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心理学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心理学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社会工作-心理学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一、 案例背景一、案例背景1、 基本情况:案主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2、 家庭情况:父亲53年出生,为回城知青,96年与小自己22岁的浙江女子结婚,婚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于99
2、年离婚,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段时间。父亲现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年查出患有鼻炎癌。爷爷奶奶已经过世,案主有两个姑姑,但住的都较远,案主去她们家的次数不多,居父亲讲,姑姑们都很爱案主。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岁),早上送案主去学校,下午放学时父亲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并在那里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3、 学校老师对其评价: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
3、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案主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只在考试前几天复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案主数学、手工、语文课学的很好,英语教差。暑托班老师普遍反映案主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暑脱班的正常进行。4、 大妈妈对案主评价: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
4、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则会闹 ”在这位大妈妈带他之前已有三位大妈妈带过他,都因为他太顽皮,别人不愿带他。这位大妈妈带他也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家人认为大妈妈是没事找事,但这位大妈妈看到案主父亲工作忙,案主没有妈妈,可怜他们,因此即使案主惹人烦,她也是愿意带他的。大妈妈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将来会麻烦,但是她认为对案主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把案主送到特殊的学校去,自己的责任较小。5、 父亲对问题看法:父亲认为,案主今天的结果自己负有较大的责任,自案主很小时候,没离婚前,父亲对案主实行的是打骂教育,离婚后没有给案主较多的爱,使案主长期在缺少父母爱的环境中长大。另外他还认为,案主所在的学
5、校在对待案主的有偏见的不正确教育方法上对案主今天的行为结果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谈到案主所在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和现在的小学,案主父亲充满愤懑、仇恨心理,但同时又表示,不送到学校案主又能到那里去,自己也是没办法的事。二、曾经治疗经历:父亲曾带案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的诊断结论是:父母离婚、父亲生病对案主的打击很大,案主意识到失去母亲又要失去父亲而自暴自弃,因此常常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引起别人注意。医生的建议是要给案主更多的爱,这样才能激发案主把自己的爱带给其他人。三、案例诊断:工作员对案主进行了两天的接触与观察发现案主并不讨厌暑脱班生活,也想容入这个集体,很怕老师让他单独呆在一边。如果老师对他态度很凶,
6、他如果觉得自己没错,他的反抗就很强烈,但如果是他做的不对,老师给他讲道理,他还是听话的,如果是严厉的批评他,他也会反抗,但不是较强烈。案主非常聪明动手能力很强,很喜欢手工课,在手工课,比其他孩子提前完成作品,且很有创意。数学运算能力很强,反映很快。在课间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但玩不长,通常是有不合他意的就与小朋友打起来,如果他喜欢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他不会主动借的而是趁小朋友不注意时拿别人的,如果在课间他与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工作员表扬他一些好的行为或鼓励他帮助小朋友他会很乐意的。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缺乏礼貌用语通常是说“你、给我”等带有命令式语气的句子,不带有称呼的。综合分析案主周围人对
7、案主的反应与工作员对案主的观察作出以下分析:1、在读学前班前,由于父母闹离婚,父母之间的不良交往方式,以及父母双方把情绪迁怒到案主身上,拿案主发泄,使案主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环境中,这对案主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使案主幼小心灵承受不能承受之重。2、在缺少爱与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家庭的变故,身边人的暗示(失去母亲,父亲得了癌症也可能会失去父亲,案主将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使案主总觉的身边的环境对他不公平,造成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仇视心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使案主比一 般孩子成熟,另一方面也常常做出一些危害性的行为,表示他的报复心理和引起别人的关注。3、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父亲意识到家庭变故对案主造成的
8、不良影响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另一种用物质上的满足弥补自己的愧疚的方式对待案主,使案主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家庭环境中,由于自己工作忙,为给案主一个“安全,有人照顾的环境”又把案主寄养在别人家,殊不知无论是爸爸的做法还是寄养人家的做法都缺乏对案主的正确引导,他们的这种一味顺从做法使案主养成了任性、耍赖的性格,使的他周围的人都要顺着他否则就发脾气。他的这种性格到了学校就行不通的,老师学生是不会像家人一样顺着他的,案主会感到外界对他是不公平的,在案主的概念中“公平”就是他的要求其他人像家人一样都可满足他,因此案主在学校或者外界就成了行为偏差学生4、学校缺乏对案主的正确引导,从管理学校
9、或班级的大局出发,对案主管制与约束,甚至把案主领出来单独看待,为案主贴上行为偏差学生的标签,更加重了案主反抗与反常的心理,使案主的不良行为变本加厉。5、社会化进程在青少年成长中不足,他人导向的影响。四、 案例分析 (一)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里的层次需要理论分析 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本案例中案主在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上就明显的缺失,没有得到满足。首先,安全的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它是在生理需要的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
10、惧。它表现为人都希望自己有丰厚的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希望生活在安全、有秩序、可以预测和熟悉的环境中;喜欢做自己熟悉的工作等等。从案例中案主的父母在他年幼父母离婚,父亲又因工作关系不能照料案主,而是请保姆照料,但期间又换了几位保姆,没有固定的、有秩序的、可以预测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使他没有最基本的安全感从而缺失了安全的需要。 其次,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爱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在本案例中案主的父母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段时间。但也让案主从小
11、就失去了母爱,再加上案主的父亲因工作原因只能把他送到保姆那里直到晚上才能去接案主回家,父母离婚、父亲生病对案主的打击很大,案主意识到失去母亲又要失去父亲而自暴自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案主既缺少母爱同时也缺失父爱。因此可以看出案主在爱与归属的需要是缺失的。再次,尊重的需要,是指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高度评价,受他人的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在本案例中,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
12、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不仅打击他案主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会使使案主在今后的人生中留下阴影,因此,案主在尊重的需要也是没有得到满足的。(二)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有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他会在不同时间和情况下表现出来。性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一成不变的,性格也是可塑的。性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个人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也一定会带来他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在本案
13、例中,可以看出案主的性格属于胆汁质,不稳定性人格,其表现为顽皮、聪明、好动、不爱学习、自暴自弃。其形成这种人格性格特征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如:大妈妈反映,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则会闹 ”在这位大妈妈带他之前已有三位大妈妈带过他,都因为他太顽皮,别人不愿带他。这样的环境下造成了他无人管教、任他妄为、顽皮、不爱学习,经常逃课,暴力倾向,与
14、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等的性格。五、 治疗方案(一)阳性强化发阳性强化发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的以产生和改变。阳性强化法的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质量技术或矫正方法,也称为“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发生。针对本案例中案主的行为改正的步骤如下:1、 明确目标行为,在本案例中案主的目标行为是不欺负小朋友、形成看书学习的习惯。2、 监控目标行为,详
15、细观察和记录该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制约因素,从而确定目标行为的基本水平。特别要注意目标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例如,本案例中案主什么时候看书学习,看多长时间的书,哪些因素影响案主看书学习等。3、涉及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与案主一起涉及干预方案,已取得案主的积极配合。这是不但应确认需要被干预或塑造的行为,还应该确认采用何种干预形式和方法,并且确定使用何种强化物,以达到确实有效的强化与干预的目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干预方案,最终使新的行为结果取代以往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结果。如,案主在课间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但玩不长,通常是有不合他意的就与小
16、朋友打起来,如果他喜欢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他不会主动借的而是趁小朋友不注意时拿别人的,在这治疗初期当他这些行为出现时老师或家长应及时向他说明这样做事不对的,并教他应当如何相处与处理,但是之后他在发生如此现象老师或家长以及同学不要理会他。如果在课间他与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工作员表扬他一些好的行为或鼓励他帮助小朋友他会很乐意的。当这些行为出现时家长或老师就要及时表扬或奖励他,这样促使他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以便使阳性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4、实施强化,将行为与阳性强化物紧密结合,当案主出现目标行为时立即给与强化,不能拖延时间,并向案主讲清楚被强化的具体行为、目标、意义和方法,使案主了解干预的目标
17、,理解所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目的及意义,明确自己该怎么做,确立信心并主动配合。一旦目标行为按期望的频率多次发生,就应当逐渐消除具体的强化物,而继续采用社会性强化物或间歇行强化的方法,以防出现对强化物脱敏的现象。例如,当案主出现看书、能与小朋友好好相处这一行为时,应该对其进行阳性强化,给与奖励,实现看书、与小朋友好好相处的目标行为与阳性强化及奖励的结合,逐渐养成爱看书学习、好好与小朋友相处的行为习惯。 5、追踪评估,随着行为干预的进展,应让案主本人也掌握和使用干预方法,学会把干预情境下所获得的效果巩固下来,并在干预程序结束之后,进一步发挥案主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案主主动的把疗效扩展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去,
18、进行周期性的评估。例如,本案案主已经用阳性强化发誓自己养成爱看书、好好与小朋友相处等的行为习惯,可以建立起信心,利用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需要改变的行为上去,从而改变不适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获得心理的成长。(二)社会方面 1、老师方面。向老师及同学证实是否有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的事实,如果该事实是存在的,应当相关部门反映该老师的的素质行为情况,并对该老师进行素质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疏导,不应以歧视或其他理由来对待学生。但如果该事实不存在,那就应该向老师讲
19、明案主的情况,让老师对该案主的情况进一步了解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教导。 2、家长方面。对于家长方面,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案主,而不是一味的因为工作原因而把案主交给保姆,这样既可以拉近父子间的关系,又可以填补案主的安全需要已经爱与归属的需要。3、保姆方面。当案主出现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这样的行为方式时,应及时纠正案主,而不是顺从案主养成坏习惯,或忽视不给与理会,当他出现阳性行为时,大妈妈应及时给与奖励,促
20、使他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以便使阳性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案主与大妈妈平日里接触的时间最多。(三)社会工作人员的介入 社会工作人员对案主的情绪进行疏导,帮组案主理解父亲及大妈妈对他的用心良苦,增强按住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在校行为进行修正,帮助案主改正不爱学习,欺负小朋友,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案主的父亲认识到打骂 的管教方式对按住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社会工作人员与案主的老师进行沟通,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改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六、评估总结及结案反思当案主基本上完成了工作计划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按住已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能够积极的参加班级活动,很好的与同学交流,融入周围的环境,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此时,社会工作人员就开始与案主商讨结案。结束工作关系,总结案主的进步与不足,安抚好按住结案的情绪波动。社会工作人员通过和案主,案主的家人的深度访谈,与案主共同总结评估个案。七、回访 在结案后的一定时期内拜访案主寄家人,帮助案主回顾工作过程,根据案主的需要和问题的解决情况跟进服务。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与案主的分享,强调案主已经取得的成绩,鼓励案主,增强案主自信心,帮组案主巩固已有的变化,增强案主结案后处理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