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设计(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设计(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信息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设计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摘 要21世纪是信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应用广泛,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及金融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受到企业的青睐,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压力,更需要数据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以便进行企业事业和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技术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科学,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的把内部活动有机的组织起来,就必须
2、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主要开发包括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设计及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库安全性好的库。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于使用等特点。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应用;设计信息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设计1 概述信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都在与信息打交道。现代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很少同具体的事情打交道,而更多地是同事情的信息打交道。管理系统规模越大,结构越是复杂,对信息
3、的渴求就越加强烈。实际上,任何一个组织要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各要素之间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管理者对组织的有效控制,都必须依靠来自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如同人才、原料和能源一样,被视为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了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前提,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一切有效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信息管理在原始的纸质及其他信息管理类型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开始信息的传递、存储、备份等等信息管理系
4、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用于管理领域以来,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从功能单一到功能集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化。根据MIS发展的时序和特点,可将MIS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阶段。EDPS是利用计算机处理代替人操作的计算机系统,特点是面向操作层,以单项应用为主,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以批处理方式为主。EDPS是较少涉及管理问题,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MIS 的特点:能够将组织中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高度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央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MIS的处理方式是在数
5、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的分布式处理。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MIS由EDPS发展而来,与EDPS相比,MIS更强调信息处理的系统性、综合性,除要求在事务处理上的高效率外,还强调对组织内部的各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活动的支持。早期的MIS是指面向中层管理控制的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解决结构化问题。DSS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具有管理控制的功能,但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时,它使MIS具有了将数据库处理和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为管理者解决更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它虽然不是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更加完善。它与早期
6、的MIS结合,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2 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MIS)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很多学科,是各学科紧密相连综合交叉的一门新学科。作为一门新科学,它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它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特有功能。就其功能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学的混合物,它全面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技术,因此是技术系统。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来看,MIS和组织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MIS将导致新组织结构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又对MIS的分析
7、、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要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既是技术系统,同时也是社会系统。2.1 开发环境2.1.1 IIS介绍该图书信息管理系统采用IIS5.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nternet信息服务)作为Web服务器。IIS是由微软公司提供的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Internet信息服务。IIS支持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以及SMTP协议
8、,通过使用CGI和ISAPI,IIS可以得到高度的扩展。2.1.2 IIS工作原理IIS7的请求过程,如图2-1所示。图2-1 IIS工作原理图上图的8个步骤分别如下:(1)当客户端浏览器开始HTTP请求一个WEB服务器的资源时,HTTP.sys拦截到这个请求。(2)HTTP.sys通知WAS从配置库(configuration store)中获取配置信息。(3)WAS向配置存储中心请求配置信息。(4)WWW服务接受到配置信息,配置信息指类似应用程序池配置信息,站点配置信息等等。(5)WWW服务使用配置信息去配置HTTP.sys处理策略。(6)WAS开启一个工作者进程去处理改HTTP请求对应的
9、程序池。(7)该工作者进程处理该HTTP请求,并处理结果返回给HTTP.sys。(8)客户端接受到处理结果信息。其中,步骤1到6,是处理应用启动,启动之后,就不需要再走这个步骤了。另外,IIS7的应用程序池的托管管道模式分两种:经典和集成。这两种模式下处理策略各不相同。2.2 ASP介绍2.2.1 ASP概述ASP(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主页)3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动态网站开发技术。它是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使用它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使用ASP可以组合HTML页、脚本命令和ActiveX组件以创建交互的Web页和基于Web的功能强大的应用
10、程序。ASP是一套服务器端的脚本程序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当程序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仅将所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极大地提高了Web交互的速度。2.2.2 ASP的特点ASP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1)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可快速建站。(2)ASP提供了一些内置的对象,例如response、request、session、server等,可用来从客户端的浏览器接收信息,或将服务器处理后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的浏览器。(3)ASP提供了与后台数据库连接和访问的功能,允许站点访问者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对各种数据库
11、进行访问,并且可以使动态网页的内容随着相关数据库内容的变更而自动更新。(4)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代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SP所使用的脚本语言均在Web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执行这些脚本语言的能力。(5)ASP源程序不会被传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因而可以避免所写的源程序被他人剽窃,也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2.2.3 ASP功能:(1)可以处理由浏览器传送到Web服务器的表单输入。(2)可以访问和编辑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表。使用浏览器即可输入、更新和删除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的数据。(3)跟踪用户网站上的活动信息并且存入日志文件中。(4)可以使用VB
12、Script或JavaScript等简易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快速完成站点的应用程序。通过Web服务器执行脚本语言,产生或更改在客户端执行的脚本语言。(5)扩充功能的能力强,可通过使用Visual Basic、Java、Visual C+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制作ActiveX Server Component以满足自己的特殊需要。3 系统功能介绍与分析3.1 系统描述从本章开始,将依据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应用系统,采用ASP作为前台开发工具,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工具,管理员对图书进行管
13、理与维护,读者可以查询书籍和自己的借阅信息。3.2 功能介绍与分析3.2.1 图书信息管理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图书信息,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图书信息操作,主要功能包括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图书信息管理包括编辑图书(包括添加和修改)、删除图书、查询图书信息的功能。业务规则: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类别、价格、借阅标志、图片存储路径;图书状态包括未借阅、已借阅两种状态;3.2.2 读者信息管理能够对一定数量的读者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这其中主要包括读者信息的添加、删除及修改。读者信息管理包括编辑读者(包括添加和修改)、删除读者、查询读者信息的功能。业务规则:读者信息包
14、括借阅卡号、姓名、性别、单位;查询读者时,在查看读者信息的同时,能够查看该读者所对应的借阅信息。3.2.3 借书操作、还书操作读者选择借书操作后,进入借书界面,输入所借图书编号,如果该书存在且未被借出,完成借书过程。读者选择借书操作后,输入所借图书编号,完成借书操作。业务规则:读者能够查询当前未借阅的图书信息;借阅卡号及所借图书编号必须为数据库中已存数据。还书操作读者选择还书操作后,进入还书界面,输入所借图书编号及借阅卡号,完成还书过程。读者选择还书操作后,输入所借图书编号及借阅卡号,完成还书操作。业务规则:借阅卡号及图书编号必须合理有效。还书完成后,借阅信息表中对应该图书的归还时间应正确填写
15、。3.2.4 借阅信息管理能够正确的查询到图书信息、读者信息,以及读者的借阅信息。借阅信息管理包括编辑借阅信息(包括新建和修改)、删除借阅信息、查询借阅信息的功能。业务规则:借阅信息包括借阅卡号、图书编号、书名、借书时间、还书时间。归还时间已填写的说明该图书归还成功,为填写的该图书未归还4 系统设计4.1 系统数据库分析与设计4.1.1 数据库分析图书馆工作人员事先将图书信息及读者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读者登录系统后,选择不同的操作类型,进行相应的图书浏览、借阅、归还等。通过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系统涉及三个实体:读者、图书、工作人员,它们之间的E-R关系图如图4-1所示:管理员还
16、书借书还书图书读者1nn1nm图4-1 E-R关系图通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出该系统所用到的数据表如下各表所示。表4-1 用户登录信息表表4-2 图书信息表表4-3 读者信息表表4-4 借阅信息表4.1.2 数据库设计4.1.2.1 用户登录信息表用户登录表用来存储管理员或读者登录系统时的用户名及密码,避免非法用户进行访问,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包括:读者编号、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别。如表4-5所示。表4-5 登录信息设计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索引说明Rno数字长整型是有(无重复)读者编号Username文本20是用户名Password文本20是密码Type文本10是用户类型其中,“Rn
17、o”作为此信息表的主关键字。4.1.2.2 图书信息表图书信息表的主要功能在于存储所有馆藏图书的基本信息。它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类型、借阅标识、图片八个字段。具体设计如表4-6所示。表4-6 图书信息设计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索引说明Bno数字长整型是有(无重复)图书编号Bname文本50是书名Bauthor文本20作者Bpress文本20出版社Bprice货币自动价格Btype文本20类型Bflag是/否是借阅标识Picture文本50图片存储路径其中,Bno字段(即图书编号)为主关键字。4.1.2.3 读者信息表读者信息表用来存储所有合法用户(即管理员录入
18、的用户)的信息。它包括:读者借阅卡号、读者姓名、性别、学院四个字段。如表4-7所示。表4-7 读者信息设计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索引说明Rno数字长整型是有(无重复)借阅卡号Rname文本10是读者姓名Rsex文本2性别Racademy文本20学院其中,Rno字段(即读者借阅卡号)为主关键字,与用户登录信息表的“Rno”字段具有关联性。4.1.2.4 借阅信息表借阅信息表记录读者的借阅信息。它包括:借阅卡号、图书编号、书名、借书时间、还书时间。具体设计如表4-8所示。表4-8 借阅信息设计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索引说明Rno数字长整型是有(无重复)借阅卡号Bno数字长整
19、型是有(无重复)图书编号Bname文本50是书名Borrow日期/时间借书时间Return日期/时间还书时间其中Rno、Bno共同为借阅信息表的主关键字。4.2 系统结构设计4.2.1 功能模块图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4-2所示: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登录图书信息管理读者信息管理信息查询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图书修改图书删除读者添加读者修改读者删除借阅信息读者信息图书信息图书添加借书操作还书操作操作类型图4-2 功能模块图4.2.2 模块流程图4.2.2.1 用户登录普通用户界面管理员界面YNNY判断是否为管理员?用户名存在且密码正确?用户名及密码如图4-3所示。图4-3 用户登录流程图4.2.2.2
20、 借书操作 如图4-4所示。借阅卡号是否合法?Y该图书是否被借出?借阅成功输入借阅卡号、图书编号NNY图4-4 借书流程图4.2.2.3 还书操作 如图4-5所示。输入借阅卡号、图书编号该借阅卡号是否借阅此书YN图书归还成功图4-5 还书流程图5 系统实现5.1 系统运作流程该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共有“首页”、“图书专区”、“个人天地”“投诉意见”、“联系我们”五个栏目。系统运行后,出现欢迎界面,进入“首页”。如图5-1所示图5-1 首页点击“图书专区”后,用户可以查看当前图书列表。如图5-2所示图5-2 图书列表单击某一图书,可以查看该书的详细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是否可借
21、阅等。选择“个人天地”菜单项后,系统进入“用户登录”界面。此处有“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身份,选择不同的身份,进入相应的页面。若为“普通用户”,成功登录后,进入用户界面,用户能够进行个人信息查询、借阅信息查询、借阅图书、密码修改等操作。如图5-3所示图5-3 用户登录界面若为 “管理员”,成功登录系统后,进入管理员页面,管理员能够进行读者和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与删除等操作。如图5-4所示图5-4 管理员界面点击“投诉意见”、“联系我们”,系统相应进入投诉意见和联系我们界面。5.2 模块设计5.2.1 登录模块该模块功能是,用户进入系统之前,确认其输入的账号和密码是否正确。在“用户名”和“密
22、码”栏输入账号和密码后,单击“登录”按钮,如果“用户名”及“密码”正确,则系统会根据不同的用户类转入不同的页面。登录页面显示如图5-5所示。图5-5 登录页面该模块的部分代码为:%if request(cmd)=login thenusername=request.Form(username)password=request.Form(password)usertype=request.Form(user)sql=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username=&username& and password=&password& and type = &usertype&
23、rs.open sql,conn,1,1if rs.eof thenresponse.write(alert(没有该用户,请重新输入!);location.href(geren_login.asp)else登录成功,进入管理员界面或普通用户界面end ifend if%5.2.2 读者信息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包括对读者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管理员通过如图5-6所示界面,可以完成新读者信息的添加。图5-6 添加读者信息部分代码如下:添加新的读者信息读者编号 (借阅卡号):姓名:性别:读者其他信息通过图5-7所示界面
24、所示,管理员可以完成读者信息的修改和删除。图5-7 读者信息修改与删除部分代码如下:打开数据库读者信息列表借阅卡号姓名性别所在学院操作input type=button name=alert value=修改 onclick=javascript:window.location.href=alert_reader.asp?id= /input type=button name=delete value=删除 onclick=javascript:window.location.href=del_reader.asp?id= /关闭数据库点击“修改”后,系统进入修改读者信息页面,系统会给出当前读
25、者的信息,管理员在此基础上便可以轻松的对读者信息进行修改,如图5-8所示。图5-8 修改读者信息部分代码为:form method=post action=w_alertreader.asp?id=修改读者信息读者编号 (借阅卡号):input type=text name=rno value= /姓名:input type=text name=rname value= /性别:input type=text name=rsex value= /读者其他信息5.2.3 图书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包括对图书的添加、修
26、改和删除等操作。其原理同读者信息管理相似,故不再赘述。5.2.4 信息查询以个人信息查询为例,简述信息查询的实现。在该模块中,用户可以方便的查阅自己的个人信息(借阅)信息,而且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如图5-9所示。图5-9 个人信息查询该模块的部分代码为:个人信息打开数据库借阅卡号:姓名:性别:所在学院:关闭数据库用户选择“修改个人信息”后,系统进入图5-10所示界面,系统已自动给出用户的当前信息,用户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 、“性别”和“所在学院”,而不能修改自己的借阅卡号。图5-10 个人信息修改用户修改并提交后,系统会弹出图5-11所示提示“修改成功” 对话框,然后自动返回个人信息查询界面,
27、即图5-9,当前会显示用户修改后的个人信息。图5-11 修改成功提交后,后台数据处理代码为:%sql=select * from reader where rno=&session(mm_rno)rs.open sql,conn,1,3rs(rname)=trim(request.Form(name)rs(rsex)=trim(request.Form(sex)rs(racademy)=trim(request.Form(academy)rs.Updaters.closeconn.closeset rs=nothingset conn=nothingresponse.write(alert(修
28、改成功!);location.href(gereninfo.asp)%5.2.5 借书模块用户选择“借书操作”后,系统进入图5-12所示界面。图5-12 借书操作借书操作的算法如下:打开数据库的图书信息表book表;判断book表中是否有该图书编号所对应的图书;若没有,则重新输入,以下步骤不执行;若有,判断该图书的bflag是否为true;若为ture,则可以借阅,并置bflag=false,同时,将该借阅信息添加到借阅信息表lend中;若为false,则不能借阅。部分代码为:% sql=select * from book where bno=&trim(request.Form(bno)r
29、s.open sql,conn,1,3if rs.eof thenresponse.write(alert(您借阅的图书不存在!);location.href(jieshu.asp)elseif rs(bflag)=False thenresponse.write(alert(您借阅的图书已经被借出!);location.href(jieshu.asp)else借阅成功,更改book表bflag字段值,添加借阅信息到lend表end ifend ifrs.closeconn.closeset rs=nothingset conn=nothing%5.2.6 还书操作用户选择“还书操作”后,系统
30、进入图5-13所示界面。图5-13 还书操作还书操作的算法如下:l 打开数据库的借阅信息表lend表;l 判断“return”字段是否为空;l 若为空,置“return”归还时间字段值为当时时间值,并打开book表,置该书的借阅标识bflag=true;l 若不为空,提示用户“该图书已经归还!”。部分代码为:%sql=select * from lend where bno=&trim(request.Form(bno)&and rno=&session(mm_rno)rs.open sql,conn,1,3if rs.eof thenresponse.Write(alert(操作失败!请检查
31、是否已借阅此图书!);location.href(huanshu.asp)elseif isnull(rs(return) then还书成功,更改lend、book表的相应字段值else response.Write(alert(该图书已经归还!);location.href(lendinfo.asp)end ifend if%结束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网状的信息传递结构,彻底改变了数据的生成方式和以往的线性传递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信息的效能。信息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以大大缩短决策时间,加快企业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因此
32、,未来企业的竞争实力将不取决于企业的规模,而取决于企业的数据传递速度和信息的整合能力。可以说,未来商战的制高点是信息管理。以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为例,不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就无法与具有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竞争对手相抗衡。参考文献1明秀娴:试论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秦红星:计算机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科技信息6黄津孚.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四版).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7杨杜. 现代管理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陈忠卫、王晶晶. 企业战略管理.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9宋远方、成栋. 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史晋川.中国
33、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2叶乃文 喻国宝: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3王慧芳:软件工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4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5徐洁磐、周嵩: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 . 东南大学出版社18陈孟建,沈美莉.ASP技术与动态网页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林小芳.ASP动态网页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潘晓南,邵雨州.动态网页设计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1吴玉新.网站ASP后台解决方案M.人民邮电出版社2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3李俊德.Access2003入门与实例演练.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24张建章浅谈ASP开发WEB数据库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系统J25裴树军,张仁伟基于ASP的动态WEB技术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12-1526Data C J.A Guide to DB2.Reading,Mass,Addison-Wesley,198427施波.VBScript网页制作快速入门.新时代出版社.2000-0829Simon Brown,Sam Dalton.JSP编程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30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