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2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2版)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 使用手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目录 1. 刮痧技术 2. 拔罐技术 3. 麦粒灸技术 4?隔物灸技术 5. 悬灸技术 6. 蜡疗技术 7. 穴位敷贴技术 8. 中药泡洗技术 9. 中药冷敷技术 10. 中药湿热敷技术 11. 中药涂药技术 12. 中药熏蒸技术 13. 中药热熨敷技术 14.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15. 穴位注射技术 16. 耳穴贴压技术 17. 经穴推拿技术 18. 中药灌肠技术 刮痧技术 刮痧技术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类、砭石类等刮板或匙,蘸上刮痧油、水或润滑
2、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通过其疏通 腠理,驱邪外出;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感性疾病所致的不适,如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各类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如腰腿痛、肩关节疼痛等症状。 二、评估 1. 病室环境,室温适宜。 2. 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有出血性疾病、妊娠或月经期。 3. 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 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知 1. 刮痧的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及局部感觉。 2. 刮痧部位的皮肤有轻微疼痛、灼热感,刮痧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3. 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为正
3、常表现,数日可消除。 4. 刮痧结束后最好饮用一杯温水,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 出痧后30分钟内不宜洗冷水澡。 5. 冬季应避免感受风寒;夏季避免风扇、空调直吹刮痧部位。 四、用物准备 治疗盘、刮痧板(牛角类、砭石类等刮痧类板或匙),介质(刮痧油、清水、润肤乳等),毛巾、卷纸、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 五、基本操作方法 1. 核对医嘱,评估患者,遵照医嘱确定刮痧部位,排空二便,做好解释。 2. 检查刮具边缘有无缺损。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 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4. 用刮痧板蘸取适量介质涂抹于刮痧部位。 5. 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4、夹住 刮痧板,无名指小指紧贴刮痧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刮痧板。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调整刮痧板角度,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 角约为45。,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做有规律的移动。 6. 刮痧顺序一般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先内侧后外侧逐步按顺序刮痧。 7. 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一般刮至皮肤出现红紫为度,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小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8. 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调节手法力度。 9. 每个部位一般刮20?30次,局部刮痧一
5、般5?10分钟。 10.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六、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了解病情,特别注意下列疾病者不宜进行刮痧,如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疾病、感染性疾病、极度虚弱、皮肤疖肿包块、皮肤过敏者不宜进行刮痧术。 2. 空腹及饱食后不宜进行刮痧术。 3. 急性扭挫伤、皮肤出现肿胀破溃者不宜进行刮痧术。 4. 刮痧不配合者,如醉酒、精神分裂症、抽搐者不宜进行刮痧术。 5.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进行刮痧术。 6. 刮痧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甚至神昏扑倒等晕刮现象,应立即停止刮痧,取平卧位,立刻通知医生,
6、配合处理。 附1 :常用刮痧手法 2 :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附1: 常用刮痧手法 1. 轻刮法 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小,被刮者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轻刮后皮肤仅出现微红,无瘀斑。本法宜用于老年体弱者、疼痛敏感部位及虚证的患者。 2. 重刮法 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较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本法宜用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体质较强及实证、热证、痛症患者。 3. 快刮法 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此法宜用于体质强壮者,主要用于刮拭背部、四肢,以及辨证属于急性、外感病证的患者。 4. 慢刮法 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本法主要用于刮
7、拭头面部、胸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及辨证属于内科、体虚的慢性的患者。 5. 直线刮法 又称直板刮法。用刮痧板在人体体表进行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刮拭。本法宜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如背部、胸腹部、四肢部位。 6. 弧线刮法 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 刮痧方向多循肌肉走行或根据骨骼结构特点而定。本法宜用于胸 背部肋间隙、肩关节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 7?摩擦法 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此法适宜用于麻木、发亮或绵绵隐痛的部位,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也可用于刮 痧前,使患者放松。 8. 梳刮法 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从
8、前额发际处,即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 际处做有规律的单向刮拭,如梳头状。此法适宜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病证。 9. 点压法(点穴法) 用刮痧板的边角直接点压穴位,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承 受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重复操作5?10次。此法适宜 用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或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骨关节凹陷部位,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和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 10. 按揉法 刮痧板在穴位处做点压按揉,点压后做往返或顺逆旋转。操作时刮痧板应紧贴皮肤不滑动,每分钟按揉50?100次。此法 适宜用于太阳、曲池、足三里、内关、太冲、涌泉、三阴交等穴位。 11. 角刮法 使用角形刮痧板或让刮痧板的棱角接触皮肤,与体表成45 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此法适宜用于四肢关节、脊柱两侧、骨骼 之间和肩关节周围,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穴位。 12. 边刮法 用刮痧板的长条棱边进行刮拭。此法适宜用于面积较大部位,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 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