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计划.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921631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方案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才培养方案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方案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教学体系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

2、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

3、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

4、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 计划,我们安排了4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野外实习。一年级秦皇岛实习是一次地质认识性质的实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地质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野外观察、认识、记录、描述地质现象的方法和罗盘仪等地质工具及图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华北地台的地层和地质特点。二年级学生野外实习以全面训练为主,使学生掌握野外剖面测量、数字化地质填图、资料整理、绘制图件和编写报告的方法与技能和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三年级科研实习是为学生设立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训练。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特点及野外工作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认真、求实

5、的工作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毕业实习则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课程的室内与野外实习是实习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实习以理解和深化课堂讲授的知识点为主,一般在课程的后期安排一些综合实习,全面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课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对课堂上所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经过野外对典型实例的实际观测,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训练和提高他们的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演习机会,促进读书方法的改进。这种教学活动促使教学内容延伸,教学内涵扩大,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3科研体系让高年级学生直接加入老师的研究

6、课题和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生直接加入老师的研究课题使学生的科研素质明显提高。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能够很快深入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撰写发表论文。4政治教育与管理体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我系学生进校的第一节课,就是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始终把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地质专业,献身地质事业,报效祖国做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抓到底。同时把教书育人做为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神圣的职责。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狠抓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确定了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规章制度,把学生的注意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到学习上来。举办名人学者谈治学系列讲

7、座,狠抓环境育人,把系内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们的画像挂在实验室,营造出了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5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建设与改革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设立在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的地质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所属专业。(1)专业建设目标地质学专业旨在培 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较强动手能力和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立志献身地质事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地质学专业人才既能在地球科学的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方面从事地质理论、地质应用和综合研究,同时也可以继续攻

8、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2)专业建设概况、专业建设基础地质学专业以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为依托,已初步具备了国内一流的办学条件。地质学系拥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习室、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实验室、计算机制图及其它专业实验室、陈列室等,全系所有的教学实验室、实习室、教室全部实行全天对学生开放。全系局域网已经建成开通,计算机机房免费上机。系图书资料室除拥有大量图书资料、电子出版物及一流的环境和硬件条件外,还可供师生随时免费上网查阅资料。专门为本系学生设立了“张伯声奖学金”、地学攀登奖学金、地学育才奖学金等,全系学生的奖学金享受面超过70%。专业建设基本要求在现有良好办学条件基础上,地

9、质学专业依据“国家理科基础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业建设、培养规格和教学方案。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结构、物质组成和时空变化的基本理论,了解地球的演化规律。在认识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掌握基本技能和现代手段、掌握地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为探索、解决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和灾害等地质问题、科研管理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a.掌握数、理、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的原理与应用。 b.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地质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c.具有对地球

10、科学认知的基本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地质研究和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d.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地质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力。e.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f.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g.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阅读综合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课程体系主干课程体系: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基础、工程数学、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性与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技术与应用、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岩石物理化学

11、、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经济地质学、Palaeoecology、Geobiology、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计算机在地质学中应用、地质软件应用等。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按课程实施内容及要求,间插课间室内实习和野外实习。另外专门的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包括:一年级秦皇岛地质认识与实践;二年级巢湖地质测量与数字填图;三年级鄂尔多斯秦岭造山带地质走廊区域地质综合教学;四年级科研实习及课程实习。其中,一、二年级的实践教学侧重于地质认识和基本技能及技术方法训练,三年级实践教学是通过对地质走廊不同构造单元地质特征的综合实践,完成不同课程的交叉融合,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和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四年级则

12、以研究性实践为主,以张扬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学分要求:总学分165学分。其中:通修课程56学分,学科核心课程45学分,学科方向课程21学分,通识课程1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课外附加学分10学分。教学环节的时间见表中所列。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专业教学计划(3)课程建设与改革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资讯的海量增长,课程建设和改革已成为与时俱进的日事工作。自1993年西北大学地质系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以来,为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方针,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技术技能,又具有较强获取、综合运有知识的能力和创新

13、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地质学专业在以“强化基础和外语、计算机课,拓宽专业课,重视地质实践和方法技能课”为宗旨的全面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先后实施国家教育部、教育部高教司、陕西省教委、西北大学等教学改革项目38项。教改获奖项目16项、出版面向21世纪教材5部,教学课件70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5篇。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室内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a.强化数、理化基础和外语、计算机课程按照高等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大批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国家目标,针对地质学科学领域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学科发展快以及注重为经济建设服务等

14、特点,我们在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特别强调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宽厚基础(大理科、大地学基础)背景下的地质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数、理化基础和外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b.打好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覆盖面,并大大放宽了学生对选修课程进行选择的自由度。从而在强化基础的同时,拓宽了专业课程的知识面。c.教学方法改革为了适应基于计算机和现代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革命,我们在基地建设初期即开始研制了CAI课件并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革,目前本专业全部主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

15、课均已不同程度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地质学概论等3部电子教材已冠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针对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我们摄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综合实习”等4部录像教材,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电子教材和网络的作用,我们把自行研制和购买的电子教材及CAI课件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初步实现网上教学,根据教师授课的需要,提供了相关的素材库,编制了示教型课件。并积极开展了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上网工程。通过近年努力,教学手段初步实现了与现代技术的结合。d.课程考试、考核教学考核是以学生为对象实施的教学评估和检查,以便于“以考促学”引导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

16、掌握的状史,“以考促教”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完善教学环节和计划、讲究教学方式方法。室内教学课程因材施教,并实施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式,其中,特别增加了除课堂教学外,必须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以便训练学生自学、并充分利用资讯的能力。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充分利用西北大学地质系所处的地域优势,构建以秦岭造山带及其相邻的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跨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既有区别又相关联,交叉互动的课程体系。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2022-01-03 23:44 | #2楼“医院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优

17、秀青年医务人员,通过重点资助扶持,促进青年学术骨干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并为国家、省等各类人才计划储备力量。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加速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杰出的学术能力、临床、教学和科研业绩显著的优秀青年人才,从而加快提升我院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质量,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科研整体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和人才选拔的高标准、重业绩的原则,既考虑过去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又 注重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坚持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拔时既注重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又兼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和基础

18、相对薄弱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我院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坚持突出重点和分层次培养原则,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市级、区级、院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重点,同时注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其他层次人才的培养。坚持择优选拔的原则,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的遴选、培养、管理等环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培养的公平竞争、科学考评、动态管理等运行机制。注重人才潜能的发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至2022年,培养一支10名左右由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组成的、能够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在国家、省医药卫生领域中起骨干作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其中1-2人成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

19、或进入省“121人才工程”序列,1-2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2-3人成为院学科建设中重点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3-5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二)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医德高尚、业务精湛、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造诣、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攻坚人才,对学科团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在我院今后的临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部分优秀者能够入选省“121人才工程”序列。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取得较丰富研

20、究成果,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带动所在学科临床、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三、选拔条件选拔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热爱医药卫生事业,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高尚品格及学术发展潜质,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此外,各培养层次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学科带头人1、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务人员。2、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在本学科领域具有扎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本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近年来一直在某一研究方向上从事研究

21、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3、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SCI、EI、ISTP等收录论文1篇以上,或公开出版本专业 专著、正式出版的高等医院教材。4、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三)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5、具备以下条件可优先考虑: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得过市级以上科研奖励。(二)学术带头人1、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务人员。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已形成一定的学术研究方向,能够独立地在本学科前沿开展工作,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SCI、EI、ISTP

22、等收录论文1篇以上,或公开出版本专业专著、正式出版的高等医院教材中署名前十。4、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五)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5、具备以下条件可优先考虑: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得过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四、选拔范围及程序1、凡属我院在职在编的医务人员均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秀青年人才申报表,并提供五年来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实绩材料及今后三年的临床、教学、科研计划。2、医院专家委员会对申请者所提供材料进行审核、论证,做出政治表现、业务水平、科研成果和以及发展潜力的评定,择优推选,确定校优秀青年人才建议人选名单,签署推

23、荐意见,经d政联席会审核,向全院公示一周后,确定入选名单。五、培养措施1、制订拔尖人才资助计划,共分为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两个层次,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5名,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10名。2、医院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对入选对象进行重点资助,一般标准为:学科带头人每人5万元,学术带头人每人3万元,医院结合培养对象实际,为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过程,并按实际培养项目拨付资助经费。3、优先支持培养对象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开展横向项目研究,医院按项目所批复经费到款额给与1:1配套资助。4、积极促进培养对象的科研成果转化,并提供经费支持。5、优先从培养对象中遴选推荐出国研修人选

24、,并提供经费支持。项目申请和管理办法按南华大学出国留学有关规定执行。6、优先支持培养对象赴本领域一流大学,师从本专业顶级学者进行高水平访学,并鼓励培养对象开展校际间合作项目研究。7、重点支持培养对象,参加国际国内召开的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专业学术年会,培养对象填报我院学术会议申请表,经认定会议层次,医院审批同意后,提供全额资助。六、考核与管理1、培 养对象须与医院签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协议书,明确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和目标等。2、医院应积极为培养对象提供良好的临床、教学和科研条件,保证本计划的顺利实施。3、培养对象在培养期内,按年度填写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秀青年人才

25、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医院学术委员会评议,人力资源部备案;培养期满后一个月填写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总结报告,向医院学术委员会汇报。4、医院对培养对象实行目标管理,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视为考核合格:(1)入选省“121人才工程”序列。(2)培养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学科带头人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两项,学术带头人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研究方向一致的SCI、EI、ISTP等论文或在本专业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说明、项必选一项。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且本人排名第一位,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取得专利1项;5、医

26、院医务工作部、教学科研部会同人力资源部负责优秀青年人才的总体考核和管理,各培养对象所在科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6、优秀青年人才每年考核一次,3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医院对培养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资助资格。同时推荐新入选人员名单,培养期结束,医院按培养目标进行考核,并对培养人选在培养期间的工作业绩进行公示。7、培养期结束后,考核合格人员可以申报高一层次培养计划,同一层次不再重复培养。在培养期内,若入选高一层次的培养计划,则享受高一层次的相应待遇,该层次待遇不再享受。8、各培养对象所在科室应加强对培养人员的跟踪管理,在工作条件上给予重点保证和优先支持。9、在培养期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培养计划和经费资助:(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2)在医疗和科技工作中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3)出现重大医疗事故或重大教学事故。七、本文件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