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马跑泉中心小学 汝丹燕作为科学课的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大环境下,怎样更好地把握科学课程标准,教好科学新教材,让学生面对新教材标准,新教材提出的各种学习内容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同时突出科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
2、主人,这已成为科学教师面临的直接挑战。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网络具有虚拟的特殊功能,不受时空的限制等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就更为重要了。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在科学课的教学当中,如果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些科学手段进行教学,能给教学活动提供活泼、新颖的教学形象和逼真的视听效果,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段多样化,为学生学习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调动思维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能很好的改进(解决)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虽然信息技术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但至少可以作为科学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此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一、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前人们对学生学习科学课不够重视,学生从心底里不够认真,也没有兴趣。一段时期以来,科学课程的学习被人们重视起来了,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大、兴趣不高,影响了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会因某种兴趣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教学中如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又是科学课教师头疼的事,特别是一些学生比较陌生、且不太容易用实验或其他教学手段表达的内容,要解决这
4、一难题,我觉得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学比较好。课前导入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的重要一环。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 ,先进的信息技术比投影仪投影、画面禁止的幻灯片播放来得更形象、直观一些。比如在小学六年级的火山与地震一课的教学中,若是先播放一段关于火山爆发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去感受,观看到火山爆发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仿佛身临其境。再播放唐山大地震的视频,看到剧烈震动、屋塌路陷、山崩地裂、树木连根拔起、黑水四溢的画面,学生们的心被吓人的自然景象所震撼。然后让学生说说是什么自然现象,学生已经把火山爆发与地震深深的刻画在头脑中,进而揭示课题,这样就能很好地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充分地激
5、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科学课程中的有些内容,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一领域人们为之所做的种种努力和人类活动对依存的环境带来的变化的了解。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虽然是抽象、陌生的,而且也不是易于理解,也无法去感知体验,例如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学生对地球和宇宙既充满好奇又觉得非常神秘而不易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学生也读不出所以然,教师按课本的内容讲下去,只有听觉刺激没有活动的视觉信息刺激,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在课前将教材内容整理做成网页或动画课件,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上网进入网页或看动画课件,或者其他的渠道查询,以激发学生收集、整理文字、图片等信息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意识,调动学
6、生学习的兴趣。再组织交流,让学生自主地获得对地球和宇宙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教材呈现的模拟实验资源,就能够比较理想的突破课堂限制,将抽象的、难于理解的自然现象,变得直观、生动,降低了理解难度。如前面提到的火山与地震一课,中后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展开,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观察探究中学习科学的快乐。二、 有利于突破科学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课的教学中,有些知识点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如小学科学第六册中看星座一课,认识各种星座即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课堂上学生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仅靠教师的讲解和观察几张星座图片的话,课堂会显得枯燥无味,学
7、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也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探究更多的星座。这些抽象难懂的天文现象要求学生掌握,不是容易的事。要观察探究却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直观性的限制,教学这些内容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多媒体课件能把夜空灿烂的星图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让课堂上无法看到的复杂现象变得简单、容易了。在看星座这一课的教学中,若教师能利用星空软件,将复杂难懂的天文奇观搬到课堂上,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充满好奇,使教学变的集中有序、具体形象,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小学五年级的科学做手电筒一课,要求学生制作简易手电筒之前,要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是重点,若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动手组建电路并实验外,利用爱迪生软件帮助学
8、生认识其他一些电路元件,并鼓励学生组建电路,模拟实验,会更好的突破重难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宽了思路,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科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机的整理分开,将一部分知识点做成便与教学的课件,在授课过程中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科学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参与实验活动,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真知”为主。但是一堂课仅四十分钟 ,要探究的知识点非常多,短短的四十分钟往往很难将点面顺利的兼顾到。因为在组织操作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学
9、生的相关知识较少,操作上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既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便于找出出差错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光凭想象不行,要用求实的行动去验证才行,又要适时的介入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在这一活动中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后面还要组织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分析。这么多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面面俱到,但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中反复讲解。这时采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学,能解决这一问题。如在五年级科学折形状一课中,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中的注意点,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注意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实验中时刻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差错
10、出现,保证完成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后面的数据汇总分析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每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汇总,通过计算机计算求平均值,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学生很快从数据分析中找到规律并得出结论。三、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科学是以在实验探究中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弟斯多惠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儿童心理才真正被理解和内化。科学课的教学同样重视“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最基
11、本的科学知识。仅靠书本上静止的插图和浅显的文字,有时是不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这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便于克服这些问题。如小学三年级科学水的变化一课中,对水的三态变化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其实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中已经有这样的知识:冬天水会结冰,其他时候水都是流动的,但也有例外,水在加热烧开的时候会冒出很多白气。但这些知识都比较零散,不系统,印象不那么深刻。课本上提供的插图帮助学生观察理解 水的三态变化,学习效果也不佳。如果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水的三态变化模拟在同一空间的同一画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加深学生对变化过程的印象,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另外水在自然
12、界里的循环变化学生也就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水的变化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也有些知识的教学不一定要用到信息技术,如气温有多高一课中对温度计使用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就不必要使用课件来帮助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总之,合理的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教学之中,对完成教学目标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更多时候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初始假设的真实性,不能用多媒体演示来完全代替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实验活动以及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注意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
13、面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如果需要,视情况而定,不要过于追求课件的技术含量,不要偏离所有媒体技术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时的服务性这一主题。另一方面不要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问题,但不能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言道:计划不如变化。课件是事先做好的,有时会跟不上课堂变化,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而解决这一矛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不能违背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要用多媒体的演示来完全代替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做到两方面兼顾,体现课堂灵活性,更加突出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感受,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