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教师: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
2、、兴趣揭题1、导语:师:(饶有趣味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兴奋地)喜欢! 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到郊外去玩,忽然一头熊向他们逼过来。那个瘦子手脚非常麻利,迅速地爬上了一棵大树。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急忙向瘦子求救:“朋友,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这时,只要瘦子停下来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像没听见一样,只顾自己往上爬。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中忽然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于是,他马上屏住呼吸。倒地装死,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当危险过去之后,胖子对瘦子说了一句话:_。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胖子会对瘦子说一句什么
3、话呢? 生:你真是一个绝情的家伙,我再也不会和你交朋友了! 生:危险之时见真情!只顾自己逃命,你真不够朋友! 生:唉,刚才太危险了!不过,现在我懂得了交错朋友更危险啊!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胖子说的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会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2、2.师板书课题:她是我的朋友,指导生读好课题。3.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生根据课题质疑。(预设:“她”是谁?“我”又是谁?“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
4、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思考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3.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次读文,整体感知小组开火车读文,其他生认真聆听并思考:1.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记。3. 交流:(1)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2)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3)指名生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5、休克 输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垫 擦拭 抽泣 捂住 呜咽 竭力等词。(指名生读、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其他生认真聆听,是随机纠正字音。) 四、学习第一部分(1-4自然段),感知故事起因(一) 听故事,感知故事师:这篇课文非常感人,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想象一下。(教师读课文1-4自然段并配小姑娘伤势严重的画面)(二)交流汇报,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交流汇报: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让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明白:1. 一个小姑娘受伤了,伤势很严重,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输血能够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刻给小姑娘输血。(相机理解“迫在眉睫”一词,读准字音,明白意思。)2. 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
6、她的血型,有几个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她输血。(意图:结合对以上几个要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如果不及时输血,就会有生命危险。3交流:(1)“迫”的部首是 ,再查 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2)用“如果.就.说话。(3)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4)指导朗读。4、小结: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有感情的读1至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萌
7、发情感(课件:小姑娘受伤后鲜血直流,晕迷不醒。众人着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她是我的朋友,“她”就是(小姑娘)。小姑娘伤势严重,如果不能补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的。输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愿意给她献血呢?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读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老师充满哀伤和渴求的朗诵,激发学生用心朗读,用心感悟。)二、探究表现,体味内心 (一)、有人愿意献血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1、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 后 又举起来。” 2、看到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提问,归纳三个问题,
8、其他随机解决。 (1)“一阵沉默之后”说明了什么?(2)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3)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3、重温读书方法: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当我们产生疑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联系上下文读书找答案;小组组讨论;请教老师或同学等等)4、请大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先试着自己运用读书方法来解决,解决不了,再用其他办法。(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学习。)5、汇报。6、指导朗读。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非常勇敢。你能边做动作边读吗?在座位上试一试。愿意读的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二)由表及里,洞识内心。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
9、女孩输血了,他就是(板:阮恒),他害怕过,犹豫过,但仍然数他最勇敢。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读一读,把阮恒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2、提问,出示4个重点句。重点句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重点句2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重点句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重点句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3、刚才我们学习第5自然段的时候,同学们都很会学习,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会运用各种
10、学习方法试着解决。你们有信心继续学好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些句子,看又产生什么疑问,自己想想办法解决。4、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学习,提问题,解决问题。5、汇报。(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老师努力建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予学生广阔的质疑空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6、指导朗读,深入体会阮恒的内心变化。(1)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读好的句子,读一读。(2)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大家推荐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读一读。请同学们看屏幕,边听边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配乐)(3)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哭了好几次,在这些句子中写他哭的词有很多,你能找
11、出来吗?(4)“啜泣、呜咽、哭泣、抽泣”你能把阮恒献血的过程演一演吗?老师来读句子,大家演一演,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师读,生演。(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5)问: 你为什么这样哭呢?(6)如果你们是医生,你怎么用轻柔声音安慰他?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他以为把所有的血都献给那个小姑娘,让她活下来,自己就要死了,但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几名同学讲这句话:“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说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你从中想到了什么?阮恒的这种爱心、对朋友的这种友情(板书)把我们深深感动了。(音乐起)小
12、姑娘得救了,她会对阮恒说些什么呢?小伙伴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十分有益。)结束语:让朋友间的这种爱心和友情永远留在我们心间,衷心地祝愿大家友谊地久天长!四、作业设计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1小姑娘得救了,阮恒也安然无恙,他们一起在孤儿院里生活、游戏,还会发生什么事。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一个小故事,要写清楚她们的神情、动作、语言等。(难度较大)2观察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写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注意写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13、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五、板书设计:18 她是我的朋友阮恒 献血爱心 友情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描写在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活自己因流血过多,生命垂危的同伴,毅然献花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生命的动人故事。故事的开头写了一名孤儿在炮弹的爆炸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接着具体描写了阮恒献血的全过程,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映了阮恒献血时的复杂心情,最后点明阮恒献血的原因。虽然他误认为献血后会死去,但为了救活“她”,他能愿这样做,这种朋友间的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十分可贵,十分感人。因此,通过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态的语句,进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