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初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初步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初步研究一、 课题研究的的现实背景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老师是合格老师,教3十2 =?的老师是好老师,而用3+2=6来教的老师才是优秀教师,显然,这位老师的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教学思想,“错误” 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我们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课堂的教学尤其大型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
2、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尝试、开放探究必然生成比以往教学更多的差错,这是很正常的。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二、课题概念的界定1.概念界定。错误辞海中对“错误”的定义是“不正确的”。西方学者,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贝克莱等人都认为错误在本质上是一种“不符合”或“不一致”。这里所谈“错误”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即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也指合理性错误。错误资源错误资源就是指师生在认
3、知过程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课堂错误资源化,是指课堂学习错误向教学资源转换的动态演变过程,即在一定观念支配下,把课堂中的错误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变“错误”为资源,有效利用,化腐朽为神奇。有效利用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
4、的育人功效。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1、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为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应当采取更为理解的态度,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努力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有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如何提供或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建构主义在知识观
5、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3)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
6、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我们的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的存在,只有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的聚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树立“对症下药”的教育观。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2、研究的意义课堂学习错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错误。让学生经历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可能更好地防止错误。学生的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过度地防错、避错,缺乏对错误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扩展认知范围、接触新发现的机会,使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
7、试的探索意识被压抑乃至被扼杀,所伴随生成的个性特征和思维。特征必然是谨小慎微、害怕出错。一条缺少岔路的笔直大道,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很多触类旁通、联结新意向的机会,同时也由此失去了矫正失误和新发现的快乐。所以,课堂学习错误资源化正是新课程的迫切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四、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实践,探索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错误资源的方法策略。描绘教
8、师捕捉与利用学生错误资源能力的形成轨迹,形成一定的课堂错误资源捕捉、利用的理论和实践。针对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捕捉并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能力、自我的思辩的能力,形成一支具有合理应用课堂错误资源的教师队伍。五、课题研究的过程1、成立研究小组,细化研究内容课题组4位成员在2010年的10至12月份对课题方案进行了两次认真学习和研讨,认为本课题研究在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广泛收集学生的学习错误,着重考虑如何将错误资源化。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学生解题心理性错误原因分析与对策;如何克服
9、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教学反馈与矫正研究等。2、学习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月刊小学版等杂志,并注意从中收集课题相关资料。我们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不断的学习中,案例积累日渐丰富,理论底蕴也越来越丰厚。这为我们课题的开展、实践的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理论结合实践,追求有效课堂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在我们学习理论的同时,我们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在每次研讨活动中,我们都是先听研究课,然后学习相关的理论,最后进行评教评
10、学活动。具体环节如下:我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用课件演示了过A点作出底边BC边上的高的过程。再让学生在三角形中作出过指定顶点作相应底边上的高,讲评完学生的练习后,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呢?生1:一条高。这是什么原因呢?静下心来反思发现:在三角形ABC中我只讲了一条高的作法,让学生产生了错觉。马上调整教学策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ABC,要求学生过A点作出底边BC边上的高,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作高,其他的学生在课练本上作高,这样可以巩固刚刚所学知识,当讲评完这条高后,师:刚才我们过A点作出了底边BC边上的高,你们说这个三角形ABC还有其它的高吗?生2:没有。师:再说出
11、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并提醒: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我们刚刚只过A点作高,还可以作出其它的高吗?生3:还有高,可以过顶点B作底边AC边上的高。学生动手做出这条高。师:这个三角形ABC除了这条高,还有其它的高吗?生4:还有,可以过顶点C作底边AB上的高。学生动手做出这条高。师:你看这个三角形ABC有几条高?生5:有3条高。师:任意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呢?生6:有3条高。师:为什么呢?生7:三角形有3个顶点,过其中的1个顶点可以作1条高,所以有3条高。生8: 三角形有3条边,三角形中每条边上都有一条高,所以有3条高。“所谓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果我没有正视这个错误,只是一味地去抱怨学生,学生就
12、不可能会明白错误的原因,那更谈不上去改正错误。有了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3:在一次二年级数学探索规律的探讨课上,其中练习环节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是有规律排列的一些圆柱体和正方体:红 黄蓝 绿 红 黄 蓝 绿 问:左起第15个图形是()色的( )。第一个孩子的答案是蓝色的圆柱体,规律是每四个一组,按颜色排列。其他学生都给予了肯定。这时老师也许看到预设的标准答案已经浮出水面了,就准备进行下一道题目。这时另一位学生又站起来汇报自己的答案:红色的圆柱体。这个孩子话音刚落,其他学生马上否定说不对。老师抬头看了看这个孩子,也摇摇头委婉的否定了这个答案,并指出他没有按
13、照颜色排列的规律找答案。那个小男孩听后默默地坐下并低下了头。我们应该为这个精彩的答案被否定而感到惋惜,这位学生是按照图形的形状来找规律的。难道这个不是规律吗?是因为它太容易被发现了,还是因为它不是这位老师原先预设的答案?当学生的思路超出或是偏离了我们预定的设想时,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急于下结论,而不先听听学生自己的分析呢?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难道不比答案本身更具有价值?即便真的错了,那也是一次有价值的体验,也是一种资源。为了几个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抢时间,不顾学生积极的参与热情和辛苦的劳动,这好像有点得不偿失。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是为谁服务,是为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还是为学生服务?“
14、错误”和“正确”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抓住自己手中的“标准答案”不放,多一根评价的标尺,也许就会多一份惊喜。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课程和教学,那会是另一番境界。错误资源化。并不是将所有的错误资源化。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错误”,不是着眼在对还是不对,而是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这一价值判断的标准:一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课上生成了非常有价值的差错资源,我们就应该放下原有的预设,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错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
15、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研究,学生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定势影响,着眼点会局限于数的个位。屡次出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需求,我顺势导入教学。把错误作为反例,让学生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使概念的概括精确化。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中“4.51.5”的意义叙述为“4.5是1.5的几倍”。“几倍?”“3倍。”我在黑板上写下“4.5是1.5的3倍”,紧接着写“4.5是1.5的倍数”。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大胆的学生举手表示反对:“不能说4.5是1.5的倍数。”我问“为什么?”“因为倍数和约数一定要在整除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这不是整除的算式!”还有补充“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时才算整除,
16、45才是15的倍数。”这样的故意出错,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相互启发,明白数学中“几倍”和“倍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把错误作为比较对象,消除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如:“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16厘米,宽8厘米,如果用它剪直径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即1683.14(22) 41(片)。思考讨论,得出应该用“去尾法”,即40片。然而,本题却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解答!于是,我让学生画草图,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82)= 32(片),根本不可能剪出40片。进而有学生想到用168(22)=32(片)。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
17、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放手,学生在学习中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经历的挫折少了,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在碰壁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六、课题研究成效及反思1、成效构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资源化研究的操作模式:树立正确的错误观;给学生出错的时空,广泛收集学生的学习错误,进行原因分析;将错误资源化;加强反馈与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等实施策略。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你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
18、教师。”学生在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教师对错例的处理是解题教学的正常业务,并且,错例剖析具有正例示范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解题教学。老师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彻底得到改善。老师们在体会到重知识更重方法、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追求过程后,摈弃了原先那种亦步亦趋的牵引式教学,更为大胆开放,让学生尝试探究,积极把握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课堂气氛日益活跃。我们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室”的意识,开展行动研究,按“问题学习研究小结反思新问题”的流程进行研究,研究设
19、计教学案例,每月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科研兴趣更趋强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组成员们养成了教学反思的好习惯,每一位成员均能结合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素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活动被看成一种包含有猜测、错误、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学生认识到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错误,都要正确面对。关键是要吃一堑,长一智,让错误的价值最大化,不再重犯这样的错误。失败后的成功,让学生经历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探索过程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发现的学习成果,更加重视老师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变得更会学习、更爱学习。“失败”犹如一枚“青橄榄”,苦涩里透着甘甜,让学生“开胃生津”,回味无穷。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改变和成长,还能体验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氛围,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欲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