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10292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一、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1、 教材的问题: 教材内容多而杂、 教学要求浅而泛、 知识主线散而空。而各类评价性考试内容实而精、试题难而全; 教材文字不多,有限的化学知识还零碎地淹没在花花绿绿的画面、表格、实验步骤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学生预习和复习的积极性不高;课本习题少而窄。 2、教学目标的问题: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制约着这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我个人的教学水平也存在问题;教学中要实现四种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探究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

2、的课时,有限的内容,有限的时机达成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实有限。 3、教学时间的问题 :课时每周 3 节较少,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极其有限。习题课没法上,综合训练难上加难。 4、学生的问题 :优生吃不饱, 困难生还吃不了。 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5、评价的问题 :化学成绩的评价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上,考核试题难而全。过程性评价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6、成绩状况的问题 : 考试平均分不高,两极分化严重。二、新课标理念下应有的教学思考与要求 1、全面理解三维课程目标,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在实施中要注意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要求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从课程功能层面提出的,是整个课

3、程实施后所要到达的目标,不能将其简单地分解到每节课。三维的教学目标中, 知识与技能是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核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在过程与方法中寻求突破,精心设计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2 2、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

4、学素养,重视其基础性;从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 采用推理、 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 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提出高一些的要求, 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 前提是首先要 “保底”,而且增补不能搞 “一步到位” ,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

5、求学生一下子全部到达的。 对于教学难度的把握, 还可具体参考以下建议:比较现行的人教版、 山东科技版和江苏版高中新课标教材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于人教版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和科学史话三个栏目的内容,是教学上很好的素材, 但可以不作为学分认定内容;市教研室化学科组织编写必修模块各章节的教学要求说明,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 3、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合理重组教学内容教材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结构, 一定程度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了防止这类内容学习中常见的“一听就会,一用就乱”,一定应该有化学基本理论作为主线贯穿进行学习。 本章的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

6、 隐去了过去熟悉的线索,将大量的信息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假设教师的指导稍不得法, 就很容易感到知识凌乱,把握不住规律,从而走入“背化学”的死胡同。要求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主线, 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分类”这个主线,使基础知识清晰。在新课程中, 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师要突破多年来 “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灵活处理教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7、 - - -第 2 页,共 7 页3 4、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到达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在实施中,首先要对科学探究或探究式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 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

8、, 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 接受学习、 探究学习等都是人类常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科学学习强调亲身体验、

9、在“做中学”,但由于时间和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 只有选择那些最有探究价值而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这些内容应该是本模块的主干知识。探究活动应该围绕主要教学目标展开。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交流展示的范围要广。 5、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多种功能化学实验既是课程目标,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 更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学会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到达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目的。实验教学中的启迪思维功能很容易被其获知功能掩盖, 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实

10、验教学中的思维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假设对实验的启思功能开发不够,只着重其在获取知识方面的价值,就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4 陷入重“做”轻“思”的误区。通过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的欲望, 依循科学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 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培育出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三、个人教学中的具体做法第 1 节 元素周期表教学主线及流程:第一课时:、浏览课本尾页的元素周期表 寻找硅元素的位置请说出硅元素在

11、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引出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平面中点的位置确实定学习周期、 短周期、族、主族等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正确表达与书写。、画出硅原子结构示意图激发学生在硅原子结构与硅元素位置之间寻找数值上的关联用钠原子结构与钠元素位置的数值关系进行验证得出“周期序数 =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利用课本第5 页、第 7 页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原子半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提炼、归纳“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

12、金属性逐渐减弱”。第二课时:、回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用钾、钠的实验验证元素金属性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用第 8 页的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资料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小结金属的金属性 复原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案设计 总结并板书“元素的金属性复原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复原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借助第 7、8 页的碱金属单质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归纳、概括同一主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规律。、由学生中的双胞胎引出并理解同位素简介核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13、 - - - -第 4 页,共 7 页5 、抑扬顿挫地示范背诵1-20 号元素说明记忆的作用,指导背诵的方法布置书面作业和背熟1-20 号元素的顺序。个人的教学认识:上述教学中, “知识与技能”落实了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得出了“周期序数 =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归纳了“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等。“过程与方法” 表达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同一主族元素性

14、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等知识的产生与形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达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 知识的内在联系中、 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的奥妙中、获取知识的愉悦和成功感中。 2、第 2 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主线及流程:第一课时: 、开展组与组之间、 学生个人之间背诵1-20 号元素的比赛 落实 1-20号元素的记忆回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提出同一周期元素是否也存在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画出Na、Mg、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原子半径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引出问题与冲突指导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比较的方法结合对硫和氯气的知识归纳“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原子半径逐

15、渐减小,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作业完成第 18 页的第 2、4、5、6 题。第二课时:、背诵1-20号元素回忆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以解答实验习题的方式解决第14页的实验 1 验证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指导学生阅读第15 页的表格信息补充SiH4、 PH3、H2S、HCl 的稳定性比较稳固同一周期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归纳并板书“元素的非金属性氧化性越强,其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元素的非金属性 氧化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作业完成第 13 页关于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填写。第三课时

16、:、背诵1-20号元素分别回忆同一主族及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6 、观察、填写第14 页的两表格体会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归纳概括元素周期律。、由学生阅读第16 页的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交流阅读中的收获深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第四课时:课堂用最多30 分钟完成元素周期律的达标演练,评分,有选择性地讲评。个人的教学认识: 在教学中对如何选取知识, 选择哪些知识, 知识如何呈现,都进行了二次创作, 充分考虑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了教学资源,灵活处

17、理了教材。 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也重视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课程目标的表达。 2、第 3 节 化学键教学主线及流程:第一课时:、利用健身的哑铃,解释了“键”及其作用。 铺垫性讨论一:商户甲需要卖“电子”,客户乙需要买“电子”。甲乙接触后, 结果如何?铺垫性讨论二: 两位同学都需要 2 万元的笔记本电脑, 两位同学单独都买不起。 他们怎样愉快合作才能共同到达目的?到达目的后他们会分开吗?、从氯气的化学性质钠在氯气中燃烧的事实投影钠氯两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两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组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种类

18、及判断。、介绍电子及其书写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用氯化镁稳固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第二课时:、分析非金属原子得失电子的特点联系两位同学AA 制共同购买 2 万元的笔记本电脑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都到达稳定结构。、从氯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事实投影氢氯两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形成共用电子对构成分子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由分子子构成组成共价化合物的元素种类及判断。、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用水稳固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19、页,共 7 页7 物的形成过程极性共价键。、用氮气展示用电子式表示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非极性共价键。、 思考与交流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归纳化学键化学键的形成方式。、利用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用动画模拟其化学反应过程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个人的教学认识: 借助学生熟悉的现象和事例, 应用拟人化的讲解, 采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化抽象为直观,努力做到教学形象化。 根据学生的抽象思维弱于形象思维这一特点以及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规律把本来是很抽象的教材变为生动形象的教材,以揭示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建立想象表象, 从而加强学生自觉地理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考虑化学键理论的逻辑性思想性很强,因而重视严密的逻辑推论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使基础理论的讲解富有论证性,全面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