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695747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6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1.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86。图2-5-86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1.2 施工准备1.2.1 CP网测设(1)CP点的埋标与布设桥梁上一般布置在桥梁固定支座端防护墙上,每隔5070m左右设置一对CP标套筒,成对布置。CP基桩高出外轨面300mm。CP预埋套管可在临时支柱灌注时预埋或后期打孔埋设。见下图2-5-87所示。图2-5-87 桥梁地段CP控制点布设示意图路基地段应在路基上布置临时辅助立柱,设置时遇到有下锚拉线的地方,应设置在接触网基础另一侧。立柱上设置CP控制点标志,见下图2-5-88所示。图2-5-88 路基地段临时辅助立柱上的C

2、P控制点布设示意图在隧道底部两侧的边沟内边墙顶面中部,向下开凿铅垂方向的安装孔(孔径28 mm,孔深80mm), 然后使用锚固剂埋设立式套筒,相邻两对CP点在里程上相距约60m,套筒埋设完成后,套筒外露部分不高于边沟顶面2mm。也可在浇筑边沟边墙时预埋立式套筒。埋设位置图见图2-5-89。图2-5-89 隧道地段CP控制点布设示意图(2)CP控制网平面测量CP基桩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2-5-17规定。表2-5-17 CP基桩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表控制网名称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同精度复测坐标较差CP平面网自由测站边角交会1.81.0mm1mm3mmCP控

3、制网应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施测,每隔60m 左右一对点。线路左右对称布设,采用自由站点边角交会法进行观测。CP控制网布置见图2-5-90。图2-5-90 CP控制网布置图CP平面控制网平差应采用中铁二院与西南交大开发的CP专用平差软件CPDAS,并进行CP网平差精度检核。CP控制网精度指标如下,处理结果不能满足所要求的精度指标时,应进行返工测量。CP基桩控制网平差精度控制指标主要为:方向观测值的改正数4,距离观测值的改正数2mm;约束网平差的点位中误差2mm,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1mm,相对点位中误差1mm。若不满足要求,必须重测,以保证数据质量。测段分段平差时,前后段独立平差重合点坐标差值应

4、满足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网平差,应采用后测段的CP、CP控制点及重叠段至少3对重合CP点进行固定约束平差计算。坐标换带处CP基桩控制网进行平差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CP 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交相邻投影带两套CP平面网的坐标成果,两投影带的CP测段重合长度应不小于800m。对于测量数据的整理和保存,须保证数据信息从开始测量一直到评估验收和存档都完整一致。CP基桩控制网在平差后的各项精度指标应复合下表2-5-18要求。表2-5-18 CP基桩控制网精度指标表控制网名称与CP、CP 联测与CP联测点位中误差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控制网44

5、mm3.02mm2mmCP基桩控制网平差计算取位应符合下表2-5-19要求。表2-5-19 CP基桩控制网平差取位要求表水平方向观测值水平距离观测值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点位中误差点位坐标0.10.1mm0.010.01mm0.01mm0.1mm(3)CP高程控制网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表2-5-20 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mm)水准测量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误差MW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精密水准2.04.012L8 L8 L4L注:表中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6、表2-5-21 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表等级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精密水准42DS1因瓦往返往返8 L注: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 倍。2、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2-5-22 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精密水准因瓦DS1602.04.0下丝读数0.3DS0565注:1、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2、DS0

7、5 表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0.5mm。在观测数据存储之前,必须对观测数据作各项限差检验。检验不合格时,对不合格测段整体重测,至合格为止。测量方法为了保证测量精度,CP水平控制网附合于线路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水准路线附合长度不大于3KM。CP控制网水准测量应对相邻4 个CP点所构成的水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点的水准闭合环差不大于1mm。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当3mm,满足条件后,后一区段CP网平差。应当采用本区段联测的线路水准基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连续1-2 对CP点高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相邻CP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4)所施工

8、段落通过由设计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指南要求进行的沉降评估。1.2.2 工艺性试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对混凝土底座、轨道板铺设、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等重要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工艺性试验,对工艺方案不断改进完善,形成标准化的无砟轨道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设备配置和劳动力组织管理模式。经检验评估合格,确定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工装设备配套方案后,再进行全面开展无砟轨道施工作业。1.2.3 铺设条件评估、接口验收必须经过铺设条件评估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铺设条件评估应符合下列规定: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中线、

9、高程、宽度及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桥面中线、高度、宽度、平整度、相邻梁端顶面相对高差、排水坡、预埋件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隧道底板及仰拱填充层表面高程、宽度、平整度和横向排水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坡面平顺,确保水流畅通、不积水。1.3 桥梁底座板施工1.3.1 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网片由专用工厂提供,架立钢筋由钢筋场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输至现场,现场绑扎。钢筋进场时,应按相关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检查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使用。钢筋在钢筋场加工完成后吊车吊至平板运输车,平板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吊车将钢筋吊至

10、作业面。底座混凝土钢筋设计为钢筋网片,施工时先铺设横向钢筋,再铺设纵向钢筋,用绑扎丝绑扎好。绑扎时注意绑扎铁丝尾段不得伸入保护层内。钢筋绑扎完后加设混凝土垫块,确保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1.3.2 模板安装混凝土底座板模板采用型钢加工专用钢模,并满足普通地段和曲线超高地段模板拼装需要,模板组合高度宜高于底座板设计厚度,并组装一块控制标高的模板,以适应线路曲线超高变坡情况。模板支撑采用外侧支撑、外侧拉钩拉紧的加固方法,确保底座的外形尺寸符合要求且模板稳定。1.3.3 混凝土浇注桥梁、隧道底座板设计采用C40混凝土,路基底座砼为C35,由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采用罐车输送至现场,汽车泵泵送入模。底座

11、板混凝土施工主要包含混凝土的浇注、震捣、整平、收面、拉毛及养生等工序。(1)混凝土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如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如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人仍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2)混凝土布料时,应由模板低边往高边进行,左右两幅布料速度要基本保持一致;泵送操作人员应选择有一定操作经验、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以免影响泵的性能发挥。(3)泵送作业时,一定要控制混凝土的下料口位置,下料口不要离料斗太高。高压泵送时,最好制作一个过渡槽,使混凝土经滑槽进入料斗。(4)泵送时要连续进行,尽量减

12、少停泵次数,缩短泵送时间。(5)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6)插入式振捣器在每一振动位置的主动时间不可过短或过长,过长则混凝土产生离析,过短则混凝土捣振不密实。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振动时间可通过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有大量气泡冒出;表面出现平坦、泛浆。(7)泵送结束后,先将混凝土管道截止阀关闭,清理料斗内混凝土,然后,加水清活塞,进行一次泵行,再打开截止阀即可将管道中的混凝土用水清洗干净。(8)因底座板表面需拉毛处理,所以混凝土表面只要用木抹子抹平即可,同时采用小刮尺做出两侧20cm(路基上30cm)的-3%横向排水坡。(9)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

13、浆后尽快予以覆盖、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1.4 轨道板粗铺为了控制轨道板铺设的质量,规范化施工,轨道板粗铺前,由技术部门出具工艺流程卡,由调度领取。工艺流程卡每块板一份,必须在对应的板施工时填写,每份记录表按上个工序完成,填写流程卡,交下一工序负责人的顺序填写,并签字确认,每份流程卡在对应板施工完成的当天必须填写完成并交回技术部门。1.4.1 轨道板放样轨道板精确调整之前先用铺板龙门吊或汽吊粗放到位。在轨道初放前对轨道板

14、铺设位置测量放样可以使轨道板相对准确地定位,这样可以提高轨道板铺设精度,使随后的精确调整工作量减少。在底座混凝土浇筑完成和轨道板铺装机械到达之前,进行轨道板铺设测量放样。利用CP控制网测设每块轨道板的铺板安放点,用墨线或油漆在轨道板中心线上画出轨道板端线位置。1.4.2 弹性橡胶垫层和土工布铺设在底座混凝土上铺设4mm厚土工布和弹性橡胶垫层前,先用扫把清除底座砼表面杂物,再用高压射水全面地清洗水硬性承载层清除表面残留的尘土。弹性橡胶垫层比照凹槽侧边尺寸裁剪,用粘接胶固定于凹槽侧表面。桥梁上土工布沿底座居中铺设,用裁纸刀划出凹槽位置,并用粘接胶固定于凹槽上表面;路基上应根据轨道板位置粗放标记线来

15、铺设。土工布铺设应位置准确、平整、贴实底座表面。弹性橡胶垫层和土工布不得有破损、污染。1.4.3 钢筋加工自密实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网在场内预扎架上预扎成型,由平板汽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加设混凝土垫块。钢筋网用吊车或运输车转送上桥,并斜立于防撞墙外侧。在桥上存放时,底部加垫20cm高的木垫,用麻绳对钢筋网加以固定,防止倾倒,并用防水帆布加以覆盖,防止油、水侵蚀钢筋。1.4.4 轨道板的检验轨道板运到铺设地点后,由铺板工班长在每块轨道板卸板时按照“轨道板到位检验单表格”;检查每块轨道板的状态接收,检查内容如下: 核对轨道板的型号、编号(缓和曲线序号、圆曲线左、右); 轨道板位置正确(轨道板方

16、向即埋入的接地构件必须总是位于外侧边缘;单线上,面朝大里程方向左线接地构件总是位于左边,右线接地构件总是位于右边); 轨道板种类(路基板、桥梁板等等);检查轨道板表面边缘是否有损坏,如有混凝土剥落,深度不得超过5mm,面积不得大于50平方厘米,并及时修补;检查轨道板、承轨台是否有裂纹,若出现时,不允许铺设应并及时报告施工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1.4.5 原材料检验所有原材料进场必须在入场时及时填写原材料进场验收表,材料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验收,并由专人管理。1.4.6 轨道板粗铺双向运板车、铺板龙门吊驶到最终铺设位置后,吊钩直接定位在轨道板的正上方并降下,人工配合上紧吊装螺栓和起吊钢丝绳,并确保牢

17、靠。轨道板按规定挂上吊具后,由铺板龙门吊司机操作起吊,接近底座时降低下降速度,以便放置时不损伤轨道板。在放下时必须将轨道板准确定位,此时应特别注意侧向位置,与上次铺设的轨道板的相对位置以及空端的位置。准确对准画在轨道板两端的轨道板标记线,粗铺完毕后检查轨道板是否稳固,不能出现晃动。1.5 轨道板精调1.1.1 精调定位技术方案轨道板精调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91。图2-5-91 轨道板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在轨道板粗铺就位后,使用精调支架、螺栓扳手配合轨道板测量系统完成对轨道板的精调定位。精调支架两端竖向和侧向用精调爪对轨道板进行微调。仪器转站一次,可以精调5块轨道板。轨道板精调施工工艺流程:施

18、工准备轨道板运输轨道板吊卸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纵向位置对中位轨道板高程调整轨道板中线调整轨道板精调轨道板状态复测。1.1.2 轨道板精调工艺要点(1)轨道板粗铺在轨道板粗铺前,埋设和设置CP点,并根据CP和线路线形,在底座混凝土上放样轨道板粗铺定位点;要对底座混凝土采用专用的检测工具对底座混凝土顶面高程、尺寸、中线位置、平整度等进行平整度及高程检测检查验收。利用铺板龙门吊进行初步铺设。底座混凝土外形尺寸检测应符合下表2-5-23规定。表2-5-23 底座混凝土外形尺寸要求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顶面高程52宽度103中线位置34平整度10/3m5伸缩缝位置106伸缩缝宽度57底座外侧排水坡1%(

19、2)全站仪设站精调时全站仪在CP控制网内做自由设站,计算出测站点的理论三维坐标值和所在的里程;当全站仪测量放置轨道板上承轨槽精调标架上的棱镜后,可以测量出该棱镜所处位置的实测三维坐标,根据坐标可以确定它在线路中的里程,经过软件的里程推算,得出该处的理论三维坐标,软件计算实测和理论坐标的偏差,将偏差值显示在显示器上,根据偏差对轨道板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整。轨道板铺设放样时,以轨道板纵向中轴线的两个端点作为轨道板粗铺的定位点。全站仪宜设在线路中线附近、两对CP3控制点之间;每一测站观测的CP3点数为34对;设站点的三维坐标分量偏差不应大于0.5mm;观测时应避免在气温变化剧烈、阳光直射、大风

20、或能见度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宜选择在阴天无风或日落2h后,日出前、气象条件稳定的时段进行;测距应进行气象改正;每次设站放样距离不应大于80m;按设计确定各编号轨道板位置,并在底座混凝土上标注轨道板编号;轨道板粗铺时,将轨道板面中轴线对准前后定位点,铺设纵横向位置偏差应小5mm。全站仪自由设站,一般情况下后视8个CP点,困难地段可后视6个CP点。(3)精调连接工控机选板,获取温度传感器温度值,确定板型,开始调板。进行双向调整器的安装,调整器受力后调整轨道板高度至支撑木楔松动,取出木楔后,用全站仪及精调标架对轨道板位置进行测量,用双向调整器调整轨道板横向及高程位置至设计要求。精调板时,高程值可

21、以各点分别调整,横向值左右相向调整,使板平稳地达到定位要求。轨道板精调作业时,将测量标架放置于轨道板的固定位置上。全站仪设站应符合规定,用已设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放置在适配器或标架上的4个棱镜,获取4个工位的调整量。按照4个显示器上的调整量用轨道板调整机具作相应调整。重复以上精调作业步骤,直至满足轨道板铺设允许偏差的要求。轨道板精调作业,轨道板专用调整机具应具有横向和高低的精确调整功能。轨道板精确定位的测量方向为单向后退测量,一个测站内的全站仪与轨道板之间的测量距离宜为530m。(4)轨道板铺设精度检测轨道板铺设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2-5-24规定。表2-5-24 轨道板铺设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

22、许偏差(mm)1高程0.52中线0.53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0.54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0.55轨道板纵向位置曲线地段2直线地段51.6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1.6.1 立模(1)立模施工准备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应该在轨道板精调完成之后进行。模型安装前,应检查模型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并清除模板上的灰碴及其他杂物,特别是模板连接处的混凝土残渣要清理干净。模型安装前,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上涂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废柴油混和物作脱模剂。涂刷脱模剂时应注意少而均匀,做到不漏涂且板面不积聚。检查立模需用的模板型号、螺栓、对拉杆、封口胶、堵漏土工布等是否安全、齐备;

23、检查模板安装时所需的各类联接件、紧固件是否齐全。(2)立模操作在底座混凝土和轨道板之间的充填层灌注C40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层的设计分桥梁段和路基段、直线段和超高段不同的结构。由于底座凹凸不平,在模板与底座之间的缝隙用土工布或海绵堵漏,注意要封堵密实,且不得侵入自密实混凝土层内。分块式模板注意模板交接边的平整,不得出现错边,在立模过程中,用木垫块靠在模板和轨道板侧边之间,考虑到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木垫的尺寸以95mm为宜。木垫应该靠在模板交接处。立模完成后检查堵漏、固定、支撑情况,并复核模板与轨道板侧边的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或重新立模。(3)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不得

24、碰撞、侧击及其他可能导致轨道板位移的行为。严禁把模板堆放在轨道板表面。立模过程避免刮破L型卷材、防止对轨道板表面的污染。应避免同时、多人站在轨道板上。立模完成后注意清理模板和轨道板槽内杂物,并保持清洁。1.6.2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1)灌注前准备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机械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准备,还包括组织混凝土施工从拌合、运输、灌注的协调一致,以及突发事件状态下保证灌注顺利进行的应急措施等。混凝土浇注前技术人员和现场调度人员在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轨道板土工膜是否平顺、钢筋网片是否平顺、清理板下的垃圾杂物,以减小混凝土的流动阻力,(应在前道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检

25、查模型是否严密,防止在灌注中漏浆。并作好检查记录,确认无问题时才可开始灌注。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为530;混凝土入模含气量应控制在3.0%。环境温度、模板温度超标时不进行混凝土灌注,因此,在灌注混凝土前,须掌握当天天气变化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加冰等降温或遮盖等保温措施。夏季灌注时间应选择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应掌握好天气预报,不宜在高温时段灌注,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速混凝土的内部温升,更要避免暴雨天气灌注混凝土。若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突降暴雨时,应使用遮雨棚避雨施工。混凝土泵车和桥面混凝土灌注料仓应提前安放到位,泵车的安放位置应保

26、证能灌注最多的轨道板为宜,以避免在泵车移位过程中造成混凝土的滞留。泵车在放入混凝土前可以在料斗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用于泵送时润滑泵管,但在泵送混凝土时前面部分混凝土必须弃掉,在泵管出口混凝土与放入的混凝土一致时方可将泵管移到桥面灌注料仓进行泵送灌注。(2)混凝土灌注自密实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罐车运送至施工地点。拌制的混凝土方量要依据现场实际需要的方量为依据,同时考虑罐车运输混凝土的来回时间。利用路基做运输通道的工点,路基上底座暂缓施工。自密实混凝土采用改装后的窄轮距罐车运输到作业面,泵车泵入混凝土料斗后入模。便道条件较好且桥墩不高的桥梁工点,混凝土可采用泵车桥下泵送。(3)混凝土现场检验及

27、调整为保证自密实混凝土能顺利灌注,试验人员在每车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检测,包括扩展度、含气量。当运抵现场的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低于设计扩展度下限值时不得施工,可采取经试验确认的可靠方法调整扩展度,尽量使其达到灌注要求。(4)混凝土浇筑在泵送过程中,应有专门的人员固定泵车的出料口,并随时观察料仓中混凝土的高度,发现料仓中混凝土高度过低或过高时,应及时通知现场调度人员,防止灌注停顿或混凝土溢出的现象出现。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模板,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应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应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移位,钢筋班组须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灌注完成后,应将阀门紧闭,防止溢出的混凝土

28、或浆体污染轨道板及梁体。灌注完成后,应将多余的自密实混凝土舀出,舀至轨道板侧面的红线,并舀出的混凝土装入专门的容器中,不得随地乱扔。从灌注端舀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可用于下一块轨道板的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出料端舀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应废弃,不得用于下一块轨道板的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单块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灌注完成后,将灌注料仓转移到下一个工作面进行安放,等待下一次灌注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在灌注时,非相关人员不得在轨道板上走动,防止轨道板因为这些荷载引起位移。若操作人员需在轨道板上作业时,应尽量降低动作幅度。(5)混凝土养护养护用水采用地下水或自来水,水温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养护洒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从脱模后开始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三天,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的状态。自然养护不少于7d,并作好养护记录。同时,对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使试件强度与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当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时,停止对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的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