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2022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2022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2022下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12级建筑工程技术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 三、设计依据: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中涉及的主要施工技术和组织原理如下: 1、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22(2022年版)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22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22 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2、2022 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2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2 7、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2022年 8、初步确定的基础持力层置于第二层粘土层,其承载力标准值为380Kpa。 9、现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四、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某四层学生公寓,底层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3277.96m2,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门,铝合金窗,外墙贴面砖,内墙为中级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层顶棚吊顶,楼地面贴地板砖,屋面用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做保温层,上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其劳动量见附表:
3、 2、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该市东郊山坡地段,两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西面及北面为已建工程:厂内旧房、坟墓已由建设单位拆除,平整场地已在准备工作阶段完成,场地平整均按平均施工高度为-0.5米。 (1)开竣工时间:由当年9月1日开工至次年2月1日竣工,施工时间145天左右控制。 (2)气象条件:施工期间最低气温4C,最高气温30C,施工开始气温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节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间很少有雨,主导风向为东偏南。 (3)土壤及地下水: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3.0米 (4)抗震要求:7度抗震烈度设防 (5)技术经济条件:各类钢窗、饰面材料等均有相关专业厂家生产,分批成套运至工地,三大建材由建设单
4、位提供,运距10-15千米,地方性材料(砖砂石等)就地取材,可按计划运到现场。施工承包公司专业工种齐全,各类施工机具型号数量较齐备,施工时可选用。施工工地距公司生产生活基地较近,现场不设临时宿舍及食堂。施工前已做好三通一平。 (6)工程特点分析:本工程为一般框架结构,无特殊装饰要求,工期较短,为确保按期竣工,必须组织好各项施工项目相互交叉配合及流水施工,并采用生产率较高的塔式起重机,已减少二次运输和不必要的返工和窝工现象。 五、课程设计任务 1 (1) 内容包括拟定施工方案、技术组织措施劳动量、工作持续时间的计算书、主 (2)(横道图一张) (3)(A3纸一张)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
5、1)工程概况。主要内容:建筑特点,结构特点简介,以及装修特点,施工条件,地形,地貌,特点简介,以及工程所在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2)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 (3)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进度计划表。主要内容: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进度控制的计划系统,进度控制实施计划,编制横道图。 (4)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主要内容:水泥、砂、石砖、钢材以及各构配件需要计划表。 (5)施工平面图。主要内容:水平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主要材料及构配件的堆放,仓库,搅拌站的布置,临时设施的布
6、置,施工现场道路,给排水,供电网 络布置。 (6)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内容: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安全、质量措施,节约材料措施,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责等。 六、课程设计要求 1、书写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符合实施施工要求,用A4纸书写。 2、进度计划表要用2#坐标纸绘制;横道图一张。 3、施工平面图用A3纸绘制,应用标准图例绘制。 4、按设计内容顺序装订成册。 5、独立完成,如发现有抄袭现象,当零分处理。 七、时间安排:1周 八、成绩评定 总成绩=出勤成绩20%+评阅成绩80%,具体标准如下: 1)优秀标准:90分100分 2)良好标准:80分89分 3)中等标准:70分79分
7、4)及格标准:60分69分 5)不及格标准:1分59分 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一览表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指导书 适用专业:12级建筑工程技术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完整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时间安排 1、收集资料及准备工作0.5天 2、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1天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2天 4、编制机具、设备;材料构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0.5天 5、设计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组织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天 四、编制步骤 1、熟
8、悉审查图纸,进行调查研究; 2、计算工程量; 3、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5、编制机具、设备;材料构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6、确定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 7、确定临时供水、供电管线; 8、编制运输计划; 9、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0、设计施工平面图; 11、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 单位工程组织设计是规划和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文件。它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实现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既要体现拟建工程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又要符合建筑
9、施工的客观规律。对施工的全过程起战略部署或技术安排作用。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 1、熟悉审查图纸,进行调查研究; 2、计算工程量; 3、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5、编制机具、设备;材料构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6、确定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 7、确定临时供水、供电管线; 8、编制运输计划; 9、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0、设计施工平面图; 11、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提要: 1、工程特点: a、工程建设:拟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性质、名称、用途、资金来源及工程造价,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图纸
10、情况(是否出齐、会审等)施工合同是否签订,上级有关文件或要求等。 b、建筑设计:建筑面积及平面组合情况、层数、层高、总宽、总高、总长等尺寸及平面形状,室内外装修的构造及做法等。 c、结构设计:基础类型、埋置深度;主体结构的类型,墙柱、梁、板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预制构件的类型、重量及安装位置,楼梯构造及形式等。 2、施工特点:说明工程重点所在。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特点是:模板扎筋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量大、水平和垂直运输量大等。 3、地点特征:位置、地形、地质、水位、水质、气温、冬雨期时间、主导风向、风力、地震裂度等。 4、施工条件:三通一平情况,施工现场大小及周围环境、施工单位机械、设备、劳动力落实情况
11、;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问题的解决等。 1、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确定;确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组织方法。 a、确定展开程序、施工顺序与施工合同,应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 b、拟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在拟定施工方法时,应突出重点。凡新技术新工艺和对本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人的操作上还不够熟悉的分项工程,应详细而具体;对常规做法和工人熟悉的分项工程,则不需详细拟定,只提具体要求。 施工机械的选择:首先选择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各种辅助机械或运输工具应与主导机械的生
12、产能力相协调,以充分发挥主导机械效率,在同一工地上,应力求 机械种类和型号尽可能少一些,以利于机械管理,应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有机械的能力。 c、确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组织方法。 1、划分施工过程 一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很多,在划分施工过程时要详细考虑,既不能漏项又要尽量减少项目数。一般民用建筑施工过程可确定2030个,工业建筑可确定为3040个。一般要求如下: 应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划分。工作量大,占工期长的工序应单独立项; 穿插配合施工较复杂的施工过程要分细,不能漏项; 为了减少项目有些次要施工过程可以并入主要施工过程,不单独立项。如防潮层可以合并在基础砌筑内,以简化内容,突出重点; 施工过程的划分
13、,宜与预算项目(或施工定额)对口; 施工过程的划分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法。例如: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装工程,如果采用分件吊装法,则施工过程分为:吊装柱、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屋面板等;若采用综合吊装法,则施工过程按节间来划分; 凡是在同一时期内由同一工作队进行的施工过程可以合并在一起,否则应当分列。 2、劳动量的计算(任务书已给出) P=QH=Q/S(工日或台班) Q工程量 H时间定额 S产量定额 3、确定施工过程的持续天数、流水节拍、流水步距的计算 施工过程的持续天数 (1)当知道或根据工作面计算出该施工过程每天按排的工人数时; 该施工过程的劳动量(工日) 某施工过程的持续天数= 该施工过程
14、每天按排的人数 (2)当该施工过程每天按排的工人数无法确定时,则可参考下式粗略估算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到流水节拍是半天的整倍数)即可: 该施工过程劳动量 某施工过程持续天= 该工程总工期; 该工程总劳动量 流水节拍的确定 该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 某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该施工过程所划分的施工段数 该过程该段的劳动量 或某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 该过程该段工人数 流水步距的确定 (1)可用公式法来计算 t i+(t jt d) (当t it i+1时) K ii+1= t i+(t it i+1)(m1)+(t jt d) (当t it i+1时) 或mt i(m1)t i+1+(t it
15、 d) 式中ti第I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t i+1第I+1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m施工段数; t j第i与I+1这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与组织间歇时间; t d前后两施工过程同段允许搭接施工时间; (2)采用“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将每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逐段累加; 错位相减,差数大者为步距K 1; 若有间歇时间t j 时,则 K i i+1=K 1+t j ; 若有相邻过程搭接施工时间t d 时,则K i i+1=K 1+t d ; 例如,已知:t j (A B )=2天,t d (C D )=1天,各流水段节拍见下表,求流水步距和工期。 表213 角(1)求K A B (2)求K
16、B C 2 5 7 10 3 7 10 14 0 3 7 10 14 0 2 6 9 11 2 2 0 0 3 5 4 5 K 1=2天,又t j (A B )=2天,K 1=5天,故K B C =5(天) (3)求K C D 2 5 7 10 0 3 7 10 1 4 2 2 0 0 K1=4(天),又t d(CD) =1天 故K CD=41=3(天); 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工期T N=3+2+3+2=10(天) 工期T=K+T N=(4+5+3)+10=22(天)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1)编制进度计划的基本原则 a、在坚持合理施工顺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各个施工阶段搭接起来; b、尽可能使
17、同一工种的施工班组能够保持连续施工; c、要以主导施工过程为核心的安排进度,其余的施工过程尽可能配合主导过程进行安排。 (2)横道图(水平图表)的一般编制方法 先画横道图的表式,按施工顺序,将各施工过程及根据以上计算出来的各自 对应的工程量、定额、劳动量、工作天数、工人人数等,填入表的左边部分;再根据计算出来的流水节拍、流水步距绘出右边部分的条形进度图形,最后在右边部分的下方,将每天出勤人数迭加,绘出劳动力动态变化曲线形成初步方案,并做以下检查和调整: a、工期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顺序应符合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应从技术上、工艺上、组织上检查各个施工项目的安排是否正确合理。 b、工期是否符合要求 工期首先应满足上级规定或施工合同的要求,其次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即安排工期要合理,但并不是越短越好。当工期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