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局关于“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课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文化局关于“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课题研究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文化局关于“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课题研究报告文化局关于“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爱护与开发问题的课题探讨报告 是民族文化的富集之地,有4千多年的人类活动历史,境内有22个民族,其中有9个世居民族、2个独有民族,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给民族文化形成了一道自然的爱护屏障,使的民族文化免遭了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很好地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使民族文化的地域属性和民族属性非常显著,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有效爱护和永续利用民族文化优势资源,为凝合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创新力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随着
2、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植根于大峡谷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文化历史之中,特色显明,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成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只有注意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爱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民族文化、爱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 推动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真正胜利打造多元民族文化基地。 一、民族文化爱护与开发觉状 (一)民族传统文化概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州各族人
3、民不仅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的疆土,还创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诗歌、音乐、舞蹈、神话、传闻、民俗、民居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内容包含了创世、天文、地理、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等。lOCaLHoST由于地处边疆一线,自然环境特别、交通闭塞等缘由,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缓慢,形成了同内地及其它边疆民族地区很多不同的特点,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保存比较完整。 由于各民族都没有文字(傈僳文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种外国传教为传教须要侧创立的拉丁字母文字,历史仅百余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经济的旺盛,宗教和非宗教文化的渗透,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随
4、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老艺人的过逝而逐步消亡。再加上外来的非教堂文化冲击,网络文化的红火,各种版本的音像资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又紧靠缅甸,傈僳、独龙、景颇等民跨境而居,边民往来频繁,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和渗透供应了便利条件,很多地方边民吃的是进口米、穿的是西装、唱的跳的是外来歌舞、听的看的是外来的广播和电视,迫使许多地方传统文化被冷落,民族传统文化消亡速度日益加快。 (二)民族文化的爱护开发觉状 1二十世纪八十年头中期至九十年头,我们组织特地的工作组,搜集整理了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十大集成,并先后出版了傈僳族创世纪、傈僳族民间故事、普米族民间舞蹈集成
5、、怒族民间故事集成等书,做了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工作。 21998年2002年开展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艺人调查及命名,对全州300多名民间艺人作了调查,撰写了调查材料70余份。向省里申报美术艺人8人,被命名6人;申报音乐舞蹈艺人13人,被命名9人。 32004年至2022年5月,依据全国全省的统一要求和布署,对全州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 249个项目列为县级爱护名录(其中贡山70项、福贡42项、泸水77项、兰坪60项), 229项公布州级爱护名录,举荐申报了省级爱护名录135项,批准列入云南省非本文来源:文秘114 http:/*物质文化
6、遗产爱护名录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名录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4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项目“傈僳族民歌”的专项爱护工作。20222022年由州文化馆牵头,采访了全州四县傈僳族聚居区的傈僳族老艺人60余人次,其中高龄艺人20余人次,收集各类傈僳族民歌170余首,录音1170分钟,录相1068分钟,拍摄图片1600多张,形成了傈僳族民歌手稿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带唱词字幕),艺人小传42份,搜集傈僳族民间乐器14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650页的傈僳族民歌集,为我州科学化、规范化、永久化的开
7、展爱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5从1990年起先,我们每年在一个乡镇举办一届旨在展示和发掘当地民族文化的乡级农夫业余文艺汇 演,至今已在18个乡镇举办了18届。乡级农夫业余文化汇演的举办,为当地农夫供应了一个展示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平台,为专业文艺团队供应了一批进一步提升并搬上舞台的艺术创作素材,也培育了一批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文化骨干,激发了当地群众承参加文化建设的热忱和主动性,提高了当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自觉意识。 6大力组建和扶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目前,全州260个行政村和社区,共建立了168支农夫业余文艺演出队,他们立足当地自编自创自演,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为当地村民演出
8、,活跃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也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培育了一批接班人。 7主动扶持民间艺术团。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都很重视民间艺术团的发展,特殊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赐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为他们创建对外展示和演出的机会。 8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究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闻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爱好和爱好,在兰坪他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育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扬、展示普米文化为 123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