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阅读.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8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一)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语段选自小说 ,作者是著名作家( )。2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水 里qi( )着 dng( )眼 剥( )着莲蓬 捉迷藏( )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5.“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6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
2、有什么用意? 7“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8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9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1语段选自小说 芦花荡 ,作者是著名作家 孙犁 。2 qi( 泅 ) dng( 瞪 ) 剥( bo ) 藏( cng )3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4 记叙了老头子用计将鬼子引进陷阱,并消灭鬼子,替大菱报了仇的壮举,歌颂了老头子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英雄行为。5“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
3、老头子的机智。6 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7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 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8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也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9 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剥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水上有血,水下顶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
4、鬼子。 (二)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 ) ,2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 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 ;第二次 。4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 、 、 )5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进去吧,里边没人。” 6概括本段内容。 7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5、 8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3分) 9品味语言。(4分)(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在你的记忆宝库中,是否也留存着上文一样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母亲、父亲或其他)定格?请用你的笔告诉我们吧,那一定是很感动人心的。(3分) 11.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描写。12选文中写“父亲”外貌后,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B、家境惨淡
6、,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13画浪线的句子(1)的正确含义是( )A、“我”怕被别人看见自己流泪而羞愧。 B、“我”怕父亲因为“我”流泪而伤心。C、“我”为自己这么大了还流泪而惭愧。 D、“我”担心父亲笑我意志不坚强。14画浪线的句子(2)正确的含义是(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
7、轻松。15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 16.选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文中有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它们是 。1(pn shn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2(外貌描写,突出家中景况惨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3第一次 感动得流泪 ;第二次 离别伤感的泪 。4 (攀、缩、倾)5.(1) 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2)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 6. 望父买橘 7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8. 外貌
8、(衣着)、行动、语言;艰难时世的充满慈爱的父亲。(意对即可) 9(1)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越踏实。(2)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动。父亲买橘子的经过表现了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离别。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10 提示:描写一个小镜头,表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11(动作)描写。12( C )13( B )14( B )15前一次是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给我买橘子,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深沉关爱,所以详细地写。后一次是写我留恋父亲,可简单地写写。16(年老体衰,身体肥胖,腿脚不灵
9、便),是(攀)(缩)(倾)。(三)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 3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 。 4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5“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
10、力”指什么?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7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 8请说一说画“ ”线句子的含义。 9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10文中画“ ”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1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 第一层:作者给阿长简说山海经。第二层:记叙阿长买来山海经及作者感受。第三层:山海经是我心爱的宝书。 2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 3 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4“
11、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5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 6 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7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产生新的敬意。 8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9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看不起。 10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11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四)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我( )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
12、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1老王的作者是 ,她的丈夫 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2前3段使用的描写手法有 ,其中着笔最多的是 ,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3填上文中空缺的两处词语,并体会其含义。( ) ( ) 4选段画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现的? 6“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为什么? 7概
13、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8学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9“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什么意思? 10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11老王的性格,命运。用一句话概括:“老王是一个_的人”。1 杨绛 , 钱钟书 围城 2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突出老王极差的健康状态,暗示他不久于人世。 3 镶嵌:本文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活,僵直的状态。强笑:(qin)勉强做出笑容。含义:对他给“我”送鸡蛋、香油,表示感激;“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
14、害怕、同情。 4 老王在重病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给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的感动,而这份情谊是无法用鸡蛋的数目来衡量的。 5 接了鸡蛋、香油后给老王钱,担心他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上不安。 6 因为他病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走路。我想像着他都要散架了。 7老王死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我”给他钱,表现了老王和作者的善良。 8提示:从个人如何对待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从政策如何倾向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从善良者个人如何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角度。9.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
15、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10 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再是人道主义精神。 11 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凉艰难;但老实厚道,心地良心,关心人、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 (五)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
16、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1、苏州园林作者 ,名 ,著名的 家、 家、 家。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
17、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7、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 。1叶圣陶,名 绍钧 ,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 a. (列数字)b. ( 举例子、打比方) c.( 作比较 )4“败笔”:原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文章中写得不好的词句。文中指影响园林整体美观的设计上的缺憾。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5效果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
18、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6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7 图画 。 (六)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池沼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 ”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美。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
19、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两类的共同点是: 。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 )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1、 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其中又以池沼为主。2、 不能,这句是中心句,后文是按照先假山后池沼的顺序介绍的。
20、3、 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4、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5、池沼的相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不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6、中心是(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7、”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假山的堆叠的艺术美。8、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9、 因为假山的堆叠,体现了设
21、计者独创性的劳动,给人以审美愉悦。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总分 ) 11、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12、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 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13、一类是:成河道模样,另一类是:宽敞 。两类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整齐划一。14、作用是(表示引用 )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分类别) 16、游览者无论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九)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
22、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选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2、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3、 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5、 本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6、本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
23、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的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1(为了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和形式优美 )赞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2(B )3.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符合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的特点。 4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赵州桥结构特点、艺术价值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5 使用科学测量得来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具体明晰的印象。6 作者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的。 (十)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24、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
25、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1、 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6、第二段作者的立足点是:说明顺序是1、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2、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3、 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4、用意在突出皇权这个核心。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色彩鲜明,雄伟壮丽。6、第二段作者的立足点是:朱漆方台。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十三)几千年来,劳