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綦江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綦江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綦江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看法。 回顾过去五年 綦江已经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 1998年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县人民在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共綦江县委的领导下,紧紧抓住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和渝黔高速马路建设三大发展机遇,仔细实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对綦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负重自强,开拓进取,开创了綦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回顾五年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克服困难较多、承受压力较大、爬坡过坎的五年;是西
2、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固定资产投入较多、城乡面貌改变较大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力度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五年。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实力渐渐增加 全县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了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九五”安排成功完成,“十五”安排开局良好。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68 亿元,年均递增8.1%;农业总产值8.96亿元,年均递增0.9%;工业总产值29.78亿元,年均递增4.8%;完成地方预算财政收入1.9亿元,年均递增6.6%;固定资产投资21.39亿元,年均递增3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4亿元,年均递增6.5%。2002年
3、三次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47.4:28.8:23.8调整为30.6:35.9:33.5,二、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产,经济结构逐步优化。loCalhOST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动,通惠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太公山农业综合开发区初具规模,蔬菜、畜牧、果品等多经骨干项目快速发展,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34.8%提高到2002年的44.8%;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8.81亿元,年均递增14%;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24.8%提高到2002年的31.9%。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513”工程初见成效,机械加工、能源、冶金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市属企业增长加快,
4、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扭亏为盈。旅游开发起先起步,商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日趋活跃。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2 %。 二、改革开放纵深推动,发展活力不断增加 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县属国有企业改制率达到95.6%,70%以上的闲置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土地 流转制度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当推动。主动推行部门预算、政府选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国有土地运用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正式启动,
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为契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县镇机构改革、乡镇和村居行政区划调整全面完成。教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新进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扎实推动,“三金”、“三乱”清理整顿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发展环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促进了开放型经济发展。胜利举办了綦江县首届投资贸易洽谈会,主动参加全国、全市经贸洽谈和会展,外商投资日趋活跃,新增外来投资企业55户,引进重点项目25个,五年累计利用外资8.48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4420万美元。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
6、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36亿元。渝黔高速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和綦万高速马路开工建设;改造国道、省道85公里,整治县道、乡道 735公里,新修乡村道路270公里,新建马路桥梁5座,县二级汽车站投入试运营。县城建设力度加大,改造旧城房屋40万平方米,新区拓展1.2 平方公里;城北大道、新虹桥、电力街一期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县城容貌明显改观。主动推动城镇化进程,一批小城镇和农夫新村初具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8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27.5%,比五年前提高8.7个百分点。能源通信建设明显加强,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城镇多数居民用上了清洁
7、平安的自然气;以光纤为主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初步形成,电信、广电宽带网络共同发展,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提高到10%和9.3%,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基本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整治修理病害水库54座,新增、复原蓄、引、提水实力424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面14.7万亩。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綦江剧场、影视会议中心等文体设施相继投入运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爱护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绿色通道建设、自然林爱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封山育林完成18万亩,退耕还林6.5万亩,实施自然林爱护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5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8%。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
8、爱护“双赢”的原则,“一控双达标”(污染物总量限制、工业排放污染物和城市功能区环境达标)工作扎实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得到加强,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 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2002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8123元,年均递增13.1%;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2355元,年均递增2.4%;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29.37亿元,年均递增18.5%。城镇、农村居民家庭用于食品的消费支出分别由58%和67%下降到48%和62%。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生活,大力实施城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12057户、2509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589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14450名城镇失业 123456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