构图的技巧五、实

2、验内容(一)影视镜头的类别1. 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有不同景别的镜头: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2. 根据摄像机镜头运动方式的不同,有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运用推、拉、摇、移等技巧拍摄的镜头);3. 根据表现方法的不同,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4. 根据拍摄方向不同,有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与背面角度拍摄的镜头;5. 根据拍摄高度不同,有仰拍、平拍和俯拍镜头;6. 根据镜头时间长短不同,有长镜头和短镜头;7. 空镜头:只拍摄自然景物。(二)摄像构图1. 摄像构图贯穿整个摄像创作和再现过程,包括摄像机位选择、镜头运动等。2. 摄像构图中心的处理口诀l 一忌 “ 七扭八歪”,或画面

3、横竖,中间分割 l 二忌 “ 面壁思过”l 三忌 “ 横线切脖”,或近景特写,前挤后松 l 四忌 “ 顶天立地”,或主体直立,掐头去足 l 五忌 “ 缺边少沿 l 六忌 “ 顾此失彼”,目的不明 l 七忌 “头重脚轻”,即远近不分,上阔下空l 八忌 “刀光剑影”l 九忌 “杂草从生”l 十忌 “哆哆嗦嗦”,推拉摇移,摆来晃去l 十一忌 “空洞无物” l 十二忌 “起落不稳” l 十三忌 “运动随意”l 十四忌 “犹豫不定”l 十五忌 “或快或慢”l 十六忌 “主体游移”l 十七忌 “长焦摇晃”l 十八忌 “越过轴线” l 十九忌 “没有主题” l 二十忌 “背影重重”l 二十一忌 静止构图,拍

4、中还校l 二十二忌 摇摄画面,人卡一半l 二十三忌 画面纠正,突然生硬l 二十四忌 前后重叠,主体不明(三)摄像机位1拍摄机位l 正拍: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善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构图,给人以宽广、平稳、安静的感觉。但立体感不强,呆板。l 斜侧拍: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善于表现景物的斜线构图。l 侧拍:善于表现景物的轮廓线、主体的动作姿态、人物对话、教师备课等;立体感较差。l 反拍:改变了主体与陪体的位置,突出了陪体与环境,可将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2拍摄方位:使画面地平线位置的高度、前后景物的可见度和透视度均发生变化。l 平拍: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具有真实感,善于表现景物的对称构图;画

5、面显得平淡而有分割感。l 仰拍:摄像机低于被摄物体水平线向上拍摄。善于表现景物的垂线构图;能升高、突出前景降低、简化后景;仰拍正面人物,可使其形象显得高大。l 俯拍:摄像机高于被摄物体水平线向下拍摄。前景大、后景小,纵深感强;善于表现曲线构图;擅长表现广阔地面上的景物规模、数量、位置,给人以辽阔壮观的气势;能表现物体顶部的外形;给人以压抑、低沉的气氛;俯拍反面人物可使其形象渺小。3拍摄距离:指摄像机到被摄景物的距离。l 景别变化方法:用定焦距镜头选择不同的拍摄距离可产生远景、全景、 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构图变化;在同一拍摄距离上,还可以利用变焦距镜头,通过改变摄像机的视角产生景别变化。l

6、 焦距与距离: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距离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构图是不同的。l 短焦近拍镜头:背景范围大,景深大,前后景拉开,纵深感强。l 长焦远拍镜头:背景范围小,景深小,后景拉近、放大,空间被压缩,纵深感弱。(三)画面布局画面布局:指构思、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以便组成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画面。l 主体:是画面表达的主要对象和主题思想,也是画面的构图中心。画面可以只有主体,但不能没有主体。一个镜头可以始终只表现一个主体,也可以通过焦点虚实的变化与镜头的运动不断变换主体。主体在表现手法上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间接表现主要注重神韵与内涵的表达。l

7、 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用于帮助表达主体的特性和内涵。当画面有陪体时,视觉语言会更加准确。陪体也能深化主体的内涵。陪体不能喧宾夺主,在画面中可以不完整。陪体通过镜头运动与摄像机位的变化,可转换成主体。l 前景:是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或物,可以是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数时候是环境的组成部分。选择富有季节特征或地方特征的景物做前景,可以烘托画面的主体或主题。前景离摄像机距离近,成像大、色调深,与远处景物形成大小色调对比,可加强画面的纵深感。前景置于主观位置并占画面较大面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前景因场面调度和摄像机变化可变为后景。l 背景:是主体

8、后面的景物。用以强调主体环境,突出主体形象,丰富主体内涵。背景要与主体形成影调对比,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l 空白:指画面中看不出实体形象而趋于单一色调的部分,形成实体之间的空隙,以沟通画面各个实体。背景上的空白能突出主体。画面上的空白能创造意境。空白要分配得当,使各个实体前呼后应,和谐统一;而不同的空间安排能体现出不同的呼应关系。(四)线、色彩与构图1线:是造型的重要因素。在客观中并不存在,只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表述的产物,是借以表达事物的一种手段。在电视中,线是造成画面美观的一种基本形式。画面还会产生无形的线,如视线、手势及运动等的方向,注意构图时要留适当空白。2色彩:也是摄像构图中的重要造

9、型因素。其主要作用是真实、生动地表现画面造型,再现五彩斑斓的客观世界;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谐和色彩重音等装饰画面可增强美感,烘托气氛,抒发情感。色彩有色彩基调,即色调,指色彩倾向。色调的确定应符合画面主题、环境、情感、气氛的要求。l 按色相来分:黄色调、红色调、蓝色调;l 按明度来分:亮色调、暗色调、灰色调;l 按色性来分:冷色调、暖色调、中间色调。色彩对比:是色彩的对立关系,一般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等。色彩对比可使双方的特性都得到加强;色彩的浓淡、冷暖、虚实对比还可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纵深感(近景色实、浓、暖,远景色虚、淡、冷) 。色彩和谐:是色彩造型的一条重要基本法则。形成色彩和谐的做

10、法有:通过统一的色调来形成色彩的和谐;通过色彩的渐变或过渡求得对比色的和谐;通过对比色块相互穿插、镶嵌,形成疏密相间、相互呼应的态势,取得和谐的效果;通过对比色块面积大小、距离大小来减弱色彩冲突;利用中性色金、银、黑、白、灰来缓冲对比作用。色彩重音:又叫色块重音、色块对比。在大面积色彩基调中,设立小面积的色块重音,便构成了画面的构图中心。对立色块作重音,显得响亮;中间色块作重音,显得醇厚;黑白色块作重音,显得和谐。色块分布要避免等量对称、繁乱,否则会淹没主体形象、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六、实验报告摄像构图掌握情况总结(拍摄机位的选择、画面布局等是否合理)1.拍摄机位了解到各种拍摄角度能表现出不同的

11、效果,能正确的选择和布置机位进行拍摄任务2.摄像构图对于摄像构图,基本的构图技巧能够掌握,但画面构图上太过犹豫导致被拍物体消失在镜头内。3.画面布局能够合理的安排好主体、陪体、前景、背景以及空白各个成分间的关系以便组成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画面。4.线条与色彩1)我会寻找画面中的各种线条如地平线、垂直线等,利用线条使画面构图美观合理。2)色调的确定应符合画面主题、环境、情感、气氛的要求。我会根据拍摄需要选择色彩如何调整更符合情景、突出主题。你在拍摄过程中违反了哪些摄像禁忌?缺边少沿 顾此失彼,目的不明 杂草从生空洞无物 起落不稳 长焦摇晃 画面纠正,突然生硬前后重叠,主体不明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该生实验过程(认真 较为认真 不认真),实验报告(详实 较为详实 不详实),总结反思(深刻 较为深刻 不深刻),成绩为 分。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