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1 工程概况 5.1.1 项目概述 为了有效便捷的实现某基地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及公寓楼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实际需求,综合 现代化、智能化、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在视频监控系统方面,构建一套“数字化、网络化、全方位”统一的运行管理平台;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方面,构建一套安全性能较高、使用性能较为便捷、管理方式较为舒适的现代化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以此,提升某基地的安全防范等级,从而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以便达成“系统集成一体化、信息存储网络化、维护管理智能化” 的目标。 具体工程设计涵盖以下两个方面: (1)某基地大门口、主干道、停车场、公寓及食堂四周安装视频监控。4、5号公寓
2、楼现有 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更换为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初步规划每个楼层按照3个点位进 行安装设计,共计36个。并统一由各楼层三级汇聚点并入各自二级汇聚层。室外14个监控点、4、5号公寓楼36个监控点,共计50个点位(枪机:13台;球机:1台;半球机:36台)。 (2)公寓楼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新建两套铝合金材质全玻璃型的4开门,并于该基础上各自新安装3套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从而实现对公寓楼出入人员的可行性、安全化管理。新 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主要采用统一联网模式。 视频监控系统现状 某基地自建立以来,对于视频监控安全防范方面均是空白阶段,未能建立安全有效的安防系统,而仅仅存在模拟监控系统的4
3、、5号公寓楼由于长时间无人维护、设备老化、故障率频发等现象急需更换高清网络摄像机。另外该某基地处于某基地市开发区域、人烟稀少、周围均 无安全防范系统、入室盗窃案件多发、隐蔽性盲区较多等诸多方面造就了构建高清网络监控 系统的发展需求。现场迫切需要构建新的视频监控系统,从而针对该基地一直存在监控盲区、隐患频发处及基地主要通道、停车场、活动广场更好的管理需求,构建高清网络安全防范系 统势在必行。 公寓楼门禁系统现状 1、某基地公寓楼现今居住的员工涉及多个部门、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较为复杂、外 访人员随意出入现象频繁,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员工日常生活作息带来了诸多的不安全性因素;从而增加了物业管理的
4、难度。 2、某基地公寓楼现有的门禁系统属于单纯的红外感应门禁系统,无需识别人员身份随意进 出的模式;另外依托现有的大厅安保人员登记访问模式早已经不能够满足该生活区域发展的 实际需求。 3、现代化门禁系统技术早已日趋成熟并安全护航各行业、各种领域,依据陇东生产科研基 础公寓楼的实际状况,结合现代化门禁系统的技术手段,建议规划并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模式,从而便利于公寓楼内员工安全、便捷的生活。 5.1.3 设计原则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2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22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2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
5、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22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2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0330-202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2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22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2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2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22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526-2022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464-2022 建筑
6、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22 5.1.4 设计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为实现对某基地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各自独立性、统一性管理,经听取多方意见并综合考 虑实际需求的原则,现规划将设立构建独立中控中心并将中控室初步规划设计于某基地门岗房,以此为中心分别敷设4芯光缆至停车场、4号公寓楼、5号公寓楼三处二级接入层汇聚点,共计规划及升级点位 50 个,从而提升该园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统一化、集中化管理。 具体规划如下: 1、由于考虑到后期某基地及周边配套小区的实际发展需求,便利小区新的安防系统的接入、降低成本、满足小区其他配套局域网络系统的建设,使用4芯光缆作为传输主光缆其有
7、百利 而无一害。 就某基地而言,需要敷设4芯光缆至停车场、4号公寓楼、5号公寓楼三处二级接入层汇聚点,就近点位统一采用接入层交换机通过超五类网线统一汇入,从而实现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传输 通道的流畅性及规划布局合理性。(其中更换4、5号公寓楼所有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为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1、为满足视频存储时间最少达到60天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视频存储时间较短的问题。在 极大的程度上分别实现了对某基地所有前端摄像机实时存储及统一化管理。 2、4、5号公寓楼现有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更换为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初步规划每 个楼层按照3个点位进行安装设计,共计36个。并统一由各楼层三级汇聚点并入各自二
8、级汇聚层。 3、鉴于以后的传输链路趋势向光缆迈进,为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先进性,此次新建点位传 输链路全部采用光纤为主、超五类网线为辅,配合网络摄像机进行视频数据传输。 4、针对某基地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改造计划划分以门岗房为核心向外敷设3个汇聚点。由门岗房至各汇聚点均采用光缆传输,并留足备用线路接口;前端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点通过地埋管 线并穿线将高清视频信号汇聚至各汇聚点。 公寓楼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1)根据某基地公寓楼出入口大厅的现有空间,以原有感应门为起点向大厅内延伸2.5米处分别新建两套铝合金材质全玻璃型的4开门,并于该基础上各自新安装3套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从而实现对公寓楼出入人员的可
9、行性、安全化管理。 具体新建门拓展图如下: (2)新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主要采用统一联网模式,即:将4号公寓楼门禁系统、5号公寓楼门禁系统进行统一授权、统一管理、统一权限划分等。规划将人脸识别系统主机放置于位于5号公寓楼一楼办公室,前端6个人脸识别子系统统一访问核心数据库、并由该主机进行人员统一化授权管理;通过人脸识别软件管理平台实现对进出人员有效管理、权限管理、存储功能、集中管理功能、异常报警等功能。 5.2 施工部署 为实现某基地视频监控系统及公寓楼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工程设计的总体要求,按照此方案建成一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及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我公司进行了精心策划。针对其工程特点和甲方的
10、要求,我们从系统方案设计到最终完成本次改造工程,乃至保修服务期全过程考虑,确定本系统的改造施工高标准完成。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施工前期准备。 1)公司组建工程施工项目部,确定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并配备满足需要的人力和物资资源。 2)施工图设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图深化设计,按照相关国家规范,结合现场已经实施的情况,与业主等方面密切配合,满足工程设计原则的总体要求,绘制完成施工图纸。3)系统设备订货。根据深化设计结果,确定系统设备需求,最后按甲方指定,分为甲方供货和施工单位供货两部分。 4)在进行以上两项工作的同时,进行现场勘察和进场施工准备。项目主要负责人员与现
11、场有关单位人员会晤,并组织项目部人员勘察工地现场,了解其它相关专业的进度,根据现场情况编制详实的分项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安排现场库房和办公地点,进行进场前施工人员三级教育,组织人员进驻现场准备施工,办理各种入场手续。 5)与系统涉及的设备生产、安装厂家进行接洽,作好技术配合与协调,要求相关专业留出本系统需要的接口。 6)在进行以上工作同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协作单位配合要求。 第二阶段:现场管、槽敷设和线缆布放。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施工组长在项目经理的安排下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根据施工图纸对大楼内的施工管线进行敷设工作。管线的敷设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及规范进行。 第三阶段:设备
12、安装和接线。 根据公司关键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和现场装修安装的进度,在作好线缆布放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设备安装和接线工作,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系统现场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安装和接线,以免影响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要求。 第四阶段:系统调试。 根据专业规范和标准要求对本工程系统分部分项进行调试。在系统分项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联动、集成管理调试。 第五阶段:系统验收。 完成以上各项工作后,根据设计方案和专业检验标准的要求,在完成综合检验并达到质量优 良的目标的前提下,提请有关单位对系统进行验收。验收方式计划采取分系统分建筑按常规 分别对设备和功能进行验收。 第六阶段:系统运行维护 1)进行人员培训 2)验收合
13、格后,进行系统交接工作,进入质量保修期运行。 在以上各阶段的实施中,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的控制,因为系统的设计深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 现场的施工质量和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所以必须加强设计阶段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另外,现场施工过程的环节控制,其控制内容包括管线施工、设备安装接线、系统调试到竣 工验收的全过程。 施工准备计划 1)积极主动与建设单位进行接触,进一步了解现场地形、建筑情况。 2)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及时组织各专业共同进 行图纸会审,并为设计交底做准备。 3)根据施工部署编制各分项工程方案及技术交底。 4)装备施工测量仪器、工具,组建测量小组。 5)
14、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6)根据我公司质量手册及贯标程序文件,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技术、质量、安装、 调试、资料等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现场技术管理制度。 1、物资准备 1)编制施工预算,并根据施工预算及施工进度总计划,制定材料采购定货计划。 2)列出各种材料、半成品需用量总体计划,掌握材料来源、质量情况,并确定材料供应渠 道和进场时间表。 3)落实各种施工机械、工具的进场使用性能,组织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工具,加强各种 施工机具的维修、分类及动态情况分析,按计划进场投入使用。 2、劳动力准备 1)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强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组建适合本工程施工需要的各
15、 种专业队伍。 2)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技能考核,施工组织、工艺流程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 3)建立健全各施工项目的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形成交底-过程-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 4)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使施工队伍能够及时进入操作最佳状态。 3、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针对该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建立施工现场平面控制网。在 建设单位提供拟建场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场地清理,贯通施工道路,做好现场准备。 2)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对进场材料的安放及使用顺序应结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安排,确保施工现场顺利进行。 3)现场施工用电准备现场施工用电均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
16、J46-88 标准 规范要求执行,本工程实行三级供电,且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 TN-S 接零保护系统。 5.3 主要工序及施工方法 监控系统施工要求 1)电视监控与入侵报警系统的工程实施过程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施工质量检验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2)系统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实施过程中如有修改,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技防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3)向建设单位提供所用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说明书、或样品,并严格按建设单位批准的 主要设备、器材采购。 4)施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器材的采购、运输和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对产 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5)设
17、备、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时验收: 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容 执行。 各类探测器、控制器等设备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查验装箱单,检查设备的规格、数量、附件是否相符; 查验产品或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产地证和产品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实行许可证和安全认证 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 外观检查:有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 6)设备和器材的进场验收结论应有记录,经确认符合本规范规定,才能在工程中使用。 7)施工现场应设立临时库房,作为设备和器材安装前的保管,库房应由专人管理。临时库 房应符
18、合产品存放环境的技术要求。 8)系统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预埋管、预留件、桥架等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机房、弱电竖井的施工基本结束。 9)安装施工前,系统集成商应周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并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 46中 的有关规定。 10)预埋管线在隐蔽前,应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隐蔽工程检验。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应 及时办理验收签L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对电(光)缆敷设与布线应检验管 线的防水、防潮;电缆排列位置,布放、绑扎质量;桥架的架设质量;在桥架内的安装质量;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接线
19、盒接线质量等;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用适当方式固定,不能 利用电缆插头和电源插头去承载电缆的重量;对接地线应检验接地材料,接地线焊接质量, 接地电阻等。 11)系统施工质量的检验,应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合同规定、施工图纸来检查工程的实际施 工情况。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和限位控制是否正常,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准云台转 动的起点方向。对系统的各类探测器、摄像机、云合、护罩、控制器、辅助电源、电锁、对 讲机等设备安装的部位、产品的规格型号和安装质量等进行检验。 12)对各类探测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件的电性能和功能进行检测。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和 施工单位参加,采用逐点通电的形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填写
20、检测记录表,并由各检测方 签字。 13)系统施工质量检验后,应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签字的检查验收报告。 摄像部分施工要求 1)安装前应逐一加电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伤损。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2)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留有足够长的余量,以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为准。 3)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米或吊顶下0.2米处,室外应距地面3.5
21、10米,并不得低于3.5米。 4)摄像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检查云合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准云合转动起点方向。 5)在搬动、架设摄像机的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 6)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7)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象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模块箱、控制箱(柜、台)的安装 控制室、弱电井的设备安装前需要检查: 1)设备外形完整,内表面漆层完好; 2)箱体
22、安装在混凝土墙、柱或基础上时宜用膨胀螺栓固定,壁式箱体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31.5米; 3)成排箱柜安装时,排列整齐; 4)有底座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 5)设备底座安装时,其表面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偏差为每米1度; 6)设备及设备构件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有防锈层; 7)安装牢固、整齐、美观、端子编号科学易读、用途标志完整,书写正确清楚,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8)安装严格按图纸施工、按技术说明书连线;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金属外壳接地良好。 线槽敷设施工要求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施工图,施工手册进行施
23、工。未经项目经理同意并向建设单位申报,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方案。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线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 板槽安装及注意事项 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槽内。 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 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 线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
24、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 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 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 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 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 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 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线管的敷设 视不同场合不同用途,选用镀锌管线管作线缆护套,室外裸露及天面部分,均采用PVC管作线管。镀锌管参照如下方法施工。 1)金属管的加工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
25、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 允许有锈蚀。 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刺和锐棱角。 为了减少直理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金属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若弯曲程度过大,将减少线管的有效直径,造成穿线困难。 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以增加使用寿命。 2)金属管弯曲 在敷设金属线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对于截面较大的电缆不允许有弯头,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增设 拉线盒。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
26、要求: 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整排钢管 在转弯处,宜弯成同心圆形状。 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敷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应不小于管外径的 10倍。 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3)金属管的敷设 金属管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楼板中的管径宜 为1520MM,直线布管30米处设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 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间的金属管道埋设深
27、度不应小于0.7米;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米。 弱电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须先核准电缆型号、截面是否与设计相同,进行目测和物理粗测。 2)电缆敷设前必须详细勘查放缆现场环境,确定最佳放缆方案。 3)对截面为25平方毫米及以上电缆,放缆时应增设电缆导向缆辘,以避免拉伤电缆。 4)电缆敷设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在线槽内由里到外整齐排列。 5)对于使用电缆规格相同的设备,放缆时应先远后近。 6)电缆固定时,在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6倍。 7)每放一个回路,都必须在电缆头、尾上绑挂电缆铭牌,铭牌上应编上每回路编号、电缆 型号、规格及长度。也可号码管作标识。 8)布放电缆的牵引力,少
28、于电缆允许张力的80%。对直径为0.5毫米的双绞线,牵引拉力不 能超过去时100N;直径为0.4毫米的双绞线,牵线力不能超过70N。 9)对批量购进的四对双绞电缆,应从任意三盘中抽出100米进行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对电缆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等几项指标进行测试。 电缆头制作安装 1)电缆头制作前应校对,对其物理性能进行粗测;对不同功能的电缆可用摇表、万用表、 电话机待设备进行测量。四对UTP双绞线,必要时打上模块实测。 2)制作电缆头前,根据连接的设备、模块考虑电缆的预留余量。 3)电缆进入配电箱(柜)内应剥去电缆外层保护皮,并用尼龙扎带等加以固定。 4)在配电箱内接线空间一般比较宽裕,选用压
29、接铜线耳制作电缆头,在电视上一般使用开 口线耳制作电缆头。 5)采用压接线耳,在压接线耳两端朝不同方向和压接一次,采用开口线耳时,将开口处敲 紧敲密,并涂上非酸性焊锡膏后灌锡减低接触电阻。 6)压接线耳截面应与导线截面相同,开口线耳载流量不应低于导线载流量。 7)在有腐蚀性或对供电要求较高的场所,所有铜-铜接点都应搪锡或加涂导电膏,以减少接 触面发热。 8)线耳压接完毕后均应彻底清理干净,并包扎与相序一致的色带。 9)控制电缆头两端导线压接接线端子后必须包扎良好。 5.4 资源配置计划 制定现场施工技术方案,制定现场施工管理制度,绘制现场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流程,确定 现场定位基准点,准备施工需
30、要的技术资料、图集、规范、标准等,并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 熟悉有关施工规范、标准,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料表格,健全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 任制、工程质量检验制。 ?人员配备 项目经理:1人,由具备丰富监控系统施工集成经验、较强的工程组织能力的工程师担任, 主要负责协调与业主单位的关系,组织施工人员按计划进行工程施工,对施工质量、是否按 期完工、以及施工记录负责、并负责现场的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 各施工小组:共配备三组施工人员,分为土建作业小组、弱电布线作业小组、系统调试小组,共计15人。 本公司根据各小组的专业类别及工程的不同,分别配备一名技术管理人员并兼认施工安全及 文明施工管理,配备熟练本
31、工种操作的技术工人若干名。并在系统高度小组中根据工程实施 的需要配备专职设备及系统安装人员10人、技术调试人员3人,技术施工工程师2人。 ?施工物资准备计划 为保质保量完成本工程,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我们在分析本工程的特点之后,结合我公司 的机具力量将配置主要机具并按机具安排计划进行。 本计划因限于各种可能潜在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安排选择施工方案与方法,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工期计划、质量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未尽事项等方面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有待以后予以详细地修正、补充、完善,使其成为本工程施工中必须的指导性文件。 5.5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严格执行ISO9001系统工程质量体系,并在整
32、个施工过程中,切实抓好以下环节: 1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 2管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3配线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 4配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5现场设备或前端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6主控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7调试大纲的审核和实施及质量监督 8系统运行时的参数统计和质量分析 9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 10系统验收的质量标准 11系统操作于运行管理的规范要求 12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的规范与要求 13年检的记录和系统运行总结等 ?质量控制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程序是:自审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多方面会审,现场复核,选择分承包人,编制作业指导书报费施工手册,提出开工报告。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
33、程序是:技术交底,测量、材料、设备、计量、变更设计、环境保护控制,项目质量计划,持续改进,安装调试,项目竣工评价。 交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程序是:最终检验和试验,质量缺陷处理,整理质量记录,编制交工文件,承包人自检,发包人验收,交工验收报告。 ?质量控制方法 A.依据设计的材料清单审核进场材料材质、规格、数量。 B.依据图纸的设计进行材料、设备的安装。 C.对现场使用的材料、数量进行确认。 D.现场安装中增加、变更的部分应填写工程洽商。 E.现场安装的设备、材料均要有产品的产地、合格证及相关能证明该产品的资料。对三无产品应拒绝使用。 F.现场设备、材料的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以及工程中发生的往来文件
34、均以文档资料的形式妥善保管,便于追溯。 G.对于安装的设备、材料、数量进行校对确认并做好记录。 H.利用例会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自检,提高质量,力求100%优良。 I.设备、材料进场时,应由管理公司、监理单位及本公司管理人员对照合同对进场设备的型号、质量、数量进行审定并做出书面签字,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决不能进场,以确保书面材料递交甲方,甲方有权批准或不批准,在合同规定时间内给予书面答复。 J.隐蔽工程覆盖前,提前48小时通知甲方、管理公司及监理单位进行中间验收,以确保隐蔽 工程的质量。对验收记录进行存档,竣工时移交给甲方。 K.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划分,该项目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35、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 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L.质量检查制度,现场管理人员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 M.各分项工程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各分组负责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程负全面责任。 N.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经理及各分组负责人,每天不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当场口头传达 解决。次日如再次发现同样的问题并未解决则再次口头传达限期解决;如若还不能解决,则 给予书面通知并进行奖金扣罚,扣罚金额大小由项目经理酌情而定。 O.对甲方、监理公司、管理公司提出工程问题的书面文件,核实整改后立即反馈。 P.调试时的资料妥善保存,在竣工时提供给甲方,以使工程交付后,
36、甲方能尽快熟悉各系统 并进行维护。 Q.系统运行验收:当设备安装完毕并调试运行无误后,由公司派现场调试人员进行系统联调,并向甲方提交调试报告。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后,书面通知甲方进行系统运行验收。 甲方可会同主管部门或组织专家按合同所规定的设计及技术要求进行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质量控制标准 严格贯彻执行工程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落实“三按”施工(即按设计纲要、按施工组织 设计、按标准)。严格工序管理,使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合格, 以责任制为中心,抓好现场管理。控制施工进度,组织均衡施工,加强信息反馈,强化施工 指挥和决策汇集工程资料。进行质量职能活动,明确各类人
37、员的质量责任制,组织质量培训,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建立质量信息网络,落实质量记录和质量评定,健全质量例会制度, 贯彻工艺纪律。 (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以工序质量为目的,动态地控制工序的因素,按质量责任制办事,各施其职,各负其责。以 预防为主开展一月一次合格工程活动,加强工序“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职检验)。抓 点连线带片,对关键工序设立质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如:施工开始建立样板布管布线 工程、样板控制箱,以后施工按样板施工。严守工程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意识,在保 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工期。 (2)施工质量要点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做到质量管理深入到
38、全过程,全员参加质 量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由质检员和主管工程师负责质量检查,克服质量 通病,我们的具体做法是:a)抓两个重点:即抓管、槽、线的敷设,保证线路敷设符合设计 图纸要求、线路不断路、短路、线间和线对地的绝缘电阻符合设计要求;b)抓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要求其功能符合合同和设计要求。 抓三个阶段:即抓施工准备阶段: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预算、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图设计和会签、施工现场的勘察、人力配备、设备材料、工具准备进入现场前的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等:抓施工阶段: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 检查安装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抓成品验收阶
39、段:通过检测和审评完工和系统工程是 不是达到规范和合同要求。 使有四个手段,即:检查、测量、试验、指令性文件。 (3)设计质量控制 不断满足用户对工程产品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而设计出用户委托的,具体 高水平和适用能力强的工程开展开全面质量策划。听取各专业人员的合理化建议,搞好优化 设计。根据用户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搞好变更设计的论证和协调工作,管好设计图纸和资料。设计工作应满足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上可行的要求,符合规范、法规、法律规定 要求。工程项目设计往往是多专业协作的作业活动,针对各方面相互关系和接口,明确规定 有关职责、职权,并形成文件,保证设计工作协调进行。项目设计
40、的各级主管人员在事前在 指导文件中对全部设计输入予以规定,如设计要求和相关法规内容,设计原始资料,有关施 工及安装重要信息,特殊设计需要。对各设计阶段,所需原始资料的内容及控制方法与用户 商定后形成文件。客户所提供的原始资料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如客户不能全部及时提供,在 备忘录中加以记录,并规定解决办法:对客户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设计要求经协商、研究 后解决,并予记录归档。对设计输入内容整理、编目、归档作出文件规定。 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员对设计结果进行正式的审核,填写“设计图纸评审表”。验 证结果以文件报告形式做出。项目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的各阶段需要对设计进行确认。 设计更改是指设计
41、完成起至工程竣工前整个期间的任何更改。用户对某些设计要求的变更; 施工、安装及运行过程中的合理变更;设计原始资料发生变更;相关的法令、法规、规范要 求发生变更;设计后续阶段发现前阶段设计中有缺陷或不合理问题。设计更改应包括:设计 更改的依据、评审、批准、输出及存档等。填写设计变更通知,经总工程师审批,设计变更 通知一式四份,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工程总监室各存档一份。 (4)文件资料质量控制 保证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处于受控状态,及时获取并使用所有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文件机 密泄露、丢失、误传,保证质量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文件资料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季节性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工程项目
42、质量计划、施工技术交底、工程洽商记录、 工程隐(预)检记录等质量保证施工资料及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借阅时做好 登记手续。 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有效性,以满足质量保证要求。更改文件和资料时,要在文件 的更改处加盖“更改章”,并将更改后的内容写入更改记录表。更改内容较大时,需要换页更改,并做好换页记录,换页后原页收回。 (5)材料、设备采购的质量认证制度 采购验证制度:通过对影响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实施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首先建立供应商档案,包括:所代物资的资质证明、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价格、功能、 质量等有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其次对物 资的验证、保管、发放要加以控:验收人员在验收时发现物资质量与要求不符,数量有误, 品种、规格不对,技术资料以及手续不全,要认真填写物资验收记录,并作好标识妥善 保管及时通知采购人员。经验收不合格品,验收人员及时与采购人员联系,将不合格品隔离,执行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程序。 (6)采购物资供应运输质量控制制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