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案 (2).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986932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沧海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观沧海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沧海教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沧海教案 (2).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观沧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熟练背诵全诗。2.品位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熟练背诵全诗。2.品位语言,体会意境。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东汉末年,曾出现了这样一位成就非凡的人物: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以他独有的政治眼光来审时度势,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他又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一千多年前他凭借他的军事谋略调兵遣将,统一了连年动乱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华丽诗篇;又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心声,渴望建功立业。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才

2、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生齐:曹操。)对,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二)初读感知1.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 公元207年,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在归途中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都曾登过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选自乐府诗集。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乐府是

3、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古人把这一乐府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2.创设情境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或是当你刚被老师批评完,你独自一个人来到海边,你想做些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想对着大海狂喊,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当你认真学习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你的远大理想时,你兴奋不已地跑到了海边,你又想做些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想对着大海高兴地狂欢,和大海一起欢乐。教师小结:这两种情境有一个共同点,大海都是人宣泄情感的对象,或喜

4、或悲,大海永远会做你的倾听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此时你就是曹操,你刚打败了袁绍的残余部落,打败了乌桓族,当时的北方已在你的掌控之中,回来的途中你登上碣石山,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你会想些什么?(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对于曹操当时的心理活动有了这样一个设想。当时的曹操在那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感基调来朗读这首诗呢?3.朗读播放录音、听范读,梳理读音、诗歌朗读节奏及诗歌大意等问题。碣石(ji) 澹(dn) 竦峙(sn

5、g zh) 萧瑟(s)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学生听完后交流情感基调,可能会回答情绪激昂、气势磅礴、悲壮等等。老师小结:苍凉慷慨的情感基调(苍茫、悲凉,情绪激昂、豪迈)学生自由朗读,揣摩情感基调。学生个别读、齐读。(读准字音,感情到位)(三)再读分析1.提问: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观” ,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之所见。“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最后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四章中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是诗的附文,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提问:诗人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诗人所见,请思考作者写了哪些

6、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征?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诗人看到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洪波这一系列的景物。教师小结:这些都是真实的景物,是实景。诗人所看到的这些实景各自又有哪些特征呢?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十分繁茂,一片欣欣向荣。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教师小结:诗人在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物时,做到了动静结合、静动相配,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后面四句依然是在写景,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呢?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这四句也是在写景,而这里所写的景物日月、银河是诗人所看到

7、的吗?学生回答:不是,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教师小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这四句诗中有两个“若”(好像),可以看出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在这里既写了实景、又写了虚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景手法。(四)深读探究1.请同学们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联系创作背景)学生回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教师:对,这四句诗是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

8、博大胸怀。曹操当时正处于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所以他那时是踌躇满志,这四句诗正是暗含着他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五)课堂小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全诗基调苍凉慷慨,语言质朴,写景的有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是虚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波澜壮阔的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孕万千,而诗人借景抒情,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包容天地、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怀,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我们通过对这首观沧海的学习,仿佛看到了曹操跃马扬鞭、指点江山的英雄风貌;也见识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当时特定环境中试图一统天下的抱负。(六)布置作业1.同样是面对大海,假如换作是你,面临苍茫辽阔的、无边无际的大海,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