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桥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马桥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2011年春季,马桥小学有28名留守儿童,其中男生15人,女生13人,16人在校寄宿,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大部分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少数孩子的监护人是靠亲戚朋友。为了给广大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更温馨的呵护,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马桥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细致、扎实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我校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做法汇报如下:一、确定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
2、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使留守学生的建档率达100%;2、确保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3、关爱留守学生,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二、主要措施(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制定并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
3、主阵地、主渠道。1、成立校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按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组 长:屈万军 副组长:李忠英成 员:杨光新 张继会 张继凤 各班班主任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制度。每学期开学,各班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情况后,建立了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档案。留守儿童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更变有关
4、内容。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了留守学生亲情电话,电话号码:5067579,定期组织留守学生与家长电话交流。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2)生活上优先照顾。要求每一位教师对留守儿童平时做到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食堂能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教师能及时引去
5、就医,细心照料。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生活教师指导寄宿的留守学生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担负起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医、洗等服务工作。(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广泛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每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帮扶一名留守儿童,并与留守儿童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帮扶的教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凡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教师经常与他们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
6、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不在感到孤独。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写记录,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正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节目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
7、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要养成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和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在班级内、少先队活动、寄宿制服务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因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留守在家的孩子得到的关爱少之又少。为了让这些孩子感受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开展“节假日”送温暖活动、如;“端午节、中秋节,六一儿童节”给孩子们赠送节日礼物,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2、加强寄宿制学生的建设与管理学校还专门为寄宿生安排老师上晚自习、周六补课;住宿、就餐、活动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学生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班级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还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
9、策发放“生活费补助”费;发放统一被罩、床单,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4、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儿童”教育合力。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不断总结反思,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升入,为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马桥小学 2011年5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