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081501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一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分封制的作用(影响 )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小宗 )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 互为表里 ) 。作用 (影响 )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

2、部的稳定和团结。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 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的建立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

3、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 ; “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1) 皇帝制度的创立: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 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皇位世袭(2) 建

4、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 中央:丞相 (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 下达诏令、监察事务) 、太尉 ( 全国军务) 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3) 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 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3、影响(1)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

5、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 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4) 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第三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 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立

6、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2)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3)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 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行省制度 ( 中国省制的开端) :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 中央机构 ) 直接管理 ;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

7、朝廷任命, 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 分别为路、 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 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称为中朝,而丞相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2)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 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4)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

8、吏、户、礼、兵、刑、工六部。(5) 宋朝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分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6) 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 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

9、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 民政、 军政、 税收); 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

10、帝,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A、废丞相,权归六部( 明太祖时期 ) ,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B、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11、(2 、)清朝设置军机处雍正帝设军机处(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特点:简、速、密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消极 ) :(1)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 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3) 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 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