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作者: -日期: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 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能独立从事 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理论或实
2、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 学术交流的能力。 4,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1、脱产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2、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3,对于提前达到培养目标、成绩突出并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博士研究生,经本人 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后报研究生院批准,允许提前答辩并申请学位;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具体事宜详见吉林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没有提出延长报告或申请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者,均按
3、结业处理。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6 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 博士生学位考试课程应包括: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对文科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课程,对理工农医类 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 学时:课内40学时 学分:2学分。 2,外国语 第一外国语(英、日、俄、德、法等)的教学分为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两部分。 基础外语的课堂教学由研究生培养处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专业外语的教学及考核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安排。 学时:120学时(基础外语90学时,专业外语30学时)。 学
4、分:4学分(基础外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3、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的最低学分为6学分,其中基础理论课不低 于4学分。 4、第二外国语(英、日、俄、德、法等)为选修课,由学生及导师根据需要确 定是否选学。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必须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选修。 5、学位课程考试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为考试课程,以百分制评定成绩,具体考核办法祥见吉林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有关规定。 博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学位课程考试,获得相应学分。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
5、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选择学习相关的课程。在拓宽基础、加深专业、掌握前沿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以导师为主的集体指导的方式。对 每个学生都要成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博士生指导小组,可根据该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的内容,由导师提名,报研究生培养处备案。指导小组的成员一般应由至少2名(含导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学术梯队成员担任,也可聘请跨学科的专家参加。同时注意发挥所在科室、教研室在培养博士生工作中的作用,为博士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3、导师要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博士生的
6、基础和特长,在博士研究 生入学三个月内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学位论文等具体要求和进度做出详细计划。培养计划应由博士研究生本人进行网上存档,并将原稿存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备案。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可与论文工作穿插进行,但最迟要在论文定稿前获得全部学分。 4、导师应积极安排和帮助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开阔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掌握学科前沿。 5、导师和指导小组要重视对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关心 博士研究生的全面成长,严格要求,严谨治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于拼搏的献身精神,
7、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6、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中心、所)应努力为博士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各学科专业应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报告会,为博士研究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五、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应尽早确定每位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范围,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提出论文选题范围,并于第三学期举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由培养单位负责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的原始材料由各培养单位保存至学生毕业备查。 博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应完成一定量的专业文献阅读,文献阅读量的具体要求及专业文献中外文文献所占具体比例,根据学科特点由各学院(中心、所)确定。 六、学术活动
8、(阶段性成果报告) 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学期间参加4个内容以上公开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公开 举行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不包括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开题报告后,在论文工作期间结合论文工作至少公开举行1次论文阶段成果报告。完成以上各环节。各专业要积极为博士研究生完成这一环节创造条件,认真制定考核办法,做好考核和成绩存档工作。 七、论文中期检查 在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各培养单位要统一组织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按博士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保存在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中心、所),研究生院将组织人员随机抽查。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亮黄牌给予警告,并对其
9、进行跟踪检查。 八、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理暂行实施办法和吉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一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附表二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小波理论学位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10061 课程名称:小波理论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徐涛教师代码: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梁平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图像处理是应用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小波变换理论,尤其所具的良好特性,已成为数字图像处理的重要手段。小波函数及其变换,由于具有局部
10、紧支性、正交性、双正交性、高阶消失矩等性质,可完全取代传统的傅里叶变换的地位,逐渐成为工程技术研究应用中强有力的工具。本课程的目的是将小波变换的技术、方法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拓宽思路、扩大视野、应用先进技术的目的。本课程着重讲解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及在工程上应用的状况与前景。 2、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小波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发展史 1-2 数学基础 第二章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 2-1 短时富里叶变换、Gabor变换、窗变换 2-2小波变换定义及分类 2-3 小波变换性质 2-4 重建核方程及逆变换 第三章多分辨分析 3-1 MAR定义、性质 3-2 二尺度方程 3-3
11、正交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 3-4 二维正交小波 第四章小波包 第五章 多小波简介 3、实践性环节 讲述过程中安排适当的上机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信号、数字图像的压缩、去噪、边缘检测、特征纹理提取等问题的研究。 5、预备知识 计算机Matlab 语言或C 语言的使用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小波变换与工程应用 彭玉华 著 科学出版社 小波分析算法与应用 程正兴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课程结束将进行综合考试 应用泛函分析学位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1010012 课程名称:应用泛函分析 学时:40 学
12、分:2 开课学期:1 开课单位: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徐 涛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 授 教师梯队: 梁 平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随着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泛函分析已经日益渗透到工程和数学的许多分支,因而在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控制技术和信号处理等许多学科中都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建立抽象空间的概念,用范例来说明各种抽象概念和定理,介绍无限维空间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紧性、自伴性、压缩性等在无限维分析学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工科研究生必修之课。 2、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预备知识 1-1实数集的结构 1-2 函数项级数 1-3 L
13、ebegue 积分 1-24 函数类)(E L p 第二章 度量空间与线性赋范空间 2-1 度量空间定义、性质 2-2压缩映像原理 2-3 线性赋范空间 第三章 有界线性算子与有界线性泛函 3-1 共鸣定理 3-2 Hahn Banach 定理 3-3 共轭算子及共轭空间 3-4 算子谱理论 第四章 内积空间 4-1 内积空间定义及直交分解 4-2 Hilbert 空间上有界线性泛函 4-3 几种算子 第五章非线性分析简介 5-1 抽象函数的微积分 5-2 非线性算子的微分 5-3 变分法 5-4 凸与最优化 3、实践性环节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泛函空间的基本
14、定义、原理及性质,学会无限分析学中处理问题的抽象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5、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矩阵论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应用泛函分析许天同编著科学出版社 应用泛函分析薛小平武立中孙立民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课程结束将进行综合考试 最优控制理论计算方法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210071 课程名称:最优控制理论计算方法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1 开课单位: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梁平教师代码:教师职称:副教授 教师梯队: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最优控制理论是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之一,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择控制策略。使得被控制系统本身获得优良的
15、技术品质和满意的经济效益。本课程的目的是将一些最常用的最优控制理论及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最优控制理论在工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及对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本课程主要面对工学部各专业的研究生。 2、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变分法回顾 1-1 最简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 1-2 条件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 1-3边界条件待定时的变分问题 1-4极值必要条件的推广与补充 第二章变分法及最大值原理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 2-1 变分法用于自由与固定端点最优控制问题 2-2 t可动时的最优控制问题 1 2-3 具目标集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 2-4 自由与固定端点的最大值原理 2-5 t未固定时的最大值原理 1 2-6 具目标集约束的最大值原理 2-7 几个最优控制问题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