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习题试卷版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习题试卷版23.doc(60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生理习题试卷版23第一章绪论第一章 绪论【A型题】1.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 )A 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C 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D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E 人体细胞的功能2. 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 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
2、对恒定3. 以下哪种周期属于中频生物节律( )A 心动周期 B 日周期 C 周周期 D 月周期 E 年周期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正反馈调节 E 负反馈调节5.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 排尿反射B 排便反射 C 血液凝固 D 减压反射 E 分娩6.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正反馈调节 E 负反馈调节7. 生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是从下列哪个世纪开始( )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7世纪末E 18世纪8.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 收缩反应B
3、 分泌C 神经冲动D 反射活动E 电位9. 对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节幅度大B 调节敏感性大C 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D 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较慢E 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判断题】10. 人体如心脏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呼吸自动节律等属于高频节律,是最重要的生物节律。( )11. 体内大多数反馈性调节均为负反馈,它是机体维持稳态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1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13. 自身调节是一种局部调节。( )14. 正反馈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机体的稳态。( )15. 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16.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
4、准确和短暂。( )17.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体液调节。( )18. “画饼充饥”属于条件反射。( )19. 通常被称为生物分 子的物质有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等。( )【填空题】20. 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出版著作_,使生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1.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_、_和_。22. 神经调节通过_来完成其调节功能,并以_为结构基础。反射弧由_、_、_、_和_组成。23. 反射分为_和_。24. 体液调节的方式有_、_、_和_。25. 生物体的生物节律可按频率的高低分为_、_和_节律。26. 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称_,即_。27.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_的
5、科学,对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_、_和_研究 。28.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_、_、_及_。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 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是( )A. 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环境间的屏障 B. 细胞接受外界和其他细胞影响的门户 C. 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 D. 受体的主要成分 E. 抗原物质2. 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出胞作用3.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出胞作用4. 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 单纯扩散 B
6、.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D. 入胞作用 E. 出胞作用5.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A. 2个Na+ 移出膜外B. 2个K+ 移入膜内 C.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入膜内 D. 3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入膜内 E.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 移入膜内6. 近代生理学把兴奋性的定义理解为( )A.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D.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 动作电位即兴奋性7.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
7、便指标是( )A. 阈电位 B. 时值 C. 阈强度D. 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 刺激的频率8.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9.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 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10. 蛙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为2.0ms ,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不可
8、能超过( )A. 100次B. 200次 C. 300次 D. 400次 E. 500次11. 描记神经干单向动作电位时需要用( )A. 一对电极,均置于正常部位B. 一对电极,均置于损伤部位 C. 一个电极,置于损伤部位 D. 一个电极,置于正常部位 E. 一对电极,分别置于正常与损伤部位12. 以下关于细胞的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膜电位和静息电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 膜电位是细胞静息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C. 一般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D. 这种电位差可用测量电极在细胞表面测出 E. 正常数值的这种电位差,表明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13. 所谓膜的去极化表现为( )
9、A. 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 B. 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C. 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 D. 经历选项C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E. 经历选项B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出的负值恢复14.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 K+B. Na+C. Cl-D. Ca2+E. Mg2+15. 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 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16.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 钠平衡电位 B. 钾平衡电位 C. 钠
10、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 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 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7.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 钾平衡电位 B. 钠平衡电位 C. 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D. 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 超射值18. 神经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氨基丁酸D. 乙酰胆碱 E. 5-羟色胺19. 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囊泡( )A. 不释放乙酰胆碱 B. 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 C. 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释放 D. 每秒钟约有107个乙酰胆碱分子释放 E. 每秒钟约有200300个囊泡释放20.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
11、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 )A. K+B. Na+C. Cl-D. Ca2+E. Mg2+21. 神经肌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 胆碱酯酶 C. 美洲箭毒 D. 六烃季铵E. 四乙基铵22.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 肌原纤维B. 肌小节 C. 肌纤维 D. 粗肌丝 E. 细肌丝23.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A.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C. 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E.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24. 安静时在体骨骼肌肌小节的长度约为( )A. 1.51.6m B. 2.
12、02.2m C. 2.53.0m D. 3.54.0m E. 以上都不是25. 肌肉收缩时,如后负荷越小,则( )A. 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大 B. 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迟 C. 缩短的速度越小 D. 缩短的程度越大E. 完成的机械功越大26. 在强直收缩中,单个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A. 发生叠加或总和 B.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 幅值变大 D. 幅值变小 E. 频率变低27. 平滑肌细胞兴奋时,Ca2+来自( )A. 肌钙蛋白 B. 钙调素 C. 细胞外液 D. 肌浆网 E. 细胞外液、肌浆网和其他钙库28.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是( )A. 仅在内表面B. 仅在外表面C
13、. 仅在两层之间D. 仅在外表面与内表面E. 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中形式均有29. 受体介导式入胞过程不包括( )A. 某种配基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所“辨认”形成配基受体结合物B. 配基受体结合物向覆衣凹陷集中C. 其他种类的配基受体结合物相继在同一覆衣凹陷集中D. 吞食泡的形成E. 吞食泡融入胞内体,实现受体与膜的再循环30. 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 )A. 动作电位的阈电位B. 去极相C. 超射时期D. 去极化后电位E. 超极化后电位31. 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钾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A. 前者小B. 两者相等C.
14、 前者约大5%D. 前者约大10%E. 前者约大20%32. 神经纤维每兴奋一次,膜内钠浓度大约增加( )A. 1/100B. 1/1000C. 1/8000D. 1/10000E. 1/8000033. 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钠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E. 先减小后增大34. 假设,在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加时,通道蛋白质分子结构内部可出现下列哪项变化( )A. 低电阻通道B. 缝隙C. 水相孔道D. 脂相孔道E. 钠泵35. 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 )A. 内向B. 外向C. 内、外向电流
15、迅速交变D. 内、外向电流均可E. 内、外向电流相等36. 阈电位是指( )A. 造成膜对钾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 造成膜对钾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 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 造成膜对钠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 造成膜对钠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37. 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 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 在有髓纤维上是跳跃式传导D. 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38. 相邻细胞间直接电联系的结构基础是
16、( )A. 缝隙连接B. 紧密连接C. 突触连接D. 终板连接E. 非突触连接39.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 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 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E. 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40. 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质指的是( )A. 肌凝蛋白B. 原肌凝蛋白C. 肌钙蛋白D. 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E. 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41. 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包括( )A. 肌凝蛋白B. 原肌凝蛋白C. 肌
17、纤蛋白D. 肌钙蛋白和肌纤蛋白E. 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42. 按照滑行理论,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同横桥结合的物质是( )A. 肌凝蛋白B. 原肌凝蛋白C. 肌钙蛋白ID. 肌钙蛋白TE. 肌纤蛋白43.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 钠离子B. 氯离子C. 钙离子D. 钾离子E. 镁离子44. 估计横桥每扭动一次,大约可使肌小节缩短( )A. 1%B. 5%C. 10%D. 15%E. 20%45.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钙释放C. 肌浆中的钙与肌钙蛋白结合D. 肌浆中的钙浓度迅速降低,
18、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钙解离E. 当肌浆中的钙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判断题】46.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阈电位。( )47. 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囊泡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 )48. 氧和二氧化碳的跨膜运动是一种耗能过程。( )49. 在绝对不应期中,组织的兴奋性为零。( )50. 膜上面的特殊蛋白质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51. 膜蛋白质负责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转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52. 与载体相比,通道转运的特异性高。( )53. 横管系统的作用是释放钙离子,触发肌肉收缩。( )54. 当肌肉处于最适前负荷或最适初长度时,细肌丝和粗肌丝重叠的程
19、度最佳,收缩时产生的张力最大。( )55. 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动作电位的频率太高,以至发生动作电位融合所致。( )56. 局部兴奋的大小与刺激的强度有关。( )57. 阈电位是指刺激时所用的刺激强度的大小。( )58. 动作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的大小和膜的反应性有关。( )59. 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钠平衡电位水平。( )60.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需要消耗ATP,而舒张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不需消耗ATP。( )61.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62. 抑制小肠上皮细胞钠泵的活动,对小肠营养物质的吸收无影响。( )63. 神经纤维兴奋时,细胞膜对钠、钾离子
20、的通透性同时增大,从而产生动作电位。( )64. 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绝对值越大。( )65. 骨骼肌收缩时,长度可以不缩短,而仅发生肌张力的变化。( )66. 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都是通过局部电流的机制传导动作电位的,因此二者兴奋的传导速度相同。( )67. 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钠离子运出细胞,并将钾离子运入细胞。( )68. 可兴奋细胞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该细胞在每秒钟内的最大兴奋频率。( )69. 平滑肌细胞中不存在肌钙蛋白,但含有钙调蛋白。( )70. 细胞膜上的载体和离子通道与物质的单纯跨膜扩散有关。( )【填空题】71.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
21、物质组成,其中以_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最高,以_的分子数目最多。72.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_双层分子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_。73. 细胞膜转运物质时,根据其是否消耗能量可分为_和_两大类。74. 根据参与完成易化扩散的蛋白质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_易化扩散和_易化扩散。75.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_电化学梯度和_能量。76. 钠钾泵是镶嵌在细胞膜脂质中的一种_,其本身具有_作用,能分解_,为Na+ 、K+的主动转运提供_。77. 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的逆浓度差跨膜转运必须与_一起同转运体结合进行,此现象称为_。78. 细胞在安静时膜内为_,膜外为_的跨膜电位,称为静息电位。79. 引起
22、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包括_、_和_。80. 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历经_、_、_和_有次序的变化。其中阈值最高的是_期,阈值最低的是_期。81. 河豚毒选择性阻断_通道,而四乙基铵选择性阻断_通道。82. Na+ 通道在不同条件下有_、_和_三种功能状态。83. 神经纤维上任何部位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均可沿纤维作_向传导,其幅度和速度_。84.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递质是_,与终板膜上_相结合,主要引起_内流和少量_外流,使终板膜去极化,形成_。 85. _的作用是将细胞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向细胞内部;_的作用是通过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集,触发肌小节的收缩和舒张;而_则
23、是把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的过程衔接起来的关键部位。86. 肌肉舒张时同样需要利用_作为能源,这是因为_泵与舒张的产生有关。87. 肌肉收缩最基本单位是_,它是由一个位于中间部分的_和两侧各1/2的_组成。88. 横桥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_分子呈可逆性结合;二是它具有_的作用。89.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中Ca2+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Ca2+从_中释放;而Ca2+浓度降低,主要是由于肌浆网膜结构中_活动的结果。90. 骨骼肌在最适初长度时,它的每个肌小节的长度是_m,此时,粗、细肌丝处于_重叠状态。91. 肌肉张力速度曲线表明,在_时,肌肉缩短初速度为
24、零;而在_时,肌肉缩短初速度最大。92. 氧和二氧化碳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_。93. 骨骼肌肌管系统包括_和_,其中_具有 摄取、贮存、释放钙离子的作用。94. 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_,明带长度_,H带_。95. 细胞膜的钠泵逆_梯度和_梯度转运钠,而只逆_梯度转运钾。96. 完成跨膜信号转运的通道类型有_、_、_和_。97. _、_以及_(组织)对刺激反应表现特别明显,因而被称为可兴奋细胞(组织)。98. 锋电位之后膜电位还要经历一段小而缓慢的波动,称为_。99. 神经细胞受刺激使膜去极化达到_水平时,_通道即大量开放,从而爆发动作电位。100. 同有髓
25、神经纤维比较,无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_,能量消耗_。101. 由神经干记录到的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取决于兴奋的神经纤维_。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大,其幅度_。102.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有_和_的变化。103. 具有类似局部兴奋特性的电变化形式有_、_、_。104. 强直收缩【A型题】1. 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A. ClB. Ca2+C. K+D. Na+E. 有机负离子2. 下列那种情况血沉加快( )A. 血沉快的红细胞置于正常血浆B. 红细胞比容大C. 血浆白蛋白增多D. 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E. 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多3.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 与血
26、浆容积之比B. 与血管容积之比C. 与血细胞容积之比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E.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出4. 有生命危险的急性失血量是指超过总血量的( )A. 5%B. 10%C. 15%D. 20%E. 30%5.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 白蛋白B. 球蛋白C. 珠蛋白D. 血红蛋白E. 纤维蛋白原6. 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 血浆胶体渗透压B. 血浆晶体渗透压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 组织液静水压E. 毛细血管血压7. 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D. 血浆E. 血清8.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
27、乏将导致( )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地中海贫血E. 溶血性贫血9. 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 )A. 淋巴细胞B. 嗜中性粒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嗜碱性粒细胞E. 单核细胞10. 白细胞计数通常只反映( )A. 血液中吞噬细胞数B. 单核细胞数C. 各种粒细胞总和数D. 循环粒细胞数E. 边缘粒细胞数11. 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为外源性凝血时需要,而内源性凝血时不需要( )A. 因子B. 因子C. 因子D. 因子E. 因子12.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A. 肝和脾B. 肝和肾C. 脾和淋巴结D. 肾和骨髓E. 胸腺和骨髓1
28、3.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A. 铁的吸收B. 蛋白质的吸收C. 维生素B12的吸收D. 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E. 雄激素的释放14. 内源性凝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子的激活开始 B. 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短C. 不需要因子参加D. 不需要Ca2+参加E. 不需要因子参加15. 不属于生理性止血过程的是( )A. 血小板粘着于受损血管B. 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C. 血小板释放5-HT,使小血管收缩D. 参与血液凝固过程E. 使凝血块液化脱落,恢复正常16. 体外实验中,下列哪项使血液凝固不发生( )A. 将血液放置于空的玻璃管中B. 血液温度从室温升至37CC. 在血液
29、中加入一定量的草酸钾D. 在血液中加人一定量的双香豆素E. 在血液中加人一定量的维生素K17.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血小板减少B. 维生素A缺乏C. 某些凝血因子不足D. 维生素B12缺乏E.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18.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分之一是( )A.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B. 抗凝血酶C. 抗凝血酶D. 肝素E. 维生素K19. 纤溶酶的特点是( )A. 特异性高,只水解纤维蛋白B. 特异性不高,对所有蛋白类物质均有强烈的水解作用C. 特异性高,只水解纤维蛋白原D. 特异性不高,主要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对因子、也有水解作用E. 主要水解因子和因子20.
30、 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性斑点,称为紫癜,其最主要原因是( )A. 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B. 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C. 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 血管收缩障碍E. 延缓凝血过程21. 在实验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置于0.4%NaCl溶液中将会出现( )A. 红细胞叠连现象 B. 红细胞皱缩C. 红细胞凝集D. 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E. 溶血现象22. 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和血液量分别为( )A. 40.0L和4.0LB. 30.0L和3.54.0LC. 20.0L和4.0LD. 30.0L和2.5LE. 20.0L和2.5L23. 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A. 凝血
31、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B.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C.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E. 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24. 抗凝血酶的抗凝血作用主要是( )A. 抑制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B. 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C. 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D.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E. 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25. 具有变形性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是( )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巨嗜细胞E. 淋巴细胞26. 肝素的主要作用是( )A. 催化纤维蛋白溶解B.
32、 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之失活C. 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D. 抑制因子的激活E.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27. 月经血不易凝固主要是由于( )A. 血小板数量较少B. 缺乏某些凝血因子C. 子宫能合成分泌肝素D. 子宫含纤溶酶原激活物较多E. 子宫的组织因子含量低28. 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 )A. A抗原B. B抗原C. D抗原D. A和B抗原E. H抗原29. 外源性凝血过程一般开始于( )A. 组织细胞释放的因子B. 血小板释放的PF3C. 因子的激活D. 血小板聚集E. Ca2+的参与30. 已知供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
33、A型B. B型C. AB型D. O型E. 以上都不是31. 正常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浓度NaCl溶液中,将全部发生破裂溶血( )A. 0.34%0.32%B. 0.46%0.42%C. 0.80%0.60%D. 0.90%0.85%E. 1.00%1.20%32. 对红细胞生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B. 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叶酸和维生素B12C. 红细胞生成原料Fe2+被肠上皮细胞吸收D.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合成E. 雄激素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33. A抗原在糖基组成上比H抗原多一个( )A. 半乳糖B. 葡萄糖C. N-乙酰半乳糖胺D. 岩藻糖E. N-乙
34、酰葡萄糖胺34. 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侧指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次侧指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相混合B. 对已知的同型血液输血,可不必做此试验C. 主侧和次侧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D. 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论次侧有何结果,均不能输血E. 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在严密观察下,可以少量、缓慢输血35. 父母一方为A型,另一方为B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为( )A. 只有AB型B. 只有A型和B型C. 只可能是A型、B型、AB型D. A型、B型、AB型、O型都有可能E. 只可能是AB型或O型【判断题】36. 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5%。( )37. 血液的比重主
35、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数量越多,则比重越大。( )38. 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浆蛋白的含量越高,粘滞性越大。( )39. 红细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 )40. 血浆蛋白含量增多,则血沉加快。( )41. 红细胞只运输O2,不运输CO2。( )42. 红细胞也具有酸碱缓冲作用。( )43. 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一成不变。( )44. 血浆蛋白总浓度不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越大,血浆胶体渗透压越低。( )45. 血清是经抗凝后,无红细胞的液体成分。( )46. 贫血时血细胞比容升高。( )47. 脱水时血细胞比容升高。( )48.
36、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细胞的物理性叠连无关。( )49.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主要是机体缺铁所引起的。( )50. 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51. 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止血。( )52. 外源性凝血是由因子启动的,这种因子存在于组织中。( )53. 血液凝固三个阶段都需要Ca2+的参与。( )54. 红细胞凝集后,经振荡不能使细胞彼此分开。( )55. 血小板数量减少,则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56. 某人失血后输入200ml的A型血,没有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一定是A型。( )57. Rh阴性的人第二次输Rh阳性人的血时,不会出现
37、凝集反应。( )58. 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凝集原类型。( )59. 因子的激活是内源性凝血的开始。( )60. 只有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 )61. Rh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 )【填空题】62.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_。63. 血浆的pH值是_,其缓冲对物质主要由_组成。64. 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_,其次是_。65. 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上层是_,下层是_。66. 正常成年男性血细胞比容是_;女性是_。67.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_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_形成。68. 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血浆_渗透压;影响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血浆_渗透
38、压。69.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_和_。70. 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为_;其中白蛋白为_。71.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RBC)的数量是_;女性是_。72. 正常成人男性血红蛋白(Hb)的数量是_;女性是_。73.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和_。74. 红细胞成熟的主要因素是_和_。75. 成年人红细胞生成的部位是_。76. 红细胞生成调节的主要因素有_、_和_。77. 正常成人白 细胞数量是_;血小板数量是_。78. 大多数凝血因子是在_合成的,其中因子、在合成过程中需要_参与。79. 以罗马数字编号的凝血因子中,存在于血浆以外的是_,不是蛋白质成分的因子是_。80. 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39、_;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_。81. 体内的抗凝系统包括_抗凝系统和_抗凝系统。82. 正常人出血时间是_分钟;凝血时间是_分钟。83. 红细胞上含有A凝集原者的血型可能是_或_血。84. 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者的血型可能是_或_血。第四章 血液循环1. 心动周期中,占时间最长的是( )A. 心房收缩期B. 等容收缩期C. 射血期D. 等容舒张期E. 充盈期2. 心动周期中,在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 )A. 心房收缩期B. 等容收缩期C. 快速射血期D. 等容舒张期E. 快速充盈期3. 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A. 心房收缩期末B. 快速射血期末C. 等容舒张期末D. 快速充盈期末E. 减慢充盈期末4. 房室瓣开放见于( )A. 等容收缩期初B. 等容收缩期末C. 心室射血期D. 等容舒张期初 E. 等容舒张期末5. 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A. 等容收缩初B. 快速射血期初C. 等容舒张期初D. 快速充盈期初E. 减慢充盈期初6. 心动周期中,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 )A. 等容收缩期B. 心室射血期C. 等容收缩期+心室射血期 D. 心室舒张期E. 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7. 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