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实施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实施方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实施方案1 自考“机电一体化”专业衔接考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 实验环节实施方案 一、实验要求 根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实验环节应要求完成3个实验项目。考虑到自考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我院实验室的条件,经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和我院学术委员会认真讨论,确定开设3个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详见我院编制的传感器课程实验大纲。 二、实验环境 目前,我院根据编制的传感器课程实验大纲,实验环境基本能满足开设的实验项目。实验环境主要设备为: 1、486微机配置 2、ZY13Sens12BB型传感器技术实验仪 三、实验报告要求与成绩评定 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项目
2、,要求独立认真的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态度和表现,结合填写的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成绩的评定按百分制评分。 四、实验考试 学生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再进行一次综合性考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验项目,综合出3套考试题,由学生任选一套独立完成。教师给出学生实验考试成绩作为最终实验成绩上报。 五、附件 附件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大纲 附件2 实验报告册样式 以上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的实施方案,妥否,请贵校批示。 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 2022年4月14日 附件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负责人:段莉开课学期:本学期 实验类别:专业课程实验类型
3、:应用性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 课程总学时:15 学时课程总学分: 1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3、比较各桥路间的输出关系。 二、 实验内容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用测微头实现) 三、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电压表、主、副电源。 四、 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R Ku R
4、 ?=式中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u l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 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14 O EKu U = 。 五、 实验注意事项 1、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 档,电压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2、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 3、做此实验时应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流电桥的影响。 六、 实验步骤 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
5、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压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电压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拆去实验连线。 3、根据图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 X =R4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 档,电压表置20V 档。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
6、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然后将电压表置2V 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 1 4、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 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衡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电压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电压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5、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电压表显示的值。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X 0.5mm 记一个数值填入下表: 位移(mm ) 0.5 1 1.5 2 2.5 电压(mv ) 100 130 160 190 220 6、根据所得结果计算灵敏度S
7、 X = ?(式中X ?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V ?为相应电压表显示的电压相应变化)。 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 七、 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实验报告一,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图表、波形等)并结合原始记录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 八、 实验思考题 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和对放大器有何要求? 答:直流电源要稳定;放大器零漂要小。 实验二 热电偶原理及现象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热电偶的结构。 2、熟悉热电偶的工作特性。 3、学会查阅热电偶分度表。 二、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热电偶的现象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三、预备知识 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之间
8、的关系式:(,)(,)(,)o n n o Eab t t Eab t t Eab t t =+ 其中: t -热电偶的热端(工作端或称测温端)温度。 tn-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即热电势输出端)温度也就是室温。 to-0 1、热端温度为t,冷端温度为室温时热电势。(,)100*2 n E Eab t t =电压表显示 (100为差动放大器 的放大倍数,2为二个热电偶串联)。 2、热端温度为室温,冷端温度为0,铜康铜的热电势:(,)n o Eab t t :查以下所附的热电偶自由端为0时的热电势和温度的关系即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得到室温(温度计测得)时热电势。 四、实验仪器 15V 不可调直流稳
9、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压表、加热器、热电偶、水银温度计(自备)、主、副电源。 五、实验原理 二种不同的金属导体互相焊接成闭合回路时,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一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产生电流的电动势叫做热电势。通常把两种不同金属的这种组合称为热电偶。 六、实验注意事项 1、电压表切换开关置2V 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最大。 2、加热时间不要超过两分钟。 3、温度计探头不要触在应变片上,只要触及应变片附近的梁体即可。 七、实验步骤 1、了解热电偶在实验仪上的位置及符号,实验仪所配的热电偶是由铜康铜组成的简易热电偶,分度号为T 。实验仪有二个热电偶,它封装在双平行梁的上片梁的上表面(在梁表
10、面中间二根细金属丝焊成的一点,就是热电偶)和下片梁的下表面,二个热电偶串联在一起产生热电势为二者的总和。 2、按图接线、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调零旋钮,使电压表显示零,记录下自备温度计的室温(此时的温度为冷端温度)。 图 4 3、将15V 直流电源接入加热器的一端,加热器的另一端接地(加热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观察电压表显示值的变化,待显示值稳定不变时记录下电压表显示的读数E 。 4、用自备的温度计测出上梁表面热电偶处的温度t 并记录下来。(注意:温度计的测温探头不要触到应变片,只要触及热电偶处附近的梁体即可)。 5、根据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o n n
11、o Eab t t Eab t t Eab t t =+ 计算热端温度为t ,冷端温度为0时的热电势,(,)o Eab t t ,根据计算结果,查分度表得到温度t 。 6、热电偶测得温度值与自备温度计测得温度值相比较。(注意:本实验仪所配的热电偶为简易热电偶、并非标准热电偶,只要了解热电势现象) 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尤其是加热器15V 电源(自备温度计测出温度后马上拆去15V 八、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实验报告四,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图表、波形等)并结合原始记录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 九、实验思考题 1、为什么差动放大器接入热电偶后需再调差放零点? 答:热电偶的自由端
12、与工作端处在室温。 2、即使采用标准热电偶按本实验方法测量温度也会有很大误差,为什么? 答:热电偶测量温度时,其冷端保持温度恒定(冰点温度),热端接触待测物体,此时产生温差电动势。但由于冷端处于室温环境中,热端与冷端温差并非热端与冰点的温差,因此必须加入冷端补偿电路,此时测得的电动势才与摄氏温度一一对应。但由于本实验中冷端温度为室温且没有用冷端补偿器,所以导致测量温度有很大误差。 结论:自由端(冷端)与放大器的连接没有用补偿导线(或者说没有用冷端补偿器)。 实验三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测量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学习差动变压器测量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
13、三、实验仪器 音频振荡器、差动放大器、差动变压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测微头、电桥、电压表、示波器、主、副电源。 四、实验原理 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可以近似用关系式: 表示,式中LP 、RP 为初级线圈电感和损耗电阻,Ui 、为激励电压和频率,M1、M2为初级与两次级间互感系数,由关系式可以看出,当初级线圈激励频率太低时,若RP22LP2,则输出电压Uo 受频率变动影响较大,且灵敏度较低,只有当2LP2RP2时输出Uo 与无关,当然过高会使线圈寄生电容增大,对性能稳定不利。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如果接着做下一个实验则各旋钮及接线不得变动。 2、差动变压器次级的两个线圈必须
14、接成差动形式(同名端相接)。 3、音频振荡器的信号必须从LV 输出端输出。 六、实验步骤 1、按图12接好线路。 图 12 2、装上振动平台上的测微头,使测微头与振动平台吸合。上下调整使测微头使差动变压器铁芯处于线圈的中段位置。 3、开启主、副电源,利用示波器,调整音频振荡器幅度旋钮,使激励电压的峰峰值为2V 。 4、利用示波器和电压表,调整各调零及平衡电位器,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5、给梁一个较大的位移,调整移相器,使电压表指示为最大,同时可用示波器观察相敏检波器的输出波形。 6、旋转测微头,每隔0.1mm 读数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作出V-X 曲线,并求出灵敏度。 2 P 22P i 210L R U )M M (U +-=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七、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实验报告十二,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图表、波形等)并结合原始记录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 八、实验思考题 在实验步骤(5)中,移相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答:由于机械和电路的原因使两个次级线圈中的感应电势不仅数值不等,相位也存在误差。因相位温差所产生的零点残余电压,无法通过调整衔铁的位移来消除。而移相器的作用是补偿相位温差来提高电路测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