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688809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导学案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代政治1地方管理(1)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加强君权(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时让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3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4政治特点“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2、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1)含义:门阀

3、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2)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原因(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特点

4、(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3.选官制度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三、隋唐政治1.地方制度: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安

5、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具体。(2)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续表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3)评价

6、: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3唐代中期门阀政治衰落的原因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

7、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政治上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4.选官制度:科举制 (1)内容: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影响:四、宋元政治(一)中央1宋朝 (1)二府三司制形成: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唐宋时期中央行政体制变迁: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

8、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3)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都与唐代有了很大不同,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史上承上启下、完备定型的阶段。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

9、以确立。原因: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选官上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入仕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教育上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

10、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评价:积极性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局限性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2.元朝 (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二)地方1宋朝(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军事:主要将领的兵

11、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3)特点及影响:特点影响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2.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区划原则:“犬牙交错”。表现

12、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作用使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这种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形势的方法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评价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2019淄博模拟)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这种做法( )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有效杜绝官僚

13、机构的腐败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解析据材料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位卑权重”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监察官员地位低但权力很大,并不妨碍他们行使监察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汉代的监察制度的效果,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并不能起到防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A2(2019凉山模拟)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据此可知( )A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B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C察举成为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D寒门人士成了入

14、仕主流解析科举制创立了考试选官制度,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部分采用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对科举制的产生有积极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而是选拔人才的方式,故C项错误;魏晋采用考试方法选拔人才只是为寒门人士入仕提供了条件,故D项错误。答案B3(2019湖南模拟)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这一转变( )A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B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C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能力D助长了权臣专政乱政贪腐风险解析材料中门下省具有封还制

15、敕之权,仍体现三省合作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政务裁决由奏抄为主向奏状为主转变,门下省具有封还制敕的权力,这样可以防止政务决策失误,故B项正确;门下省封还制敕主要是防止皇帝决策失误,并非纠正宰相过失,故C项错误;材料与权臣专政乱政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4(2019龙岩调研)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

16、会地位解析唐代的官员大多来源于武将没有史实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代重文轻武,不能表明宋代文化比唐代发达,故B项错误;唐代在边疆设立节度使,故社会上对武将更重视,而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重文轻武,导致社会上文臣地位高于武将的现象,故C项正确;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故D项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5(2019临汾质检)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有助于加强中

17、央对地方的控制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解析根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元代设置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蒙汉等信息,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目的在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B命题点一从汉至元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史料实证史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

18、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解读:抓核心语句是解读史料的关键。史料一“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国除为郡”“颁布律令”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与汉郡无异”表明其意义。史料二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解读:史料二中“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说明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由通判联署才有效。史料三无论行政、

19、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解读:史料三中“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反映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对中央集权的作用。【探究1】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试答: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0、,巩固了国家统一。【探究2】史料二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试答: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出宋代通过地方分权强化中央集权。【探究3】依据史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试答: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历史理解1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区别(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直线行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是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其余地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2中国

21、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

22、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素养提升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练习1(2019长沙调研)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等地方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B君主专制的加强C地方实权的扩大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解析材料反映了从秦到宋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长官权力的变化,变化的趋势是分级更细,地方长官权力分化,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与君主专制无关,故排除B项;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整个封建社会,D项错误。答案A【思维升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随着

23、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步加强,秦汉以后的各代虽然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障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权威,把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中央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命题点二从汉至元中枢机构的演变史料实证史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

24、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史料三(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

25、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宋史解读:三则史料展现了汉、唐、宋三朝中枢机构的演变。抓住史料中不同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以及官员的职责权力的变化是关键。【探究1】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试答: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探究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试答:进步性: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探究3】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试答: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以相互

26、牵制。历史理解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2.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汉朝中央设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

27、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治所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考课官员得失元朝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明朝在中央,既设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进行业务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成“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明朝还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28、),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3.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4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

29、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5古代谏议制度(1)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2)主要朝代的谏议制度: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这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是一致的)。(3)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帝无上的权力,但有时对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也发挥过积极作用。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练习2(2019沧州质检)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

30、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解析三省六部制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体现了三省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的设置,可以有效牵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变迁,没有涉及六部,故D项错误。答案B【思维升华】以唯物史观把握制度创新,助推中国梦实现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由低

31、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加快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周的宗法分封制、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次辉煌就是建立在这些制度改革基础之上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只有加快体制转轨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命题点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评价史料实证史料一公元前134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建立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光武帝时期,增加举茂才(秀才),孝廉郡举,茂才州举,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后汉书解读:史料一信息“郡国岁举孝廉”“举茂

32、才”说明才学、道德、品行是汉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孝廉郡举,茂才州举”说明通过自下而上的地方推举的方式选拔人才。史料二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解读:史料二说明唐代实行科举制,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史料三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

33、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读:史料三关键信息“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了科举制。【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方式的角度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试答:选拔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选拔方式:由汉代地方推选人才为官到隋唐以后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体现了公开、公平、客观。【探究2】根据史料三,概括作者对科举制的评价。试答:评价:一方面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

34、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历史理解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以上两题考查了古代选官用人制的演变特点,理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此类题目便可迎刃而解。具体梳理如下:2.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利、弊(1)利: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一部分有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2)弊:它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

35、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不利于培养实用人才,不利于中国科技的发展。素养提升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练习3(2019黄冈高三调研)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析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

36、正确。答案B【思维升华】正确认识科举制蕴含的公平、公正理念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高考特别重视对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命题考查,亦是呼应社会热点的表现。从科举制的特点、演变及影响等角度,理解认识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综合认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对今天完善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题源史料大领悟史料一(摘自天津高考)根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

37、,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高考原题)试答: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原因:失礼仪,乱制度。史料二(摘自福建高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2)根据史料二,说明三省六部制的推广有什么作用。(新创题)试答:作用: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史料三

38、(摘自江苏高考)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岏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岏之,岏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岏之传(3)根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岏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高考原题)试答:原因: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微课说法大提能定位:不能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典例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

39、些都是世界上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C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中书省解题悟法定时空:题干材料未指明抓关键: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析选项:历史追问上题中提到的监察制度能从根本上制止官员腐败吗?为什么?试答:不能。因为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自身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查错补短1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形成于秦朝: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

40、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直属于皇帝,监察百官;明清在中央设都察院,在地方设按察司。2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包括对百官的监察和对君权的监督,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明清时期,监察官员的制度发展到顶峰,而监督皇权的专门谏议机构却没有了。该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君主的专制独裁,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

41、失误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名家评史大收获观点1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残暴统治,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汉末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九卿出任州牧,“镇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随之形成。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问题设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并说明他采用这一体制的原因。东汉地方上出现的新行政设置“州”与西汉时形成的哪一制度有关?试答:体制:郡县、封国并行制。原因:郡县制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制度:刺史制度。观点2“

42、禁兵把持于内,藩镇偃蹇于外,唐朝的政局,终已不可收拾,遂分裂而为五代十国。唐时的节度使,虽不听政府的命令,而亦不能节制军队。军队不满于节度使,往往哗变而杀之,而别立一人”。北宋初,宋太祖大力整顿兵制,加强中央兵权。宋朝兵之种类有四:曰禁军,是为中央军;曰厢军,是为地方兵;曰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曰番兵,则系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太祖用周世宗之策,将厢军之强者,悉升为禁军,其留为厢军者,不甚教阅,仅堪给役而已”,所以军队的重心,实在禁军。与之前府兵制相反,宋朝兵民分业,士兵全部招募,平民出饷以养兵,募兵专务训练战争之事。宋初,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分立,合称“三衙”

43、,三衙分掌禁军,厢军则隶属于侍卫马军司或侍卫步军司,“天下兵柄尽在焉”。但是,三衙却只管统制训练,不及其他;武官选授和军队的调发则由枢密院掌管;军队出征时又往往不用三衙将帅,而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统帅,事定以后,兵归三衙,将还本职。宋代兵制改革为赵宋皇室消除了心腹之患,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两宋时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文化的昌盛与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其意义与影响不可小觑。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问题设置】根据材料,说明宋朝兵制改革的原因和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兵制改革的影响。试答:原因:藩镇割据;武人作乱;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王朝统一的需要。特点:兵种多元化,禁

44、军为主;全面推行募兵制,军队职业化;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分开。影响:兵权收归中央,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带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端,战斗力低下;军队数量膨胀,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带来冗兵冗费弊端。 (回答其中任意三点即可)1(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

45、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答案D2(2018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

46、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排除A项;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项错误;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答案C3(2018全国卷)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中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减少,出自无官职记录家庭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说明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选B;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高级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明显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下降,排除A项;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