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过程规范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过程规范培训教材.ppt(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内部审计过程规范内部审计过程规范审计部内部培训审计部内部培训 李淑英李淑英2图表1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实施审计完成审计完成后续审计后续审计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审计报告、结果沟通审计报告、结果沟通纠正、评价纠正、评价重要性和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督导督导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审审计计工工作作底底稿稿34p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作
2、出的事先规划。项目作出的事先规划。5图表2审审计计计计划划的的作作用用严格的时间和成本预算,有助于提严格的时间和成本预算,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收集充分、适当的审高审计效率,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计证据协调内部审计与被审计部门的关系协调内部审计与被审计部门的关系考核内部审计的工作绩效考核内部审计的工作绩效6p审计计划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审计计划一般包括三个层次:n年度审计计划年度审计计划:对年度的审计任务所作的事先规划,是组织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n项目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作的综合安排; n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作出的详细安
3、排。 7计划计划层次层次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内容完成时间完成时间制定人制定人批准人批准人年度审年度审计计划计计划1.内部审计年度工作目标; 2.需要执行的具体审计项目及其先后顺序; 3.各审计项目所分配的审计资源审计资源; 4.后续审计的必要安排。 下年度开下年度开始前始前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机构负责人人组织内适当组织内适当管理层管理层项目审项目审计计划计计划1.审计目的和审计范围; 2.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3.审计小组构成和审计时间的分配; 4.对专家和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 5.其他有关内容 项目审计项目审计实施前实施前审计项目审计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内部审计机内部审
4、计机构负责人构负责人审计审计方案方案1.具体审计目的; 2.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 3.预定的执行人及执行日期; 4.其他有关内容。 项目审计项目审计实施前实施前审计项目审计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内部审计机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构负责人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批准后的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计活动。在计划执行执行过程中,若有必要,应按规定的程序对计划进行修改修改和补充补充。 8p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号审计通知审计通知书书p审计通知书,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通知书,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前,通知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接受审审计前,通知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接受审计的书面文件。计的书面文件。p 意义
5、:意义:n礼貌原则礼貌原则n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9p编制依据编制依据:经过批准后的审计计划p送达时间送达时间:实施审计前实施审计前;特殊审计业务可在实施审计时实施审计时送达。 p送达对象送达对象:审计通知书主送被审计单位,必要时可抄送组织内部相关部门。涉及组织内个人责任的审计项目,应抄送被审计者本人。10p审计通知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审计通知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名称;)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名称; (2)审计目的及审计范围;)审计目的及审计范围; (3)审计时间;)审计时间; (4)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具体资料和其他必要的)被审计单位
6、应提供的具体资料和其他必要的协助;协助; (5)审计小组名单;)审计小组名单; (6)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签章和签发日期。)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签章和签发日期。11审计通知书实例审计通知书实例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星星通字200920号关于对星星第二分公司进行审计的通知关于对星星第二分公司进行审计的通知 星星第二分公司:星星第二分公司: 根据集团2009年重点审计项目计划和总公司关于实行审计制度的要求,我处决定派出12人审计小组,从2006年3月16日开始,对你单位进行审计。请准备好有关资料,积极配合,并请对审计组进行廉政监督。 审计组长:张三丰 主 审:吴天 组 员:郑一、郑二、郑三、
7、郑四、郑五、郑六、郑七、 郑八、郑九、郑十 星星集团公司审计处 2009年3月12日1213 14v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审计目标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审计目标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据 审审计计证证据据形式形式来源来源相互关系相互关系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电子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外部证据基本证据辅助证据15p第五条第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要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要求)求)n充分性充分性是指证据数量足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是指证据数量足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审计结论
8、和建议;成本成本-效益原则效益原则n相关性相关性是指证据和审计目标相关联,所反映的是指证据和审计目标相关联,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内容能够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证明力证明力n可靠性可靠性是指证据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客观事是指证据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实。证明力证明力u 审计项目的各级复核人应在各自责任范围内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予以复核。16p收集审计证据应考虑的因素:收集审计证据应考虑的因素:n适当的适当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 n合理的合理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水平。水平。证据的充分性与审计风险水平密切相关。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越低,所需证据的数量就越多。 n成本与效
9、益成本与效益的合理程度。的合理程度。获取审计证据应考虑取证成本与证据效益的对比。但对于重要审计事项,不应将审计成本的高低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 n具体审计事项的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判断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性,以做出获取审计证据的决策。 17 图表3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审核审核观察观察监盘监盘询问询问计算计算函证函证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存在性和数量非:质量和所有权18n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时间等清晰、完整地记录记录在工作底稿中。n内部审计人员可聘请其他专业机构或人士对审计项目的
10、某些特殊问题进行鉴定鉴定,以鉴定结论作为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引用该证据的可靠性负责。 n对于被审计单位存有异议异议的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应作进一步核实核实。19n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有必要,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签名或盖章。 n内部审计人员应作好审计证据的分类、筛选分类、筛选和汇总和汇总工作,保证已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n在评价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证据之间的相相互印证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互印证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20p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n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n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n直接
11、获取的比间接获取的可靠直接获取的比间接获取的可靠n原件获取的比复印件获取的可靠原件获取的比复印件获取的可靠n内部控制有效时比内部控制薄弱时有内部控制有效时比内部控制薄弱时有效效21p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号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p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号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22u
12、是一种审计方法是一种审计方法p在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均可在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均可使用使用n审计准备阶段:了解被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帮助编制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n审计实施阶段:对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获取审计证据。n审计完成阶段:验证其它审计程序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以保证审计质量。23p作用:作用:执行分析性复核有助于以下目标的实现:(1)确认经营活动的完成程度;(2)发现意外差异;(3)分析潜在的差异和漏洞;(4)潜在的不合法和不合规的行为。24p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能够获取与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能够获取与以下事项相关的证据:以下事项相
13、关的证据:(一)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能力;(二)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总体合理性;(三)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中可能的差异和漏洞的严重程度严重程度;(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五)计划、预算的完成情况;(六)其它事项。25u分析性复核所获取的审计证据主要为间接证间接证据据,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仅依赖分析性复核结果得出审计结论。p分析性复核所分析的信息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形式:(1)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2)实物量信息与货币量信息;(3)电子数据信息与非电子数据信息;(4)绝对数信息与相对数信息。执行分析性复核时,应考虑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以免得出不恰当的结论。26p分析性
14、复核的基本内容分析性复核的基本内容:n将当期信息与历史信息历史信息相比较并分析其波动情况及发展趋势;n将当期信息与预测、计划或预算信息预测、计划或预算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n将当期信息与内部审计人员预期信息预期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27n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组织其他部门组织其他部门类似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n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行业行业相关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n对会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n对重要信息内部组成因素对重要信息内部组成因素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28p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发现意外差异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发现意外差异时,应采用以下
15、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价:时,应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价:(1)询问管理层获取其解释和答复;(2)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认管理层解释和答复的合理性与可靠性;(3)如果管理层没有作出恰当的解释,应扩大审计测试,执行其它审计程序,作进一步的审查,以便得出结论。29p分析性复核的局限性分析性复核的局限性:n信息资料间要存在可相互印证、可预期的依存关系;n信息资料要可靠;n是佐证性信息,不是精确的结论;n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30p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考虑以下因素以确定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赖程度:赖程度:n分析性复核的目标;n被审计单位的性质;n已收集信息资料的充
16、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n以往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n以往审计中发现的差异与漏洞。31v星星公司在对二分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审计员星星公司在对二分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审计员郑一对该分公司的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了分析性郑一对该分公司的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了分析性复核,编制了下列分析性报表:复核,编制了下列分析性报表:表1 资产结构和变动趋势分析表表2 流动资产结构和变动趋势分析表表3 资本结构和变动趋势分析表表4 流动负债变动趋势分析表表5 短期偿债能力趋势分析表表6 资产周转能力趋势分析表表7 盈利能力趋势分析表表8 费用控制情况趋势分析表表9 现金流量分析表(总体的和分别经营、投资
17、和筹资活动的)32v上列分析性报表中的部分数据如下: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长期投资净额2.4%3.3%0.2%0.2%5.4%6.0%应收账款6.8%5.9%3.3%15.0%3.6%9.4%其他应收款7.9%4.2%15.0%17.0%37.4%22.9%存货52.6%51.0%44.0%35.4%15.3%22.0%资产负债率71.1%92.7%86.4%86.1%82.9%82.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万元)-3750- 2403-484233盈利能力趋势分析表盈利能力趋势分析表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毛利率毛利率-8.5%
18、-23.7%17.05%6.8%-11.1%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8.6%-23.7%16.2%6.3%-11.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115.1%-44.1%2.1%-16.5%-126.1%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132.5%3.7%2.7%36.6%-126.1%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27.5%1.0%1.3%6.5%-6.8%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455.4%10.2%11.2%34.3%-38.9%34p审计机构负责人根据上述分析性复核数据,得出审计机构负责人根据上述分析性复核数据,得出以下结论:以下结论:(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三年连续为负,说明主要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19、难以维持其支出。企业多年来都是靠负债维持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随时面临停产的可能。(2)资产负债率多年来一直较高,债务风险大,随时可能陷入危机,存在现金支付危机。(3)企业的存货、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比例较大,可能存在潜亏和不良资产。(4)从利润表中看出,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减少,经过分析,盈利能力也不好,主营业务基本处于亏损状态。35p问:(1)审计人员所做的上述分析性复核是否全面?(2)审计机构负责人得出的二分公司不能持续经营的结论是否恰当? 36p不全面。只限于会计信息和相对比率。p分析性复核的结论只是间接证据,只能为其他审计程序的安排和为获取其他审计证据提供佐证。是总体合理性判断,不是被检查时
20、事项的准确值。37 p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1314号号n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者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8p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均适用。但并非所有的审计程序都适用抽样方法。如:n询问n观察n分析性复核n对总体需要详细审计的程序n对不准备进行测试的交易或账户39u依据审计目标制定依据审计目标制定。p抽样方案抽样方案主要内容:n 审计总体:审计总体:审计对象的各个具体单位组成的整体;n 抽样单位抽样单位:构成审计总体的单位项目;n 样本样本:在抽样过程中从审计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位组成的整体
21、;n 误差:误差:指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差异或缺陷n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内部审计人员所愿意接受的差异或缺陷的最大程度;40n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内部审计人员预先估计的审计总体中差异或缺陷发生的概率;n可靠程度:可靠程度: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总体质量特征的概率;n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n样本量:样本量: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总体作出审计结论所确定的抽样单位的数量;n其他因素其他因素。41审计项目和目标审计项目和目标抽样总体抽样总体对样本执行审计测试对样本执行审计测试推断总体特征推断总体特征抽取样本抽取样本评价样本
22、结果评价样本结果形成审计结论形成审计结论42p抽样总体:抽样总体:n拟对其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进行审查的抽样对象的总体。构成审计总体的单位项目叫做“抽样单位”。p确定抽样总体的原则:确定抽样总体的原则:n相关性:相关性:抽样总体与审计目标相关抽样总体与审计目标相关n完整性:完整性:抽样总体的内容能全面反映审计项抽样总体的内容能全面反映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目的实际情况n经济性:经济性:抽样总体的确定应符合成本效益原抽样总体的确定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则43n统计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方法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统计抽样是指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p
23、非统计抽样方法非统计抽样方法判断抽样判断抽样非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经验进行抽样和推断总体的方法 。u随机选取样本;运用概率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44n非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优点:(1)适合定性分析;(2)简便易行,审计成本低;缺点:(1)难以体现机会均等的原则,代表性减弱;(2)受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所限,结论准确性难以把握;(3)对出现的决策失误只能给予非量化的评价45n统计抽样统计抽样优点优点:(1)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确定样本容量,从而使样本接近总体的分布规律,代表性强。(2)根据专业技术确定相关指标,样本量的确定不依赖审计人员的主观因素;(3)能从数量上揭示推
24、断总体的保证程度。(4)适用于大总体。缺点:(1)成本高; (2)不适于专案审计46n两者相同点:在设计、实施和评价样本时都离不开职业判断; 都是通过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或偏差率推断总体的特征;运用得当都可以收集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u通过扩大样本量来降低抽样风险;通过对业务的指导、监督与复核降低非抽样风险。47p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样本量: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样本量: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影响样本量的因素样本量样本量审计总体审计总体越大越大越大越大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增大增大减少减少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增大增大增大增大抽样风险抽样风险越小越小越大越大可靠程度可靠程度增大增大增大
25、增大48:具有代表性,具有代表性,具有与审计总体相似的特征具有与审计总体相似的特征49n抽样风险是由于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特征,从抽样风险是由于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特征,从而导致不恰当结论所带来的风险。而导致不恰当结论所带来的风险。错误接受风险错误接受风险,是指样本表明审计项目不存在重,是指样本表明审计项目不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却存在着重大差异或缺大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却存在着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陷的可能性;效果效果错误拒绝风险,错误拒绝风险,是指样本表明审计项目存在重大是指样本表明审计项目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并没有存在重大差异或缺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并没有存在重大差异
26、或缺陷的可能性。陷的可能性。效率效率 50确定存在误差的样本确定存在误差的样本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进行评估进行评估推断审计总体误差推断审计总体误差确定审计总体特征确定审计总体特征抽样风险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误拒风险误拒风险误受风险误受风险增加增加样本量样本量适当的计划、适当的计划、指导和监督指导和监督如果:推断误差如果:推断误差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增加样本量,增加样本量,或替代程序或替代程序51n非抽样风险是由抽样之外的其它因素造成非抽样风险是由抽样之外的其它因素造成的风险的风险。审计程序设计及执行不恰当;抽样过程没有按照规范程序执行;样本审查结果解释错误。52
27、 53p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1)为形成审计报告提供依据依据; (2)说明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3)为评价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4)证实证实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是否遵循内部审计准则;(5)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54p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审计工作底稿内容: (1)内部审计通知书、项目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通知书、项目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及其调整的记录;审计方案及其调整的记录; (2)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3)获取的各种类型审计证据的记录;)获取的各种类型审计证据的记录; 55
28、(4)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v会谈记录和备忘录;v组织系统数据;v函证信件和陈述文件;v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v重要的合同或者协议的副本。56v分类分类内内容容编制顺序编制顺序格格式式管理类工作底稿管理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内容内容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汇总审计工作底稿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日记审计日记调查类审计工作底稿调查类审计工作底稿查账类审计工作底稿查账类审计工作底稿盘点类审计工作底稿盘点类审计工作底稿专项审计工作底稿专项审计工作底稿专用审计工作底稿专用审计工作底稿通用审计工作底稿通用审计工作底稿57p审计工作底稿应载明下列事项:审
29、计工作底稿应载明下列事项: (1)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2)审计事项及其期间或截止日期; (3)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记录; (4)审计结论; (5)执行人员姓名和执行日期; (6)复核人员姓名、复核日期和复核意见; (7)索引号及页次; (8)审计标识与其他符号及其说明等。58n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纸质、磁带、磁盘、胶片或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纸质、磁带、磁盘、胶片或其他有效的信息载体。无纸化的工作底稿应制作其他有效的信息载体。无纸化的工作底稿应制作备备份份。n分级复核制度分级复核制度。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负完全责任。n 所有权。所有权。审计工作底稿归组织所有,由内部审
30、计机构或组织内部有关部门保管。 n保密。保密。但法院、检察院和其他有权部门依法进行查阅的除外。 59n 各级督导工作必须采用各级督导工作必须采用n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是内部审计机构的一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是内部审计机构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制度。项重要的质量控制制度。60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督导工作负主要责任。审计项目负责人负责审计现场的督导工作。 对于重大或敏感的审计问题,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直接进行督导。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安排实施、终结阶段:指导、监督、复核复核、评价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记住:各级督导工作必须采用记住:各级督导工作必须采用61p第七条第七条 在督导工作中,应遵循
31、重要性、谨在督导工作中,应遵循重要性、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慎性和客观性原则。 n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督导人员应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审计项目的复杂性,有重点重点地进行督导工作; 专业水平不高或审计经验不够丰富的内审人员业务复杂,需要较多专业判断的审计项目关系重大,要重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审计项目62n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实施督导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进行合理的专业判断,减少审计风险; 重大或者异常事项n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施督导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不受任何利益冲突的干扰63n督导人员应确保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并具有完成审计项目所必需的
32、知识和技能。 n督导人员应确保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营问题,制定可行的审计方案。 n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按批准后的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新发现的重要问题修订审计方案。 n督导人员应复核审计人员所编工作底稿复核审计人员所编工作底稿的质量。 64n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及可靠性。 n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建议的可行性。 n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督导人员应进行核实、复查,并及时给予答复。 n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目标实现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 n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遵循内
33、部审计准则的情况。 65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结果沟通结果沟通后续审计后续审计66p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号审计报审计报告告p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出具的书面文件书面文件。p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所做出的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所做出的。n审计对象自身的局限性(串谋或疏
34、忽)n抽样审计技术 n审计人员本身的局限性67n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第五条:审计报告应当审计报告应当(1)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审计事项; (2)审计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及内容编制,作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不遗漏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 68(3)审计报告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4)审计报告应及时编制,以便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 (5)审计报告应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6)审计报告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应当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 69图6:报告形成过程编制编制
35、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项目负责人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需要调整的事项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需要调整的事项初步编写和出具审计报告初步编写和出具审计报告、修改、定稿、修改、定稿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审计档案审计档案复核复核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机构负责人分发分发适当管理层适当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其他:其他: 国家监管部门国家监管部门 税务机构税务机构 外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人员结果结果沟通沟通70n目的:目的:实施对审计工作结果的最后质量控制对审计工作结果的最后质量控制保证审计工作已经达到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标准抵制妨碍内部审计人员的偏见71n复核的内容:复核的内容
36、:所采用审计程序的适当性获取审计工作底稿的充分性审计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遗漏审计工作是否符合内部审计机构的质量要求72n(一)标题;(一)标题; n(二)收件人;(二)收件人; n(三)正文;(三)正文; (1)审计概况: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2)审计依据:应声明内部审计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若存在未遵循该准则的情形,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 73(3)审计结论: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作的评价; (4)审计决定: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 (5)审计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改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
37、制的建议。 n(四)附件:(四)附件: n(五)签章;(五)签章; n(六)报告日期。(六)报告日期。74p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号结果沟通结果沟通p结果沟通结果沟通,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概况、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讨论和交流的过程。p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结果沟通制度。 n结果沟通的目的:结果沟通的目的: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并取得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的理解。75n结果沟通的方式:结果沟通的方式:书面或口头方式书面或口头方式,也可采用其他适当方式n 结果沟通的时间:结果沟通的时间:审计报告正式提交之前审计报告正式提交之前n 沟通对象
38、:沟通对象: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审计结果审计结果组织的适当管理层组织的适当管理层重大问题重大问题76n结果沟通的内容:结果沟通的内容:审计概况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审计决定审计建议审计建议u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把结果沟通的有关书面材料作为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保存。77审计完成阶段审计完成阶段-后续审计后续审计p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号后续审计后续审计 p后续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后续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实施的审计。其效果而实施的审计。 p
39、后续审计工作是年度审计计划的一部分后续审计工作是年度审计计划的一部分。 n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是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n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及时、合理、有效。 78审计完成阶段审计完成阶段-后续审计后续审计p为什么要后续审计?为什么要后续审计? n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n保证审计的效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保证审计的效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量n保护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保护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79审计完成阶段审计完成阶段-后续审计后续审计p后续审计程序:后续审计程序:n仔细阅读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回复仔细阅读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回复不回复回复不充分被审计单位有异议或误解被审计单位说明不会采取任何纠正措施u当被审计单位基于成本或其他考虑,决定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出书面承诺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向组织的适当管理层报告。80审计完成阶段审计完成阶段-后续审计后续审计n与被审计单位探讨(面谈或电话询问方与被审计单位探讨(面谈或电话询问方式)式)n对纠正行动和重大审计发现有关的事项对纠正行动和重大审计发现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审计进行现场审计n对控制环境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对控制环境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n报告后续审计发现报告后续审计发现81 再再 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